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王進分遣安後防,大軍兵臨東平府
字數:2926 加入書籤
李應望著王進坦蕩的眼神,忽然想起那年祝龍要強搶扈三娘,是自己帶莊丁攔下;
想起曾頭市曾弄強征李家莊莊裏的馬匹,他忍了;
想起濟州府年年加派賦稅,他也認了……
可忍到最後,換來的竟是“清鄉”的文書,是要把全莊人逼上死路。
“撲通”一聲,李應竟直挺挺跪在了王進麵前。
銀甲撞在青石板上,發出沉重的悶響。
“王頭領……”李應喉頭哽咽,“李某……願攜李家莊上下,歸順梁山!”
杜興驚得後退半步:
“莊主!”
李應卻不看杜興,隻望著王進:
“李某有眼無珠,險些壞了大事。從今往後,任憑頭領差遣!”
王進俯身扶起李應,目光掃過門外退去的刀斧手,朗聲道:
“莊主既明大義,王某便代梁山弟兄謝過!從今日起,獨龍崗三莊同屬梁山,再無隔閡!”
消息傳回大營時,晁蓋正磨著樸刀,聞言將刀往鞘裏一插:
“李應這老小子,總算開竅了!”
吳用搖著羽扇笑道:
“全憑天尊哥哥一席話,勝過千軍萬馬。”
王進回到帳中時,林衝已備好了酒:
“天尊哥哥單騎說降李應,真乃壯舉。”
王進舉起酒碗,望著獨龍崗的方向:
“不是王某能說,是李應心裏,原就裝著莊裏的百姓。”
酒液入喉,帶著凜冽的暖意。
遠處,李家莊的炊煙與祝、扈二莊連成一片,在暮色中嫋嫋升起——
獨龍崗上,終於再無烽煙。
塵埃落定,獨龍崗上旌旗換。
曾幾何時,祝家莊的燈籠徹夜通明,李家莊的酒肆車水馬龍,扈家莊的女將英姿颯爽,如今都隨著廝殺聲淡去,換上了梁山的杏黃旗。
王進立於李家莊演武場中央,玄色披風被風掀起一角,目光掃過階下眾將。
公孫勝按劍而立,林衝抱臂沉思,魯智深咋咋呼呼地撓著後腦勺。
倒是新歸降的李應麵色平靜,隻是眼底藏著幾分複雜——
這片他經營半生的土地,終究換了主人。
“李莊主,”王進開口,聲如洪鍾,
“獨龍崗糧草豐足,商戶雲集,乃是我梁山南境屏障。今命你為後勤大總管,征討濟州府的錢糧調度,全交予你。”
李應一怔,隨即抱拳:
“末將遵命。”
李應原以為會被束之高閣,卻不想得了這般實權,抬頭看向王進時,目光裏多了幾分信服。
王進又轉向顧大嫂與孫新夫婦:
“你二人手腳麻利,心思活絡。梁山東山腳下需建一處酒店,明為迎客,暗為眼線,打探濟州府動向。這情報中心,便由你夫婦執掌。”
顧大嫂爽聲應道:
“哥哥放心!管叫濟州府風吹草動,都瞞不過咱們的耳朵!”
孫新在一旁連連點頭,夫婦二人對視一眼,皆是鬥誌昂揚。
“杜興,”王進最後點到李應的副手,
“你熟悉周遭地形,且與朱貴相熟,便去南山酒店輔佐他,兩處情報需互通有無。”
“小人遵命。”杜興躬身應下,偷瞄了李應一眼,見主公神色坦然,便也放下心來。
諸事安排妥當,王進傳令拔營。
次日天未亮,獨龍崗外已集結起三萬精銳,馬蹄踏碎晨露,刀槍在初陽下泛著冷光。
李應親率莊客押著糧草在後,顧大嫂夫婦忙著指揮工匠搭建酒店,杜興則跟著朱貴的人往南山去了。
大軍一路東行,不日便入了東平府地界。
此地與獨龍崗不同,沿途多是荒村,偶有行人也是麵帶菜色,見了梁山隊伍便遠遠躲開。
“哥哥,”戴宗從前方探路回來,抱拳道,“前頭便是東平府城,守城的是都監董平,據說此人槍法了得,性子卻急躁得很。城中糧草看著不豐,守軍約莫有五千人。”
王進勒住馬韁,遠眺那座被護城河環繞的城池,城樓上旌旗獵獵,隱約可見守軍來回踱步。沉吟道:
“董平?倒是聽過這號人物。傳令下去,先在城外二十裏處紮營,不可貿然攻城。”
喜歡水滸:我王進不打醬油請大家收藏:()水滸:我王進不打醬油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