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字數:7818 加入書籤
“貂蟬、蔡琰、甄宓……皆傳聞有傾城之姿。”
“但這……”
“與我糜家有何關聯?”
糜竺抬手敲了敲他額頭:“愚鈍。”
“小妹素有徐州第一 之譽,才貌雙絕,林辰豈會無動於衷?”
“雖與劉備有婚約之名,但世人皆知小妹清白無瑕。”
“若林辰與小妹之間……”
糜芳眼中閃過喜色:“這豈不是天賜良機?”
糜竺眉頭微皺:“河北來的?自稱是我的故交?”
侍從恭敬道:“來人手持名帖,說是沮授先生門下。”
糜竺猛地站起身:“快請!不,我親自去迎!”
糜芳急忙跟上,壓低聲音道:“兄長,這莫非是...”
糜竺腳步不停,沉聲道:“慎言!先見過再說。”
兩人穿過回廊,遠遠便看見府門外站著個文士打扮的男子。那人見糜竺親迎,連忙躬身行禮。
糜竺快走幾步將其扶起,笑道:“先生遠道而來,糜某有失遠迎。”
文士環顧四周,低聲道:“常山趙子龍托我給糜公帶句話:"青州風雨將至,舊時牡丹可還開?"”
糜竺瞳孔微縮,當即側身讓路:“先生裏麵請,我們詳談。”
三人進入密室後,文士從懷中取出一封火漆密信。糜竺仔細驗看封泥後,方才拆開細讀。
待看完信箋,糜竺長舒一口氣,對糜芳道:“速去準備,三日內要調集三千護院,五百艘商船。”
又轉向文士鄭重道:“請回複子龍將軍,就說糜家牡丹,靜待春風。”
文士含笑拱手:“既如此,在下告辭。七日後,東萊港見。”
待送走使者,糜芳急不可耐地問:“兄長,信上說什麽?”
糜竺將信箋投入燭火,輕聲道:“宇文將軍已拿下平原,三日後渡河南下。要我們配合奪取臨淄。”
糜芳大喜:“太好了!我這就去安排。”
糜竺按住他肩膀:“記住,動作要快,但表麵要如常。特別是對曹軍使者,更要殷勤招待。”
“我省得。”糜芳匆匆離去,腳步都輕快了幾分。
糜竺獨自站在窗前,望著北方的天空喃喃自語:“小妹,這次你可要幫家族抓住這飛黃騰達的機會啊...”
糜芳擰緊眉頭冷哼道:"又是招搖撞騙之徒,速速轟走!"
"本官何時在河北有過故交?"
"即便有舊識,怕也早已命喪黃泉。"
侍從戰戰兢兢正要退下,糜竺卻吩咐道:"將人請進來,切記以禮相待。"
糜芳詫異道:"兄長莫非知曉來者何人?"
糜竺撫須輕笑:"此時自河北而來,除卻方才談及之人,更有哪位?"
糜芳頓時展顏:"原來是他......"
片刻後,一名中年文士昂然而入,向二人拱手:"河北田豐冒昧造訪,還望海涵。"
糜竺含笑還禮:"先生大駕光臨,蓬蓽生輝。"
"糜竺、糜芳,見過元皓先生。"
"我兄弟二人期盼先生久矣。"
田豐朗笑撚須:"二位與我不謀而合,當真難得。"
"可有僻靜處共商大計?"
"請隨我來!"
三人把臂同赴後院密室。
......
碧空如洗,千帆競渡。
黃河浪湧間,沮授負手立於北岸,身側宇文成都按刀而立,高覽、麴義等將眸中燃著熾熱戰意。
"軍師,劉備主力既入揚州,此時攻取青州正當其時!"
宇文成都鐵甲鏗鏘,聲若洪鍾。
麴義雖未言語,掌中強弓卻不自覺繃緊三分。
沮授目眺南岸:"劉備明知我軍意圖,卻故意帶走精兵,諸君可知其故?"
見眾將茫然,他輕點輿圖:"隻因兗州曹孟德,斷不會坐視我軍壯大。"
"當今天下,最忌憚主公兵鋒者,非曹操莫屬。"
劉玄德亦是洞悉此局,方可安心揮師南征。
須謹記,我軍攻取青州之際,務必防備曹軍突襲。
宇文仲堅恍然,劍眉微蹙:若曹賊來犯,必取道泰安襲我後軍。
隻需先遣精兵駐守泰安、泰山二地,形成掎角之勢,確保糧道暢通,則青州唾手可得。
沮子輔頷首稱善:不知哪位將軍願往拒曹?
宇文仲堅當先 :白溝之戰時,某曾與劉玄德交鋒,其麾下皆酒囊飯袋,殺之無趣。
末將願鎮守泰安,定教曹軍片甲不得南下。
麴子義亦進言:先登營不擅攻城,卻最善截擊。
末將與宇文將軍明暗配合,最為妥當,望軍師允準。
沮子輔本就屬意二將,當即應允。
善!待明日三軍渡河完畢,即刻分兵。
話音未落,忽聞馬蹄聲驟起。
但見一騎黑旋風直衝軍陣而來。
宇文仲堅等人厲聲喝問:何人放行?速速阻攔!
來騎高聲道:諸位將軍勿驚,某乃夜刃所屬。
麴子義等麵露疑色,宇文仲堅與沮子輔卻相視駭然。
他們深知此機構直達天聽,更見識過忠義坊中夜刃之可怖。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尤其是那位深得林相倚重的李統領,更是權勢滔天。
速速讓開!眾將士聞言,慌忙讓出通道。
李元芳飛身下馬,抱拳行禮:見過子輔先生,見過諸位將軍。
【緊急軍報】
"末將擅闖營帳,望大人恕罪。"
沮授微微抬手:"李將軍不必多禮。"
"可是主公有軍令送達?"
李元芳抱拳道:"襄陽大捷!主公已破曹軍八萬,襄江畔盡殲敵寇。"
帳中驟然一靜,眾將皆露驚色。
宇文成都拍案而起:"未及旬月連破襄城曹軍,這般驚世戰功,除主公外何人能及?"
"縱未親臨戰陣,亦能想見當時的慘烈。"
麴義與高覽相視苦笑:"我軍方渡黃河,主公已定荊襄。這般差距,實在令人汗顏。"
沮授眼中精芒閃動:"然則荊襄既定,諸侯必生忌憚之心。此刻怕已有人謀劃合圍襄陽。"
"眼下馳援已來不及,不如圍魏救趙——若能奪取青徐二州,甚至威脅兗州,便可牽製曹劉聯軍。"
宇文成都當即按劍:"末將這就發兵泰安,先攪亂青州局勢!"
沮授卻含笑製止:"將軍且慢。李統領既至,想必另有良策。"
眾將恍然,俱望向李元芳。
隻見他從容一笑:"主公命我帶來密報——此刻青州境內,除臨淄、北海二城,餘處皆無守軍。兗州東平雖有十萬曹軍,卻要同時防備我軍自黎陽出擊,以及我部突襲青徐。"
【戰略佯動】
曹操與劉備視青州如雞肋,獨徐州乃必爭之地。
故攻臨淄、北海,難動曹軍分毫。
縱使宇文將軍馳援泰安,亦屬徒勞。
沮授沉吟良久:"李統領之意,是要暗度陳倉直取徐州?"
"此舉...是否過於凶險?"
"等同同時挑釁曹操、劉備、袁術三家。"
"若糧道遭截,我軍恐有傾覆之危。"
李元芳振袖道:"非常之時當行非常之事,唯兵鋒直指徐州,方能牽製群雄,緩解襄陽壓力。"
"此乃末將拙見,非主公鈞命。"
"定奪之權,全在先生。"
帳中諸將聞言躁動:
宇文成都按劍而起:"既是空城,占之何益?"
臧霸拍案道:"末將請為先鋒!"
高覽麴義齊聲:"願截擊劉備袁術!"
沮授倏然止步,眼中寒芒乍現:"圍臨淄為虛,取徐州為餌——要釣的是曹軍主力!"
"既要驚雷,當擊其七寸。"
"東平十萬大軍,須盡數吞之!"
眾將疑道:"如何吞得?"
沮授撚須輕笑:"令宇文成都、麴義伏兵九裏山,待曹軍援救彭城時半道截殺。"
宇文成都仍有疑慮:"彭城守備森嚴..."
沮授袖中滑落密函:"城內自有接應。"
"兩位將軍需晝伏夜行,泄蹤者斬!"
"遵命!"二將躬身退下時,甲胄鏗然作響。
沮授轉身凝視沙盤:"臧霸率三萬兵馬作勢圍城。"
"高覽隨我親領五萬精兵,繞過青州直撲彭城。"
"定要這中原大地——"
燭火映照下,他的手掌猛然攥緊:"烽火連天!"
戰帳內,雙影退去。青袍文士向勁裝男子抱拳:"李將軍,此役還需仰仗錦衣衛之力。"
"精準諜報方能決勝疆場。"
男子撫過腰間彎刀:"分內之事,何須客套!"
【千鈞青州篇】
臨淄城頭旌旗蔽日,黑甲軍團如潮水般圍住城池。奇怪的是,這支大軍始終按兵不動,隻在城外挖鑿溝塹。
城垛旁,兩位文官憑欄遠眺。
簡雍攥緊拳頭:"元達兄,臧霸這圍城不戰的架勢..."
"必藏禍心。"趙昱捋須沉吟,"隻怕...意在明修棧道。"
"難道要冒險穿越我軍防區?"簡雍瞳孔驟縮,"可曹孟德十萬大軍就屯駐東平!"
趙昱望向南方:"或許是替荊州那位分擔壓力。無論如何,我們隻需釘死這三萬敵軍。"
"至於徐州..."他整了整被風吹亂的衣冠,"有子仲兄弟坐鎮下邳,倚仗泗水天險,當可萬無一失。"
[
簡雍頷首道:"正是,此意與我不謀而合。"
"天下大勢係於荊州,非在青徐二州。"
"若沮授部眾覆滅,反會激發聯軍士氣,荊州林辰更難固守。"
"隻是沮授身為當世智者,豈會不明此理?"
簡雍忽然瞳仁一緊:"糜氏可有異狀?"
"糜家?"
趙昱似有所悟:"糜貞被林辰所擄,數月杳無音訊。"
"若糜家借此為由投效林辰..."
"徐州恐將..."
簡雍眉間浮起憂色:"速傳令彭城王朗,嚴加防範糜氏。"
"得令!"
號令既出,數十騎探馬分四門疾馳。
不足半個時辰,便有斥候踉蹌回報:"大人,四郊皆有遊騎巡查,派出人馬盡遭截殺,僅數人得脫,書信無法送達。"
趙昱與簡雍麵色驟沉。
"點齊兵馬,某親自為爾等開道。"
"此訊若不能傳至徐州,大事去矣!"
簡雍錚然拔劍欲下城樓。
趙昱急攔:"憲和兄!此事皆為我等臆測,現有情報顯示糜家並無異心。"
"主公南征糧秣器械,多半仰賴糜家供給。"
喜歡三國:開局綁架貂蟬,我成大反派請大家收藏:()三國:開局綁架貂蟬,我成大反派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