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升學宴
字數:9437 加入書籤
日記:
.
2001年8月13日……星期一……晴
.
王成叔叔打電話來說他兒子被bj一所大學錄取了,學對外貿易相關的專業,過些天正式收到通知書後請客。媽媽在電話裏一個勁地誇王成叔叔有遠見,把兒子轉學到海南,誇他命好,兒子會念書,絕口不提托人運作的事,掛上電話就開始對爸爸抱怨:“他兒子原來成績比我們姑娘差多了,你不是不知道。可人家有門路,會鑽營,現在兒子要去bj上學了,我們家卻連錄取情況都不知道。我跟你說,現在這樣都是你不操心造成的!孩子念書是大事,你不能天天這麽呆在屋裏,要出去找找人,跑動跑動!你說他王成家都搬到海南去了,孩子上學請客為什麽還要回來請?還不就是讓你們這些同學朋友看看他混得有多好,多有能力!之前人家說有門路,你不搭理,現在人家回來要讓你們都看看:‘我兒子要去bj了!’……”
媽媽一直在爸爸耳邊絮叨,讓他去找人,讓他去省城,爸爸不勝其煩,正要摔門而去時,撞上了上門報信的遠房表姐。剛關上門,遠房表姐便泣不成聲,待哭得稍平靜些她才開口:“河邊的倉庫被盜了,剛進的一批安麗的貨和蛋糕店存在那的原材料都丟了,這叫我可怎麽活啊!……”
媽媽也著急起來:“是怎麽被盜的啊?怎麽發現的?”
“昨天下午為民把剛進的貨放進去,回家後發現打算給你們的試用小樣落在那了,讓我去拿,我今天早上去的時候發現門鎖被撬了,撬壞的鎖還掛在門上,除了表舅做根雕的那些木頭,別的都沒了,估計是昨天晚上偷的。”遠房表姐邊哭邊說。舅舅和她年齡相仿,但她叫表舅叫得很是順口。
“哎呀!真是的,怎麽不小心點?!偷東西的人有沒有捉到?”媽媽皺著眉發愁,仿佛丟東西的是她。
“昨天晚上偷的,到哪裏捉去啊?!我們問了住在旁邊的人,都說沒看到。前段時間手上的流動資金都投入到蛋糕店的裝修上了,安麗的有部分貨是別人訂的,訂金我都收了,現在貨沒了,你說我該怎麽辦啊?”遠房表姐繼續哭訴。這時我已看明她的來意,與爸爸對視了一眼。
“那為民怎麽說?”媽媽問。為民哥是遠房表姐夫。
“他能有什麽辦法?我早上發現被盜了,叫他去看,他都芍了,叫他報警他連地方都找不到。他隻會芍幹活,要他拿主意,還不如把他埋了。”遠房表姐忿忿地說:“你說這麽多年,什麽事能指望得上他?!當初剛到城裏來擺攤,要他看會攤子,等我回來攤子被城管收走了;要他在家帶孩子他不願意,把孩子送到攤子上我也顧不過來,隻好讓我媽幫著帶;要他學車跟別人跑運輸,他也七不肯八不願,學車的學費還是我找親戚們借了,逼他去的。後來開店也是,他怕這怕那,是我堅持才開起來的。哎呀,我是命苦啊!找了這麽個不中用又上不了台麵的男人……我也沒辦法……”說著她又哭了起來。
“別哭了,總有辦法解決的。”媽媽安慰道,回頭看了看爸爸。
“我知道表妹今年要上大學,用錢的地方多,我就不該來。可客人訂的貨付不了,訂金就得退,剛裝好的蛋糕店不上貨就要白出房租和人工。本來生意就不好做,現在又出了這麽個‘幺蛾子’……兩個孩子也不成器,老大在外地念的那個技校學費也不便宜,這眼看著馬上要開學交學費,唉!我實在是沒辦法,我知道你們也難……”
“這你說的哪裏話,親戚之間相互幫助是應該的。我們不算富裕,湊一湊,應該也能支援你一點。你也別急壞了身體。”媽媽繼續勸表姐放寬心。表姐得了媽媽的承諾,千恩萬謝,說了一籮筐感激的話,然後趕著去了表姨家。
送走遠房表姐,我好奇地問爸爸:“河邊倉庫是怎麽回事?怎麽還有舅舅的東西?”
媽媽插話道:“你姥姥退休的時候,舅舅頂了姥姥的職。後來單位不行了,就把河邊一個小房子抵給了你舅和你姥姥,算是買斷工齡。那房子又破又小又潮,住不了人,你舅就把它當倉庫用,堆他那些木頭根。你表姐和為民想租那個房當倉庫,你舅看他們可憐,就收拾了下,借給他們用了,沒收租金。”
我知道爸爸一向討厭挖空心思鑽營、沒有氣節、曲意逢迎和愛殺熟的生意人,但無論他多麽討厭,都會對之保持基本的禮貌,給人麵子。受爸爸的影響,我大多也會與他的想法和做法一致,隻是對這個遠房表姐,我卻有些許佩服。
她從農村來,沒文化,沒資源,從擺地攤開始,憑著吃苦耐勞和敢想敢做,在縣城掙下一份家業。她做生意有些天分。曾經那些她推銷給媽媽,被媽媽砸在手裏的貨,她總能輕鬆地賣出去,賣給熟人或“陌生人”。這“陌生人”隻是我概念中的定義,對她來說,全是熟人。她有很強的親和力,在政府大院或高檔小區“閑逛”的功夫,便能結交上各種婆婆媽媽,把她們變成自己的“朋友”。在這些“朋友”家串門、聊閑天的功夫,貨就賣出去了。賣東西對她來說手到擒來,對我媽來說,卻抹不開麵,難以啟齒。她向你推銷時,你會覺得不是要買一個商品,而是要抓住一個“占便宜”的機會。“這麽好的東西、這麽優惠的價格,現在不買以後就買不到了。我自己買得早,用得好又買第二份了,都沒有現在的活動劃算。”她真誠的樣子看起來完全不像要掏空你的口袋,而是你的一個閨蜜在掏心窩子告訴你她的省錢秘辛。我曾無比好奇:那些明擺著智商稅的東西,她是真心覺得物美價廉?還是有太強的信念感,欺騙了自己,讓自己覺得真是那樣?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前些年,她的第二家蛋糕店開業。那是縣城裏第一個融合了茶點、冷飲堂食、烘焙展示和diy製作於一體的蛋糕店,店裏人流如織,生意很好。當我們以為她在這事上做出了成績,會複製該模式一直走下去時,她加入了新賽道,在蛋糕店的二樓承辦開會、培訓相關業務。新業務開展沒多久,她被常在那裏開會的人洗了腦,相信練功能治百病、還能保下輩子富貴,便向組織者買書、買磁帶、買各種周邊、捐錢、幫忙組織更多人去開會。直到為民哥上家裏來說她練功練魔怔了,在家鬧得要死要活,要爸媽救救她時,我們才知道她被組織練功的騙子騙去了幾乎大半家底。被騙了那麽多錢,終究不是什麽光彩的事,當我們以為她會消沉下去時,她賣起了安麗,在蛋糕店的二樓組織下線們開會、培訓。
她能不顧麵子豁出去成事,也能在看似“絕境”中,闖出一條生路。這些沒有魄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質是做不到的。轉念一想,也許是我過於矯情了。對於往後一步無退路的人而言,迫於生計壓力,不必思考,一切都是往前衝的動力。麵子、尊嚴、舒適度都是奢侈品吧……
媽媽去衣櫃抽屜裏翻出存折,與爸爸一筆一筆計算著到期時間與應付支出,預留出我的大學學費、生活費、交通費和請客的錢。經過一番盤算,爸媽決定借給遠房表姐三千塊錢,媽媽拿著存折奔銀行而去,逼著爸爸去省城的事就此被擱置。
.
2001年8月16日……星期三……晴
.
昨天在路上遇到吳莉,她說她最近在學打電腦,聽說狗熊也在學車考駕照。我不能再這麽閑逛了,還是要學點什麽,便又跑了趟磚瓦廠。近半個月,去磚瓦廠的路我越來越熟悉,但對於得到肯定的答複也越來越沒底氣。這次孟班長說他們指導員要到20號才會回來,還是要等指導員的首肯,他才敢讓我去學樂器。不知道這個“20號”是真有其事,還是婉拒的托詞,也許,在孟班長眼裏,我就是個執著、不知進退的憨憨吧。
從11號開始,我每天要給錄取熱線至少打一通電話,今天這個任務結束了,我被農校園林專業錄取了。我趕緊把這個好消息告訴爸媽,爸爸心中的石頭落地,媽媽卻還一臉不滿意,她心中所期待的始終是財經政法大學。
爸爸安慰道:“園林這個大家沒怎麽聽過的新專業,將來一定是有發展前景的。你說學會計,連中專、技校都教這個,學的人多了也就不吃香了。你說我們單位的會計就是個中專生,也夠用了,誰說一定要花大錢招個大學生?而且誰說農業大學一定是在農村?你什麽時候聽說過農村有園林?說不定她以後在大城市當設計師、建公園什麽的呢?農業大學也就是聽著沒什麽排麵而已,其實腳踏實地挺好的!總比掉檔好吧?!還是你想她再複讀一年?!”
“沒有沒有,不複讀好,不複讀好!”媽媽趕緊否認,想想爸爸的話,她也轉憂為喜,跟爸爸一起忙著給親戚朋友們打電話報信去了。
.
2001年8月21日……星期二……雨轉晴
.
日子一天天過去,越來越多的人被錄取,誰誰收到錄取通知書的消息也一而再、再而三地刺激著爸媽的神經。爸爸催我去學校看看錄取通知書有沒有寄來,他一方麵怕錄取的事生出什麽變故,隻有手握通知書才穩當,另一方麵,他好確定請客訂酒樓的時間。但事與願違,我的通知書還沒影。
和往年一樣,校門旁的白牆上已貼了滿滿一牆錄取紅榜,最早貼上的那兩張日曬雨淋,褪色發白,雨水打濕紅紙、順著白牆垂掛的痕跡,如同流淌的“血淚”,榜上的名字已略有些模糊,但仍能辨認。
狗熊第一誌願沒走成,去了湖大。他們班背英語詞典的牛人之一被媽媽心心念念的財經政法大學錄取。狗熊跟我說過這個考了六百二十多分的牛人誌向曾是清北,不知錄取的這個是他的第幾誌願,他是會選擇去還是複讀呢?樂為和隔壁班他喜歡的女生“雙宿雙飛”,被省城的同一所大學錄取。班頭被江蘇理工錄取,王晶晶榜上無名,終究還是遂了她爸媽的心意,隨同村人一起去南方打工了。何斌被省城的學校錄取,看來他還是填了第二批誌願。三年來如連體兄弟的“何毛”,現在隻留下毛廣海在學校複讀。奚萍被北方一所水利水電大學錄取,吳雪華和我在同一所學校。
袁英第一批掉檔了,走了第二批湛江海洋大學。相比之下,我竟如此幸運,被第一批錄取,還是我感興趣的專業。競爭導致的那袁英些與我的別扭、糾葛會因這樣的錄取結果而各自釋懷嗎?
建國毫無意外被省城最好的大學錄取,通知書已到,明天請客,他到學校複讀班邀老同學明天去吃飯,結果莫淩波、施萊特和藝婷經不住“誘惑”,今天就逃課跑出來玩。也許,他們壓根就不想經受住誘惑,我和建國的到訪隻是他們翹課的一個借口。東霞自從填完誌願回家後就再沒出現過,複讀班報名名單裏也沒有她。藝婷說東霞決定不能再與這幫朋友們玩鬧了,要靜下心來好好複習一年,於是她選了去市裏的高中複讀。她家沒有電話,具體在哪個高中哪個班現在還不清楚。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
2001年8月23日……星期四……晴
.
終於收到錄取通知書了,和通知書一起寄到的還有張學校以我名義申請的農業銀行卡。報名須知裏要求學費和住宿費預存到這張卡裏,報到時進行劃扣。這是我的第一張銀行卡,比我的身份證還早拿到手。我有些興奮,這應該代表我是個大人、有獨立的財務支配能力了吧!
爸媽也像小學生一樣,仔細讀著隨通知書一同寄來的各種須知,仿佛在學習重要而又新奇的文件。他們拿著那些須知反複研讀,邊研究邊商量:“這上麵寫著要帶‘通知書、準考證、身份證……’,這通知書要帶著哈!我先找個袋子裝著、收好。”
“要身份證啊?她還沒有,要去申請辦一個啊!”
“錢要先存到卡裏……這省城辦的卡,從我們這邊匯過去要收手續費吧?帶這麽多現金在路上怕不安全啊!是帶現金到那邊銀行再存,還是轉賬或者匯款啊?”
“手續費要多少錢啊?先去銀行或郵局問問再說吧。”
“這三天報到時間,打算哪天去啊?”
“先暫定中間這天吧,到時候提前看看天氣預報。”
……
讀完各項“須知”、“注意事項”,爸爸反複摩挲著通知書,把我叫到一旁,釋懷地說:“跟你說,你爸爸我做事都是有把握的才做,一直心態都很好。這輩子,我就著過三次急:結婚、生子和你報誌願,兩次都和你有關。這次我是真著急,又使不上力,心裏就更急。你媽老說我對你上學的事不上心,那是她不知道她說的那些瞎折騰的事都沒用。這事我心裏有數!現在這個結果很好,我很滿意!”
他長長地舒出一口氣,仿佛這一個多月積壓在胸中的壓力這時才真正得以釋放。接著他又語重心長地說:“你也是個大人了,以後你的眼界和認知會比我們開闊些,我也相信你能作出比我們更好的決定。但有些事我還是要叮囑兩句:你以後在學校朋友可以多交一些,多個朋友多條路,但看人得慎重,不要把感情投入得太深!你還小,談朋友的話,過些年再說。你把我的話仔細想想,別的我也不多說了,你應該都懂!”
爸爸的話讓我有些感動,又有些忐忑。承認自己的能力和認知邊界將不如女兒,這對他那麽一個心高氣傲的人來說,是件痛苦又欣慰的事。他能把這話坦然地告訴我,是對我的讚許,也是信任。可他後麵又用“交朋友”的話點我是什麽意思?是知道了什麽?算了,都過去了,知道也不重要了。
爸媽忙著打電話訂酒樓、通知親戚朋友過兩天吃席的具體時間、地點。我去蘇小鵬家裏相邀,陳丹也在。蘇小鵬沒有被提前批錄取,還是走了第一批,她的第一誌願。她說她家不打算請客,都是好久不見的初中同學,相請不如偶遇,便留我和陳丹一起吃飯。
陳丹說:“按市裏的規矩,謝師宴還是要請的。要不我倆再約幾個同學一起請班主任和代課老師?”
“啊?那不是過兩天還要去市裏一趟?”蘇小鵬有點頭疼:“叫誰一起呢?……你也知道他們那些人複雜得很,把人按家境、後台、成績、長相分門別類,分三六九等。我考上的這個學校在他們那些人眼裏,可不算什麽。我以往也就與你熟,與她們交往不深,這會上趕著說要合夥一起請老師吃飯,指不定人家還看不上我們。”
“也是,說不定選酒樓都難統一意見。還記得剛去學校時,‘扒皮周’蹬著眼睛衝我嘚瑟‘肯德基、麥當勞你都不知道啊?!’,那嘴臉快沒把我惡心死。後來妙妙跟我說,‘扒皮周’也就一個月他爸帶他去吃一次,前提還是他月考考進班上前十。”陳丹模仿得活靈活現。
“是的是的!他也在我麵前顯擺過,說他一塊手表是什麽名牌、多少錢、怎麽準時、怎麽防水防塵,後來打掃衛生的時候他那塊表進水了,把他氣個半死。哈哈哈哈……”蘇小鵬笑道:“不過,你也別覺得妙妙就是什麽好人,她總是當麵一套背後一套。明明想當元旦晚會主持人,服裝都準備好了,你問她,她還說沒有。主持結束之後,你問她不是不當主持嗎,人家說‘哎呀,我也沒辦法,是班主任非要我主持的。’”
“嗯,有一次我找她借本數學輔導資料,她說忘在家裏了沒帶。後來我發現就在她抽屜裏。”陳丹翻了個白眼,又甜甜地笑著搖著腦袋模仿:“她還老喜歡說‘讓我家司機’怎樣怎樣,不就是她爸在市裏當了個官嗎,有什麽了不起的?司機怎麽就成她家的了?”
……
陳丹和蘇小鵬你一句,我一句當講笑話一樣說著他們班的人和事,我插不上嘴。曾經蘇小鵬寫信告訴我她與陳丹鬧矛盾,看來那事早已翻篇。原本我多羨慕她們能去省重點讀書,能接受最好的教育,離清北更近一步,卻沒想到在那樣的環境裏,她們始終難以融入,隻能與原來的朋友抱團取暖。我似乎有點明白爸爸說“寧為雞頭不做鳳尾”的意思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呃……葉培盛去複讀了,你們知道嗎?”我把話題拉回我能觸及的範圍。
“啊?他不是一向成績都很好嗎?”蘇小鵬問。
“具體的我也不清楚。你們都在市裏,知道‘小點子’的情況不?他考到哪裏了?”我接著問。
“不清楚,我們不在一個學校。我現在跟初中同學聯係很少,也就是你,感覺其他人不冷不熱的,都慢慢疏遠了……”
.
2001年8月25日……星期六……晴
.
孟班長沒有騙我,他給我打電話說指導員同意我去學樂器了,可我卻推掉了這個自己好不容易爭取來的機會。不知我是真的很忙,要準備上學的事,還是沒了簡簡單單學樂器的心境。我選擇了放棄,可能放棄是最容易做到的事吧。
.
這幾天忙著在各家、各酒樓吃席。建國的升學宴上,何斌喝多了,吐得一塌糊塗。昨天樂為請客,施萊特喝多了,拉著我撒酒瘋。今天我家請客,不知道誰又會喝多。
去年這時候,我還以為我的升學宴會跟二姥爺兒子一樣,在曾經縣城裏最有名的大酒樓辦,畢竟那裏有縣城老人們認可的“名氣”和經濟實惠的價格。可人的預期與計劃哪裏趕得上世事的變化。爸爸說那個酒樓沒人氣,半年前就沒做了,房子隔成小間也沒都租出去。我們定的這個地方是原來那邊老板開的,除了地方比原來小、看起來不排場,席麵與口味和原來差不多。
爸媽請的人不少,從早上開始家裏便電話不斷、人來人往,好不熱鬧。他們的同學、朋友、同事和各家親戚提前上家來“趕情”送禮,我跟著端茶遞水,喊人、打招呼。也有人直接去酒樓了,我又被派做“先頭部隊”,帶著酒水到酒樓接應早到的客人。這些人有我熟悉的,也有麵生的。我不知道該跟他們說什麽,隻好在人群中穿梭,笑著點頭,端茶遞水,好似在招呼每個人,又與任何人沒有過多交流。我討厭應酬,可這宴請因我而起,大家為我而來,我像個吉祥物,要笑著完成它應盡的使命。
堂兄喝多了,在席上瞎許諾:“我們家這獨一個考上大學的,我妹妹啊,給家裏長臉!妹啊,你說想吃什麽哥都給你買,買名牌衣服、鞋子。以後每個月,我給你寄生活費……”他一副以我為豪、揮灑萬金的懇切樣子,若不是堂姐在一旁又架秧子又拆台,我差點就信以為真了。
“怎麽就一個考上大學的妹妹了?你把茜兒放在哪?她不是大學生?不是你妹?”二堂姐擺出看好戲的神情問。
“那,那不一樣。她跟我們不是一個姓,準確來說不算一家人。”堂兄還得意地解釋,仿佛指出了二堂姐的錯誤。
“哎喲,是是是,這妹妹馬上要去省城了,你作為你們家的‘長子長孫’,打算給妹妹買什麽踐行啊?”三堂姐揶揄道。
“隨便買,過幾天去市裏的大商場,她要什麽買什麽!”堂兄擺足架勢。
“那就說定了啊!幾個姐姐妹妹都在這聽到了,你到時候別扯理由開溜哈!”二堂姐衝我擠擠眼:“你到時候就揀貴的買,反正你哥買單!”
我知他們又在說笑,應承兩句後去了下一桌,也不放在心上。我同學有一桌,蘇小鵬去了市裏,沒來。我忙著給各桌長輩們敬酒,沒時間好好招呼他們,他們興許也不算盡興,早早吃完就散了。
喜歡二十年前的你請大家收藏:()二十年前的你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