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大唐皇帝李淵
字數:4720 加入書籤
【長安,未央宮】
大唐皇帝李淵高坐龍椅之上,麵色陰沉地看著手中那份令他寢食難安的軍報。
盡管他極力想保持鎮定,但有些陰沉的臉色,還是暴露了他內心的震驚與焦慮。
“諸卿,都看看吧!”
李淵將軍報遞給內侍,讓其傳閱下去,聲音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幹澀,低聲道:“哼!我那表弟……竟然又下一城。江淮富庶之地,已盡入其手。如今其勢,已今非昔比了。”
太子李建成率先出列,臉上帶著憤懣與不甘,聲音尖銳:“父皇!楊勇小兒,不過是仗著些奇技淫巧之火器,僥幸連勝!其兵鋒雖盛,然連年征戰,國力必有損耗!我大唐據有關中天府、巴蜀糧倉,兵精糧足,更有黃河、潼關之險,何懼之有?兒臣以為,當趁其新定江淮,根基未穩之際,厲兵秣馬,尋機東出,以挫其銳氣!絕不能坐視其繼續坐大!”
他這番話,立刻引來了不少武將和激進派大臣的附和。
“太子殿下所言極是!我大唐豈能坐以待斃?”
“當主動出擊!收複河東,甚至直搗洛陽!”
齊王李元吉也跳出來嚷嚷道:“大哥說得對!父皇,給兒臣十萬精兵,兒臣願為先鋒,去會會那李靖,看看他是不是真有三頭六臂!”
龍椅上的李淵,聽著這些慷慨激昂的請戰之聲,眼中閃過一絲意動。
作為開國皇帝,他何嚐沒有一統天下的野心。
如今被楊勇如此壓製,他心中也憋著一股火。
然而,就在這主戰之聲甚囂塵上之時,一個冷靜而沉穩的聲音,如同冷水般潑下。
“父皇,兒臣以為,太子與齊王之言,萬萬不可!”
眾人循聲望去,正是秦王李世民。
他劍眉緊蹙,麵色沉靜,踏步出列,躬身施禮。
李淵的臉色瞬間沉了下來,語氣不悅:“世民,你又有何‘高見’?”
李世民仿佛沒有聽出父皇話語中的諷刺,抬起頭,目光掃過那些群情激憤的主戰派,聲音清晰而有力:
“父皇,諸位大人!豈不聞‘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如今楊勇新得江淮,士氣正旺,兵鋒之銳,天下皆知!其火器之利,更是我軍目前難以企及!此時若倉促東出,與之決戰,無異於以卵擊石,正中其下懷!”
他頓了頓,語氣轉為沉重:“反觀我大唐,雖有關隴巴蜀,然立國未久,內部亟待整合,民生亟待恢複,更有梁師都等輩盤踞側翼,牽製我軍精力。此時與如日中天之隋軍進行國運之戰,實非明智之舉!一旦有失,則大勢去矣!”
“哼!二弟何必長他人誌氣,滅自己威風!”
李建成陰陽怪氣地打斷道,“照你這麽說,我們就隻能眼睜睜看著楊勇一步步蠶食天下,我們卻無所作為,躲在關中等死嗎?”
李世民目光銳利地看向李建成,毫不退讓:“大哥!非是世民怯戰,而是欲行大事,必須審時度勢!此時之要務,絕非浪戰,而是內修政理,外結盟友,勸課農桑,積蓄國力,訓練新軍!同時,需加緊仿製、研究隋軍之火器,力求早日有所突破!待我大唐府庫充盈,兵甲犀利,將士用命,時機成熟之日,再東出與隋軍一決雌雄,方有勝算!”
他的分析,條理清晰,切中要害,讓一些原本主戰的大臣也陷入了沉思。
裴寂見狀,出列打圓場道:“陛下,秦王殿下所慮,亦不無道理。如今確非與隋軍決戰之良機。然太子殿下之憂,亦是為國。當務之急,是加強潼關、蒲津等關隘防禦,嚴防死守。同時,如秦王所言,內修政理,積蓄力量,方為上策。”
李淵看著台下爭執不休的兒子們和分成兩派的大臣,心中煩躁無比。
他既不甘心坐視楊勇壯大,又深知李世民說得有道理,貿然開戰勝算渺茫。
這種進退維穀的境地,讓他感到無比的憋悶和無力。
最終,他煩躁地揮了揮手,打斷了爭論:“好了!此事容後再議!當務之急,是加強關防,絕不能讓隋軍有機可乘!退朝!”
說罷,他起身,拂袖而去,留下滿殿神色各異的文武百官。
李世民看著父皇離去的背影,又看了看麵露得意之色的兄長李建成和李元吉,心中充滿了憂慮與無奈。
【長安,未央宮,李淵寢宮】
長安的宮闕早早便蒙上了一層肅殺的寒意。
琉璃瓦上凝著薄霜,庭園中的古樹枝椏光禿禿地指向灰蒙蒙的天空,一如李淵此刻的心境。
退朝回到寢宮,李淵揮退了左右侍從,獨自一人站在窗前,望著窗外凋零的景象,胸口仿佛堵著一塊巨石,沉悶得讓他幾乎喘不過氣。
楊勇平定江淮、生擒李子通的捷報,像一根無形的鞭子,反複抽打著他敏感的神經和帝王尊嚴。
那股挫敗感與焦慮,比這初冬的寒氣更刺骨。
“陛下……”一聲輕柔的呼喚自身後響起。
皇後竇氏不知何時走了進來,手中捧著一碗剛剛燉好的參湯。她見李淵眉頭緊鎖、麵色陰沉地站在窗邊,便知他定又是在為江淮之事煩心。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她輕步上前,將參湯放在一旁的案幾上,走到李淵身邊,柔聲勸慰道:“陛下連日操勞,眉宇間盡是疲乏之色,還需保重龍體才是。國事雖重,然身體才是根本啊。”
李淵緩緩轉過身,接過竇氏遞上的參湯,卻並無心思飲用,隻是隨手放在窗台上。
他長長歎息一聲,聲音中充滿了難以排解的鬱結與一絲不易察覺的嫉妒:“皇後,你可知……楊勇又贏了。江淮……那麽富庶廣袤的江淮之地,李子通號稱二十萬大軍,倚仗長江天險……竟然……竟然如此不堪一擊!如今,黃河以南,幾乎盡入其手!朕……朕這心裏,實在是……”
竇氏聞言,亦是輕輕一歎。
她出身北周貴族,深知這天下紛爭背後的殘酷與無奈。
她伸出手,為李淵整理了一下略微歪斜的衣領,動作溫柔而細致,仿佛想借此撫平丈夫心中的褶皺。
她的聲音帶著一絲追憶與感慨:“陛下,你還記得嗎?當年陛下還曾和他一起……共事……如今卻……卻要兵戎相見,鬧得如同仇寇一般。這世事變遷,真是……造化弄人。”
她的話語輕柔,卻像一把鑰匙,打開了李淵記憶中塵封的角落。
是啊,自己當年本是和表弟楊廣來往較多,直到開皇二十年左右,才漸漸和表弟楊勇有所來往。
當時,當時身為太子的楊勇還想招攬自己至麾下,如今回想起來往事,的確令人唏噓啊!
然而,這絲親情的光暈僅僅是一閃而過,隨即被更現實、更冷酷的思緒所淹沒。
李淵的眼神重新變得銳利而冰冷,他輕輕推開竇氏的手,走到龍案前,手指無意識地劃過光滑冰涼的案麵。
那上麵仿佛映照出洛陽太極殿的輝煌,映照出楊勇接受萬眾朝拜的景象。
“是啊,造化弄人呐!”
李淵低聲重複了一句,嘴角勾起一抹帶著嘲諷和決絕的冷笑說道:“皇後,到了現在這個地步,親情又算得了什麽?最終,這天下隻有一個九五之尊,天下之主!既然朕是大唐王朝的皇帝,那麽這個位置朕必須去爭!所以朕必須要擊敗楊勇才行!”
他的聲音逐漸提高,帶著一種帝王的孤絕與狠厲:“朕若心慈手軟,念及這早已淡薄的血緣之情,隻怕將來被捆縛押送洛陽,關入囚車遊街示眾的,就是朕了!到那時,誰又會來跟朕講親戚情分?”
竇氏看著丈夫眼中那不容置疑的決絕,深知在權力和江山麵前,所謂的血緣親情是多麽的蒼白無力。
她不再多言,隻是默默地將那碗漸涼的參湯再次端起,輕聲道:“陛下,湯快涼了,趁熱用些吧。無論前路如何,臣妾都會陪著陛下的。”
李淵接過湯碗,一飲而盡。
“楊勇……暫且讓你得意一陣吧!這天下之主,終究還未定!”
他在心中無聲地咆哮,一股不甘人後的倔強與好勝心,在他胸中激蕩。
…………
喜歡重生隋太子從絕境逆襲成大隋武帝請大家收藏:()重生隋太子從絕境逆襲成大隋武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