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字數:8369 加入書籤
邊上一位將領拱手道:"將軍,中州王召見必有軍機要事相商,不如即刻啟程?"
許攸麵紅耳赤地破口大罵:"崔鈞!你這 之徒,大難臨頭竟將罪責盡數推卸於我,真當全天下人都是愚昧之輩嗎?"
他轉而向宇文成都稟告:"宇文將軍,崔氏一族早有謀逆之心,暗中調兵遣將,隻待曹操聯絡的各路大軍進犯,必將在幽州、冀州掀起叛亂。"
"此人甚至還......"
崔鈞怒發衝冠,急忙出言辯解。
此刻的許攸與崔鈞猶如兩條瘋犬,在崔府門前互相撕咬。
宇文成都冷眼旁觀片刻,索然無味地搖了搖頭,手中鳳翅鎦金鑊淩空一指:"今日之後,崔氏就此除名!"
"殺!"
隨著宇文成都一聲令下,數百鐵騎如潮水般湧向崔府。
首當其衝的崔鈞與許攸,轉瞬間便身首異處。
倒在血泊中的崔鈞仍難以置信,宇文成都竟真敢取他性命。
林辰難道不需要世家支持嗎?
沒有世家襄助,如何坐穩江山?
他百思不得其解,甚至開始懊悔為何要招惹林辰這個殺神。
可惜為時已晚,悔之無及。
這場血腥屠戮持續整整一個時辰,除老弱婦孺外,崔氏滿門盡數伏誅。
衝天烈火中,稱霸幽冀數百年的名門望族就此灰飛煙滅。
宇文成都振臂高呼:"出發!下一家!"
同樣的場景在冀州、幽州、並州三地輪番上演。
無數世家大族慘遭滅門之禍。
短短十日間,"林屠夫"的凶名傳遍河北大地。
文人墨客或痛心疾首,或口誅筆伐。
麵對這些或被蒙蔽、或懷恨在心的士子,林辰毫不手軟。
查明 後,又一批人頭落地。
至此,天下人方才恍然大悟。
世人皆畏死亡,無人甘願為他人赴死。
眾多文人學子紛紛閉門不出,無人敢對林辰出言不遜。
"屠夫"之名卻已傳遍四方,據說能讓夜啼的孩童噤聲,令惡鬼退避三舍。
...........
鄴城州牧府。
書房內,林辰正與賈詡議事。
沮授、田豐未經通報,怒容滿麵直闖而入。
"主公!為何要對世家下達格殺令?!"
"為何?"
"這些百年望族,在地方素有清譽。"
"您不分良莠盡數誅滅,如何收取民心?"
"欲成霸業卻背負屠夫罵名,主公務必要三思啊!"
麵對二人激烈指責,林辰不怒反笑。
敢冒犯直言進諫者,方顯忠誠本色。
"二位先生且息怒,請坐下容我細說。"
沮授、田豐雖然憤懣,仍依禮入座。
這番進退有度,更令林辰心生讚許。
"兩位先生,我何曾下過格殺令?"
"不過是遣將邀請各家主共商抗敵大計。"
"他們拒不赴約,即是與我為敵,難道不該殺?"
這番反問令二人怒氣稍減。
細究起來,每至一地將領必先勸降。
負隅頑抗者方遭屠戮。
如此看來,確難指責。
沮授冷靜下來:"即便如此,如今冀州、幽州、並州各地怨聲載道。大敵當前而民心不穩,何以禦敵?"
林辰再次搖頭:"誰人代表民心?"
"以崔家為首的世家大族?"
"他們田產萬頃,穿金戴銀,這些財富從何而來?"
“豈非都落在黎民肩上?”
“鏟除這等蛀蟲,實乃替天行道。”
“何談動搖民心?”
“試問東漢何以衰亡?”
“世家、閹黨、外戚三方傾軋,人人唯利是圖,終致黃巾禍起,王朝傾頹。”
“且看袁氏四世三公,黨羽遍布朝野。”
“天子脫困於董卓魔掌時,可曾見他率眾迎駕?”
“莫非袁氏所受皇恩尚淺?”
“未必吧?”
“這些高門望族何曾有過忠義之心?”
“他們不過是為宗族謀利,隨時可出賣任何人。”
“吾欲開創新世,彼輩必成攔路荊棘。”
“既終須撕破臉,何必虛與委蛇?”
“二位以為如何?”
沮授、田豐沉默不語,心中反複權衡林辰之言。
二人皆才智之士,豈會參不透其中關節?
沮授長歎道:“雖如此,這些世家盤踞地方多年,威望深厚。主公此番殺戮,恐令幽、冀、並三州人心惶惶。”
“此非仁君之道!”
“處世當剛柔並濟,守中庸之策。”
“方能立於不敗之地。”
林辰輕笑:“百姓畏懼,隻因受人蒙蔽。”
“若使其知曉誰真心施惠,焉會抗拒?”
“昔日張角何以能一呼百應?”
“不過因百姓認定追隨他可得溫飽。”
“吾等現今所為,正與此同。”
沮授、田豐陷入沉思。
此刻他們早無初時質問的憤懣,唯餘對林辰的歎服與敬畏。
“主公安民之策為何?”
林辰反問:“黔首最渴求何物?”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不外乎溫飽安居!”
糧乃根本,若將各家田地均分於民,流言豈不攻自破?
沮授與田豐相視一怔。
"主公欲行均田之策?"
林辰負手而立:"不如此,何以洗"屠夫"惡名?"
"觸及田產,便是與世家結下死仇。"
"田契即其命脈。"
"既早晚兵戎相見,先發製人有何不可?"
二人沉默片刻,長歎道:"主公英明神斷,非我等所能及!"
"隻是此計如走刀鋒。"
"若失控恐生禍端......"
林辰斷然道:"當斷不斷,反受其亂。"
"今曹操陳兵兗州,烏桓虎視北疆,荊州劉表、益州劉焉皆懼我兵鋒,聯兵來犯!"
"四方皆敵,時不我待。"
"順者生,逆者亡!"
"阻我大業者——殺無赦!!"
凜冽殺意席卷廳堂,沮授田豐俱是脊背生寒,鄭重拜倒:"適才冒犯,望主公恕罪。"
林辰虛扶道:"二位忠心可鑒,吾豈不明?"
"來得正好,適才正與文和商討破敵之策。"
"且說說這五路大軍當如何應對。"
二人閉目凝神,推演戰局。
..................
書房重歸寂靜。
【戰略部署會議節選】
鄴城軍議廳內,燭火映照著懸掛的羊皮地圖。沮授手持竹鞭指向太行山方向:"張燕的黑山匪盤踞山區,丘力居的烏桓鐵騎威懾幽北,而劉備、曹操、孫策、劉繇的聯軍正分兩路北上。"竹鞭重重敲在黃河沿岸:"需避免兵力分散。"
田豐將幾枚黑子推至沙盤邊緣:"可先取張燕。其部若滅,餘敵必驚。"又拈起白子布於鄴城四周:"屆時固守待機,再破烏桓騎兵。"
"太行地勢險惡。"田豐撚須沉吟,"當年袁本初討伐時,就因地形不熟遭伏。需誘其出山。"
林辰突然撫掌大笑,腰環玉佩叮當作響:"文和昨夜也是這般謀劃。"他起身推開南窗,夜風卷著戰旗獵獵作響:"張燕此刻定在等我們露出破綻。"
"主公欲用餌?"沮授蹙眉。
"非餌,乃本帥親至青州。"林辰話音未落,田豐已急步上前:"不可!劉備在青州屯兵十萬..."
林辰按劍打斷:"正因凶險,張燕才會信我當真離冀。"月光灑在他玄色甲胄上,"三日之內,我要黑山軍全部滾出太行!"
“萬萬使不得!!”
林辰擺手道:“攪亂青州無需太多人手。”
“最新情報顯示,劉備正試圖結盟徐州豪商糜氏,為此特地遣使求娶糜竺之妹糜貞,以謀取糜家雄厚財力。”
“若攪黃這樁婚事,諸位以為結果如何?”
“青州焉能不亂?”
“劉備豈能咽下這口氣?”
“倘若劉備沉不住氣先行發難,我軍便可伺機而動。”
“縱使劉備按兵不動,那張燕與烏桓首領丘力居又豈是忍氣吞聲之輩?”
“此二人若率先出手,正是我軍出擊的絕佳戰機。”
此言一出,沮授與田豐眼中俱閃過銳利鋒芒。
此計看似引而不發,實則將各方勢力盡數算計其中。無論哪方先動,皆為可乘之機。
“主公英明!”
“此乃一石數鳥之策。”
“阻撓糜劉聯姻,既無需大動幹戈,又能收奇效。”
“妙計!當真妙計!”
賈詡眼中精光閃爍,這情節何其熟悉?
當年河北爭霸,公孫瓚、袁紹敗亡,不正是因甄家聯姻而起?
莫非冀州舊事將在青州重演?
聽聞糜貞素有徐州第一 之稱,主公該不會......
年輕人雖血氣方剛,也該有所節製才是。
這些腹誹之辭,林辰自然無從知曉。
沮授、田豐二人再三稱頌後,慎重進言:
“隻要主公在青州之事泄露,張燕與丘力居定然興兵來犯,需早作部署。”
“不出手則已,出手便要以摧枯拉朽之勢予以痛擊。”
林辰當即決斷:“命馬超率西涼鐵騎協同麴義鎮守範陽。”
“著嶽飛領背嵬軍及五萬精兵駐防邯鄲。”
最後將視線轉向兩位謀士:“鄴城防務便托付二位先生。”
“論守城壓力,鄴城更甚範陽、邯鄲。”
曹操若真有膽識,就該趁勢發兵鄴城,屆時困境便轉到二位肩上了。
沮授與田豐鄭重行禮,目光炯炯:"主公盡管放心,我等誓與鄴城共存亡。"
"必當竭力守護城池。"
見氣氛過於肅穆,林辰輕笑道:"兩位先生的價值遠勝鄴城,切莫存這般念頭。"
"城池可失,二位先生斷不可有閃失。"
感受到林辰言語中的真誠,沮授田豐不禁心頭發熱。
"謝主公厚愛!"
林辰含笑示意,轉而望向賈詡:"文和,有樁要事需你親往操辦。"
賈詡拱手:"請主公示下。"
"武關之戰須打出威名。"林辰目光灼灼,"想遣你助臧霸、高順一臂之力,意下如何?"
賈詡沉吟良久:"主公意在荊州?"
林辰笑而不答:"非我等覬覦,實乃曹操、劉備、袁術皆虎視此地。若劉表元氣大傷......"
話音未落,賈詡等人眼中已閃過明悟:"妙計!"
"此乃分化聯軍之上策。"
賈詡肅然抱拳:"定叫來犯武關之敵铩羽而歸。"
林辰走近輕拍其肩:"有文和坐鎮,自然萬無一失。"
"另有一件機密要務......"
聽到機密二字,田豐沮授對視一眼,識趣告退。
林辰目送二人離去,自袖中取出兩份圖卷——赫然是"霹靂車構造圖"與"樓船建造詳要"。
喜歡三國:開局綁架貂蟬,我成大反派請大家收藏:()三國:開局綁架貂蟬,我成大反派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