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章 張知府興勇變戰局,金槍手酒肆遇表弟
字數:2644 加入書籤
濟州城外,塵煙滾滾,熱鬧的叫賣聲震得城磚都似在顫。
城樓上,張叔夜扶著垛口,眉頭擰成個疙瘩。
不禁回想起自關勝大軍屯在城外,他便沒睡過一個安穩覺。
他深知梁山勢大,僅憑關勝一軍難以徹底根除,便暗中打起了主意。
白日裏聽著城外官軍操練聲,夜裏就點起燈籠,領著縣尉、裏正們挨村挨戶編排鄉勇。
濟州百姓被梁山襲擾多年,家產被掠、親人遭害者不在少數,一聽要合力剿匪,個個摩拳擦掌,踴躍報名。
不過兩月功夫,竟練出三萬精壯,這些人雖沒經過正規軍訓練,比不得官軍精銳,但骨子裏那股報仇雪恨的狠勁,卻絲毫不輸旁人。
那日趁著關勝與史文恭大戰,張叔夜率領鄉勇殺出,直接改變了戰局。
自此,官軍、鄉勇、梁山軍三方在濟州城外形成對峙,一場持久戰拉開了序幕。
幾日後的清晨,金槍營的校場上,徐寧身著緊身短打,正親自操練士兵。
他手持一杆長槍,動作迅捷如電,“唰”地一聲挺槍直刺,槍尖劃破空氣,帶著淩厲的風聲,緊接著一個旋身,槍杆橫掃,招式剛猛有力。
“都看仔細了!”徐寧沉聲喝道,
“破連環馬,靠的就是出槍要快、鉤拉要狠,手腕得有巧勁!”
校場上的士兵們跟著操練起來,數千杆長槍同時舞動,槍影重重,倒也有幾分氣勢。
隻是細看便知,這些士兵手中拿的都不是破連環馬的鉤鐮槍,而是尋常的長槍,槍頭是鋒利的尖刃,而非帶彎鉤的鐮刃。
一套招式練下來,徐寧額上滲出汗珠,看著士兵們操練的模樣,眉頭忍不住皺起。
“停!”徐寧喊了一聲,走到一個士兵跟前,拿起對方手中的長槍,
“沒有鉤鐮槍,光練這些空架子有何用?”
那士兵低下頭,喏喏道:
“將軍,造作營那邊還沒把鉤鐮槍送來,我等隻能用這個先練著。”
徐寧歎了口氣,將槍還給他,
“繼續練!就算沒有鉤鐮槍,把這些招式練熟了,總比手生強!”
士兵們齊聲應和,再次操練起來,隻是動作裏少了幾分底氣。
與校場的肅殺不同,營寨外卻是另一番景象。
戰事一緩,商機便冒了出來。
濟州城裏的小商販們最是眼尖,見關勝營寨外每日人來人往,官軍、鄉勇進進出出,便動起了心思。
先是有個賣茶水的老漢挑著擔子過來,沒想到生意極好,沒過兩日,賣饅頭的、烙餅的、醃菜的也陸續趕來。
時日一久,營寨外圍竟自發形成了一個熱鬧集市。
幾十家攤子一溜排開,有賣酒水的,酒壇子擺在地上,酒香飄出老遠;
有賣熟食的,醬牛肉、鹵雞爪、熏腸堆得像小山,油光鋥亮,引得人直咽口水;
還有賣針頭線腦、毛巾襪子的,甚至有說書先生支起個小台子,唾沫橫飛地講著三國故事,周圍圍了一圈聽客,時不時爆發出陣陣喝彩。
吆喝聲、說笑聲、討價還價聲此起彼伏,夾雜著遠處隱約的操練聲,竟比濟州城裏還要興旺幾分。
幾個官軍士兵剛操練完,脫下頭盔,袒著胳膊,湊到一個賣西瓜的攤子前,你一個我一個地買著吃,汁水順著下巴往下滴,吃得不亦樂乎。
這日,徐寧操練完金槍營,額上還掛著汗,正準備回帳歇息,就被幾個小頭目拉著往營外走。
“徐將軍,辛苦了!那‘老王酒肆’的醬牛肉絕了,入口即化,配上他家自釀的米酒,簡直是神仙日子!今日我等做東,請將軍嚐嚐鮮!”
一個小頭目笑著說道,不由分說就把徐寧往營外拽。
徐寧拗不過,隻得跟著他們往那熱鬧的集市走去。
剛在酒肆裏坐下,點了兩壺酒、一盤牛肉,就見一個黑瘦漢子挑著擔子從門口經過,那漢子抬頭一瞥,猛地定住腳,試探著喊了聲:
“表哥?”
徐寧一愣,回頭看去,見是湯隆,也吃了一驚:
“表弟?你怎在此處?”
喜歡水滸:我王進不打醬油請大家收藏:()水滸:我王進不打醬油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