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青墨無聲
字數:4088 加入書籤
晨光熹微,黑色的奔馳轎車無聲地滑入明德中學那氣派非凡的鍍金大門,仿佛一滴墨汁滴入了流光溢彩的畫卷。
司機老王按下車窗,遞出通行證,目光不經意地瞥向後視鏡。後座上,餘念念安靜地坐著,身上依舊是那件洗得微微發白的淺藍色連衣裙,膝上放著一個半舊的帆布書包,與車窗外那些穿著定製校服、氣質驕矜的學生們格格不入。老王想起出門前林婉茹夫人那看似關切實則隱含期待的囑咐——“讓念念好好體驗一下真正的精英教育”,心底不由地歎了口氣。這位新接回來的小姐,在這群天之驕子中間,怕是要吃苦頭了。
車子在指定的區域停穩。餘念念推門下車,動作不疾不徐。九月的晨風帶著一絲涼意,拂動她額前細碎的劉海,卻吹不散她眼底那片深潭般的平靜。
明德中學,江城乃至全國都排得上號的私立學府。哥特式的尖頂建築群在陽光下泛著古老而矜持的光澤,寬闊的林蔭道旁矗立著曆代先賢的雕像,現代化的玻璃幕牆體育館與古典圖書館交相輝映。空氣中彌漫著青草修剪後的清新氣息,也隱隱流動著一種無形的、由家世、財富和成績構築起來的等級秩序。三三兩兩的學生走過,他們身上的校服細節處透著精心修改的痕跡,腕表、書包乃至發飾,無一不是低調奢華的品牌。投向餘念念的目光,好奇有之,審視有之,更多的是一種毫不掩飾的、居高臨下的打量與淡淡的鄙夷。
“看,那個就是陳家剛找回來的……”
“鄉下長大的?看著倒是挺白淨,就是這身打扮……”
“聽說之前是在縣一中?那種地方出來的,能跟上進度嗎?”
細碎的議論聲像風中的蒲公英,若有若無地飄來。
餘念念置若罔聞,她的神念如無形的水波輕輕蕩漾開去,瞬間便將這校園的布局、氣息納入感知。靈氣比市區略濃,但依舊稀薄駁雜;人心浮動,欲望與驕氣交織,構成一幅生動的浮世繪。她循著指示牌,走向高一(一)班所在的教學樓。
教室寬敞明亮,落地窗外是精心打理的花園。當餘念念跟在班主任李老師身後走進教室時,原本有些喧鬧的空間瞬間安靜了幾分。李老師是一位戴著金絲眼鏡、神情嚴肅的中年女性,她扶了扶眼鏡,用公式化的語氣介紹:“同學們,這位是新轉來的餘念念同學,大家歡迎。”
掌聲稀疏而禮貌,更多的目光聚焦在餘念念身上,帶著各種意味。
餘念念走到講台中央,目光平靜地掃過下方一張張年輕而富有朝氣的麵孔,那些麵孔上寫滿了探究、比較與評估。她沒有絲毫怯場,仿佛站在神界萬族朝拜的祭壇上,聲音清晰而穩定,沒有任何多餘的修飾:
“餘念念。”
隻有三個字。
沒有“很高興認識大家”,沒有“請多關照”,甚至連一個禮節性的微笑都欠奉。極致的簡潔,反而形成了一種奇異的氣場,讓那些準備看笑話的目光微微一滯。那種沉靜,並非故作姿態的冷漠,而是一種源自靈魂深處的、見過真正浩瀚後的淡然。幾個原本帶著輕視神色的學生,眼神裏不自覺地流露出些許訝異。
李老師顯然也沒料到如此簡短的自我介紹,愣了一下,才指向靠窗倒數第二排的一個空位:“餘念念,你先坐那裏吧。”
餘念念微微頷首,走向那個位置。她的步伐均勻,脊背挺直,走過通道時,仿佛有一道無形的屏障將周遭的竊竊私語與打量目光隔絕開來。
她的同桌,是一位正低頭專注閱讀的女孩。女孩穿著一件質感極好的米白色羊絨衫,側臉線條優美,氣質清冷如蘭。她手邊放著一本厚重的英文原版書,封麵上是花體字的《A History of Western Art》。在餘念念落座的瞬間,女孩才從書頁間抬起頭。
四目相對。
女孩的眼睛很漂亮,是罕見的琥珀色,清澈見底,卻又帶著一種超越年齡的冷靜與審視。她的目光在餘念念臉上停留了不到一秒,如同最精密的儀器快速掃描,隨即微微頷首,算是打過招呼,便又重新埋首於她的藝術世界,仿佛外界的紛擾都與她無關。
餘念念認出那本書是某個著名學術出版社的限量版,價值不菲。她也感知到,這位同桌周身的氣息幹淨而純粹,帶著一絲被良好教養和保護起來的疏離感。她,就是蘇晚晴。
第一節課是數學。授課的是一位姓張的男老師,語調激昂,喜歡引導學生思考。他在白板上寫下了一道複雜的函數與幾何結合的壓軸題,難度明顯超出了高一常規範圍,帶著奧數競賽的色彩。
“有沒有同學有思路?”張老師環視教室,目光中帶著期待。
教室裏一片沉默,隻有筆尖無意識敲擊桌麵的聲音。不少人眉頭緊鎖,顯然被難住了。陳雨晴坐在前排,腰背挺得筆直,似乎想表現什麽,但最終也沒有舉手。
張老師的目光在教室裏逡巡,最後落在了新來的餘念念身上,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試探,或許還有幾分想讓新生“知難而退”的意味,他笑了笑,語氣帶著點調侃:“餘念念同學,來自教育資源豐富的地方,要不要試試看?給大家打個樣?”
瞬間,所有目光再次聚焦到窗邊那個角落。有看好戲的,有同情的,也有蘇晚晴那樣帶著一絲好奇的。
餘念念在眾人的注視下,緩緩站起身。她沒有看老師,目光落在白板的題目上,眼神沒有任何波動,仿佛那隻是一道一加一等於二的算術題。
她沒有立刻報出答案,而是走向講台,拿起一支粉筆。她的動作自然流暢,沒有絲毫猶豫。
“這道題,”她開口,聲音不大,卻清晰地傳入每個人耳中,“預設條件‘K點在動點P的軌跡上’存在邏輯瑕疵。根據題幹給出的幾何關係,K點的存在性與P點的軌跡並非絕對綁定,需要分情況討論。”
一言既出,滿座皆驚。張老師臉上的笑容僵住了。
餘念念沒有理會,轉身在白板上開始書寫。她的板書極其工整,步驟簡潔到近乎冷酷,沒有任何冗餘。她先用反證法推翻了原題的絕對結論,然後清晰地劃分出兩種可能性,並分別給出了嚴謹的證明過程和最終答案。邏輯鏈條環環相扣,宛若最精密的齒輪齧合,散發出一種冰冷而強大的美感。
她寫下的不僅僅是數學符號,更像是在勾勒一種世界的底層規則。
當她放下粉筆,轉身麵向教室時,整個空間鴉雀無聲。落針可聞。
張老師怔怔地看著白板,臉上的表情從最初的錯愕,到中間的震驚,再到最後的恍然與凝重。他推了推眼鏡,深吸一口氣,才緩緩道:“餘念念同學的思路……非常清晰,非常嚴謹。她指出的問題確實存在,這是我出題時的疏忽。這種批判性的思維和紮實的基礎,值得大家學習。”他的語氣裏,再沒有了之前的調侃,隻剩下純粹的鄭重。
教室裏響起了低低的嘩然聲,看向餘念念的目光徹底變了。從好奇、鄙夷,變成了難以置信與隱隱的敬佩。
下課鈴聲適時地響起,打破了教室裏的寂靜。
餘念念回到座位,開始整理書本,仿佛剛才隻是做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就在她準備離開時,身旁一直安靜的蘇晚晴,輕輕合上了那本厚重的藝術史。書本合攏發出輕微的聲響。
蘇晚晴轉過頭,琥珀色的眸子落在餘念念側臉上,她的聲音清越,如同玉石輕輕相擊,在這剛剛恢複喧鬧的教室裏,清晰地傳入餘念念耳中:
“你的解題思路,很有意思。”
不是“你很厲害”,不是“你怎麽做到的”,而是“很有意思”。這個詞,帶著一種居高臨下的欣賞和探究,出自蘇晚晴之口,卻奇異地不讓人覺得反感,反而更顯其份量。
餘念念整理書本的動作微微一頓,側眸,對上蘇晚晴那雙充滿智慧與審視的眼睛。
四目再次相對,空氣中仿佛有無形的火花閃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