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時機未到?

字數:4467   加入書籤

A+A-


    楊勇聽著大臣們的爭論,他的目光從一張張或激動、或憂慮、或憤慨、或冷靜的臉上掠過,心中念頭飛轉。
    就在爭論趨於白熱化,雙方僵持不下之際,一直沉吟未語的中書令房玄齡,緩步出列。
    他並未像其他人那樣情緒外露,麵容沉靜,眼神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
    他先是向楊勇深深一躬,然後才轉向眾人,聲音清朗而沉穩,仿佛帶著一種能安定人心的力量:“啟奏陛下,諸位同僚。臣以為,魏大人之憂,乃老成謀國之言;尉遲將軍之怒,亦是忠勇可嘉。但臣以為是否出兵,如何出兵,還須審時度勢,謀定而後動。”
    房玄齡的一席話說完,立刻讓大殿內眾人安靜了下來。
    楊勇點了點頭,隨即說道:“房卿家言之有理,不知房相有何良策?”
    隨即伸手示意房玄齡繼續說下去。
    “是,陛下!”
    房玄齡躬身頓了頓,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才緩緩說出石破天驚之語:“我軍若直接介入關中戰事,的確有可能陷入泥潭之中。諸位大人,都應該聽說過‘圍魏救趙’的故事吧?”
    “圍魏救趙?”殿內響起一片低低的驚呼和議論聲。
    房玄齡目光炯炯,繼續說道:“如今突厥與梁師都主力盡在關中,其後方必然空虛!尤其是朔方,更是守備薄弱。陛下何不遣一員上將,率一支裝備精良、機動迅捷之精兵,自河東而出,不走潼關,直插朔方腹地,端掉梁師都的老巢!”
    他越說越快,思路清晰:“梁師都根基若失,必軍心大亂,其與突厥之聯盟,本就是以利相合,屆時必生齟齬,甚至可能迫使梁師都部分兵力回援!如此一來,既可極大緩解李唐在關中正麵之壓力,使其能更多消耗突厥,又可斬斷突厥一臂,更可揚我大隋兵威於塞上!此乃一石三鳥之策也!”
    此策一出,滿殿皆驚!
    剛才還爭吵不休的文武百官,此刻都陷入了沉思。
    尉遲恭、程咬金等武將眼睛一亮,覺得此計大妙,既能打仗,又能解決問題;
    而魏征等人則微微蹙眉,思考著此計的可行性與風險。
    “直搗西梁後方嗎?……這……這風險似乎有些大啊。”
    “是啊,此計風險不小啊,孤軍深入……”
    “非也,西梁後方兵力空虛,看似危險,實在並非如此!”
    “房相洞察敵情,令下官著實佩服啊!”
    “的確如此,此計若成功,收益將是巨大的!”
    “房相果然深謀遠慮……”
    所有人的目光,最終都匯聚到了禦座之上的楊勇身上,等待著他的最終決斷。
    楊勇手指依舊無意識地敲擊著扶手,低頭思考著可能性。
    房玄齡的計策,確實精妙,也符合他之前“坐觀其變”的戰略基調,隻是更為主動一些,意在調動敵人,攻其必救。
    但在這之前,情報司統領張涯秘密呈上一份情報——李淵在極度恐慌與憤怒中,終於放下了對次子的猜忌,下旨嚴厲申斥了喪師辱國的太子李建成,而後任命秦王李世民為天下兵馬大元帥,總攬對突厥、西梁聯軍的所有戰事,賦予其全權,號令關中所有殘餘唐軍,誓死抗敵!
    “李世民……終於拿到全部指揮權了……”楊勇心中默念。
    他對這位曆史上的唐太宗的能力有著極其深刻的認知。
    李建成、李元吉的敗績,更多是源於其自身的愚蠢和傲慢,而絕非突厥不可戰勝。
    如今,換上了李世民這個真正的軍事天才,手握李唐最後的核心力量,依托長安堅城和關中民心,未必不能擋住,甚至……反擊?
    更何況,張涯還帶來了另一條更值得玩味的情報——盤踞隴西的西秦霸王薛舉,似乎也覺得報仇的機會來了,正在其都城金城今蘭州)秘密集結兵馬,蠢蠢欲動。
    薛舉與李唐素有舊怨,其子薛仁杲更是勇猛絕倫,若此時趁火打劫,揮師東進,直撲兵力空虛的長安背後……
    屆時,關中的局勢,將變得更加錯綜複雜,難以預料。
    “哼!薛舉……他也想分一杯羹嗎?還是想報當初的一箭之仇?”
    楊勇心思電轉。
    眼前這盤棋,因為薛舉這個不確定因素的加入,變得更加撲朔迷離。
    貿然派出精兵遠征朔方,固然可能取得奇效,但若薛舉突然發難,或者李世民未能頂住壓力,導致關中徹底崩盤,突厥勢力空前膨脹,那他派出的那支孤軍,很可能陷入進退維穀的境地。
    綜合考慮所有因素,眼前的局勢如同一團迷霧,最佳的出手時機,似乎還隱藏在那變幻的戰雲之後。
    在百官期待、疑惑、焦急的目光注視下,楊勇沉默了許久,方才抬起眼簾,目光恢複了古井無波的深邃,淡淡地吐出了三個字:
    “再等等。”
    “等等?”殿下頓時響起一片壓抑不住的驚詫之聲。
    房玄齡的“圍魏救趙”之策已然十分高明,為何陛下還要等?
    楊勇沒有理會眾人的騷動,迎著那些不解的目光,又補充了一句,語氣平淡卻帶著不容置疑的決斷: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現在還時機未到!”
    時機未到?
    眾卿家麵麵相覷,一頭霧水。
    如今關中糜爛,百姓倒懸,突厥氣焰囂張,還有什麽比這更好的時機?
    陛下究竟在等什麽?
    等李唐徹底覆滅?
    難道等突厥搶夠了自行退去?
    還是……有其他原因?
    他們自然不知道楊勇心中對李世民能力的重視,更不知道西秦薛舉這頭受傷猛虎已在隴西在此露出了凶悍的爪牙。
    楊勇也無法向他們解釋那源自先知的判斷和尚未完全證實的情報。
    看著群臣困惑的神情,楊勇並未多作解釋。
    帝心難測,有些決策,無需讓所有人理解。
    楊勇目光轉向兵部尚書李靖,語氣轉為沉靜而有力,下達了最後的命令:
    “李靖。”
    “臣在!”
    李靖踏步出列,躬身聽令。
    “命你即刻抽調兩萬裝備最新式擊發槍的火槍兵,並三萬精銳騎兵,由……”
    楊勇目光掃過躍躍欲試的尉遲恭、程咬金等人,略一沉吟,接著說道:“由裴行儼統領,李安為副,秘密開赴陝西與山西交界區域,擇險要處駐紮。沒有朕的旨意,不許擅自越境接戰。但需時刻保持戰備,密切關注關中與隴西動向,等待朝廷命令,隨時準備出擊!”
    這道命令,既展現了楊勇對北方局勢的密切關注和未雨綢繆,又表明了他暫時不願直接介入的態度。
    派遣的是裝備最精良的火槍兵和機動騎兵,由沉穩善守的裴行儼和精通火器的李安統領,駐紮在可進可退的戰略位置,如同一柄引而不發的利劍,懸於北方。
    “臣,遵旨!”李靖肅然領命。
    裴行儼與李安也同時出列,鏗鏘應諾:“末將定不辱命!”
    朝會就在這樣一種略顯懸疑和凝重的氣氛中結束。
    百官懷著各樣的心思,議論紛紛地退出了太極殿。
    喜歡重生隋太子從絕境逆襲成大隋武帝請大家收藏:()重生隋太子從絕境逆襲成大隋武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