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龍虎風雲皆聚義,旌旗十萬壓青州
字數:3018 加入書籤
青州城外,暮雲四合,殘陽如血。
清風山議事廳內,王進手握狼毫,墨汁在素絹上暈染開如龍蛇遊走。
案頭燭火搖曳,將王進身披的玄色大氅映得忽明忽暗。
三日前與魯智深、孔明孔亮立下的盟約猶在耳畔,此刻王進蘸飽朱砂,重重蓋上印信,喚來鄭天壽:
"賢弟此去桃花山,務必將書信親手交予石勇、鬱保四、段景住三位頭領。路上若遇哨卡,便亮我這枚虎頭令牌。"
鄭天壽單膝跪地,接過蠟封密信,將纏頭布緊了緊,腰間鋼刀寒光一閃:
"哥哥放心,便是拚了這條命,也要把將令送到!"話音未落,人已如夜梟般消失在帳外。
三日後卯時三刻,薄霧籠罩的官道上突然響起震天號角。
王進頭戴熟銅獅子盔,猩紅的盔纓隨風狂舞,身披的連環鎖子甲在晨曦中泛著冷光,輕拍胯下烏騅馬,馬蹄踏碎滿地霜華。
身後五員頭領各按方位排開:
小李廣花榮斜挎射雕寶弓,弓弦緊繃似滿月;
鎮三山黃信手提喪門劍,劍穗沾滿征塵;
錦毛虎燕順腰懸虎頭刀,刀柄上的銅環叮當作響;
沒麵目焦挺袒露虯結臂膀,拳骨節處結著老繭;
白麵郎君鄭天壽搖著描金折扇,扇麵繪著的鍾馗怒目圓睜;
三千嘍囉列成八卦陣,刀槍如林,號帶翻飛,驚起林間宿鳥無數。
正觀望間,西北方傳來禪杖擊地之聲,如悶雷滾滾。
魯智深赤著半邊膀子,酒葫蘆在腰間晃蕩,率領二龍山人馬殺到,六員猛將緊隨其後:
小溫侯呂方手持方天畫戟,戟尖紅纓似火;
賽仁貴郭盛腰懸雙戟,銀甲映著朝陽;
喪門神鮑旭手提闊板斧,斧刃缺口累累;
混世魔王樊瑞仗劍作法,道袍無風自動;
八臂哪吒項充背負二十四把飛刀,寒光閃爍;
飛天大聖李袞腰纏二十四根標槍,殺氣騰騰。
三千嘍囉打著日月混天旗,吼聲震得遠處山巒嗡嗡作響,連城上守軍都忍不住探頭張望。
白虎山方向,孔明孔亮兄弟揮動兩杆狼牙棒,兩千嘍囉如潮水般湧來。
桃花山人馬亦自東南殺至,石將軍石勇舞著大杆刀,刀刃卷著前日斬將的血跡;
險道神鬱保四扛著開山斧,斧柄纏著浸透桐油的麻布;
金毛犬段景住腰懸弩箭,箭鏃淬著見血封喉的劇毒。
兩千精壯漢子各執撓鉤套索,塵土飛揚中似有千軍萬馬之勢。
四路人馬在青州城下合兵一處,十八位頭領齊聚王進中軍大帳。
牛皮帳篷外,親兵們點燃的火把將夜幕照得通明,火光照在虎皮椅上王進按劍而立的身影,恍若天神。
眾頭領依次參拜,王進目光掃過眾人,忽在呂方、郭盛等六將身上多作停留——這六人麵貌雖與原著中無異,行事卻大不相同。
"呂兄弟,你這方天畫戟耍得虎虎生風,可還記得對影山那杆戟?"王進忽然開口。
呂方一愣,抱拳道:
"回天尊,某家原在對影山與郭兄弟爭鬥,聽聞清風山王天尊仗義疏財,便尋了青州山頭落草。今日得見真容,果然名不虛傳!"
混世魔王樊瑞上前一步,道袍拂過地麵:
"我等原在芒碭山嘯聚,那日魯大師孤身入寨,三言兩語便點化我等。今願隨天尊共圖大業!"
樊瑞說罷,身後項充、李袞、鮑旭齊齊抱拳,震得地麵微微發顫。
王進命各寨報上人馬數目,待到軍吏呈上花名冊,不禁撫掌大笑:
"不想我王進今日竟聚得萬人之眾,也當了一回李雲龍!!"
見眾人皆是一臉茫然,王進忽覺失言,方才想起此間無"李雲龍"之說。
遙想前世書中李雲龍攻打平安縣城之景,今日自己率眾圍城,竟與那故事暗合,心中豪情頓生。
當下王進升帳點兵,將一萬人馬分作十隊,各授將令。
又命人在營外豎起"替天行道"杏黃旗,旗下紮起三丈高台。
王進登台遠望,隻見青州城牆巍峨聳立,垛口間旌旗密布,城上守軍箭在弦上,拔出佩劍直指城頭,聲若洪鍾:
"慕容彥達殘害忠良,霸占民女,苛捐雜稅壓得百姓喘不過氣!今日我等便要踏破此城,救秦明兄弟,為民除害!"
十八位頭領齊聲應和,喊聲響徹雲霄,驚得城頭守將麵如土色。
更有小嘍囉們將火把拋向半空,火雨紛紛落下,映得青州城宛如一座即將噴發的火山。
喜歡水滸:我王進不打醬油請大家收藏:()水滸:我王進不打醬油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