第372章 天下震動!

字數:3493   加入書籤

A+A-


    【公元606年十一月初,建康城】
    當李子通被羅藝生擒、押解回建康的消息傳回時,整個江淮隋軍一片歡騰。
    這意味著,持續數月、波及數郡的江淮戰役,終於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李靖當即下令,犒賞三軍,並將捷報以八百裏加急,飛送洛陽。
    同時,他命人將李子通打入囚車,遊街示眾。
    建康的百姓們,看著那個曾經高高在上、作威作福的“吳帝”,如今如同牲口般被關在籠子裏,遊街示眾,接受著無數道或鄙夷、或痛恨、或麻木的目光洗禮,心中百感交集。
    “呸!狗皇帝!你也有今天!”一個在戰亂中失去了兒子的老婦人,顫巍巍地將一口唾沫吐在囚車上。
    “活該!要不是他強征我兒子去守城,我兒子也不會死!”一個中年漢子紅著眼睛怒吼。
    更多的百姓,則是默默地看著,心中充滿了對舊時代的痛恨與對新秩序的期盼。
    遊街之後,李子通被嚴密關押,等待被送往洛陽,由皇帝楊勇最終裁定其命運。
    ………………
    江淮大捷、李子通被擒的捷報,如同一聲春雷,震撼了整個洛陽城,也迅速向帝國的四麵八方傳揚開去。
    楊勇在太極殿上,手持捷報,臉上露出了暢快而欣慰的笑容。
    “好!李靖果然未負朕望!江淮既平,李子通授首,自此,大河以南,盡入版圖!此乃不世之功!”
    殿內文武百官,無不歡欣鼓舞,齊聲恭賀:“陛下聖明!天佑大隋!江山一統,指日可待!”
    很快,最新一期的《隋報》以最快的速度刊印發行,頭版頭條用最大號的字體寫著——《天兵蕩平江淮,偽帝李子通檻車入洛!》。
    詳細報道了李靖如何運籌帷幄,如何渡江攻堅,如何追擒李子通,以及戰後如何迅速安撫地方、恢複秩序。
    報紙一出,洛陽再次沸騰。
    茶館酒肆,街頭巷尾,人人都在興奮地議論著這場決定性的勝利。
    “了不得!真是了不得!這才多久?江淮那麽大地方,說平就平了!”
    “還得是咱們陛下用人如神!李靖大元帥用兵更是如鬼神莫測!”
    “聽說那李子通被抓的時候,都嚇尿褲子了!哈哈哈,真是大快人心!”
    “這下好了,江南的糧食、絲綢、茶葉,都能順暢運到北邊來了,咱們的日子肯定也能更好過點!”
    “是啊,天下太平,才是最好的年景啊!”
    一種強烈的國家自豪感與對中央政權的認同感,在民間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凝聚、提升。
    楊勇這位深居九重宮闕的皇帝,在百姓心中的形象,愈發高大、神秘,近乎神化。
    與洛陽的歡欣鼓舞形成鮮明對比,位於江陵的蕭梁皇宮內,此刻卻如同被一片無形的陰雲所籠罩。
    皇宮內,氣氛壓抑得令人窒息。
    梁帝蕭銑高踞龍椅,手中緊緊攥著一份關於隋軍平定江淮、生擒李子通的詳細情報,臉色陰沉得幾乎要滴出水來。
    他的手指因為用力而微微顫抖,手背上青筋隱現。
    殿下文武百官,鴉雀無聲,個個低垂著頭,連大氣都不敢喘一口。
    “江淮……就這麽完了?”
    蕭銑的聲音幹澀沙啞,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顫抖,“李子通擁兵二十萬,據長江天險,堅城之固……竟然……竟然連一個月都沒撐到?”
    他仿佛是在問臣子,又像是在問自己,語氣中充滿了難以置信的驚懼。
    司徒雷世猛出列,麵色凝重,聲音低沉:“陛下,隋軍之勢,已不可逆。其火器之利,用兵之詭,遠超我等想象。李靖乃當世名將,更兼楊勇善於用人,後勤充沛……如今江淮已失,我大梁……已直接麵對隋軍兵鋒矣!”
    他這話如同重錘,敲在每個人的心上。
    蕭銑猛地抬起頭,眼中閃過一絲慌亂,強作鎮定道:“我……我大梁尚有荊襄之地,帶甲數十萬,更有長江上遊之險……未必……未必就怕了他楊勇!”
    然而,這話說出來,連他自己都覺得底氣不足。
    中書侍郎岑文本說道:“陛下,隋軍新平江淮,氣勢正盛,其下一步,必是我荊襄!是否……是否可遣使前往洛陽,示之以好,暫且……暫且緩和……”
    “哼!”
    蕭銑如同被踩了尾巴的貓,猛地打斷道:“示好?那與投降何異?朕乃梁室正統,豈能向那篡逆之輩搖尾乞憐!”
    他嘴上說得強硬,但心中卻感到恐懼和不安。
    楊勇會給他放過他嗎?
    李靖的下一個目標,會不會就是他的江陵?
    一種末日將至的恐慌,在蕭梁皇宮的每一個人心中蔓延。
    江淮易主的消息,如同投入平靜湖麵的巨石,在南方尚未被隋室直接控製的各個區域,激起了巨大的波瀾。
    嶺南各地的俚帥、洞主,也開始通過各種渠道,打探隋廷的態度和政策,原本對隋朝若即若離的態度,悄然發生了轉變。
    一些實力較弱的地方割據勢力,更是直接打出了歸順的旗號,或者派出了攜帶厚禮的使者,前往洛陽或建康,表達效忠之意。
    樹倒猢猻散,牆倒眾人推。
    隋軍展現出的碾壓性實力和朝廷對歸順者的寬大政策,使得南方諸多勢力再也生不起絲毫抵抗之心,紛紛開始尋找後路。
    整個南方的格局,正在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
    與南方勢力的噤若寒蟬、紛紛自謀出路不同,長安的李唐朝堂之上,針對江淮劇變,則爆發了一場激烈而充滿火藥味的爭論………………
    喜歡重生隋太子從絕境逆襲成大隋武帝請大家收藏:()重生隋太子從絕境逆襲成大隋武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