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5章 西街見奇宅,雷橫叩朱門
字數:2732 加入書籤
雷橫摸了摸腰間鐵尺,沉聲應道:
“天尊哥哥放心,西街綢緞莊、銀鋪紮堆,屬下定叫人看緊了,蒼蠅也別想多飛進去一隻。”
解珍、解寶兄弟對視一眼,解珍抱拳道:
“東街多是糧行、酒肆,俺弟兄倆帶著人守著,保準一粒米、一滴酒都錯不了。”
朱仝也拱手道:
“屬下去南街,那裏宅院多,定管好門戶,不讓宵小之輩鑽了空子。”
四人領命而去,不過半個時辰,四坊街上便見了動靜。
雷橫帶著人在西街巡查,見三個流民正圍著一家金器鋪打轉,手裏還攥著石頭要砸窗,他大喝一聲:
“光天化日,也敢做這鼠竊狗盜的勾當!”
嘍囉們當即上前,三下五除二便把人捆了。
雷橫走上前,指著金器鋪的門板道:
“這是百姓的血汗錢,你們也敢動?府衙糧倉正放粥,餓了便去領,再敢胡來,休怪鐵尺不認人!”
說罷命人拖去打棍,自己則取了封條,親手貼在鋪門上,又留兩個嘍囉守在門口。
解珍、解寶在東街更見利落。
有個糧行老板逃難時沒來得及鎖門,幾個潑皮正要往麻袋裏裝米,解寶一腳踹開大門,樸刀往地上一頓:
“都給俺住手!這米是百姓的救命糧,也敢私吞?”
解珍已讓人把潑皮們捆了,自己則細細清點糧行裏的米袋,記在冊子上,又命人搬來木板擋住門口,貼上封條,特意囑咐守著的嘍囉:
“仔細些,莫讓雨水浸了米。”
朱仝在南街守宅院,見有戶人家的院牆被推倒個豁口,立刻讓人搬來磚石堵上,又在門口插了根木牌,寫明“梁山代管,原主歸即還”。
有個老婦人戰戰兢兢來問,說自家兒子在城外逃難,不知能不能先回屋取件棉衣,朱仝溫言道:
“老丈隻管去,讓守著的弟兄陪你去取,登記清楚便好。”
不過兩日,濟州城四坊便井然有序。
那些逃難的商戶、財主遠遠聽聞,說梁山好漢不僅不搶東西,反倒幫著看守家產,一個個半信半疑地回來。
到了自家店鋪、宅院前,見封條完好,門庭無損,守著的嘍囉還主動上前解開鎖鏈,笑道:
“您可回來了,裏頭物件分毫未動,清點清點吧。”
有個綢緞莊的張員外,進了鋪子翻查賬目,見連最貴重的雲錦都整齊碼在櫃裏,當即對著守鋪的嘍囉作揖:
“多謝好漢,多謝好漢!”轉頭便去府衙,說要捐出兩匹綢緞給弟兄們做衣裳。
消息傳開,逃走的商戶、財主越發放心,三五成群地回了城,不出三日,濟州街市上已有半數店鋪重新掛起幌子,叫賣聲漸漸又熱鬧起來。
西街本是濟州城的富庶之地,高門大院鱗次櫛比。
這日雷橫帶著五十名嘍囉巡邏,行至中段,見一處宅院格外紮眼——
朱漆大門雖緊閉著,卻不見半分破敗,門楣上懸著塊烏木匾額,雖蒙了層薄塵,新寫的“李府”二字仍透著幾分端正氣象。
院牆是青石壘就,牆頭插著幾叢枯草,卻比別家的泥牆高出半截,一看便知是大戶人家。
“頭領你看,”一個小嘍囉指著宅院道,
“這宅子規製不凡,裏頭定有不少值錢物事,怎的反倒沒人敢靠近?左右幾家都被流民翻了個底朝天呢。”
雷橫也覺蹊蹺。
自梁山接管濟州,西街的富商大多逃了,空宅要麽被流民哄搶,
要麽被弟兄們貼上封條看守,偏這處宅院安安靜靜,連門板都沒被撬過的痕跡。
他走上前,見那大門用的是上好的楠木,銅環擦得鋥亮,門軸處還抹了油,顯見得常有人打理。
“倒是戶仔細人家。”雷橫心生三分敬意,抬手在銅環上輕叩三下,
“咚、咚、咚”的聲響在巷子裏傳開,竟有幾分厚重。
片刻後,門內傳來窸窣響動,緊接著大門“吱呀”一聲開了道尺許寬的縫,一個穿著青布直裰的門倌探出頭來。
這門倌約莫五十歲年紀,頭發梳得一絲不苟,雖麵帶倦色,禮數卻半點不缺,拱手道:
“敢問諸位好漢有何貴幹?”
喜歡水滸:我王進不打醬油請大家收藏:()水滸:我王進不打醬油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