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提出顱像複原思路
字數:3563 加入書籤
南州九月的風已經帶了些涼意,傍晚的刑偵大隊辦公室裏,白熾燈的光昏黃又刺眼,把桌上那具顱骨的影子拉得老長。
林硯捏著鑷子,小心翼翼地撥開顱骨表麵殘留的腐殖土,指尖能清晰摸到骨縫間凝固的灰褐色物質——那是屍體在鐵路旁的泥土裏浸泡太久留下的痕跡。蘇曉坐在對麵,麵前攤著厚厚的屍檢報告,眉頭擰成了疙瘩。
“死者為女性,年齡大概在二十五到三十歲之間,死亡時間至少兩個月以上。”蘇曉的聲音比平時低了幾分,帶著難掩的無奈,“屍體腐敗太嚴重,軟組織基本都已經白骨化,唯一能確定的是頸部有骨裂,應該是機械性窒息死亡,但身份信息……一點線索都沒有。”
林硯放下鑷子,目光落在顱骨的眉弓處。這具顱骨是昨天從鐵路沿線的土坡裏挖出來的,發現者是個拾荒老人,以為是動物骨頭,直到看到旁邊散落的幾顆帶金屬冠的牙齒,才慌慌張張報了警。可除了那枚磨得發亮的舊硬幣,死者身上再沒有任何能證明身份的東西——沒有衣物碎片,沒有飾品,甚至連牙齒的牙科記錄都無從查起。
“李隊那邊怎麽說?”林硯抬頭問。
“還能怎麽說?”蘇曉歎了口氣,把報告推過來,“讓咱們三天內給出身份線索,可現在這樣……別說三天,三十天也未必有頭緒。隊裏的老同誌們都在查失蹤人口檔案,但南州這半年報失蹤的女性有十幾個,一個個比對根本來不及。”
辦公室裏靜了下來,隻有窗外偶爾傳來的自行車鈴聲,襯得這沉默愈發沉重。林硯手指無意識地敲擊著桌麵,腦子裏飛速過著現代刑偵裏的身份識別手段——dna比對?80年代根本沒有這個技術;指紋庫?連市局都隻有簡單的紙質指紋檔案,而且死者手指皮膚早就腐爛了,根本提取不到指紋。
等等,指紋不行,那顱骨呢?
林硯猛地站起身,快步走到檔案櫃前,翻出自己從警校帶來的那本《刑偵人類學》。這本書被他包了書皮,在穿越時意外帶了過來,此刻書頁上關於“顱像複原”的章節,像是突然亮起的燈。
“蘇法醫,你看這個。”林硯把書遞到蘇曉麵前,指著上麵的插圖——那是一張從顱骨輪廓還原出麵部特征的示意圖,旁邊標注著眉弓高度、鼻骨角度與麵部輪廓的對應關係,“通過顱骨的形態特征,還原死者生前的麵部樣貌,咱們能不能試試這個?”
蘇曉湊過去,眼睛一下子亮了,但很快又暗了下去:“我在大學時聽老師提過這個技術,說是國外早就有了,但國內很少有人做,而且需要專門的人類學專家,咱們南州哪有這樣的人?”
“省廳有。”林硯的聲音帶著篤定,“我之前整理資料時看到過,省廳刑偵科的張教授,就是研究這個的,他去年還在期刊上發表過一篇關於顱像複原的論文,雖然用的是古代顱骨,但原理是一樣的。”
“可張教授能來嗎?”蘇曉還是有些猶豫,“咱們這隻是個地級市的普通命案,省廳的專家平時都忙大案要案,未必會分心管這個。”
林硯沒說話,轉身走到桌前,拿起筆開始寫。他先把案件的基本情況寫清楚——死者身份不明、屍源排查困難、案件影響惡劣,接著詳細說明顱像複原的必要性,甚至把書中的關鍵理論和張教授的論文觀點都簡要列了出來,最後還附上了自己測量的顱骨數據:顱長18.2厘米,顱寬14.5厘米,眉弓指數……
“我寫封申請,你幫我補充屍檢方麵的專業數據,咱們一起找李隊。”林硯邊寫邊說,筆尖在紙上沙沙作響,“就算隻有一成希望,也得試試。死者不能就這麽不明不白地躺著,她的家人說不定還在到處找她。”
蘇曉看著林硯專注的側臉,心裏那點猶豫漸漸散了。她拿起筆,快速在申請後麵補充了屍檢細節,甚至還畫了一張簡單的顱骨正麵圖,標注出關鍵特征點。
兩人拿著申請找到李建國時,老隊長正在辦公室裏對著失蹤人口檔案發愁,煙灰缸裏已經堆了半缸煙蒂。
“李隊,我們有個想法,或許能確定死者身份。”林硯把申請遞過去。
李建國抬頭看了他們一眼,接過申請,皺著眉讀了起來。當看到“顱像複原”四個字時,他停下了,抬頭看向林硯:“小林,你說的這個……靠譜嗎?我怎麽從沒聽過這法子?”
“是有點新穎,但不是憑空想的。”林硯趕緊解釋,“省廳的張教授是這方麵的專家,他有過相關研究。而且死者現在除了顱骨,沒有任何身份線索,常規排查太慢了,咱們耗不起。”
“科專家哪那麽好請?”李建國把申請放在桌上,手指敲了敲紙麵,“去年城西那起碎屍案,想請省廳的痕跡專家來,等了半個月才來,結果線索都斷了。咱們這案子,人家未必當回事。”
“所以才要寫這個申請,把案件的難度和咱們的誠意都寫清楚。”林硯往前遞了遞那本《刑偵人類學》,“您看,這是專業書籍裏的方法,不是我瞎琢磨的。隻要張教授能來,哪怕隻給個初步複原圖,咱們拿著圖去排查失蹤人口,也比現在大海撈針強。”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李建國沉默了,他看著申請上密密麻麻的字,又看了看林硯眼裏的篤定,心裏開始動搖。他從警二十年,見過太多因為找不到屍源而變成懸案的案子,眼前這具無名顱骨,如果真能用什麽“顱像複原”找到線索,那無疑是個突破口。
“行,我同意。”李建國終於點了頭,拿起筆在申請上簽了字,“我讓人馬上把申請送到省廳,爭取明天就有回複。不過小林,醜話說在前頭,要是省廳那邊不同意,咱們還得按老辦法來,不能把寶都壓在這上麵。”
“我明白!”林硯立刻應下來,心裏鬆了口氣。
蘇曉也跟著笑了,剛才的愁雲散了不少:“那我回去再把顱骨的細節數據再測一遍,確保準確,到時候張教授來了,也能省點時間。”
“好,你們倆多盯著點。”李建國擺擺手,又拿起了失蹤人口檔案,“我再看看這些檔案,說不定能找出點遺漏的線索。”
林硯和蘇曉拿著簽好字的申請走出辦公室時,天色已經完全黑了。走廊裏的燈泡接觸不良,忽明忽暗的,卻照得兩人臉上都帶著點期待。
“希望張教授能來。”蘇曉輕聲說。
“會來的。”林硯看著手裏的申請,語氣很肯定,“咱們把能做的都做了,剩下的,就等消息吧。”
兩人分道揚鑣,林硯回辦公室整理顱骨數據,蘇曉則去了法醫室,準備連夜重新測量顱骨細節。辦公室裏,那具顱骨靜靜地放在桌上,在白熾燈下泛著淡淡的乳白色光澤。林硯坐在桌前,一邊整理數據,一邊想著那個還不知道名字的死者——不管你是誰,不管要等多久,我們一定會找到你的身份,讓凶手付出代價。
窗外的夜色更濃了,南州的街道漸漸安靜下來,但刑偵大隊的燈,卻還亮著。這盞燈,不僅照著桌上的顱骨和檔案,更照著他們尋找真相的路。
喜歡淬火警魂1985刑偵筆記請大家收藏:()淬火警魂1985刑偵筆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