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奏表
字數:2862 加入書籤
王進摩挲著粗陶酒盞,聽著三人你一言我一語的憤懣,忽然將杯盞重重一擱,酒液潑在案上暈開暗痕:
“且慢!三位說這奏章字字泣血、樁樁俱備,可曾想過——”
王進屈指叩擊桌麵,“若是你我身處經略使的位子,每日批閱百餘份文書,見了這洋洋灑灑數千言的長文,會是何反應?”
知府撚須的手頓住,師爺眨了眨眼睛,連灌酒解悶的武鬆都放下酒壇,目光灼灼望來。
王進抓起半塊醬牛肉,撕成細條擺在案上:
“諸位看,這太行山匪首來曆、張都監買官細節、乃至強搶民女的時辰,寫得越詳實,反倒越像說書先生的話本。”
王進突然抓起師爺草擬的奏章,嘩啦抖開,“經略使要的是捷報,是能呈給聖上的政績,誰耐煩聽這些醃臢瑣事?”
武鬆猛地拍案而起,震得碗碟叮當作響:
“難不成要把那些血債一筆勾銷?”
王進卻抬手按住他的胳膊,掌心滾燙:
“兄弟莫急!當年高俅那廝陷害我時,狀紙上何嚐不是羅織了十數條罪名?最後奏效的,不過‘抗命不遵’四個字。”
王進抄起狼毫,筆尖懸在黃絹上空,“奏表如利刃,要的是一擊封喉!”
知府豁然起身,官袍掃翻一盞酒水:“王兄是說...?”
王進轉動著酒盞,釉麵映出他眼底狡黠的光:
"諸位可知,這奏表好比上陣殺敵——槍頭太鈍,刺不進心窩;招式太雜,反倒露出破綻。"
知府聞言,忙將師爺擬的奏折推過案頭,黃絹上密密麻麻寫滿蠅頭小楷,連張都監強搶民女的時辰都記得清楚。
師爺漲紅著臉辯解:
"學生以為,事無巨細方能顯明真相!"
武鬆也攥著拳頭附和:
"正是!那賊子犯下的罪孽,恨不得全刻在奏章上!"
王進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墨汁滴落在“太行山匪首截殺官員”幾字上,洇成一團烏雲:
“去掉匪首來曆,隱去官場糾葛,隻留孟州平叛、武鬆護城、懇請嘉獎三件事。越簡潔,越像捷報;越利落,越顯功績!”
師爺盯著精簡後的奏章,恍然道:
"王兄這是...取其筋骨,去其皮肉!"
武鬆摸著下巴大笑:
"倒像是我打虎時,隻取那心肝要害!"
王進吹幹墨跡,望著窗外明月:
"這官場如戰場,有時候一槍封喉,比千刀萬剮更管用。"
知府早命人取來火漆印,紅光映在眾人臉上,倒像是燃起了新的希望。
西京北路經略使案頭,新到的奏表在燭光下泛著微黃。
韓存保指尖劃過"張都監謀反被誅"幾字,嘴角笑意漸濃——先前被壓下的冗長卷宗裏,那賊子與太行山勾連的密信、冒名頂替的細節,在這份短短百字的捷報中竟化作輕描淡寫的一筆。
如此一來便將匪首假冒張都監的事徹底抹殺,也就沒有了經略使失察之責,就更別提什麽偽造身份文書的事了。
"來人!"韓存保擲下表奏,喚來貼身幕僚,"孟州知府上表,言兵馬都監張蒙方意圖謀反,武鬆平叛有功,欲請封其繼任都監。此事如何處置?"
幕僚拾起奏章匆匆掃過,眼中閃過了然:
"大人明見!那張蒙方早有反跡,平日裏強搶民女、私囤軍械,江湖早有傳聞其與匪患勾結!"
奏表傳至另一幕僚手中,那人細細看過,道:
“可惜了這個張蒙方,當初上任路上便殺匪立功,本以外他大有前途,沒想到到頭來,自己也成了逆賊!”
“世事難預料啊!”有一位幕僚歎息著接過奏表一看,笑道:
“簡單明了,孟州原兵馬都監張蒙方意圖謀反被誅,別無牽扯,可以如實上報朝廷請功!”
那幕僚湊近韓存保,忽地壓低聲音,"若非大人未雨綢繆,暗中授意武鬆布局,這孟州城怕是早成賊窩!"
韓存保撫須大笑,笑聲驚得架上鸚鵡撲棱翅膀。幕僚見狀乘勢道:
"依卑職看,應即刻八百裏加急奏報朝廷,既為武鬆請功,更要將大人運籌帷幄之功稟明聖上!如此雷霆手段,定能震懾各路心懷不軌之徒!"
案頭燭火驟明,將兩人交疊的影子映在屏風上,恍若兩尊謀算乾坤的修羅。
韓存保抓起朱砂筆,在奏表空白處重重批下"準奏"二字,飛濺的墨點落在"武鬆"二字上,倒像是沾了幾分血色。
喜歡水滸:我王進不打醬油請大家收藏:()水滸:我王進不打醬油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