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寒夜謀策
字數:2828 加入書籤
莫羅聽著博清額滔滔不絕地規劃著談判細節,指尖無意識地叩著案幾,眼前卻反複浮現達爾罕倒在雪地裏的模樣,還有那句“求你救救琪琪格”的哀求。他實在沒心思再陪著博清額虛與委蛇,不等劉安展開方案,便抬手打斷了話頭。
“博大人,”莫羅站起身,目光掃過案上堆疊的文書,“這幾日為處置達爾罕一事耗神頗重,腦子有些昏沉,怕是聽不進太細致的方案。不如我拿一份談判文書和輿圖副本回去,夜裏仔細看看,若有想法或疑問,晚點再來與大人商討,也好不耽誤明日正事。”
博清額正說得興起,聞言愣了一下,隨即臉上又堆起笑容。他本就想獨占談判主導權,莫羅主動提出回去看文書,倒省得他再費心應付。“莫大人說得是!”他連忙示意劉安取來文書和輿圖,親手遞過去,“這幾日大人為處置逆賊奔波勞碌,確實該好好歇息。這些文書莫大人盡管帶去,若是看累了便早些安歇,商討之事不急在一時,明日也可隨機應變嘛。”
莫羅接過文書,不再說話,用布巾仔細裹好揣進懷中,朝博清額略一拱手,便轉身朝外走去。巴特魯和兩名大內侍衛早已在外等候,見他出來,立刻呈品字形護在兩側——他們深知達爾罕在當地牧民中的威望,莫羅親手監斬了他,難保不會有人懷恨在心暗中報複,是以每一步都格外謹慎。
雪還沒停,夜色已漸漸沉了下來,街麵上的行人寥寥無幾,隻有幾盞燈籠在風雪中搖曳。巴特魯眼觀六路耳聽八方,時不時示意侍衛留意街角和屋頂的動靜,連路過的趕車牧民都要多看兩眼。莫羅走在中間,腳步沉穩,卻也能感受到侍衛們的緊張——沿途幾處民居的門縫裏,確實有閃爍的目光,帶著怨懟與不甘,隻是懾於侍衛們的氣勢,始終沒人敢出來。
一路有驚無險,終於抵達莫羅居住的驛館。門口兩名當地衙門的差役裹著厚厚的棉袍守在雪地裏,見莫羅歸來,連忙“噗通”一聲跪倒在地,高聲道:“參見莫大人!”
“起來吧,好生守著門,無關人等不許靠近。”莫羅的聲音帶著一絲疲憊,卻依舊不失威嚴。兩名差役連忙應諾起身,垂手侍立在兩側。
剛踏入驛館大堂,一個熟悉的身影便快步迎了上來。“大人!”哈林,躬身稟報道,“事辦妥了!奏折已親手交給驛丞,選了最快的良駒和最得力的驛卒,此刻怕是已經出了滿洲裏城,600裏加急,不出十日必能抵達京城!”
莫羅聞言,緊繃的肩頸稍稍放鬆了些,隻是淡淡點了點頭:“做得好,下去歇息吧,有事我再叫你。”哈林知道他心緒不寧,不敢多言,躬身退了下去。
莫羅徑直走進內室,反手關上房門,將風雪與喧囂都隔在門外。屋內隻點著一盞油燈,昏黃的光線映著案上的筆墨紙硯。他解下官服,隨手搭在椅背上,從懷中取出裹著的談判文書和輿圖,小心翼翼地在案上鋪開。
輿圖是新繪的,邊境的山川河流、隘口牧場都標注得清清楚楚,隻是博清額圈出的“重點防禦區”,卻避開了幾處水草豐美的河穀——莫羅一眼便看出了端倪,博清額是想故意讓步,換得俄國人在其他無關緊要的地段“妥協”,好盡快達成協議在乾隆那裏邀功。他冷笑一聲,手指重重戳在輿圖上額爾古納河下遊的一處河穀:“這裏可是牧民的命脈,怎能說讓就讓?”
他又翻開博清額擬定的談判方案,字裏行間都透著急於求成的意味,甚至主動提出“可酌情開放三處互市場所”,這在莫羅看來簡直是荒唐——俄國人近年來頻頻在邊境挑釁,就是看中了這些資源,如此讓步隻會讓對方得寸進尺。
莫羅揉了揉眉心,腦海中漸漸清晰起來。明日談判,博清額定然會以正使身份搶先發言,拋出這套妥協方案。他不能直接反駁,否則隻會讓俄國人認為自己這邊不夠齊心,但若任由博清額胡來,損害的便是大清的邊境利益。
油燈的火苗跳了跳,映著他沉思的臉龐。許久,他拿起筆,在一張空白紙上快速寫畫起來——他要重新梳理論據:先以康熙年間的舊約為憑,明確河穀的歸屬權;再列舉近年來俄國人在該地區的越界記錄,拿出牧民的證詞;最後提出“以互市換主權”的反製方案,若俄國人同意歸還河穀,可開放一處互市場所,且需由大清主導管理。
筆尖在紙上劃過,發出沙沙的聲響。莫羅寫得專注,連窗外的風雪聲都忘了。他知道,明日的談判不僅是為了邊境安寧,更是為了給琪琪格爭取更多的“籌碼”——若他能在談判中立下功勞,皇上看在他辦事得力的份上,赦免琪琪格的可能性說不定也會大一些呢?
窗外的雪越下越大,屋內的油燈卻始終明亮。莫羅將寫好的論據疊好,放在談判方案旁,目光重新落回輿圖上那片河穀。他握緊了拳頭,心中暗下決心:明日無論如何,都要保住這片土地,既要對得起朝廷托付,也要對得起達爾罕臨終的托付。窗外的雪越下越大,裹挾著寒風拍打窗欞,屋內的油燈卻始終明亮,將輿圖上的邊境線映得如刻刀雕鑿般清晰。莫羅將寫好的論據仔細疊好,壓在談判方案旁,目光重新落回輿圖上那片河穀時,指尖因用力而微微發顫——沒人知道,他靈魂深處藏著數百年後的記憶,那些因一紙條約便割讓千裏疆土的屈辱,那些山河破碎、同胞流離的畫麵,早已成了他無法磨滅的夢魘。
他猛地握緊拳頭,指節泛白,胸腔裏翻湧著超越這個時代的決絕。對旁人而言,這或許隻是輿圖上的幾處墨痕、談判桌上的籌碼,可對來自後世的他來說,每一寸土地都浸著先輩的血汗。“寸土不讓!這是底線!
他想起前世課本裏那些不平等條約的字句,想起那些被割裂的故土,眼神越發堅定。朝廷托付、達爾罕的托付固然重要,可更重要的是守住這片土地,不讓後世子孫再承受那樣的屈辱。莫羅將寫好的論據緊緊攥在手中,油墨的清香混著油燈的煙火氣,成了他此刻最堅實的底氣——明日談判,他定要據理力爭,雖然知道曆史不會因為自己的出現而產生改變,但既然自己在這個時間麵對這件事就一定要守住最後的底線。
喜歡重生之回到大清當王爺請大家收藏:()重生之回到大清當王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