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1章 交兵冊楊誌歸府,獻魯達世傑通遼
字數:3066 加入書籤
楊誌翻閱名冊時,特意挑選了千餘名曾隨二人抵禦過遼人的老兵,又搭配了年輕力壯的新勇,既保戰力,也便操練。
交割完畢,楊誌捧著名冊,再次向李成、聞達拱手告辭,轉身出了中軍大帳,領著新得的兵馬,朝著帥府而去。
帳內,聞達望著楊誌的背影,輕聲道:
“這楊誌,倒不像梁世傑那般隻會弄權,或許,他真能為大名府做些實事。”
李成撚著胡須,點了點頭:
“但願如此吧。隻是外有遼賊兵臨城下,內有梁山賊寇連日騷擾,大名府的安穩,還遠著呢。”
楊誌領著兵馬名冊返回帥府時,梁世傑已在正廳等候。
聽聞李成、聞達當真分了一萬五千兵馬,且未在兵器糧草上克扣。
梁世傑猛地一拍案幾,竟激動得起身踱步,臉上滿是抑製不住的喜色,連聲音都帶著幾分顫抖:
“好!好個楊誌!沒想到李成、聞達那兩個老東西,這次竟這般識趣!”
梁世傑走到楊誌麵前,雙手按在對方肩上,目光灼灼:
“如今兵權到手一半,李成、聞達再難掣肘,這大名府的天,也該變一變了!”
楊誌躬身應道:
“全賴大人運籌帷幄,末將隻是按令行事。”
梁世傑哈哈一笑,拉著楊誌在廳中坐下,又命人奉上茶水,隨即壓低聲音,語氣中滿是躊躇滿誌:
“楊誌啊,你可知本府為何這般看重你?”
“多謝留守相公錯愛,末將愧不敢當!”楊誌恭敬地起身抱拳回應,梁世傑示意楊誌坐下,繼續道:
“天王李成、大刀聞達在大名府手握兵權多年,又因先於本府任職大名府,素來不把本府放在眼裏,若不除了他們,我等永無出頭之日。”
“如今你掌了大名府一半兵馬,便是最佳時機。”
梁世傑俯身向前,眼中閃過一絲陰狠:
“咱們不如借著慶功的由頭,邀李成、聞達過府宴飲。”
“屆時在廳後埋伏五百刀斧手,隻待本府摔杯為號,便以‘私通梁山、暗放賊寇’的罪名,將二人當場斬殺!”
楊誌心中一凜,麵上卻依舊恭順,故作驚訝道:
“大人,此事是否太過冒險?李成、聞達在軍中威望甚高,若貿然處置,恐引發兵變。”
“冒險?”梁世傑冷笑一聲,手指輕輕敲擊桌麵,
“待他們死後,兵權盡在你我手中,那些兵士誰敢不服?到時候這大名府,便是你我二人說了算!”
說到此處,梁世傑眼中泛起狂熱的光芒,聲音壓得更低:
“你可知本府早有謀劃?遼人久窺中原,卻缺個引路之人。”
“咱們若將大名府拱手獻給遼人,本府憑此功勞,少說也能封個南院大王!”
“你戰功赫赫,便是鎮南大將軍!那些北方蠻子雖勇,卻沒什麽文化,要統治這中原萬民,還得靠本府這般有謀略的人。”
梁世傑越說越興奮,竟站起身來回踱步:
“日後借遼人之力攻下東京,本府登基做了開國皇帝,你便是開國功臣,封個鎮國公,子孫後代享盡榮華富貴,豈不比在這大名府屈居人下強?”
這番話聽得楊誌心頭冰涼,他強壓下心中的殺意,假意迎合:
“大人深謀遠慮,末將佩服。隻是李成聞達還有五千親兵,不好對付,此事需從長計議,以免打草驚蛇。”
梁世傑見楊誌應允,更是喜不自勝,拍著楊誌的手背道:
“有你相助,此事必成!你且安心操練兵馬,待時機成熟,咱們便動手!”
楊誌趁機話鋒一轉,問道:
“大人,那魯智深如今還關在牢中,該如何處置?”
梁世傑臉上的狂熱瞬間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片陰狠。
“這個嘛!”梁世傑端起茶杯抿了一口,緩緩道:
“你倒提醒了本府。前些日子梁山賊寇偷襲遼軍,殺了五千遼兵,這些遼國人馬,本是得了我的密令,前來協助我徹底掌控大名府的幫手。”
“不料卻被王進壞了大事,此事遼人早已派人來問罪,正好需有人承擔責任。”
梁世傑眼中閃過算計的光芒:
“咱們隻需對外宣稱,是梁山賊寇先偷襲遼軍,而後梁山賊寇被我大名府全軍圍殲,還生擒了賊首魯智深。”
“遼人若來問罪,咱們便將這魯智深送給遼人處決,一來能平息遼人的怒火,二來也能顯我大名府的功勞,豈不是一舉兩得?”
楊誌心中暗道:
“好個狠毒的計策!既想借刀殺人,又想討好遼人,真真是賣國求榮之輩!”麵上卻依舊恭敬:
“大人妙計,如此一來,既解了遼人的怨氣,又能彰顯我大名府的實力,實屬萬全之策。”
喜歡水滸:我王進不打醬油請大家收藏:()水滸:我王進不打醬油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