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柴宗訓握著延壽女:如果以後十年我大後周還在,我娶你為
字數:3173 加入書籤
顯德七年十月十五·汴梁城郊勸農苑
初霜染白了田埂上的枯草,卻沒壓彎那片晚熟的“占城稻”。柴宗訓蹲在田埂上,手裏攥著根麥穗數了又數,直到聽見熟悉的銀鈴聲,才猛地回頭——耶律延壽女正提著裙擺跑過來,粉襦裙沾著草屑,發間別著朵幹製的野菊,是遼地草原特有的品種。
“你怎麽來了?”柴宗訓跳起來,剛要迎上去,又想起禮儀規矩,生生站定了腳步。遼使昨日才到汴梁,說耶律璟派兩位公主送新收的遼地麥種,他還以為要等明日宮宴才能見著。
耶律延壽女晃了晃手裏的布包,麥種的細碎聲響混著銀鈴聲:“父汗說讓我先送些‘試種麥’來,還說……讓我問問你的麥田畫好了沒。”她湊近看他案上的畫冊,見最新一頁畫著晉州大捷的場景——符彥卿的軍旗插在城樓上,城下的遼兵正往回退,旁邊卻畫了個舉著稻種的小人,“這是蕭撻凜?父汗說他被削了兵權,罰去種稻子了。”
“嗯!”柴宗訓眼睛亮起來,拉著她的手往田邊的石桌走,“母後說,打了勝仗才好談和平,現在蕭撻凜也種稻子了,就沒人再挑事啦!”
石桌上還擺著半塊麥餅,是今早禦膳房剛烤的。耶律延壽女拿起咬了一口,麥香在舌尖散開,和遼地的奶餅截然不同。柴宗訓看著她嘴角沾的芝麻,忍不住伸手幫她擦掉,指尖碰到她的臉頰時,兩人都愣了愣,臉頰瞬間紅透。
“對了,”柴宗訓忽然想起什麽,從袖中掏出那本“和平冊子”,翻開畫著稻草人的那頁,“我給你加了新內容——你看,蕭撻凜也在種稻子,我們的麥田變大了!”
耶律延壽女看著畫冊,忽然輕聲道:“父汗說,晉州那仗,是蕭撻凜瞞著他打的。他罰蕭撻凜種稻子,是想讓他看看,稻穗比首級金貴。”她頓了頓,指尖劃過畫冊上的盟約印記,“可我還是怕,萬一以後父汗不在了,新的可汗又想打仗怎麽辦?”
柴宗訓握著她的手緊了緊。他想起朝會上大臣們議論“幼主難持國”,想起母後深夜批閱奏折時的疲憊,忽然站起身,拉著她走到那片最壯實的稻田前。夕陽把兩人的影子拉得很長,稻穗在風裏輕輕晃,像鋪了一地的碎金。
“延壽女,”柴宗訓的聲音比平日沉了些,眼神卻無比認真,“如果以後十年我大後周還在,我娶你為妻。”
耶律延壽女猛地抬頭,金步搖撞得叮當響:“你……你說什麽?”
“我說,等我們都長大,等遼和周的稻子都收了十次,我就娶你為妻。”柴宗訓從頸間解下塊玉佩,是用和田玉雕的麥穗模樣,“這是我母後給我的,說將來要給我妻子。現在我先給你,就像……就像父汗和郭威太祖的盟約玉佩一樣。”
他把玉佩係在她頸間,指尖觸到她溫熱的皮膚:“到時候,我們不用再靠書信說麥田,我可以陪你去遼地看草原的稻子,你也可以陪我在汴梁數麥穗。就算有人想打仗,我們一起用稻子勸他們,用兵法護著他們——再也不讓史書上寫‘屠城’‘劫掠’,隻寫‘共種’‘互市’。”
耶律延壽女摸著胸前的玉佩,眼淚“啪嗒”掉在稻穗上。她想起父汗在禦花園說“看在公主的麵子上給後周誠意”,想起姐姐說“和平是帶著鋒芒的守護”,忽然踮起腳尖,在柴宗訓臉頰上輕輕碰了一下,像蝴蝶落過花瓣。
“好。”她的聲音帶著哭腔,卻笑得燦爛,“我等你十年。到時候,我要把遼地最好的稻種帶來,你要把後周最好的麥種給我,我們的宮殿周圍,都種上稻田。”
柴宗訓用力點頭,拉著她的手在田埂上跑起來。銀鈴聲、笑聲、稻穗的沙沙聲混在一起,驚飛了田埂上的麻雀。他故意把腳步放慢些,讓她的裙擺能輕輕掃過稻葉,看著她發間的野菊晃來晃去,心裏像裝了滿筐的新麥,又暖又實。
跑累了,兩人坐在石桌旁歇腳。耶律延壽女把布包裏的遼地麥種倒出來,和汴梁的麥種擺在一起比對:“你看,我們的麥種顆粒小但耐旱,你們的飽滿卻要多澆水,混著種會不會更好?”
柴宗訓湊過去,指尖撥弄著兩種麥種:“明天讓老農試試!要是成了,我們就叫它‘和平麥’,寫進冊子第一頁!”他忽然想起什麽,從袖中掏出支新的狼毫筆,“這個給你,上次看你抄《遼史》的筆都禿了。”
耶律延壽女接過筆,筆杆是溫潤的紫竹,還帶著淡淡的墨香。她低頭在冊子空白處畫了個小小的玉佩,旁邊寫著“妻”字,剛寫完就趕緊捂住,卻還是被柴宗訓瞥見了。
“我也畫!”柴宗訓搶過冊子,在旁邊畫了個麥穗,和玉佩挨在一起,“這樣就是我們的記號了。”
遠處的宮城輪廓在夕陽裏模糊,禦書房的燈光卻已亮起——符太後站在窗前,看著勸農苑裏兩個頭挨著頭看畫冊的身影,手裏握著耶律璟剛送來的信,上麵寫著“十年之約,可汗作保”。信紙邊角還沾著點草原的沙土,是遼使快馬加鞭送來的痕跡。
內侍輕聲問:“太後,夜色涼了,要不要叫陛下回來?”
符太後笑著搖頭,目光落在那片金黃的稻田上:“讓他們再待會兒。你看這稻子,剛種的時候怕風雨,現在不也長得壯實了?”她想起下午耶律觀音女來見她時說的話,“延壽女總問‘怎樣才算真和平’,如今她該懂了,是孩子盼著長大的心意,是百姓守著稻田的安穩。”
晚風帶著稻香吹進窗,符太後拿起案上的《和平冊子》,翻開新的一頁,提筆寫下:“顯德七年十月十五,幼主與遼公主約,十年後共護麥田,娶為妻。”寫完,她對著燭光嗬了嗬手,看著那行字跡,忽然覺得,這比任何蓋著玉璽的盟約都更能守住長久的和平。
勸農苑裏,柴宗訓把畫冊揣進懷裏,又幫耶律延壽女攏了攏披帛:“明天宮宴,我讓禦膳房做你愛吃的桃花糕。”
“還要麥餅!”耶律延壽女踮著腳,往他兜裏塞了顆曬幹的野菊,“這個給你,放在書桌上,就像我在陪你描紅。”
柴宗訓攥著野菊,看著她被夕陽染成金色的發梢,忽然大聲說:“等明年春天,我們一起種‘和平麥’!”
“好!”
銀鈴聲在暮色裏漸漸遠了,田埂上留下兩串小小的腳印,像兩串剛結出的麥穗,緊緊挨著,印在初霜未融的泥土裏。
喜歡燕雲望:後周與遼的未戰之盟請大家收藏:()燕雲望:後周與遼的未戰之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