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第一個五年計劃收官

字數:4268   加入書籤

A+A-


    貞觀十七年,春。
    太極殿內,一股前所未有的興奮情緒在空氣中彌漫。
    李承乾站在巨大的地圖前,手中拿著一根長杆,指向上麵密密麻麻的紅線和綠點。
    “諸位大人,”他環視滿朝文武,聲音洪亮,“五年了。整整五年。今日,孤要向阿耶,向諸位,匯報我大唐第一個五年發展規劃的執行成果。”
    李世民坐在龍椅上,目光炯炯。這五年來,他親眼見證了這個帝國天翻地覆的變化,心中的震撼至今難以平複。
    “首先,交通建設。”李承乾用長杆點向地圖上的紅線,“長安至洛陽高速馳道,全長三百八十裏,已於去年秋天全線通車。從長安到洛陽,馬車行程從十日縮短至三日。”
    “更重要的是,”他轉向另一條更粗的黑線,“長安至洛陽鐵路,全長四百裏,已完成七成工程。按照進度,明年春天即可全線通車。屆時,從長安到洛陽,火車隻需一日!”
    朝堂上響起一片驚歎聲。火車好啊,他們都坐過的。
    戶部尚書戴胄激動得站了起來:“殿下,這鐵路通車後,兩京之間的貨物運輸成本能降低多少?”
    “七成。”李承乾毫不猶豫地回答,“一列火車,可載貨物三千石。而且不受天氣影響,不怕盜匪劫掠。”
    “嘶——”滿朝文武倒吸一口涼氣。
    李承乾繼續匯報:“江南水利工程,疏浚河道一千二百裏,新修運河八百裏,江南地區已形成四通八達的內河航運網絡。去年江南糧食產量,比五年前增長了六成。”
    “河北水利工程,新打機井三千口,修建水渠八百裏。昔日的"苦寒之地",如今已是良田萬頃。去年河北糧食產量,首次超過了關中。”
    工部尚書段綸滿麵紅光地站起來:“殿下,老臣還要補充一點。如今我大唐的鋼鐵產量,已是五年前的二十倍!水泥產量更是增長了五十倍!”
    “說得好!”李承乾讚許地點頭,“正是有了充足的鋼鐵和水泥,我們才能修建這麽多基礎設施。”
    他指向地圖上的綠點:“格物院分院,已在洛陽、揚州、廣州、太原、蘭州設立。各地工匠培訓學校,共計三十二所,培養技術工匠兩萬餘人。”
    “皇家銀行分行,遍布全國二十八個州府,發放各類貸款總額超過三千萬貫。其中農業貸款占四成,工商業貸款占六成。”
    長孫無忌忍不住問道:“殿下,這些貸款的回收情況如何?”
    “九成五。”李承乾笑道,“壞賬率僅有半成。事實證明,我大唐還是民風淳樸的。”
    李世民聽到這裏,終於開口:“高明,你說的這些,朕都看在眼裏。確實,這五年來,我大唐的變化,連朕都覺得不可思議。但你也說說,還有哪些不足?”
    李承乾收起笑容,表情變得嚴肅:“阿耶問得好。成績雖然喜人,但問題同樣不少。”
    “第一,人才不足。雖然我們培養了兩萬多技術工匠,但相對於全國的需求,還是杯水車薪。許多地方的工程,都因為缺乏技術人員而進展緩慢。”
    “第二,地區發展不平衡。關中、江南發展迅速,但西北、嶺南等邊遠地區,依然相對落後。”
    “第三,新舊觀念衝突。雖然朝堂上大家都支持新政,但在地方上,仍有不少官員和百姓對新事物抱有疑慮。”
    房玄齡點頭:“殿下說得中肯。那麽,接下來的五年,有何打算?”
    李承乾眼中閃過一道精光:“房相問得好。第二個五年規劃,孤已經擬定完畢。”
    他示意內侍取來一本厚厚的冊子,正是《大唐帝國第二個五年發展規劃綱要草案)》。
    “第二個五年,我們的目標更加宏偉。”李承乾翻開冊子,“首先,交通網絡全麵升級。除了長洛鐵路,我們還要修建長安至太原、長安至成都、洛陽至揚州三條主幹鐵路。五年內,形成以長安、洛陽為中心的"米"字形鐵路網。”
    “其次,工業布局優化。在太原建設鋼鐵基地,在揚州建設紡織基地,在廣州建設造船基地,在蘭州建設化工基地。形成各具特色的工業區域。”
    “第三,教育事業大發展。在每個州府都要建立格物學院,普及基礎的算學、格物、工程知識。同時,在長安建立大唐皇家理工學院,專門培養高級技術人才。”
    李靖忽然問道:“殿下,這些工程需要多少錢?”
    “一千萬貫。”李承乾毫不猶豫,“比第一個五年計劃多了一倍。”
    滿朝文武倒吸一口涼氣。
    戴胄卻激動地拍手:“好!老臣支持!這五年來,朝廷的稅收增長了三倍,完全有能力支撐這個規模的投資!”
    “不僅如此,”李承乾繼續說道,“第二個五年計劃,我們還要繼續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重點開發隴右、河西、安西等地區,將這些邊疆之地,打造成新的經濟增長點。”
    李世民聽到這裏,眼中閃過一絲讚許:“高明,你的規劃很好。但朕有個疑問,這麽多工程同時開工,人手夠嗎?”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阿耶,這正是孤要說的重點。”李承乾合上冊子,“第二個五年計劃,最重要的不是修路架橋,而是人才培養。”
    “我們要在全國推行"新式教育"。除了傳統的經史子集,還要教授算學、格物、工程等實用知識。爭取五年內,讓每個縣都有至少十名懂技術的人才。”
    程咬金忽然站起來:“殿下,俺老程有個問題。這些新玩意兒,百姓們能接受嗎?”
    李承乾哈哈大笑:“程伯伯,您這個問題問得好。五年前,誰敢相信鐵塊能浮在水上?誰敢相信沒有馬拉的車能自己跑?但現在呢?”
    “現在,長安城裏的百姓,哪個不以坐過火車為榮?哪個商人不想貸款擴大生意?哪個農民不想用新式農具?”
    “人啊,最容易接受的就是能讓自己過得更好的東西。”
    滿朝文武哄堂大笑。確實,這五年來的變化,已經讓所有人都嚐到了甜頭。
    魏徵忽然問道:“殿下,第二個五年計劃實施後,我大唐將是何等景象?”
    李承乾眼中閃過一絲憧憬:“師父,五年後的大唐,將是一個真正的工業帝國。火車縱橫,工廠林立,商賈雲集。百姓富足,國力強盛。”
    “到那時,我們不僅要稱霸陸地,更會征服海洋。大唐的鐵甲艦隊,將駛向世界的每一個角落,讓龍旗飄揚在地球的每一片土地上!”
    李世民聽到這裏,猛地站起身來,聲音洪亮:“好!朕準了!”
    “傳朕旨意,《大唐帝國第二個五年發展規劃綱要草案)》,抓緊完善,爭取早日正式實施!三省六部,全力配合!各地官員,不得有誤!”
    “陛下聖明!”
    “太子殿下英武!”
    山呼海嘯般的聲音響徹太極殿。
    散朝後,李世民將李承乾單獨留下。
    “高明,”李世民看著自己的兒子,眼中滿是欣慰,“這五年來,你做得很好。朕為有你這樣的兒子而驕傲。”
    李承乾難得地露出一絲溫情:“阿耶,這都是您支持的結果。”
    “哈哈哈!”李世民大笑,“你這小子,還知道朕的好處?”
    父子倆相視而笑,一切盡在不言中。
    喜歡大唐逆子:開局打斷青雀的腿!請大家收藏:()大唐逆子:開局打斷青雀的腿!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