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9章 殿帥府群英參拜,大名府眾將勸進
字數:3660 加入書籤
天剛破曉,大名府殿帥府前已肅殺齊整。
昨夜殘留的煙火氣尚未散盡,門前左側旗杆上“替天行道”的杏黃旗便迎著晨風獵獵作響。
右側險道神鬱保四正率領小嘍囉們,張羅著掛起連夜趕製的“為民做主”大旗,這是王進穿越來之後,提出的又一梁山口號。
王進身著镔鐵鎧甲,腰懸青鋒劍,正坐於正廳帥位之上,目光如炬,掃過階下十員新近收服的將官。
首位正是水滸原著世界馬上馬下槍棒天下第一,北京玉麒麟,河北盧俊義。
第二三位乃是大名府原兵馬都監天王李成、大刀聞達。
第四位正是楊家將後人、東京殿帥府楊製使、花石綱生辰綱押運使青麵獸楊誌。
第五位浪子燕青乃是梁山社交高手、情報專家,多才多藝,吹拉彈唱、相撲博弈樣樣精通,外形俊朗,情商極高,能與各色人等打交道。
第六位鼓上蚤時遷,飛簷走壁來無影去無蹤,神偷天下第一。
第七、八位北京大名府兩院押獄兼行刑劊子手,鐵臂膊蔡福、一枝花蔡慶。
最後第九、十位乃是青眼虎李雲、活閃婆王定六。
這十人剛剛站定,便見一人穩步出列。
“小弟盧俊義參拜天尊哥哥!”盧俊義上前一步,撩衣跪倒,磕首三次。
他身著素色錦袍,雖無甲胄在身,卻自有一股凜然正氣,
“蒙天尊哥哥不棄,多次救盧某於水火,此後願效犬馬之勞,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王進抬手虛扶:
“盧員外乃河北豪傑,今肯歸心,實乃梁山之幸,快請起身。”
盧俊義剛起,天王李成隨即單膝跪地,甲葉相撞發出脆響:
“末將李成,久慕王天尊威名,往日迫於梁世傑淫威,有眼不識泰山。”
李成雙手舉圖過頂,神色懇切,“今獻大名府城防圖,願率部眾聽候調遣,若有二心,甘受軍法!”
王進頷首道:
“李將軍深明大義,既往不咎,起來說話。”
“末將聞達參拜天尊!”大刀聞達緊隨其後,聲如洪鍾。
聞達腰間橫挎镔鐵大刀,鬢角雖帶風霜,眼神卻愈發堅定:
“梁世傑通敵叛國,害民不淺,末將早有反誌。今天尊為民除害,聞達願鎮守北疆,阻遼金鐵騎,以贖前愆!”
王進朗聲道:
“聞將軍忠義可嘉,北疆安危正需你這般勇將。”
楊誌上前躬身便拜,語氣哽咽:
“屬下楊誌,漂泊半生,屢遭坎坷,江州押送生辰綱,慘遭奸人陷害,幸得天尊搭救,才得苟延殘喘。”
“後隨天尊上梁山,自覺沒有寸功無顏立足忠義堂下,有得天尊哥哥指明前路,到大名府安身,以待時機。”
“今雖策反守軍,拿下大名府,但未能擒獲梁世傑,還望天尊恕罪!”
王進離座扶起楊誌,拍其肩頭道:
“楊兄弟之功,我與眾兄弟有目共睹,何罪之有?快請起身。”
燕青一身青衣,動作輕盈如燕,上前跪拜:
“小乙燕青,隨主人盧俊義歸順天尊哥哥。小人雖無萬夫不當之勇,卻識得些江湖門道,善察言觀色,願為天尊效力左右。”
王進笑道:
“久聞燕小乙機靈過人,有你在側,如添羽翼。”
時遷縮身上前,嘿嘿一笑:
“小人時遷,慣會飛簷走壁,前日潛入府衙燒了翠雲樓,也算立了微功。今後天尊差遣,上房揭瓦,下窯取物,小人萬死不辭!”
王進斥道:
“雖有巧技,亦要行正道。今後隨軍行事,不可再做偷雞摸狗之事。”
時遷連忙應諾起身。
“蔡福參拜天尊!”鐵臂膊蔡福手持鬼頭刀,神色肅穆。
他身後蔡慶緊隨跪倒,翠色頭巾格外醒目:
“小人蔡慶,與兄長願掌刑獄,整肅法紀,絕不冤枉好人,不縱容惡徒!”
王進點頭道:
“你二人執掌大名府刑獄多年,經驗老道,此事便交予你兄弟二人。”
青眼虎李雲上前,躬身行禮:
“末將李雲,原任沂水縣都頭,習得一身武藝,善使樸刀。今願歸降,掌管軍械修繕之事,確保兵器鋒利可用。”
王進讚道:
“李都頭精通器械,此職再合適不過。”
最後王定六上前跪拜,聲音洪亮:
“小人王定六,人稱活閃婆,腳力迅捷,善探消息。”
“前日為天尊打探梁世傑行蹤,雖未成功,卻也摸清敵軍布防。”
“今後願為軍中斥候,傳遞軍情絕不誤事!”
王進頷首允諾,待眾人盡數起身,廳內氣氛愈發凝重。
盧俊義上前一步,目光掃過眾人,沉聲道:
“天尊哥哥,大名府乃河北重鎮,戰略地位無可替代。”
“北臨遼金,西接三晉,東連齊魯,南下可直抵東京,實乃兵家必爭之地。”
“且府中糧草豐足,市井繁華,商旅絡繹不絕,經濟根基雄厚。”
“若天尊哥哥率領我等在此建都立國,北上可抵禦遼金鐵騎南下,護佑河北百姓;”
“南下可牽製奸佞當道的弱宋,逼迫朝廷革新除弊。”
“如此一來,我梁山替天行道、為民做主便有了根基,萬民也能免受戰亂之苦!”
喜歡水滸:我王進不打醬油請大家收藏:()水滸:我王進不打醬油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