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符太後:進行朝堂會議之考慮如何調兵派誰防京城?

字數:3582   加入書籤

A+A-


    第十五章 符太後:進行朝堂會議之考慮如何調兵派誰防京城?
    顯德七年十月廿四·汴梁皇宮紫宸殿
    天還未亮透,紫宸殿的燭火已燃得通明。殿外的寒風卷著碎雪粒拍打窗欞,殿內文武百官的朝服下擺沾著晨霜,卻無一人敢擅自抖落——昨日北漢入侵的急報像塊冰,凍住了整座皇城的暖意。符太後的鳳駕剛落簾後,殿前司指揮使便高聲唱喏:“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太後,臣有本啟奏!”樞密使魏仁浦率先出列,手裏的奏折因用力而捏得發皺,“昨夜斥候再傳急報,北漢副將劉繼業已攻破晉州外圍的孝義城,符彥卿將軍請求即刻增援,否則晉州糧道恐被截斷!”
    話音剛落,殿內立刻響起竊竊私語。戶部尚書緊隨其後:“太後,京畿禁軍目前在冊兩萬,若調兵馳援晉州,京城防衛需立刻補位,否則恐生內患!”
    簾後的符太後指尖叩擊著案麵,沉默片刻後緩緩開口:“昨日已議定派趙匡胤馳援晉州,可有異議?”
    韓通猛地出列,鐵甲碰撞聲刺破殿內的嘈雜:“太後,臣有異議!趙匡胤原奉命鎮守京畿,掌殿前司精銳,若貿然調離,京城防務空虛,萬一遼人或北漢細作趁機作亂,宮城與勸農苑的育苗田恐難保全!”
    魏仁浦立刻反駁:“韓將軍多慮!趙匡胤深諳邊地戰事,當年隨世宗征南唐時便以速戰速決聞名,晉州危急,非他不可!京畿防衛隻需另擇忠勇之將,便可穩如泰山!”
    “另擇?何人能擔此重任?”韓通雙目圓睜,“石守信、王審琦雖為禁軍將領,卻與趙匡胤交往過密,若留他們守京,與趙匡胤親自坐鎮何異?萬一……”
    “韓將軍慎言!”符太後的聲音適時響起,簾後的身影雖模糊,卻帶著不容置喙的威嚴,“石、王二位將軍忠於後周,豈容你妄加揣測?但你所言‘京畿不可空虛’確有道理,趙匡胤可調往前線,但京城必須有可靠之人鎮守。”
    她抬手示意內侍展開京畿布防圖,指尖落在汴梁城的核心位置:“趙匡胤所部兩萬禁軍,留五千駐守宮城,其餘一萬五千即刻開赴晉州。至於京城內外防務,需分兩步部署。”
    百官屏息凝神,靜待後文。符太後的目光掃過殿下文武,最終落在韓通身上:“韓將軍,命你為京城內外防務都部署,主掌侍衛司兩萬步兵與騎兵,兼管城防工事與城門啟閉。你久在禁軍,熟悉汴梁防務,朕信得過你。”
    韓通眼中閃過一絲堅毅,單膝跪地:“臣遵旨!定以死守住京城,絕不讓半點亂兵靠近宮城半步!”
    “好。”符太後微微頷首,又看向站在文官隊列中的吳延祚,“吳樞密使,命你為京城留守副使,協助韓將軍調度糧草、安撫百姓,兼管京畿地方武裝。你曾兩次留守東京,行政調度經驗豐富,可補韓將軍之短。”
    吳延祚躬身領命:“臣定與韓將軍同心協力,保京城安穩。”
    魏仁浦仍有顧慮,上前一步道:“太後,韓將軍掌兵,吳樞密使協理,雖可製衡,但侍衛司與殿前司素有隔閡,萬一調度不暢……”
    “朕自有考量。”符太後打斷他,語氣平靜卻暗藏機鋒,“趙匡胤離京前,需與韓將軍、吳樞密使交接防務,將殿前司的城防圖、糧倉鑰匙一並移交。朕會派內侍監全程監督,確保權責分明。”
    她頓了頓,補充道:“另外,勸農苑的‘和平麥’育苗田,由吳樞密使親自安排人手看守,調兩百禁軍外圍警戒,嚴禁閑雜人等靠近——那片麥子,是後周與遼結盟的誠意,也是軍心民心的根基,丟不得。”
    就在此時,殿外忽然傳來內侍的急報:“太後,陛下駕到!”
    眾人循聲望去,隻見柴宗訓穿著略顯寬大的龍袍,小步流星地走進殿內。他昨夜輾轉難眠,一早聽說母後召集大臣議事,便執意要來。符太後見狀,連忙讓內侍搬來小凳,柔聲說:“訓兒,過來坐,聽母後與大臣們議事。”
    柴宗訓卻沒有坐下,走到符太後麵前,仰起臉道:“母後,趙匡胤將軍調去晉州,京城真的能守住嗎?耶律延壽女還在宮裏,萬一有亂兵,我怕……”
    話沒說完,他的聲音便低了下去。昨夜他夢見汴梁城破,耶律延壽女抱著麥穗玉佩在亂軍中哭,嚇得他半夜驚醒。殿內的大臣們見小皇帝麵露憂色,無不暗自歎息——幼主心係和平,卻偏偏要麵對刀兵之禍。
    符太後握住他的手,溫聲安撫:“訓兒別怕,韓將軍和吳樞密使都是忠臣良將。你看韓將軍,當年隨太祖打天下,多少次守住了城池;吳樞密使留守東京時,連一粒糧草都沒出過差錯。有他們在,京城比銅牆鐵壁還堅固。”
    韓通也上前一步,單膝跪地:“陛下放心!臣若守不住京城,提頭來見!”
    柴宗訓看著韓通堅毅的眼神,又看了看吳延祚沉穩的表情,心裏的慌亂稍稍平息。他想起昨夜耶律延壽女說“父汗定會召回耶律休哥”,鼓起勇氣道:“母後,能不能讓趙匡胤將軍盡量別和遼人打仗?耶律大叔可能不知道耶律休哥的事,我們等他的回信好不好?”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殿內瞬間安靜下來。大臣們麵麵相覷,既心疼小皇帝的天真,又不敢直言反駁。符太後輕輕摸了摸他的頭,聲音裏帶著一絲無奈:“訓兒,打仗不是我們能說了算的。但母後向你保證,隻要遼王願意約束耶律休哥,我們絕不出手傷遼人分毫——我們守的是後周的麥田,不是要爭輸贏。”
    就在這時,趙匡胤匆匆入殿,身上還帶著風塵:“太後,臣接旨,即刻整兵馳援晉州!”
    符太後點點頭:“匡胤,你此去晉州,切記兩點:一是守住糧道,二是盡量避免與遼軍正麵衝突。若耶律休哥主動挑釁,先禮後兵,等遼上京的回信再做處置。”
    “臣遵旨!”趙匡胤躬身應道,目光不經意間掃過柴宗訓,見小皇帝正盯著自己,眼神裏滿是期待,心中不禁一暖——這孩子,心裏裝的全是和平。
    符太後又看向韓通與吳延祚:“你們二人留步,與趙匡胤交接防務。其餘大臣各司其職,戶部備足糧草,兵部清點兵器,吏部安撫流民——北漢想打亂我們的日子,我們偏要把日子過安穩了。”
    散朝後,紫宸殿的燭火漸漸熄滅,晨光透過窗欞照進來,灑在案上的布防圖上。韓通正與趙匡胤核對城防工事的細節,吳延祚在一旁記錄糧草調度的清單,三人雖立場不同,此刻卻目標一致——守住京城,守住後周的根基。
    柴宗訓跟著符太後走出殿外,寒風迎麵吹來,他卻不覺得冷。他望著趙匡胤離去的方向,又想起暖閣裏還在等遼地回信的耶律延壽女,攥緊了拳頭。母後說的對,稻穗要護,刀槍也要握,他要等著趙匡胤打勝仗回來,等著耶律大叔的回信,等著和耶律延壽女一起種“和平麥”。
    宮牆邊的梧桐樹上,最後一片葉子被風吹落,卻在落地前被一隻麻雀銜走,飛向勸農苑的方向。那裏的育苗田裏,細細的麥苗正頂著晨霜,悄悄生長。
    喜歡燕雲望:後周與遼的未戰之盟請大家收藏:()燕雲望:後周與遼的未戰之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