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扈家莊雙雄歸水泊,李家莊一計待商酌
字數:3331 加入書籤
獨龍崗外的官道上,塵土被馬蹄卷得漫天飛揚。
王進立馬中軍,身後是三萬梁山精銳——林衝的槍陣如林,呼延灼的連環馬鐵甲生光,淩振的火炮營推著十數門銅炮,車輪碾過地麵發出沉悶的聲響。
大軍行至獨龍崗地界,忽聞前方鼓樂喧天,隻見道旁旌旗招展,數百莊丁列成兩隊,為首一女將,紅妝素裹,手持雙刀,正是扈家莊的扈三娘。
“扈家莊扈三娘,攜胞弟扈成,恭迎梁山大軍!”扈三娘勒住桃花馬,聲音清亮如鶯啼。
身後,扈成捧著酒壇,快步上前躬身道:
“小人久聞王頭領仁義,今見大軍威武,願獻扈家莊糧草三千石、壯丁五百,隨梁山共圖大業!”
王進在馬上欠身:
“扈姑娘深明大義,王某謝過。”
王進言罷,轉頭令朱貴記下糧草數目,又喚來孫立:
“扈家姐弟既歸了梁山,便由你引去祝家莊安置,與索超等合力守好獨龍崗。”
扈三娘與扈成謝過,自引莊丁並入後隊。
行至半途,吳用拍馬趕至王進身側,羽扇往獨龍崗深處一點:
“天尊哥哥請看,那李家莊就在鬆林後頭。如今扈、祝二莊皆歸我手,獨剩李應、杜興據守,好比心口插著把短刀啊。”
王進勒住韁繩,眉頭微蹙。
林衝縱馬上前,丈八蛇矛在陽光下泛著冷光:
“吳學究所言極是。我大軍攻打濟州,後路全憑獨龍崗接應。若李應在此時反水,截斷糧道,前線弟兄便是有通天本事,也難撐過三日。”
“嘿!”晁蓋從旁吼了一聲,銅鏈在手中轉得嘩嘩響,
“那撲天雕李應,某早有耳聞。此人管錢糧是一把好手,莊裏的賬簿比繡娘的花線還齊整。咱們梁山如今幾萬張嘴吃飯,出征在外更要糧草接濟,正缺個蕭何似的人物打理後方。”
王進望著遠處李家莊的炊煙,沉吟片刻:
“晁天王說得在理,林教頭與吳學究的顧慮也非多餘。”王進抬手止住欲言的眾將,
“傳我將令,大軍暫駐扈家莊,某先帶數人去李家莊走一遭。能勸降最好,若是不成……”
話音未落,虎頭槍已在掌中轉了個槍花,槍尖挑斷一根垂落的柳條。
吳用忙道:
“天尊哥哥不可輕身犯險。李應雖不似祝家那般跋扈,卻也是條硬氣漢子。鬼臉兒杜興最是機敏,早年在薊州殺過人,如今跟著李應做都管,難保不會設下圈套。”
“學究放心。”王進一笑,拍了拍腰間的槍杆,
“某帶魯智深同去,再叫上戴宗探路。便是龍潭虎穴,也能護周全。”
當下點了人馬,魯智深扛著禪杖走在頭裏,嘴裏罵罵咧咧:
“那李應若識相,便請他來梁山吃酒;若是執拗,灑家一禪杖掀了他的莊門!”
王進腳步沉穩,隻在路過扈家莊時,朝迎出來的扈三娘略一點頭。
戴宗早竄上樹梢,身影一晃便沒了蹤跡,隻留下句“頭領放心,小的先去探探虛實”。
王進一行人來到李家莊外,見莊門緊閉,吊橋高懸。
門樓上,李應身披銀甲,手按腰間佩劍,身旁杜興青巾裹頭,正眯眼打量來人。
“來者可是梁山王進頭領?”李應的聲音隔著護城河傳來,不卑不亢。
王進勒馬橋頭,朗聲道:
“正是王某。今特來拜會李莊主,有事相商。”
杜興在旁冷笑:
“梁山好漢連祝家莊都踏平了,如今又來我李家莊,莫非也要‘商議’著拆了這莊子?”
魯智深聽了便要發作,被王進用眼色按住。
王進道:
“李莊主,如今朝廷視我梁山為眼中釘,濟州府屯兵數萬,早晚要與我等刀兵相見。獨龍崗三莊唇齒相依,扈、祝已歸梁山,共抗官軍。莊主若肯同往,梁山錢糧調度便請莊主主持,豈不強似困守這方寸之地,日後被官軍一並剿除?”
李應沉默半晌,忽然道:
“王頭領可知,祝龍當年想強娶扈三娘,是某從中攔下?某與祝家早有嫌隙,卻也不屑趁人之危。梁山要取濟州,某可保證不添亂,但要歸順,恕難從命。”
王進正待再言,忽聽時遷在遠處樹梢打了個呼哨——那是莊內有伏兵的信號。
王進心中一凜,麵上卻不動聲色:
“莊主既如此說,王某也不強求。隻是這天下大勢,莊主還需再想想。三日之後,某再來聽莊主答複。”
說罷勒轉馬頭,與眾人緩緩退去。
回營路上,林衝已聞訊趕來:
“天尊哥哥,李應不肯歸順?”
王進點頭:
“是塊硬骨頭。但他說不添亂,未必是真心話。吳用,你可再遣人去探,看看李家莊與濟州府有無勾連。三日之內,務必查清。”
吳用應諾,晁蓋卻按捺不住:
“若他真敢勾結官軍,某便帶五千弟兄,連夜踏平李家莊!”
王進望著李家莊的方向,目光漸冷:
“三日之後,自有分曉。”
喜歡水滸:我王進不打醬油請大家收藏:()水滸:我王進不打醬油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