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太後喜事啊,捷報趙將軍和慕容延釗將軍一起擊退了北漢
字數:2206 加入書籤
太後喜事啊
勤政殿內的燭火已燃至中夜,符太後指尖仍在輿圖上懸著,目光緊鎖楚州至壽州的水路,韓通與柴宗訓分立兩側,殿內隻餘呼吸聲與窗外的風聲交織。趙玉燕剛由內侍引著退下,據稱已連夜設法聯係趙府老管家,尚未傳回消息。
“涇州的勤王軍還需幾日能到?”符太後的聲音帶著難掩的疲憊,打破了沉寂。
韓通拱手回稟:“涇州守軍距汴梁尚有千裏,即便晝夜兼程,也需十日方能抵達。隻是……”他話鋒一頓,“楚州、泗州的守軍至今未回應勤王詔,怕是已被趙匡胤掣肘。”
柴宗訓攥著衣角的手緊了緊,正要開口,殿外突然傳來急促的腳步聲,一名斥候身披塵土,連甲胄上都沾著未幹的血跡,踉蹌著闖入殿內,跪地高聲稟道:“太後!小官家!潞州大捷!趙將軍與慕容延釗將軍合力,於沁水西岸大破北漢三萬騎兵!”
殿內眾人皆是一怔,韓通率先上前一步:“此話當真?北漢騎兵素來凶悍,怎會如此快便潰敗?”
“千真萬確!”斥候連連叩首,語氣難掩激動,“趙將軍先是令石守信將軍誘敵深入,再命高懷德將軍斷其糧草,慕容將軍率部從側翼突襲,北漢主將被當場斬殺,殘兵已向北逃竄!趙將軍特意命末將快馬回京報捷!”
內侍們聞聲,臉上都露出喜色,私下裏已開始念叨“天佑大周”,連韓通的眉頭也舒展了幾分——潞州穩住,便少了北顧之憂,能全力應對淮南聯軍。
可符太後卻絲毫未顯喜悅,她緩緩抬眼,目光掠過斥候汗濕的臉龐,指尖在禦座扶手上的力道反而重了些,原本微蹙的眉頭並未鬆開。“趙將軍……隻派了你一人回京報捷?”
斥候一愣,隨即答道:“回太後,趙將軍說戰事剛歇,需整頓兵馬防備北漢殘部反撲,故隻令末將先行傳訊,後續詳情容後再稟。”
“整頓兵馬?”符太後低聲重複著這四個字,眼神沉了下去,“他既已擊退北漢,為何不趁勝追擊?又為何不親率大軍回師汴梁,馳援淮南?”
這話一出,殿內的喜氣瞬間淡了大半。柴宗訓猛地想起趙玉燕提及的“二十萬援軍”與楚州、泗州的密信,心頭一凜:“太後,趙匡胤怕是……故意滯留潞州。”
韓通也反應過來,臉色驟變:“太後明鑒!北漢主力已潰,潞州防務有慕容將軍駐守足矣,趙將軍手握十萬重兵,此時理應回師。他遲遲不動,分明是在等淮南戰局生變!”
符太後閉上眼,深吸一口氣,再睜開時,眼底已無半分波瀾。她看向斥候,語氣平靜得近乎冷淡:“知道了。賞你五十貫錢,下去歇息吧。”
斥候雖不解太後為何毫無喜色,但不敢多問,謝恩後便退了出去。殿內再度陷入寂靜,燭火搖曳中,符太後的身影顯得格外凝重。
“太後,”柴宗訓走上前,聲音帶著少年人特有的堅定,“趙匡胤居心叵測,咱們不能再等他回師。不如即刻傳令慕容將軍,讓他接管潞州兵權,再命趙將軍即刻領兵南下!”
符太後搖了搖頭,指尖輕輕敲擊著輿圖上“潞州”二字:“他既敢滯留,便早有防備。慕容將軍雖忠勇,卻未必能掣肘得住他麾下那些心腹將領。強行傳令,反倒可能逼他提前動手。”
韓通急道:“那便任由他擁兵自重?揚州若真被吳越兵攻破,後果不堪設想!”
“急也無用。”符太後抬手按住眉心,目光掃過殿外沉沉的夜色,“先等玉燕那邊的消息。若能策反趙府老管家,拿到趙匡胤勾結楚州、泗州將領的實證,咱們才有底氣逼他就範。”
她頓了頓,看向柴宗訓,語氣鄭重:“宗訓,這捷報雖不是喜事,卻也給了咱們喘息之機。你明日親自去一趟樞密院,清點京中禁軍存量,再聯係京畿周邊的廂軍,務必守住汴梁這根基。”
柴宗訓重重點頭:“孫兒遵旨!”
殿外的風似乎更緊了,吹得窗欞“吱呀”作響。那封所謂的“捷報”,非但沒能緩解勤政殿內的凝重,反而像一塊巨石,壓在了每個人的心頭。符太後望著輿圖上那道從潞州延伸向汴梁的紅線,眼神晦暗不明——趙匡胤這隻猛虎,終究還是露出了獠牙。
喜歡燕雲望:後周與遼的未戰之盟請大家收藏:()燕雲望:後周與遼的未戰之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