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民意

字數:2918   加入書籤

A+A-


    在朝堂之上,皇帝的決策與爭論,很快便以各種或詳或略、或真或假的版本,流傳到了市井坊間。
    突厥在關中的暴行,經過《隋報》有節製的報道和口耳相傳,在洛陽百姓中激起了巨大的波瀾。
    茶樓裏,酒肆中,街邊巷口,人們聚在一起,話題無不圍繞著北方的戰事。
    “聽說了嗎?突厥狗在關中殺人放火,連吃奶的娃娃都不放過!真是造孽啊!”
    一個提著鳥籠的老者,搖頭歎息,臉上滿是悲戚。
    “這、這、這天殺的突厥人!真是造孽啊!這得死多少老百姓呐!”一個推著小車做買賣的小販有些憤慨地說道。
    “那莊稼豈不是都荒廢了嗎?”一個扛著鋤頭的老伯問道。
    “還莊稼?我看報上寫著,突厥人到了村子裏,男女老幼一個都不放過,帶不走的一把火給燒了,然後再去下一個村子……造孽啊……簡直連畜生都不如……”一個穿著陳舊文士衫的老學究歎氣道。
    “李唐也是不爭氣!幾十萬大軍,說敗就敗了!要是他們稍微爭氣點,何至於讓胡人如此猖獗!”
    一個穿著短褂的力夫,憤憤地將肩上的麻袋摜在地上,啐了一口。
    “還好咱們在洛陽!有陛下在,有咱們的王師在!”
    一個抱著孩子的婦人,臉上帶著慶幸與後怕,緊緊摟著懷中的稚子,低聲說道:“聽說陛下已經派了神策軍去邊境了,那些突厥人肯定不敢過來!”
    就在年初之時,火槍兵正式更名神策軍。
    她的丈夫隨口說道:“那是,托咱們陛下和朝廷的福,突厥人根本就過不來。”
    街道上,一群七、八歲的小孩當中,一個揮舞著手中的彈弓男孩大聲喊道:“有陛下和神策軍護著咱們,突厥人這輩子就別想進洛陽!”
    “對!對!對!”
    “等我長大了,我也要參加神策軍,打突厥蠻子!”
    “我也是!”
    “我、還有我!”
    “哎呦,我們的小鼻涕蟲也想參加神策軍啊?”
    “哈哈哈哈……”此話一出,這群孩子立刻笑得東倒西歪。
    “啊,王二娃,我殺了你!”
    “哈哈,來追我啊!”
    …………
    在城南的一家鐵匠鋪旁,幾個剛下工的工匠圍著水缸喝水,也在議論。
    “娘的,聽得老子火冒三丈!真想跟著尉遲將軍他們,去北邊宰了那群畜生!”
    一個年輕氣盛的學徒工,揮舞著拳頭,臉漲得通紅。
    旁邊一個老師傅拍了拍他的肩膀,歎了口氣:“小子,光有血氣不行。陛下不是派兵去了嗎?咱們啊,好好在工坊裏幹活,多造幾把好刀,就算是給前線將士,給陛下分憂了!”
    “師傅說得對!”
    .另一個年歲稍長的工匠接口道:“咱們陛下是神仙下凡,能造出火槍大炮這樣的神兵,肯定早有安排!咱們聽陛下的準沒錯!”
    一種基於對楊勇近乎盲目信任的情緒,在洛陽普通百姓和工匠中彌漫。
    他們或許不懂複雜的戰略,但他們堅信,那位帶領他們過上安定日子的皇帝,絕不會坐視漢家子民受難而不管,此刻的按兵不動,定然有更深遠的用意。
    而在一些士子文人聚集的書院、會館,討論則更為理性,也更能反映楊勇在士林心中的地位。
    “陛下暫不出兵,實乃老成持重之舉。”
    一個青衫文士對同伴分析道:“如今關中如同一片泥沼,李唐、突厥、西梁糾纏不清,更有傳聞說隴西薛舉在旁窺伺,隨時準備出動大軍攻唐。此時若是貿然介入,確非良機。陛下派兵駐防邊界,既是震懾,亦是預備,可見陛下心思縝密,謀定後動。”
    他的同伴點頭表示讚同:“不錯。觀陛下自登基以來,平定河北、山東、江淮,何曾有過冒失之舉?皆是謀而後動,一擊必中。此次北疆之事,牽扯甚廣,陛下定然是在等待一個能一舉定鼎乾坤的最佳時機。吾等當相信陛下之聖斷。”
    “隻是……苦了關中百姓啊。”
    先前那文士輕輕一歎,眉宇間閃過一絲不忍,但隨即又堅定道:“小不忍則亂大謀。唯有盡快結束這亂世,實現天下一統,方能真正杜絕此等慘劇。而能完成此大業者,非陛下莫屬!”
    “說的沒錯!”
    “的確如此啊!”
    …………
    一旁眾人紛紛點頭,這一點現在已是他們的共識。
    這種將希望寄托於楊勇一統天下的論調,在見識到洛陽日益繁盛、朝廷新政不斷推出的士人階層中,頗受推崇。
    ………………
    喜歡重生隋太子從絕境逆襲成大隋武帝請大家收藏:()重生隋太子從絕境逆襲成大隋武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