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朝堂驚語露初心

字數:4688   加入書籤

A+A-


    洛陽宮城的太極殿內,氣氛莊嚴肅穆。金磚鋪地,龍椅高懸,9歲的柴宗訓身著明黃龍袍,端坐在龍椅上,雖身形尚顯稚嫩,眼神中卻透著與年齡不符的沉穩。符太後端坐於龍椅一側的鳳座上,神情雍容,目光不時掃過階下的文武百官,維持著朝堂的秩序。
    階下,文武百官分列兩側,身著各式官服,神情肅穆。林阿夏一身玄色戰甲,腰佩長劍,立於武將之列的前排,身姿挺拔如鬆。她的身後,是幾位禁軍將領和女輔營的核心將領,每個人的臉上都帶著征戰後的疲憊,卻難掩堅毅之色。
    “陛下,太後,”戶部尚書出列躬身奏道,“如今吳越局勢已定,各州府的賦稅收繳已逐步恢複。臣已統計完畢,今年上半年的賦稅較去年有所增長,足以支撐邊境的軍需開支和都城的日常用度。”
    柴宗訓點了點頭,聲音清脆卻不失威嚴:“做得好。賦稅是國之根本,務必督促各州府嚴格執行,不得苛待百姓。”
    “臣遵旨!”戶部尚書恭敬退下。
    隨後,幾位地方官員陸續出列,奏報各地的民生、水利和治安情況。柴宗訓認真傾聽,不時提出詢問,偶爾與符太後交換眼神,盡顯君主的審慎。
    林阿夏靜靜佇立,目光落在殿外的天空,心中卻在梳理著即將奏報的內容。此次回洛,除了參與冊封議事,更重要的是向陛下和太後詳細匯報吳越之戰的全貌,以及女輔營和禁軍的傷亡情況。
    終於,所有地方官員奏報完畢。符太後輕聲道:“皇兒,林將軍等人剛從汾州返回,想必有重要軍情奏報。”
    柴宗訓立刻看向林阿夏,眼中閃過一絲期待:“林將軍,你且奏來。”
    林阿夏上前一步,躬身行禮:“陛下,太後,臣此次率女輔營與禁軍協同南唐聯軍進攻吳越,曆經數月苦戰,已成功平定吳越境內的叛亂,聯軍殘部已退回南唐邊境,杭州城及周邊州縣均已恢複秩序。”
    她頓了頓,從懷中取出一份早已準備好的奏折,雙手呈上:“這是此次戰役的詳細戰報,包括作戰經過、繳獲物資以及傷亡統計。其中,女輔營戰死將士八十七人,重傷六十二人,輕傷一百餘人;協同作戰的禁軍戰死一百零三人,重傷七十九人,輕傷二百餘人。”
    話音剛落,殿內一片寂靜。文武百官紛紛麵露凝重,誰都清楚,這樣的傷亡數字背後,是無數將士的鮮血與犧牲。
    柴宗訓接過奏折,迫不及待地翻開。當看到那些冰冷的數字時,他稚嫩的臉龐瞬間變得嚴肅,小手緊緊攥住奏折,指節微微發白。他抬起頭,目光掠過林阿夏,又掃過她身後的禁軍將領,心中滿是心疼與愧疚。
    想起林阿夏和將士們在戰場上浴血奮戰的場景,想起自己在汾州驛站聽到的那些感人故事,再想到眼前這些活著回來的將士們身上或許還帶著未愈的傷痕,柴宗訓的情緒再也無法抑製。
    “林姐姐!”
    一聲清脆的呼喊脫口而出,打破了太極殿的寂靜。
    殿內瞬間鴉雀無聲,文武百官皆是一愣,隨即紛紛低下頭,假裝未曾聽見。他們都知道,陛下年幼,與屢立奇功的林將軍關係親近,私下裏或許常以“姐姐”相稱,隻是在如此莊重的朝堂之上,實在有些不合禮儀。
    符太後的臉色微微一變,連忙側身,用隻有母子兩人能聽到的聲音輕聲提醒:“皇兒,這是朝堂之上,注意形象。”
    柴宗訓這才回過神來,意識到自己失言了。他臉頰一紅,有些不好意思地看了看符太後,小聲應道:“知道了,娘。”
    林阿夏也有些錯愕,隨即恢複鎮定,依舊保持著躬身的姿態,仿佛剛才那聲親昵的稱呼從未響起。隻是她垂在身側的手,卻不自覺地握緊了,心中泛起一絲異樣的暖流。
    柴宗訓深吸一口氣,努力平複情緒,重新換上嚴肅的神情,對林阿夏道:“林將軍,將士們辛苦了。戰死的將士,務必厚葬,家屬的撫恤金要加倍發放;受傷的將士,立刻送往太醫院醫治,所有費用由國庫承擔。”
    “臣替將士們謝陛下隆恩!”林阿夏恭敬謝道。
    “另外,”柴宗訓繼續說道,“此次吳越之戰,你與將士們立下大功,朕已與太後商議,決定舉行冊封大典,表彰有功之臣。你暫且回營休整,等候旨意。”
    “臣遵旨!”林阿夏再次行禮,緩緩退回到隊列中。
    接下來,朝堂又商議了一些關於邊境防禦和民生治理的事宜。柴宗訓雖然偶爾還會走神,想起剛才的失言,臉頰發燙,但總體上依舊保持著君主的儀態,認真處理朝政。
    散朝後,文武百官陸續退出太極殿。林阿夏正要隨眾人離開,卻被內侍叫住:“林將軍,陛下有請,在禦書房等候。”
    林阿夏心中一動,點了點頭:“有勞公公。”
    跟隨內侍穿過層層宮殿,來到禦書房外。內侍通報後,林阿夏推門而入。隻見柴宗訓已經換下了龍袍,身著一身常服,正坐在書桌前,手裏拿著剛才那份傷亡統計奏折,眉頭緊鎖。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陛下。”林阿夏躬身行禮。
    柴宗訓抬起頭,看到她進來,連忙起身:“林將軍,快請坐。”
    待林阿夏坐下後,柴宗訓猶豫了片刻,還是開口道:“林將軍,剛才在朝堂上,朕……朕失言了,還請將軍不要見怪。”
    林阿夏微微一笑:“陛下言重了。陛下心係將士,情之所至,臣感激不盡,怎會怪罪?”
    聽到她的話,柴宗訓鬆了口氣,臉上露出一絲笑容:“那就好。其實,朕一直想這麽叫你。在朕心裏,你不僅是後周的功臣,更像一位可靠的姐姐,總能在危難之時為朕分憂解難。”
    林阿夏心中一暖,眼眶微微發熱。她征戰多年,見慣了戰場的殘酷和人心的複雜,從未想過會得到一位帝王如此真誠的認可與依賴。
    “陛下信任臣,臣定當肝腦塗地,守護後周的疆土,守護陛下的安危。”林阿夏鄭重說道。
    柴宗訓點了點頭,目光再次落在奏折上,語氣沉重:“這些戰死的將士,都是你的姐妹,也是後周的英雄。朕已經下令,在洛陽城外修建忠烈祠,將所有戰死將士的名字刻在石碑上,讓後世子孫永遠緬懷他們。”
    “陛下聖明!”林阿夏深深感動,再次起身行禮。
    “你坐下吧。”柴宗訓扶起她,“朕還有一件事想與你商議。此次冊封,朕想將你列為五虎上將之一,不知你意下如何?”
    林阿夏聞言,心中一驚,連忙推辭:“陛下,萬萬不可!臣雖是女子,卻也知道五虎上將曆來都是男性將領的榮譽。臣若接受冊封,恐會引起朝堂非議,不利於朝政穩定。”
    “非議又如何?”柴宗訓語氣堅定,“你立下的戰功,不比任何男性將領少。宣州保衛戰、杭州平叛,哪一次不是你身先士卒,力挽狂瀾?朕冊封你為五虎上將,實至名歸!”
    他頓了頓,繼續道:“朕就是要讓天下人知道,女子同樣可以保家衛國,同樣可以獲得至高的榮譽。那些敢於非議的人,不過是目光短淺之輩,朕不會理會。”
    林阿夏看著柴宗訓堅定的眼神,心中百感交集。她知道,這位年輕的帝王,正在用自己的方式,為她和女輔營正名。
    “既然陛下心意已決,臣便不再推辭。”林阿夏躬身道,“臣定不會辜負陛下的信任,必將更加努力,為後周的統一大業貢獻全部力量。”
    柴宗訓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這才對嘛。你放心,有朕在,定會全力支持你和女輔營。日後,誰再敢輕視你們,便是與朕為敵!”
    禦書房內,陽光透過窗欞灑進來,照亮了兩人的身影。一位是年幼卻心懷天下的帝王,一位是英姿颯爽的女將軍,他們的身影在光影中交織,仿佛預示著後周未來的希望與榮光。
    林阿夏離開禦書房時,心中充滿了堅定與溫暖。她知道,未來的路或許依舊充滿荊棘,但有這樣一位信任她、支持她的帝王,有女輔營的姐妹們並肩作戰,她無所畏懼。
    而禦書房內,柴宗訓看著林阿夏離去的方向,心中悄然埋下的那顆名為“牽掛”的種子,正在亂世的土壤中,頑強地生根發芽。他期待著冊封大典的到來,更期待著與林阿夏一起,守護好這片來之不易的江山,開創一個屬於後周的太平盛世。
    太極殿的餘暉中,符太後靜靜站在廊下,看著禦書房的方向,輕輕歎了口氣。她自然看出了兒子對林阿夏的特殊情愫,隻是在這亂世之中,這樣的情感究竟是福是禍,誰也無法預料。她隻希望,兒子能早日成長為獨當一麵的帝王,而林阿夏,能始終堅守初心,成為後周最可靠的屏障。
    洛陽城的夜色漸濃,一場盛大的冊封大典正在緊鑼密鼓地籌備中。而這場大典,不僅將見證功臣的榮耀,更將成為林阿夏與柴宗訓情感之路的新起點,在五代十國的末期,書寫出一段跨越君臣的亂世佳話。
    喜歡燕雲望:後周與遼的未戰之盟請大家收藏:()燕雲望:後周與遼的未戰之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