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的複雜心態

字數:2346   加入書籤

A+A-


    淮南前線,捷報如同長了翅膀,先於凱旋的軍隊飛回了許都。陣斬橋蕤,夜焚安風津糧草,逼得袁術大軍未戰先怯,後撤百裏……這一連串幹脆利落的勝利,尤其是那神出鬼沒、直擊要害的戰術,讓整個許都朝廷為之震動。
    當呂布率領的先鋒軍團,押解著部分俘虜,攜帶著繳獲的軍械旗幟,浩浩蕩蕩返回設置在豫州邊境的曹軍大本營時,曹操竟親自率領一眾文武,出營十裏相迎。
    旌旗招展,甲胄鮮明。曹操立於華蓋之下,麵容平靜,唯有那雙深邃的眼眸,如同平靜海麵下湧動的暗流,注視著由遠及近的那支軍隊。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那杆熟悉的、令人心悸的“呂”字大纛,以及大纛下那個端坐於赤兔馬上,身姿挺拔如鬆的身影。陽光灑在他那身擦拭得鋥亮的鎧甲和那杆凶威赫赫的方天畫戟上,反射出冰冷的光芒。
    然而,真正讓曹操瞳孔微縮的,是呂布身後的軍隊。
    這支部隊,與他印象中那支雖然悍勇但紀律鬆散、士氣時高時低的並州軍,已然判若雲泥!
    隊列整齊劃一,行進間除了整齊劃一的腳步聲和甲葉摩擦的鏗鏘聲,竟無多少雜音!士卒們個個挺胸抬頭,眼神中不再是麻木或桀驁,而是一種內斂的銳氣與……一種近乎狂熱的忠誠,目光時不時地聚焦在前方那個高大的背影上。那股昂揚的精氣神,仿佛不是剛剛經曆戰陣,而是要去迎接一場必勝的戰役!
    曹操內心感歎:……這,便是呂布如今的軍隊?不過月餘,竟能調教至此?陣斬橋蕤,可謂勇力不減;焚毀糧草,可謂智計初顯;然這治軍之能……何時,他呂布也懂了此法?觀其軍容,竟比我麾下許多精銳,更顯肅殺整飭!他的目光緩緩掃過軍陣,看到了肅然策馬於呂布側後的張遼、高順,看到了那些雖然沉默卻氣息彪悍的陷陣營銳士,也看到了隊伍中一些曹軍配屬的士卒,此刻竟也隱隱以身為呂布先鋒為榮的模樣。一股極其複雜的情緒,在曹操心中翻騰、交織。
    忌憚! 是的,深深的忌憚!眼前的呂布,勇武依舊冠絕天下,甚至更添了幾分收放自如的沉穩。更可怕的是,他不再僅僅是個隻知道衝鋒陷陣的匹夫!他能用計,而且用的是如此陰狠精準、直擊要害的奇計!他能治軍,用的是聞所未聞卻能極大激發士卒效死之心的方法!這樣一個人,若不能徹底掌控,其威脅程度,遠超昔日那個有勇無謀的呂布十倍、百倍!
    曹操內心暗想:此子,已非池中之物!若其真心歸附,確為掃平天下之利刃;然其心性難測,此番變化太過突兀,若其包藏禍心,假意順從,待羽翼豐滿……後果不堪設想!吾豈非養虎為患?
    但與此同時,一股難以抑製的 欣賞 ,也如同毒草般在他心底滋生。好一柄絕世凶刃!好一個呂奉先!陣前斬將,如探囊取物;奇襲破敵,似庖丁解牛;治軍統兵,竟也能另辟蹊徑,成效斐然!若此刃真能為吾所用,指向袁紹,指向孫策,指向劉表……這天下,還有何人能擋我曹孟德兵鋒?!
    他看著呂布那張依舊年輕、卻仿佛籠罩著一層迷霧的臉龐,心中充滿了探究的欲望。這短短時間內,究竟發生了什麽?是瀕死頓悟?是隱忍偽裝?還是……真有高人暗中指點?
    呂布策馬至近前,翻身下馬,動作流暢而充滿力量感。他對著曹操,抱拳行禮,姿態不卑不亢:“布,奉命討逆,幸不辱命。參見曹公。”
    聲音沉穩,目光平靜,與昔日那個要麽狂傲要麽乞憐的呂布,判若兩人。
    曹操瞬間收斂了所有心緒,臉上綻放出熱情而豪邁的笑容,快步上前,親手扶起呂布:
    “奉先辛苦了!快快請起!”他用力拍了拍呂布的臂甲,語氣充滿了讚譽,“陣斬敵將,焚其糧草,揚我軍威,壯朝廷聲威!此戰,奉先當居首功!吾心甚慰,甚慰啊!”
    他環顧左右,聲音洪亮:“諸位!且看我大漢猛將,溫侯呂奉先!淮南一戰,令逆賊喪膽,功勳卓著!當為三軍表率!”
    身後文武,無論心中作何想法,此刻皆齊聲附和,讚譽之聲不絕於耳。
    曹操好似下定某種決心:無論如何,此刻必須籠絡其心,厚賞其功!既要讓天下人看到我曹孟德用人不疑,賞罰分明,也要讓呂布……暫時安心。至於日後如何駕馭這把雙刃劍……需從長計議,徐徐圖之。
    曹操的笑容依舊爽朗,眼神中的欣賞似乎毫無雜質。但唯有他自己知道,在那份欣賞與豪邁之下,是對呂布更深層次的警惕與那難以完全消除的殺意。
    眼前的呂布,已是一把更加鋒利、也更加危險的劍。用得好,可蕩平群雄。用不好,則必傷己身。這場梟雄與“蛻變猛虎”之間的博弈,隨著呂布的凱旋與聲望的飆升,進入了更加微妙而凶險的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