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大唐帝國第一個五年發展規劃

字數:4696   加入書籤

A+A-


    貞觀十二年的冬天,似乎比往年更長一些,但長安城裏的煙火氣,卻足以融化任何冰雪。
    隨著皇家銀行的寶鈔徹底流通,以及一係列新政的刺激,這座偉大的城市,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煥發出勃勃生機。
    最大的變化,便是宵禁。
    原本戌時晚七點)便鼓聲響起,坊門關閉,街道上行人絕跡的規矩,被李承乾一道東宮令,硬生生推遲到了子時晚十一點)。
    一開始,守舊的官員們紛紛上奏,言稱此舉有違祖製,會滋生事端,亂了綱常。
    然而,當戶部尚書唐儉,紅光滿麵地將第一個月的夜間商稅報表呈到李世民案頭時,所有的反對聲,都戛然而止。
    僅僅是延長了兩個時辰的宵禁,一個月的稅收,就比以往多出了近三成!
    金錢,有時候比任何道理都管用。
    於是,長安的夜晚,活了過來。
    朱雀大街上,巨大的燈籠如同不落的星辰,將整條街道照得亮如白晝。東西兩市的喧囂,不再於傍晚時分結束,而是蔓延至深夜。
    新開的“東來順”涮肉館子裏,銅鍋裏熱氣騰騰,程處默正赤著膀子,和尉遲寶林劃拳猜枚,輸了的人,要將一整盤肥羊,蘸著太子殿下蜜汁的麻醬,一口悶下去。
    不遠處的“樊樓”之上,房遺愛正擁著高陽公主,憑欄遠眺。樓下,胡姬們跳著奔放的旋舞,悠揚的琵琶聲混雜著人們的歡聲笑語,匯成一曲繁華的交響。
    “遺愛,你看。”高陽指著遠處燈火璀璨的街市,眼中閃爍著光芒,“我以前總覺得,長安的夜晚是黑色的,是寂靜的,沒想到,它也可以是這樣五光十色的。”
    房遺愛握緊了妻子的手,心中感慨萬千。這一切的變化,都源於那個人。他的太子哥,他如今的……大舅哥。
    然而,就在全城都沉浸在這盛世繁華之中時,始作俑者李承乾,卻把自己關在了東宮的書房裏,一連數日,不見外客。
    書房的地上,鋪滿了各種各樣的圖表和卷宗。
    有皇家銀行送來的信貸報告,上麵詳細記錄了每一筆貸款的流向,從關中農戶的春耕貸,到江南絲綢商的擴張資金。
    有戶部送來的各地稅收數據,精確到了每一個州,每一個縣。
    有工部送來的工程進度表,記錄著全國各地正在修建的馳道、水渠和港口。
    還有格物院送來的技術清單,上麵羅列著蒸汽機、新式農具、煉鋼技術等一係列已經成熟或正在研發的“黑科技”。
    李承乾就坐在這堆積如山的信息海洋中,手邊放著算盤,麵前的紙上,畫著各種奇奇怪怪的符號和線條。
    他的眉頭,時而緊鎖,時而舒展。
    繁華的表象之下,他看到了更多的問題。
    商業的爆發式增長,讓原本還算寬敞的馳道,變得擁堵不堪,一輛滿載絲綢的馬車,從揚州到長安,路上要走一個多月,運輸成本居高不下。
    格物院的新式曲轅犁,雖然好用,但因為造價較高,除了關中和太子名下的皇家農場,在廣大的南方地區,推廣率還沒到七成......
    鋼鐵產量翻了三倍,但絕大部分都被兵部預定,用於打造火槍火炮和新式戰艦。民間想要造一座鐵橋,或者鋪設一條鐵軌,需要向工部提前一年申請,而且價格高得離譜。
    所有的一切,都在野蠻生長。
    就像一個發育期的少年,個子躥得飛快,但身體的各個器官,卻沒能協調發展,導致行動笨拙,處處掣肘。
    “不行,不能再這樣下去了。”李承乾扔下手中的毛筆,站起身來。
    “無序的增長,隻會導致混亂和浪費。大唐,需要一個……藍圖。”
    他眼中閃過一道精光。
    三日後。
    東宮,麗正殿。
    一場特殊的會議,正在這裏召開。
    與會者,是大唐帝國最高級別的官員。
    中書令房玄齡、門下省侍中王珪、尚書左仆射長孫無忌、戶部尚書唐儉、工部尚書段綸、兵部尚書李靖……幾乎所有三省六部的頭頭腦腦,都到齊了。
    他們一個個正襟危坐,心中充滿了疑惑。
    太子殿下以東宮議事的名義,將他們全部召集於此,卻又不說什麽事,隻是讓他們看著殿中那麵牆上掛著的一幅巨大的,他們誰也看不懂的堪輿圖。
    那是一幅巨大的大唐堪輿圖,但上麵卻用各種顏色的線條和標記,畫得滿滿當當。
    “諸位大人,”李承乾終於開口了,他走到那幅堪輿圖前,拿起一根長杆,“今日請諸位來,是想和大家,商量一件大事。”
    “一件,關乎我大唐未來百年國運的大事。”
    他用長杆,指向了圖上一條從長安,一直延伸到洛陽的紅色粗線。
    “房相,請看。此乃連接兩京的馳道。據工部統計,如今每日往返車馬,已逾三千輛,比之五年前,翻了十倍。道路擁堵,事故頻發。孤以為,是時候,修建我大唐的第一條‘高速公路’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高速公路?”房玄齡一愣。
    “沒錯。一條全新的,四車道,全封閉,沿途設有驛站和補給點,隻允許馬車和未來的‘火車’通行。建成之後,從長安到洛陽,可從十日,縮短至三日。”
    他又指向江南地區。
    “唐尚書,您看這裏。江南魚米之鄉,然河道縱橫,交通不便。孤提議,由皇家銀行出資,工部牽頭,成立‘大唐疏浚公司’,用三到五年的時間,將江南地區的主要河道,全部清淤、拓寬,並以運河相連,形成一個巨大的內河航運網絡。”
    “還有這裏,河北之地,常年幹旱。我們有格物院的水車,有新式的打井技術,為什麽不能由朝廷統一規劃,興修水利,將河北,變成第二個關中?”
    “還有……”
    李承乾越說越興奮,手中的長杆在地圖上指點江山,一個個匪夷所思,卻又似乎觸手可及的宏偉計劃,從他口中說出。
    在場的,都是大唐最頂尖的聰明人。他們一開始還覺得太子是在異想天開,但聽著聽著,他們的表情,就變了。
    從震驚,到困惑,再到隱隱的興奮。
    太子殿下所說的每一件事,都不是空想。他有數據,有技術,有錢,他甚至連實施的細節,都考慮到了。
    當李承乾說完最後一個計劃,整個麗正殿,鴉雀無聲。
    良久,房玄齡才用一種幹澀的嗓音問道:“殿下……您說的這些,固然是利國利民的大好事。但……但這麽多工程,同時鋪開,朝廷……該如何統籌?這需要的人力、物力,簡直是天文數字,又該如何調配?”
    這,正是所有人心中的疑問。
    “問得好!”李承幹笑了起來。
    他轉身,從身後的書案上,拿起了一本厚厚的,用藍色封麵裝訂起來的冊子。
    “孤知道,諸位在想什麽。”
    “所以,孤將這些計劃,匯總成了這個東西。”
    他將冊子,遞到了房玄齡的手中。
    房玄齡疑惑地接過,隻見那藍色的封麵上,用一種他從未見過的,方方正正的宋體字,寫著幾個大字。
    《大唐帝國第一個五年發展規劃綱要草案)》
    “五年……規劃?”房玄齡喃喃地念著這個陌生的詞匯。
    “沒錯。”李承乾點了點頭,環視眾人,一字一頓地說道。
    “從今日起,我大唐的施政,將不再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我們要有計劃,有目標,有步驟地,去建設我們的國家!”
    “而這,就是我們未來五年的,總藍圖!”
    喜歡大唐逆子:開局打斷青雀的腿!請大家收藏:()大唐逆子:開局打斷青雀的腿!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