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字數:7791 加入書籤
"三千駿馬,半年軍糧。"袁術打斷道,"夠否?"
青玉乍現,五龍紐在燈火下流轉華光。"受命於天"八個篆字映入袁術瞳孔時,他指尖已不受控地顫抖。
當夜校場火把如星。
紀靈清點的鐵甲碰撞聲裏,袁術正將玉璽貼在耳畔,仿佛聽見九州山河的呼嘯。"本初啊......"他忽然對著虛空輕笑,"且看為兄執掌乾坤。"
簷角銅鈴無風自鳴。閆象望著主公癲狂背影,默默碾碎了一片龜甲。
他心頭莫名湧起一絲不安,總覺得這傳國玉璽是個不祥之物。
這話他自然不敢說出口,袁術的脾性他再清楚不過。
……
夜色沉沉,孫策清點好兵馬糧草,意氣風發地回到住處。
剛進門,周瑜便迎上前:“伯符,事情可還順利?”
孫策朗聲大笑,將今日之事悉數說與這位至交好友。
周瑜聽完卻眉頭微皺,不見喜色,反而麵露憂容。
“公瑾,莫非此事有詐?”
周瑜點頭:“袁術分明是想讓我們與林辰兩敗俱傷,他好坐收漁利。”
“若勝,功勞歸他;若敗,他也毫發無損。”
“何況林辰數月間連奪五州,函穀關外三十萬聯軍都被他擊潰,絕非易與之輩。”
“伯符,你這次太冒進了。”
孫策神色從容:“公瑾,你說的我都明白,但要想從袁術手中拿回父親的舊部,唯有答應他的條件。”
“我們別無選擇。”
“若不答應,他隨時能置我們於死地;若答應,至少還有周旋的餘地。”
“再說,討伐林辰或許是壯大實力的良機。”
“當年父親虎牢關一戰揚名天下,今日我孫策若能擊敗林辰,同樣能威震四海!”
“機遇與風險,從來並存。”
“不是嗎?”
周瑜一怔,隨即放聲大笑,豪氣頓生:“伯符既有此誌,何愁大業不成?”
“我必傾力相助!”
孫策目光如炬,望向北方,低聲自語:“林辰,你的首級,將是我孫策問鼎天下的第一塊基石!”
……
荊州,州牧府。
劉表凝視著下方的親信蔡瑁與蒯越,見他們都力主攻打武關,且態度堅決,眼中也閃過一絲決然:"林辰這逆賊,膽敢自封中州王,實乃十惡不赦。"
"我身為高祖血脈,豈能坐視不理?"
"傳令文聘、黃忠率六萬大軍攻打武關!"
"遵命!"
命令既下,眾人紛紛退出。
州牧府外的小巷裏,蔡瑁攔住蒯越,揮退隨從,低聲道:"異度兄,前些日子與你商議之事,考慮得如何?"
"隻要我們聯手,荊州便是囊中之物。"
蒯越含笑回應:"此事不妨等此戰塵埃落定再議?"
"德珪兄,心急難成大事。"
"告辭!"
說完便轉身離去。
望著蒯越漸行漸遠的背影,蔡瑁眼中掠過一絲陰霾。
"這老狐狸,究竟在盤算什麽?"
蒯府書房內。
蒯越與兄長蒯良相對而坐。
"大哥,蔡瑁今日又提及歸順曹操之事。"
"依我看,此事可行。"
"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本就占據大義名分,如今又掌控兗州、豫州、司隸三地,實力雄厚。"
"若能再得荊州,必成大業。屆時我蒯家的富貴,豈可估量?"
蒯良手持木夾,不緊不慢地撥弄茶葉,專注地燙著茶具。
蒯越雖心急,卻不敢催促兄長。
約莫一刻鍾後,沸水滾過三巡。
蒯良這才提起茶壺,將茶水注入杯中。
反複三次,方將茶盞推到蒯越麵前。
"異度,這茶可入味了?"
蒯越輕嗅,茶香沁人:"已入味。"
蒯良淺嚐一口:"若無靜候的耐心,怎品得出這雨前龍井的滋味?"
"你身居要職,一言一行都關乎蒯氏存亡,豈能操之過急?"
蒯越神色頓悟,恭敬地向蒯良拱手行禮:"多虧兄長點撥。"
他略帶疑惑道:"隻是小弟仍有一事不明——何謂變數?"
蒯良遙望北方,緩緩道:"誅董卓,氣斃袁紹,箭取公孫瓚首級,此等人物豈是等閑之輩?"
"林辰?"
蒯越緊鎖雙眉:"兄長認為此人能成就霸業?"
"可眼下他立足未穩,已遭各路諸侯圍剿。"
"漠北烏桓、太行張燕的黑山軍,乃至博陵崔氏、範陽趙氏皆欲除之而後快。"
"縱有通天本領,又如何招架八方來敵?"
"若無成長之機,縱有蓋世之資亦是枉然。"
蒯良輕撫茶盞:"古來 將相,誰不是血海屍山殺出一條生路?"
"我蒯氏根基深厚,行事更需慎之又慎。"
"既要放眼全局,也要......"
他指尖輕叩案幾:"一著不慎,滿盤皆輸。"
"你可明白?"
蒯越鄭重點頭:"謹記兄長教誨。"
"且品茶。"蒯良執壺斟茶,"此乃千金難求的珍品,莫辜負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諾!"
......
博陵崔氏。
自光武立國便雄踞北疆,曆經百年沉浮,始終位列幽冀世家魁首。
書房內青煙嫋嫋。
崔氏族長崔鈞與來客對坐。
那位客人正是袁紹帳前謀士——許攸。
範陽一戰後,許攸見袁氏大勢已去,本欲南投曹操。
未料河北風雲突變,林辰異軍突起。
及至天子詔令天下共討逆賊,這位自負才高的謀士終於按捺不住——豈甘就此埋沒?
經過反複思索,他來到崔府拜訪摯友崔鈞。
"崔兄,南方袁術遣孫策率兩萬精兵北上,劉備已集結十萬雄師覬覦冀州,劉繇亦調遣六萬揚州軍。更有曹操在兗州聚兵十五萬之眾。"
"北方烏桓部族出兵十萬,黑山賊首張燕亦發十五萬流寇。"
"林辰此刻已如風中殘燭,兄長為何仍按兵不動?"
"須知雪中送炭遠勝錦上添花。"
"坐觀成敗絕非智者所為。"
崔鈞輕撫長須,從容應道:"文遠盡可寬心,諸事皆已部署周全。"
"鄴城與範陽兩地,早已做好萬全準備。"
"隻待大軍壓境,自有人會裏應外合。"
"破城之事,易如反掌。"
許攸朗聲笑道:"如此我便安心了。兄長運籌帷幄,我們隻需在博陵靜觀其變,看那林辰如何淪為喪家之犬。"
笑聲未落,忽聞急促腳步聲由遠及近。
"家主!大事不妙!"
"有大批兵馬包圍祖宅,來者不善!"
..........
"何等荒謬!"
"誰敢圍我崔氏府邸?"
崔鈞麵若寒霜地厲聲嗬斥。
許攸隱約察覺到危機:"莫非是林辰?"
"此人行事向來不循常理,莽撞似市井無賴。"
"若當真是他,恐怕......"
"不若我先暫避鋒芒,待 平息後再現身?"
崔鈞傲然道:"我崔氏傳承四百餘載,縱是三公貴胄亦要禮讓三分。區區林辰,安敢動我崔家根基?"
許攸正欲再勸,崔鈞已大步邁出門外。
許攸雖想抽身離去,又恐因此與崔家交惡。
即便日後投奔曹操,若無寸功為憑,僅憑往日情分恐怕難保官位。
何況他根本不信林辰剛到冀州就會大開殺戒。招惹崔家,整個冀州哪還有他立足之地?想到這兒,許攸連忙加快腳步跟了上去。
崔府大門前,崔鈞昂著下巴,一臉倨傲地盯著眼前士兵:"你們是誰的部下?知道這是什麽地方嗎?識相的話趕緊滾,否則待會兒想讓後悔都來不及!"
"後悔?哈哈哈——"洪亮的笑聲中,身披黑甲、手持鳳翅镋的宇文成都大踏步走出人群,"我宇文成都做事從不後悔,倒要看看你怎麽讓我後悔?"
"宇文成都?你是林辰的人?"崔鈞眯起眼睛。得到肯定答複後,他冷笑道:"我崔家與林辰井水不犯河水,立刻帶著你的人滾蛋!"
宇文成都咧了咧嘴:"崔家好歹是冀幽兩州頭號世家,可別讓老子白跑一趟。"崔鈞聞言仰天大笑:"就憑你這幾百號人也敢來崔府撒野?崔福,叫人!"
話音未落,原本寂靜的宅院外驟然冒出數千私兵,將宇文成都的人馬團團圍住。宇文成都眼中閃過一絲詫異——沒想到崔家竟暗中蓄養了這麽多家兵。不過這亂世之中,像崔家這樣的百年世族蓄養私兵倒也不稀奇。
早在離開書房時,崔鈞就暗中調集了家兵,此刻自然底氣十足。站在後方的許攸見狀,不禁為自己方才選擇留下暗暗慶幸。
崔鈞向前邁出兩步,朗聲笑道:“崔兄,倒不知崔氏暗中還藏著這樣一股勢力,著實令人意外。”
男人嘴角微揚:“若無這些底牌,隻怕崔氏早已遭黃巾殘部毒手。”
說罷,他目光轉向宇文成都:“方才給過你離開的機會。”
“此刻再想走,可就遲了。”
宇文成都眼中浮現譏誚之色:“這便是你的倚仗?”
“殺——!”
話音未落,他身後數百鐵騎已如洪流般衝向數倍之敵。
雖眾寡懸殊,這些西涼驍騎卻隻顯露出沸騰的戰意,不見半分懼色。
兩軍轟然相撞。
西涼戰士宛若猛虎出柙,兵刃翻飛間寒光四射。
崔氏私兵雖經操練,又豈是天下聞名的西涼鐵騎之敵?
短暫交鋒後,戰局便演變成一麵倒的屠戮。
不消一刻鍾,數千私兵或潰逃,或伏地乞降。
屍橫遍野的血泊中,宇文成都睨視崔鈞:“還有何後手?不妨盡數亮出。”
崔鈞麵如死灰,未料精心豢養的私兵在真正虎狼之師麵前竟不堪一擊。
“我...願隨將軍離去。”
“且慢!此人乃許攸,曾是袁紹帳下謀士,現欲轉投曹操......”
情急之下,崔鈞竟將許攸推作擋箭牌。
素來算計他人的許攸何曾想過會有今日?
“崔州平!爾等世家的風骨何在?”
“名士風範都被你丟盡了!”
崔鈞麵皮抽動——生死關頭,誰還顧得這些虛名?
保住崔氏基業才是要緊。
死旁人總好過死自己,這道理他再明白不過。
他避開許攸怨毒的目光,正氣凜然道:“宇文將軍明鑒,此人來我崔家,實為勾結各方謀害中州王。”
斯時在崔府門前,崔鈞義憤填膺地喝道:"我崔鈞與此等小人相處實乃奇恥大辱,今特將其押至中州王帳下。"
喜歡三國:開局綁架貂蟬,我成大反派請大家收藏:()三國:開局綁架貂蟬,我成大反派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