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長安落日

字數:4469   加入書籤

A+A-


    公元230年的冬天,對長安而言,格外的寒冷。渭水冰封,旌旗凝霜,四十萬大軍的呼吸仿佛都在這片古老的平原上凝固了。魏蜀兩軍如同兩隻精疲力竭的巨獸,在嚴寒中對峙,誰也無法給予對方致命一擊。
    然而,比天氣更冷的,是悄然籠罩在蜀漢行宮之上的不祥陰雲。
    已是古稀之年的劉備,終究未能扛過這個嚴冬。雖有華佗高徒吳普日夜精心調護,但連年的戎馬倥傯,以及此番親征北伐的極度耗神,早已掏空了他的根基。他的生命,如同風中殘燭,搖曳欲熄。
    行宮深處,藥香與死亡的氣息交織彌漫。往日威嚴的寢殿,此刻靜得可怕。劉備躺在榻上,麵色蠟黃,眼窩深陷,呼吸微弱得幾乎難以察覺。唯有那雙偶爾睜開的眼睛,還殘留著一絲不甘與牽掛。
    諸葛亮、龐統、關羽、張飛、趙雲等一眾追隨他半生的老臣,被緊急召入宮中。當他們看到榻上那形銷骨立的帝王時,如遭雷擊,一股巨大的恐慌與悲痛瞬間攫住了所有人的心髒。
    更讓他們震驚的是,太子劉禪、以及留守成都的尚書令李嚴,竟也悄然立於榻旁,麵帶淚痕,風塵仆仆。
    “陛下!大哥!”關羽、張飛再也抑製不住,撲到榻前,虎目含淚,聲音哽咽。關羽緊緊握住劉備枯瘦的手,那雙萬軍叢中刺顏良、提督荊州的手,此刻卻冰冷無力。張飛更是泣不成聲,巨大的身軀因悲傷而顫抖:“大哥!你怎麽……你怎麽成這樣了!你起來啊!俺老張還要跟你一起打回洛陽去!”
    諸葛亮快步上前,手指搭於劉備腕間,臉色瞬間變得慘白如紙。他猛地看向一旁的醫官吳普。
    吳普撲通一聲跪倒在地,淚流滿麵,叩首泣告:“丞相!諸位將軍!陛下……陛下早在數日前便已……已然燈枯油盡!隻是……隻是陛下恐動搖軍心,強令封鎖消息,強撐病體處理軍務……直至昨日昏厥,才……才密令快馬將太子與李尚書令接來長安!臣……臣無能!臣有罪啊!” 言罷,以頭撞地,痛哭失聲。
    寢殿內,頓時被無邊的悲慟淹沒。眾臣皆知陛下近年來身體不佳,卻萬沒想到已至如此地步,更沒想到陛下在最後時刻,心心念念的仍是前線士氣與江山社稷!
    長安的行宮,雖經修繕,仍難掩曾經的戰火氣息。此刻,宮內彌漫著濃重得化不開的藥味和一種令人心悸的寂靜。寢殿外,甲士肅立,神色凝重;殿內,燭火搖曳,映照著幾張悲痛欲絕的麵孔。
    似乎被眾人的悲聲喚醒,劉備緩緩睜開了眼睛。他的目光緩緩掃過床前每一張熟悉的麵孔,看到他們的淚痕,嘴角竟費力地扯出一絲寬慰的笑意,聲音雖微弱,卻異常清晰:
    “眾卿……何須……如此悲傷……朕,已七十有餘……古來稀矣……多少英雄……未能……活到朕這個年歲……”
    他喘息片刻,繼續道:“朕,一介織席販履之徒……能與眾卿相逢於亂世……攜手並肩……創下這番基業……更能……親眼見到……這長安城……再飄我大漢旌旗……已是……上天待朕……不薄……死而無憾矣……”
    沒有恐懼,沒有怨天尤人,隻有一片曆經滄桑後的平靜與感恩。這番話,更是讓群臣心如刀割,嗚咽之聲四起。
    劉備的目光,最終定格在諸葛亮身上,眼神變得無比凝重和托付。“孔明……”
    “臣在!”諸葛亮連忙跪倒榻前,握住劉備另一隻手,已是淚眼模糊。
    “朕……朕之後……這大漢江山……與這二十萬將士……就……全托付給……丞相了……”劉備每一個字都說得極其艱難,卻字字千鈞,他目光又看向劉禪:“阿鬥……過來……”
    劉禪怯生生地靠近。劉備努力抬起另一隻手,將劉禪的手拉起,覆在諸葛亮的手背上,三隻手緊緊疊在一起。
    “阿鬥……跪……跪下……”劉備喘息著,“從今日起……丞相……便是你的亞父……見丞相……如見朕!你……你需以父事之……聽其教誨……不可……不可有半分怠慢!”
    劉禪依言跪下,對著諸葛亮哽咽道:“亞父……”
    “陛下!”諸葛亮如遭重擊,猛地叩首,額頭抵著冰冷的地板,淚水奔湧而出,聲音泣血,“臣……諸葛亮……敢不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 前世的托孤之景與眼前重疊,那份沉甸甸的信任與眼前的生離死別,幾乎將他的心智擊垮。明明記憶裏已經有過白帝城的先例了,為什麽再次經曆還是這麽難過,明明已經不一樣了,如今有了半壁江山,百萬雄師,眼看就可以完成一統天下的大業了,再給我幾年,再給我幾年啊,諸葛亮悲從中來,再偉大的英雄還是敗給了時間,他隻恨自己沒有再努力一些,沒有讓劉備看到統一天下,興複漢室的盛景。
    劉備又看向李嚴、關羽、張飛等人:“正方、伯言、雲長、翼德……爾等……皆乃國之柱石……當……同心協力……輔佐丞相……共扶……漢室……”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眾人皆跪地叩首,泣聲領命。
    最後,劉備的目光,無比留戀地落在了關羽和張飛身上。這三人,自涿郡桃園結義,風雨同舟數十載,情深意重,遠超君臣。
    “二弟……三弟……”劉備的聲音愈發微弱,卻充滿了無盡的溫情與不舍。
    “大哥!”關羽、張飛緊緊抓住他的手,仿佛這樣就能留住那即將消逝的生命。
    “雲長……性剛……而自矜……此後……當……更為……持重……與丞相……文武相濟……” “翼德……暴烈……少恩……切莫……再因酒……鞭撻健兒……遭致……禍端……”
    他像一位尋常的長兄,臨終前仍放心不下,絮絮叨叨地囑咐著兩個性格鮮明的弟弟,生怕他們日後吃虧。
    關羽、張飛此刻已是淚如雨下,隻能拚命點頭:“大哥教誨,弟銘記在心!銘記在心!”
    劉備看著兩位義弟,眼中滿是兄長般的慈愛與不舍:“今生……能與二位賢弟……結義……乃備……最大之幸事……隻可惜……不能再……與你們……共飲……矣……”
    忽然,張飛像是想起了什麽,猛地從懷中掏出一枚鏽跡斑斑的建安五銖錢,那是他們早年貧寒時所用的錢幣。他粗魯地掰開劉備的手掌,將錢幣死死塞入其掌心,哭嚎道:“大哥!黃泉路上……你拿著這錢……買……買最好的酒!等著俺和二哥!下輩子……咱兄弟三個……還得在一起!”
    劉備握著那枚冰冷的錢幣,嘴角露出了此生最後一個、無比溫暖而純粹的笑容,用力點了點頭。
    當劉備最後的目光掃過諸葛亮腰間的草繩, 忽然想起四十五年前涿郡桃花樹下結義時的麻繩—— 他笑著將劉禪的手塞進諸葛亮顫抖的掌心, 對關羽張飛說了句比衣帶詔更重的話: “可惜……看不到了……看不到了……二弟三弟……替哥哥……去看看……洛陽的牡丹……告訴他……大哥……想他……”
    這個“他”,或許是指洛陽,或許是指那未竟的夢想,也或許,是指那早已逝去的、桃園結義時共同的青春與豪情。
    言罷,他忽然不知從何處生出一股力氣,竟掙紮著想要坐起,目光灼灼地掃視群臣,聲音陡然提高,清晰地說道:
    “朕……死後……不必……歸葬成都……便將朕……葬於這長安城外……朕要……親眼看著……眾卿……克複中原……光複漢室……重振……我……大……漢……”
    “天……下……”
    最後兩個字,已細微不可聞。他那抬起的手臂緩緩垂下,眼睛緩緩閉上,嘴角似乎還帶著一絲期盼的笑意。一顆仁德之心,終於停止了跳動。
    章武皇帝劉備,崩於長安行宮。
    殿內,死一般的寂靜。隨即,巨大的、壓抑不住的悲聲衝天而起,穿透殿宇,回蕩在長安冰冷的上空。
    諸葛亮伏地痛哭,肩頭劇烈顫抖。 關羽仰天長嘯,淚灑衣襟。 張飛捶胸頓足,嚎啕之聲令人心碎。 趙雲、龐統等無不掩麵悲泣。 劉禪撲在父親身上,放聲大哭。
    一代仁君,桃園夢碎,於距離夢想最近的路上,溘然長逝。他將未完的業、未竟的夢,以及一個巨大的帝國和無限的信任,留給了他最信賴的臣子,和他的兒子。
    長安落日,餘暉泣血。但劉備最後的遺願,如同不滅的火種,深深烙印在每一個人的心中——葬於長安,見證漢室重光。這將成為未來無數年,支撐著季漢政權繼續北伐、前仆後繼的永恒動力。
    喜歡重生三國之三造大漢請大家收藏:()重生三國之三造大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