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0章 楊誌辭讓顯氣度,都監鬆口許分兵
字數:3284 加入書籤
“以大名府安危為重?”
大刀聞達猛地拍案而起,指著帳外,對著楊誌滔滔不絕地訴起苦來:
“楊都監可知,這大名府三萬兵馬,有一萬是我和李都監親手帶出來的!”
“五千!”聞達一副很不甘心的表情盯著楊誌,伸出五根鐵棍般粗壯的手指,在空中用力地來回晃動:
“其中五千親兵,更是跟著我等征戰多年,抵禦遼人,立下過無數功勞!”
聞達晃在空中的大手猛地狠狠握拳,轉身雙手背在身後,壓低聲音繼續道:
“剩下兩萬,不過是新募的鄉勇,連兵器都握不穩,楊都監想帶哪部分,不妨直說!”
楊誌心中了然,這二人是想逼他要麽領走無用的鄉勇,要麽撕破臉強要親兵。
楊誌沉吟片刻,緩緩放下印信,語氣誠懇了幾分:
“二位都監,末將明白,那些親兵是二位的心血,也是大名府的根基。”
楊誌走到聞達麵前,陪著笑臉繼續說道:
“末將雖接任都監,卻也知道,守護大名府,離不開二位的經驗與威望。”
楊誌轉而看向天王李成,就像一個新兵蛋子看著戰功累累的老將軍,語氣裏滿是信服:
“這些年遼人不敢來犯,大名府相安無事,全仰仗二位都監鎮守,末將心中敬佩不已。”
這話一出,李成、聞達都是一愣。
他們本以為楊誌會借著梁世傑的名頭強要親兵,卻沒想到他竟如此退讓,還言語恭敬。
“楊都監不必說這些場麵話。”李成臉色稍緩,卻依舊冷聲道:
“留守梁大人令諭分兵一半,三萬兵馬,你需領走一萬五千人。”
天王李成目光冷冷掃過楊誌,最終與大刀聞達四目相對,聞達微微點頭,李成接著道:
“至於分哪些兵,我與聞都監商議後,自會給你答複。”
“二位都監不必商議。”楊誌抬手打斷李成的話語,語氣堅定卻不失謙遜地道:
“二位都監一心為國,經驗豐富,分兵之事,全憑二位安排。”
楊誌恭敬上前,雙手抱拳,“末將隻需領夠一萬五千人,無論新舊,絕無二話。”
“畢竟,這大名府的安危,才是頭等大事。”
聽聞楊誌這話,李成、聞達眼中的敵意漸漸消散。
聞達與李成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幾分動容。
他們雖不滿梁世傑的安排,卻也敬重真心為國之人。
李成聞達也不為難楊誌,當時便同意交給楊誌一萬五千兵馬,帶著楊誌到軍營交接。
剛進營門,一陣整齊的呼喝聲便撲麵而來。
楊誌勒馬駐足,目光瞬間被演武場上的隊伍牢牢吸引——那正是李成、聞達麾下的五千親兵。
隻見兵士們個個身材魁梧,身著玄鐵打造的明光鎧,甲片在日光下泛著冷硬的金屬光澤,邊緣打磨得光滑銳利,連肩甲上的獸首紋都清晰可見;
頭盔紅纓皆梳理得整整齊齊,如一片赤色火海,無風自揚。每人手中長槍槍杆筆直,是精選的棗木所製,槍尖淬了冷鋼,寒光凜冽得能映出人影;
腰間佩刀刀鞘擦得發亮,連刀柄纏繩都緊致均勻,不見半分鬆散。
操練時,五千人如同一人般齊整。
隊列變換間,腳步聲踏在地上傳出“咚咚”悶響,震得地麵微微發麻;
槍陣刺出時,數千支長槍如林而起,槍尖直指天際,竟透著一股懾人的殺氣;
喊殺聲更是雄渾有力,直衝雲霄,那是常年與遼人廝殺磨出的悍勇,絕非新募鄉勇可比。
楊誌看得眼中發亮,翻身下馬走上前,語氣滿是讚歎:
“李都監、聞都監,好一支精銳!這般軍容、這般氣勢,便是禁軍精銳也難及!
甲胄齊整無缺,陣列絲毫不亂,單憑這份紀律與悍勇,便知是曆經沙場的勁旅。
這五千弟兄,才是大名府真正的底牌,有他們在,遼人怎敢輕易來犯!”
李成、聞達本還帶著幾分敵意,聽楊誌這番真心實意的誇讚,臉色頓時緩和不少——
這五千親兵是二人半生心血,此刻被懂行的人認出來,心中難免生出幾分得意。
李成沉默片刻,終是歎了口氣:
“罷了!楊都監既有如此氣度,我等也不為難你。
那五千親兵是我等的根基,不能給你。
剩下兩萬五千人中,你可隨意挑選一萬五千人,兵器、糧草,我等也會盡數撥付,絕無克扣。”
楊誌心中一喜,連忙拱手道:
“多謝二位都監成全!末將感激不盡!”
“不必謝我等。”聞達擺了擺手,語氣緩和了幾分,
“隻盼你日後莫要忘了今日之言,好生操練兵馬,守護大名府,莫辱沒了楊家將的威名。”
楊誌再次躬身:
“末將定當銘記二位教誨!”
隨後,李成命人取來兵馬名冊,交到楊誌手中。
喜歡水滸:我王進不打醬油請大家收藏:()水滸:我王進不打醬油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