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透露消息

字數:4088   加入書籤

A+A-


    散朝之後,臣工們三五成群,低聲議論著方才朝堂上那觸目驚心的軍報與陛下那令人費解的旨意,臉上或多或少都帶著困惑與不解,步履略顯沉重地踏出殿門。
    就在房玄齡、魏征、王珪、李靖四人隨著人流即將步出大殿之時,一名身著深青色內侍服、麵容精幹的中年宦官悄無聲息地快步上前,攔在了四人麵前,微微躬身,聲音不高卻清晰地傳入他們耳中:
    “房相、魏公、王公、李尚書,陛下有旨,宣四位大人禦書房覲見。”
    四人聞言,腳步皆是一頓,互相交換了一個了然的眼神。
    陛下果然還有未盡之言,或者說,更深的謀算未曾當庭宣示。
    他們立刻整理了一下因久站而略顯褶皺的袍服,肅然應道:“臣等遵旨。”
    沒有多餘的寒暄,四人便在這名內侍的引領下,轉出太極殿側麵的廊道,穿過幾重守衛森嚴的宮門,向著皇宮深處那座象征著帝國最高決策核心的禦書房行去。
    陽光透過廊道的雕花窗欞,在地上投下斑駁的光影,將他們的身影拉得忽長忽短,一如此刻他們心中那起伏不定、揣測著聖意的思緒。
    【禦書房】
    禦書房內,炭火早已撤去,換上了清淡寧神的熏香,幾盆綠意盎然的蘭草置於牆角,為這處權柄中樞增添了幾分雅致與生機。
    楊勇已換下那身沉重的朝會袞服,穿著一襲玄色常服,金冠未戴,隻用一根簡單的玉簪束發,更顯得隨意而專注。
    他負手立於那幅巨大的山河輿圖之前,目光深邃,似乎在思索著什麽。
    情報司統領張涯則垂手恭立在禦案一側,如同一個沉默的影子,他臉上帶著連日奔波搜集情報的疲憊,但眼神依舊銳利如鷹。
    聽到腳步聲,楊勇緩緩轉過身。
    房玄齡四人立刻上前,整齊地躬身行禮:“臣等參見陛下。”
    “不必多禮,坐吧。”楊勇擺了擺手,聲音平和,卻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疲憊。
    他率先在禦案後的龍椅上坐下,示意內侍為四位重臣看座。
    四人謝恩後,依序坐在了早已準備好的錦墩上,目光都聚焦在皇帝身上,等待著他揭開謎底。
    楊勇沒有立刻說話,而是先看了一眼張涯。
    張涯會意,上前一步,先是向四位重臣微微拱手,用他那特有的、不帶太多感情色彩的語調,清晰而簡潔地稟報道:
    “四位大人,根據我方潛入長安及隴西的密探最新傳回的確切消息,其一,李唐皇帝李淵,已於三日前下旨,嚴厲申斥太子李建成喪師辱國之罪,削其兵權,閉門思過。同時,明發詔書,任命秦王李世民為天下兵馬大元帥,總攬對突厥、西梁聯軍的所有戰事,關中剩餘兵馬,皆受其節度,可謂授以全權。”
    這個消息讓房玄齡等人眼中精光一閃。
    李淵終於被迫做出了最正確也是最無奈的選擇!
    在生死存亡麵前,內部的傾軋不得不暫時放下,將所有的希望寄托在了這個最能打仗的兒子身上。
    “其二,”張涯頓了頓,語氣略微加重,“盤踞隴西的西秦霸王薛舉,見關中大亂,李唐主力被牽製於長安一線,認為複仇時機已到。其麾下大將宗羅睺已率三萬先鋒,秘密向扶風郡方向移動,薛舉本人則在金城大肆征召兵馬,囤積糧草,其子薛仁杲更是頻繁出現在校場,督促士卒操練,其東進之意,已昭然若揭。”
    “薛舉!”
    兵部尚書李靖眉頭一擰,沉聲道,“此獠勇悍,其子薛仁杲更有萬夫不當之勇。若其此時東出大散關,直撲長安背後……”
    後麵的話他沒有說,但所有人都明白那意味著什麽——李唐將陷入前所未有的絕境,麵臨兩麵夾擊!
    魏征和王珪也是麵色凝重,互相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深深的憂慮。
    薛舉的異動,無疑讓本就混亂不堪的關中局勢,增加了巨大的變數。
    楊勇這時才緩緩開口,目光掃過四人:“現在,諸位愛卿聽後有何見解,都說說吧!”
    房玄齡深吸一口氣,拱手道:“陛下聖慮深遠,臣等不及。薛舉此人,野心勃勃,與李唐積怨已深,此時趁火打劫,乃是必然。若我軍此時貿然介入,無論是按臣之議突襲朔方,還是直接進入關中與突厥交戰,都可能麵臨薛舉這支生力軍的威脅,甚至可能促使突厥、西梁、西秦三方因利而暫時聯合,局麵將更加錯綜複雜,難以掌控。”
    李靖也補充道:“陛下明鑒。李世民得授全權,以其能力,依托長安堅城和關中民心,未必不能穩住陣腳,甚至組織起有效反擊。我軍暫作壁上觀,既可避免過早卷入混戰,消耗實力,亦可待其幾方拚殺至精疲力盡之時,再以雷霆之勢介入,方可收取全功,並將損失降至最低。”
    魏征雖然心係關中百姓,但此刻也明白了皇帝的苦衷與深意,歎息一聲:“隻是……苦了關中的黎民蒼生啊。”
    他為官多年,心中自然明了,國家的戰略決策、決定必須慎之又慎,在國家利益麵前,個體的苦難往往是被權衡的代價。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王珪則問道:“陛下,那派裴行儼、李安率精兵駐紮陝晉邊界……”
    楊勇解釋道:“此為有備無患。一則,向天下表明我大隋關注北疆,並非坐視不理,可穩定我境內民心,尤其是邊境百姓的恐慌情緒;二則,若局勢有變,例如薛舉突然介入,或者突厥出現內亂亦或其他意想不到的變數出現,這支精兵便可作為奇兵,迅速投入戰場,搶占先機;三則……也是給李世民一個信號,告訴他,他並非完全孤立無援,他的背後,還有我大隋在看著。這或許能激發他更大的潛力,去消耗突厥的力量。”
    四人聞言,紛紛頷首,對陛下這番環環相扣、深謀遠慮的布局深感敬佩。
    楊勇神色一肅,鄭重叮囑道:“李世民掛帥與薛舉異動這兩條消息,關係重大,暫時不宜在朝中廣泛散播,以免引起不必要的猜測和恐慌,甚至影響南方招撫大計。僅限於我等幾人知曉即可。”
    “臣等明白,定當守口如瓶。”四人齊聲應道。
    這時,房玄齡臉上露出一絲好奇之色,他撫了撫頜下清髯,試探著問道:“陛下似乎……對那李世民能穩住局勢,甚至擊退突厥,頗有信心?”
    楊勇聞言,嘴角忽然勾起一抹有些玩味的笑容,那笑容裏帶著七分洞察,兩分審視,還有一分難以言喻的、仿佛知曉未來般的篤定。
    他身體微微前傾,看著房玄齡,半開玩笑半認真地說道:“怎麽?玄齡不信?要不……朕與你打個賭?就賭李世民至少能守住長安三個月,甚至……能讓突厥人吃個大虧?”
    房玄齡沒料到皇帝會突然來這麽一句,微微一愣,隨即連忙擺手,苦笑道:“陛下說笑了,臣豈敢與陛下賭這等軍國大事?臣隻是覺得,突厥勢大,梁師都熟悉內情,李世民雖有能力,然局麵實在凶險,故而有所疑慮罷了。”
    話雖如此,但房玄齡、李靖、魏征、王珪四人眼中,卻都不由自主地燃起了一絲拭目以待的意味。
    他們也想看看,這位被陛下如此高看的李唐秦王,在獲得全權、麵對如此絕境之下,究竟能爆發出何等驚人的能量?
    這場關乎中原命運的大戰,又將走向何方?
    …………
    喜歡重生隋太子從絕境逆襲成大隋武帝請大家收藏:()重生隋太子從絕境逆襲成大隋武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