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用人的藝術
字數:7157 加入書籤
給同事們留下了一高深莫測的背影,何雨柱來到了小廚房之後,這才向著馬華詳細地詢問起來。
“楊廠長有沒有什麽特殊交代或要求,有沒有說客人的身份?”
“楊廠長說今天來咱們廠做客的,是糧食局和第一鋼鐵廠的領導,其他的就沒有交代了。”
聽到馬華的話,何雨柱的心裏瞬間也有了底。
因為這兩家單位的領導,何雨柱都知道。
因為這兩家單位,一個是給軋鋼廠提供上遊材料的大客戶,一個保障軋鋼廠生活主要物資的大爺,來軋鋼廠吃飯也不是一天兩天了。
而且今天兩家領導過來,談論業務的可能性並不是太高,畢竟距離年底還有幾個月時間,還不是商量明年物資數量的時候。
想起之前李懷德透露的消息,何雨柱模模糊糊猜到了一些可能。
這兩家單位的領導,非常有可能是聽到了他的名聲,所以才跑過來蹭頓飯吃,主要是見識一下他的廚藝。
以前招待這些人的時候,何雨柱都是作為二廚,在一旁打輔助,主力還是剛離崗沒有幾個月的前任主廚。
如今也算是何雨柱開始進入到了小廚房主廚節奏的工作當中,挑起了重擔的檢驗階段。
畢竟之前處於夏天時節,天氣炎熱,大家躲在小辦公室裏吹涼風都來不及,哪裏會有心思來軋鋼廠這樣的火爐單位來受罪。
那樣的溫度下,就算是吃飯,估計也吃不出什麽好心情。
也正是天氣的緣故,使得原身傻柱的廚藝,並沒有展示多少,以前隻是為廠領導服務過,甚至都沒有超過一手的數量。
上次為四位部裏專家做宴席,還是傻柱和何雨柱兩人頭一次麵對廠子外麵展示廚藝的機會。
第一次展示就展露出了何雨柱頂級廚藝的水平,雖然幾個廠領導還嘀咕過一番,都被何雨柱受限於原材料和天氣的原因給糊弄過去。
如今天時已到,而何雨柱的名聲也開始在外麵傳播,所以才有了今天的宴席。
楊廠長的辦公室內,兩個單位一眾中上層的領導,正在熱鬧的議論著。
“老楊,說實話,我對於你們廠哪位大廚的技術是持懷疑態度的,可是誰讓劉老說話的口氣那麽堅決,簡直都要把哪位何師傅都誇得天上有地上無的,實在是勾起了我的好奇心。”
第一鋼鐵廠的廠長劉新智捏著手中的中華香煙,在煙灰缸上彈了彈煙灰,聲音洪亮的說著自己的質疑。
要知道他們鋼鐵廠作為部委直屬下的最大單位,可是專門在潤福樓裏請回來了一個二級大廚,即便是放在京城裏,也就是比國賓館的那幾個國宴大師稍差而已。
誰知道在請劉專家吃飯的時候,竟然一幅懷念軋鋼廠廚師的樣子,著實把劉新智給刺激壞了。
他還隻是把劉專家的話說了一半,另一半對於兩個廠子廚師的評價,他都沒有好意思說。
按照劉專家的原話來說,那就是他們鋼鐵廠的主廚,年齡都有了軋鋼廠何師傅的兩倍,可是水平竟然還達不到一半,果然技術行業都是要講天賦的。
劉新智當時可是差點氣爆炸了,如果不是劉專家他實在惹不起,他估計都能當場翻臉。
另一方麵,大家對於這些技術人員的性情都非常清楚,向來都是有一說一,不會委屈自己去遷就什麽人情世故。
劉專家那麽評價,也就證明了在他的心裏,是那樣認為的。
不服氣的劉新智,抽出時間之後,就拉著他的同學,糧食局的局長周建剛,一起以工作的名義,來到了軋鋼廠,直接點明了要鑒賞一番,哪位何大師的手藝。
對於劉新智和周建剛的到來,楊廠長剛開始還有些發懵,畢竟這兩位平日裏單獨一個拎出來都是一尊重量級別的存在。
今天兩人竟然結伴而來,尤其是還專門點名道姓要何雨柱做主廚。
如今聽到劉新智這番酸溜溜的話,楊廠長這才恍然大悟起來。
鬧了半天,這個劉大炮原來是不服氣劉專家對於何雨柱廚藝的推崇,所以專門過來要親自見識見識。
就在楊廠長準備開口打趣對方的時候,沒有想到一旁糧食局的局長周建剛也用幽幽的口吻在一旁火上澆油起來。
“前端時間,在紡織廠,正好碰到韓專家檢修機器,有緣吃了一頓便飯,也聽到了韓專家對於軋鋼廠夥食的推崇,那口吻,幾乎都將你們廠的何雨柱師傅,給吹得快成天下第一了!”
一聽周建剛這話,楊廠長的眼前都有些發黑。
好家夥,我好心好意請你們吃一頓飯,結果你們就在外麵這樣給我招惹是非?
甚至於內心裏隱隱都對何雨柱產生了怨念。
你說你非要逞能幹什麽?
難道不知道這兩年大家都緊吧的不行,要是軋鋼廠一個海吃海喝的名聲出去了,那麽領導還不得以為,我們這些軋鋼廠的幹部,一天到晚心思都放在吃喝上麵?
在這個以樸素和貧窮為榮的年代裏,應酬方麵要是出名的話,絕對不是什麽好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不過出於一個領導的職責,楊廠長依然說出了一番維護何雨柱的話。
“那都是兩位專家提攜後輩罷了,當不得真!”
“上次來我們廠檢修機器,我們的主廚何雨柱同誌,正好做了幾道幾位專家們的家鄉菜,或許是出於維護家鄉美食的目的,所以才把何雨柱同誌的手藝誇讚的厲害。”
“何雨柱同誌今年才二十四歲,不過是一個初級的廚師,哪裏就有大家說得那麽厲害!”
“嗬嗬,厲害不厲害,等到中午,我們品嚐一番就知道了。”
對於楊廠長的話,劉新智根本就不相信。
大家都是做行政工作的,誰還不知道誰的底細?
相比於當領導的楊廠長,對於劉專家這樣的實誠技術人員,劉新智反而更加信任一些。
和楊廠長看到了事情的壞處不同,一旁陪同的李懷德,聽到劉新智和周建剛的話,眼睛裏卻閃爍著明亮的光芒。
沒想到一個隨手的拉攏,竟然發覺了一塊金光燦燦的金子!
相比於追求名聲的楊廠長,李懷德卻認為,隻要工作當中能夠出成績,那麽名聲自然就會好起來。
作為一個身產單位的領導,工作成績才是政績的核心,要是工作做不好,再有品德方麵的好名聲,又能夠怎麽樣?
相反,哪怕名聲上有點小瑕疵,可是如果交出的成績單漂亮了,那麽也依然被領導重視。
楊廠長注重官聲和名望,李懷德就要實際的多,隻在乎政績。
畢竟有他嶽父支持,隻要拿得出手的政績,那麽提拔也就成為順理成章的事情,他又不需要好的名望來博出位。
不同出身的兩位領導,決定了對於工作不同的看法。
這也是為什麽,李懷德哪怕麵對不聽話的下屬,依然能夠保持唯才是用的作風。
因為在他的心裏,能夠給他帶來政績的人,那就是有用的大才,就是值得獎賞的存在。
而沒有本事的人,哪怕是緊跟自己腳步的,關鍵時刻也照樣可以棄之如履。
就像歸順於他麾下的劉海中和許大茂一樣,到了關鍵時刻,一點都不手軟,直接給打入到塵埃當中。
相反對於能力出眾的傻柱,哪怕當麵頂撞甚至沒有尊卑的表現,李懷德依然一幅唾麵自幹的樣子,從頭到尾都把傻柱放在重要的位置上。
這就是兩種不同的用人風格,並不存在什麽好壞之分,隻不過處於基層工作人員的角度,李懷德這個官僚式的存在,反而更受大家的歡迎。
感覺到自己在一堆砂礫當中,發掘了一顆光明燦爛的夜明珠一樣,李懷德臉上的笑容又燦爛了幾分。
對於幾個領導之間的爭論,他並沒有參與其中的意思。
反正無論最後如何,對於已經成為自己人陣營的何雨柱,他李懷德絕對會維護好對方的利益,要想讓馬兒跑必須讓馬兒先吃飽的道理,他李懷德還是非常清楚的。
相比之下,他非常看不起楊廠長那番老舊的做派,認為所有人都該無私奉獻,都該積極為集體不講得失的勞心勞力。
要是這個世界講公平的話,那些工程師、八級工之類的早就應該坐上領導的位置,你一個五級工水平都達不到的人,憑什麽擔任軋鋼廠的一把手?
既然都是為國家做貢獻,那麽為什麽你能夠拿到二百多的工資,那些被廠裏倚為支柱的八級工,卻隻能一百封頂?
雖然作為既得利益團體當中的一員,哪怕作風有些官僚,有些奢靡享受,可是李懷德卻並沒有自大地把這一切看做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也同樣沒有把被人的付出,看做是應當應分的奉獻。
雖然這種想法,和時代的風向有些相悖,可是卻更加接近於人性。
能夠在楊廠長這個一把手的眼皮子底下,發展出一股龐大的勢力來,李懷德絕對不是那種不學無術的廢物。
和李懷德一樣心態的,還有三家單位的一些中上層幹部,大家都那麽一幅笑容地仔細傾聽著三位一把手之間的刀光劍影,卻沒有一個人傻乎乎的插入其中。
不管說話怎麽犀利,但是能夠坐在一起交鋒的,首先要具備平等對話的資格。
很顯然,這不是一場他們可以摻和進來的修羅場,尤其是談論的內容還和工作沒有多大的關係。
……
就在廠長辦公室裏交鋒激烈的時候,何雨柱卻在小廚房有條不紊的忙碌起來。
雖然他不清楚糧食局和鋼鐵廠的這兩位領導的原籍,可是卻大概了解到,這兩位都是北方人。
本身也沒有想過要通過他們達到什麽目的的何雨柱,就非常幹脆的做出決定,直接做一桌魯菜好了。
反正北方人吃魯菜,基本上沒有什麽忌口的。
經過一番衡量之後,何雨柱決定做十道菜兩道湯。
十道菜分別是侉燉魚、滑溜魚片、紅燒大蝦、蔥燒海參、爆炒腰花、糖醋裏脊、山東辣椒炒肉、太極豆腐和拔絲山藥,考慮到紅燒大蝦和蔥燒海參要用到魚湯,所以何雨柱就選擇一道黃燜雞,正好湊夠十道菜。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八道葷菜兩道素菜之外,何雨柱又加了清湯銀耳和烏魚蛋湯兩道湯,這是照顧領導不同的口味,仍然是葷素搭配,一甜一鹹。
正好這些菜裏所需的魚肉、雞肉、豬肉、海參、對蝦,全都不是什麽稀缺的材料,最珍貴的新鮮對蝦,也在軋鋼廠的水池裏養著一群呢。
仔細的思索了一番之後,何雨柱就把所需要準備的配菜,向著馬華和周立兩人分配下去。
“周立,洋蔥、青椒、大蔥、大蒜、生薑……切成絲和末,山藥切成塊,銀耳和海參泡上……”
“馬華,把雞肉切成塊,收拾一條青魚、一條比目魚,二十隻對蝦清洗去頭……”
何雨柱給兩人所交代的全都是食材的初級準備,更深一步的加工,他要親自過手,否則以兩人的功力還有些欠缺。
經過了半個小時的忙碌之後,一切準備就緒,就到了何雨柱開始表演的時候了。
和大食堂不同,小食堂使用的是天然氣爐灶,對於火候的大小更容易控製。
架起油鍋,將火力開到最大,等到油熱了之後,何雨柱將蔥薑蒜、桂皮八角、青椒、胡蘿卜、洋蔥等配料依次放入,又添加了豆醬、甜麵醬進行爆炒。
三尺大的炒鍋,在何雨柱的手裏,仿佛具備了生命一樣,油鍋裏的配料來回翻飛,流暢旋轉,幾乎都能夠肉眼可見的發生著顏色的變化。
然後一股沁人心扉的香氣撲鼻而來,讓旁邊仔細觀察學習的馬華二人,都不自覺地開始吞咽起了口水。
看著配料火候到了,香味都被提萃出來,何雨柱這才將瀝水的雞肉倒入國內,再次翻炒起來。
看著幾乎滿鍋的食材,在何雨柱的手裏就仿佛一柄馬勺一樣輕鬆自如,旁邊觀摩的兩人心中暗暗苦笑。
光是這膀子力氣,就足以讓他們打磨好幾年了。
作為一個廚師,如果連炒鍋都翻得艱難,那還談什麽廚藝不廚藝,豈不是成了笑話了。
喜歡四合院:重生傻柱,終極老六請大家收藏:()四合院:重生傻柱,終極老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