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1章 吳學究阻燕青避禍,盧俊義遇奸佞受辱
字數:2641 加入書籤
吳用卻搖了搖頭,勸道:
“小乙哥不可。你在大名府素有‘浪子’之名,認識你的人太多,一同前往,反倒容易暴露行蹤,誤了大事。”
帳中眾將也紛紛點頭,覺得吳用所言有理——浪子燕青容貌出眾,又曾在大名府街頭賣藝,確實容易被認出。
盧俊義也明白其中利害,拍了拍燕青的肩:
“小乙,你且留在營中,我此去有石秀相伴便好。石秀心思縝密,又善應變,與我同去最為穩妥。”
燕青雖心有不甘,卻也隻得應下。
王進見狀,當即下令:
“便依吳先生之計,大軍明日便裝作回山,暗中讓盧先鋒與石秀二人,喬裝潛入大名府,聯絡楊誌、蔡福、蔡慶三位兄弟,待時機成熟,再行裏應外合之策!”
“得令!”
盧俊義、燕青二人齊聲領命,帳中眾人也各自散去,隻待明日依計行事。
與此同時,大名府帥府內燭火未熄,梁世傑身著錦袍,端坐於主位,臉色本就因遼軍遲遲未動而陰沉。
當梁山四路大軍全殲大名府城外遼軍的消息傳來,梁世傑更是又驚又恐,生怕梁山一鼓作氣攻打大名府。
梁世傑也顧不得其他了,立馬叫來李成聞達,命他們加強戒備,又叫楊誌加強帥府護衛兵力。
然而次日清晨,梁山大軍卻隊列整齊地豎起“班師回山”的大旗,鑼鼓聲、馬蹄聲震天響,浩浩蕩蕩向著梁山方向開拔。
此時楊誌一身戎裝,快步入內,單膝跪地稟報:
“大人,今日清晨,梁山大軍已豎起‘班師回山’的大旗,看其行軍方向,應是往梁山撤回了。”
梁世傑聞言,猛地攥緊手中玉扳指,指節泛白,咬牙罵道:
“這群梁山反賊!好端端的竟壞了我大事!若不是他們橫插一腳,再過幾日,我便能將大名府獻與遼人,換個南院大王做做,如今全成了泡影!”
罵聲未落,梁世傑卻又轉念一想:
梁山雖壞了自己和遼人的盟約,可終究沒有攻打大名府的打算,如今更是直接撤兵。
這般一來,自己至少還能守住大名府,不必擔驚受怕。
念及此,梁世傑緊繃的肩膀微微放鬆,端起桌上涼茶抿了一口,語氣稍緩:
“罷了,隻要他們不犯我大名府,撤兵便撤兵。你即刻傳令下去,加強城門守衛,密切留意動向,謹防有詐。”
楊誌應聲領命,轉身退出帥府,心中卻暗自為梁山的計劃捏了把汗。
梁山大軍撤退的沿途,百姓見了,紛紛湧上街頭,有的遞水,有的歡呼,都以為梁山好漢退了遼寇便安心回山,無不拍手稱快,誰也沒察覺隊伍末尾,兩道身影正悄然脫離。
正是盧俊義與石秀。
二人早已換上尋常商販的粗布衣裳,挑著一副裝滿針頭線腦的貨郎擔子,混在出城采購的百姓中,隨著人流緩緩挪動。
待走出城門數裏,確認無人留意,才調轉方向,沿著小路,悄悄往大名府城內摸去。
二人按王進所囑,本想先尋楊誌,再聯絡蔡福、蔡慶,以和平方式穩住城中局勢,待梁山大軍折返,再裏應外合拿下城池。
誰知剛走到南街,就見前方人群簇擁,一陣嬉笑打鬧聲傳來。
“讓讓,讓讓!這不是李都管和盧夫人嗎?真是天造地設的一對!”有人高聲吆喝,人群紛紛退讓,讓出一條通路。
盧俊義與石秀對視一眼,悄悄擠到人群後,定睛一看,臉色瞬間沉了下來——
那被眾人簇擁在中間的,正是李固與賈氏!
隻見李固身著錦袍,手搖折扇,身旁的賈氏穿著綾羅綢緞,頭戴金釵,二人手挽著手,舉止親昵,臉上滿是得意。
李固一邊走,一邊向周圍百姓高聲道:
“諸位鄉親可知?那盧俊義就是個偽君子!表麵上是仁義員外,背地裏卻齷齪不堪,道德敗壞!”
“燕青那廝,名義上是他的仆人,實則是他養的小白臉,二人整天關在練功房裏,不知幹些什麽勾當!”
賈氏也在一旁附和,聲音尖細:
“可不是嘛!我先前受他蒙騙,如今才得以解脫。多虧了李都管,還有梁大人收留,不然我還在火坑裏呢!”
喜歡水滸:我王進不打醬油請大家收藏:()水滸:我王進不打醬油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