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柴宗訓:對了,得把信給林姐姐。符太後:你去那兒子?

字數:6859   加入書籤

A+A-


    第三百七十一章 禦苑追贈書,拳拳少年心
    禦書房的門剛合上,柴宗訓轉身回到書桌前,指尖剛觸到奏折,忽然像想起什麽似的,猛地拍了下額頭。他快步走到書架旁,踮起腳尖從最底層的暗格裏抽出一個錦盒,打開後,裏麵靜靜躺著一封折疊整齊的信箋,邊角被摩挲得有些發毛。
    “壞了,差點忘了這件事!”柴宗訓攥著信箋,眉頭緊鎖,腳步不停在書房裏踱來踱去。剛才在禦書房與林阿夏談話時,滿心都是冊封的事和傷亡將士的愧疚,竟把這封早就寫好的信忘得一幹二淨。
    他抬頭看了眼窗外,估摸著林阿夏剛離開沒多久,應該還沒走出宮城。心中一急,便抓著信箋往外跑,連常服的衣襟被風吹起都顧不上整理。
    “陛下,您要去哪?”守在門口的內侍見他行色匆匆,連忙上前詢問。
    “別跟著!”柴宗訓頭也不回地擺手,稚嫩的身影很快消失在宮殿的回廊盡頭。
    此時,符太後正帶著宮女在禦花園的牡丹叢旁散步,春日的陽光灑在她的鳳袍上,勾勒出雍容的輪廓。聽到遠處傳來急促的腳步聲,她轉頭望去,恰好看到柴宗訓提著衣擺快步跑來,臉上滿是焦急。
    “你去那兒,兒子?”符太後停下腳步,語氣中帶著幾分疑惑。
    柴宗訓跑到她麵前,氣息微喘,手裏緊緊攥著那封書信,臉頰因急促的奔跑而泛紅:“娘,朕有東西要給林將軍,剛才在禦書房忘了,得趕緊追上她!”
    符太後的目光落在他手中的信箋上,眼神微微一動,隨即輕聲道:“不過是一封信,差內侍送去便是,何必你親自跑一趟?你是帝王,這般冒失,若是被百官看到,成何體統?”
    “不行!”柴宗訓立刻搖頭,語氣堅定,“這封信必須朕親自交給她,不能讓別人代轉。”他頓了頓,臉上露出一絲羞澀,聲音放低了些,“裏麵寫的都是朕想對她說的心裏話,讓旁人看見,總歸是不好的。”
    符太後看著兒子眼中的執拗,心中輕輕一歎。她自然知道,這封信裏藏著的,是兒子對林阿夏那份超越君臣的牽掛。身為母親,她既心疼兒子的純粹,又擔憂這份情愫會在亂世中帶來變數。
    “罷了,”符太後終究是心軟了,叮囑道,“那你快去快回,注意隱蔽些,莫要被人瞧見。還有,說話做事要有帝王的分寸,不可再像朝堂上那樣失言了。”
    “知道了,謝謝娘!”柴宗訓臉上立刻露出笑容,連忙躬身行禮,轉身又快步朝宮門方向跑去。
    符太後望著他遠去的背影,輕輕搖了搖頭,身旁的宮女低聲道:“太後,陛下對林將軍,倒是格外看重。”
    “林將軍是國之棟梁,看重是應當的。”符太後語氣平淡,眼神卻漸漸深邃,“隻是這君臣之別,終究是不能逾越的。但願皇兒能早日明白,身為帝王,肩上的責任遠比個人情愫更重。”
    此時的林阿夏正沿著宮道緩緩前行,腦海中還回蕩著柴宗訓在禦書房裏說的那些話。那位年僅九歲的帝王,雖年幼卻有著遠超同齡人的擔當與遠見,那份對將士的體恤、對天下的期許,讓她心中滿是敬佩。
    她下意識地摸了摸腰間的玉佩,那是柴宗訓在鞏縣驛站贈予她的,溫潤的觸感仿佛還帶著少年帝王的溫度。想起朝堂上那句脫口而出的“林姐姐”,她的嘴角忍不住微微上揚,心中泛起一絲久違的暖意。
    “林將軍,請留步!”
    身後傳來熟悉的呼喊聲,林阿夏轉過身,隻見柴宗訓正快步朝她跑來,小小的身影在宮道上顯得格外急切。
    “陛下?”林阿夏有些驚訝,連忙停下腳步躬身行禮,“您怎麽會追來?可是還有什麽要事吩咐?”
    柴宗訓跑到她麵前,扶著膝蓋喘了幾口粗氣,抬頭時,臉頰依舊帶著紅暈。他看了看四周,確認沒有旁人,才從懷中取出那封書信,小心翼翼地遞到她麵前:“林將軍,這個……給你。”
    林阿夏疑惑地接過信箋,隻見信封上沒有署名,隻在封口處蓋著一個小小的“訓”字印章,顯然是柴宗訓的親筆印記。
    “這是……”
    “是朕早就寫好的信,”柴宗訓有些不好意思地撓了撓頭,眼神中帶著幾分忐忑,“之前在禦書房談話,一時匆忙忘了給你。這封信裏,寫了朕想對你說的話,你回去後再看吧。”
    林阿夏心中一動,握緊了手中的信箋,能清晰地感受到裏麵紙張的厚度。她能想象到,這位年幼的帝王,是在多少個深夜,一筆一劃地寫下這些文字。
    “臣多謝陛下厚愛,定當妥善保管,仔細研讀。”林阿夏鄭重躬身道。
    “不用這麽嚴肅的。”柴宗訓連忙擺手,語氣帶著少年人的羞澀,“就是……就是一些心裏話,你看看就好。”
    他頓了頓,目光落在林阿夏肩上的舊傷處,又忍不住叮囑道:“回到營中,一定要好好休息,你的傷還沒完全痊愈,千萬不要太過勞累。太醫院的藥,朕已經讓人送去了,你記得按時服用。”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臣記下了,多謝陛下關心。”林阿夏心中暖意更甚。
    “還有,”柴宗訓仿佛想起了什麽,補充道,“關於冊封大典的細節,禮部還在商議,等定下來了,朕會立刻讓人通知你。到時候,你一定要穿上最體麵的戰甲,讓天下人都看看,我們後周女將軍的風采。”
    “臣遵旨。”林阿夏微微頷首,眼中滿是堅定。
    柴宗訓看著她,似乎還有很多話想說,卻又不知該如何開口。他猶豫了片刻,終究隻是道:“那你快回營吧,路上小心。”
    “陛下也請早些回宮,注意身體。”林阿夏再次躬身行禮,轉身緩緩離去。
    柴宗訓站在原地,一直看著她的身影消失在宮道的盡頭,才戀戀不舍地轉身回宮。手中仿佛還殘留著遞信時的觸感,心中卻像是一塊石頭落了地,既輕鬆又帶著幾分期待,期待著林阿夏看到信後的反應。
    林阿夏回到女輔營的營地時,天色已經漸漸暗了下來。蘇凝霜等人連忙迎上來,詢問她在宮中的情況。
    “一切順利,陛下和太後對我們此次的戰功十分認可。”林阿夏簡單介紹了朝堂上的情況,隱瞞了那封書信的事,隻說陛下特意叮囑要好好休整,等待冊封大典的旨意。
    打發走眾人後,林阿夏回到自己的營帳,點燃燭火。她坐在桌前,小心翼翼地拆開信封,取出裏麵的信箋。
    信箋是上好的宣紙,上麵的字跡工整卻帶著幾分稚嫩,顯然是柴宗訓一筆一劃認真寫下的。林阿夏逐字逐句地讀著,不知不覺間,眼眶已經濕潤。
    信中沒有華麗的辭藻,隻有最真摯的話語。有對傷亡將士的愧疚,有對她行軍艱辛的心疼,有對冊封五虎上將的堅定,還有對天下太平的美好期許。每一句話,都透著少年帝王的拳拳之心,讓她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認可與牽掛。
    當讀到“待天下太平,再無戰亂,你可卸下戰甲,與姐妹們共享安寧”時,林阿夏的眼淚終於忍不住落了下來。她征戰多年,早已將生死置之度外,從未想過會有人如此在意她的安危,如此期盼她能卸下重擔,享受安寧。
    她將信箋輕輕放在桌上,雙手合十,心中默默祈禱:“陛下,臣定不會辜負你的信任,定要輔佐你平定亂世,還天下一個太平盛世。到那時,我們所有人,都能卸下戰甲,共享這來之不易的安寧。”
    燭火搖曳,映照著林阿夏堅毅的臉龐。她將信箋小心翼翼地折疊好,放進貼身的衣袋裏,仿佛這樣就能感受到那份跨越君臣的溫暖與力量。
    與此同時,柴宗訓回到禦書房,心中依舊有些忐忑不安。他坐在書桌前,拿起筆,卻久久無法落下。他不知道林阿夏看到信後會是什麽反應,會不會覺得他太過幼稚,會不會因此而疏遠他。
    “陛下,太後派人送來安神湯。”內侍端著一碗湯藥走進來,輕聲說道。
    柴宗訓接過湯藥,喝了一口,溫熱的液體順著喉嚨滑下,心中的不安稍稍緩解了些。他放下碗,對內侍道:“你去打聽一下,林將軍是不是已經安全回到營中了。”
    “老奴遵旨。”內侍連忙退下。
    沒過多久,內侍便回來稟報:“啟稟陛下,林將軍已經安全回到營地,營中一切安好。”
    柴宗訓聞言,心中的一塊大石終於落了地,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知道,林阿夏一定會明白他的心意,一定會理解他的牽掛。
    接下來的幾日,洛陽城沉浸在一片忙碌而喜慶的氛圍中。禮部的官員們緊鑼密鼓地籌備著冊封大典,工匠們日夜趕製著冊封所需的印信、禮服和旌旗,整個都城都在期待著這場盛大的典禮。
    女輔營的營地也不例外,將士們得知即將舉行冊封大典,而且林將軍很可能會被冊封為五虎上將,都興奮不已。她們加緊訓練的同時,也開始準備參加大典的衣物和裝備,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自豪與期待。
    林阿夏每日除了督導訓練,便是反複研讀柴宗訓的那封信。信中的每一句話,都成為了她前進的動力。她知道,這場冊封大典,不僅是對她個人的認可,更是對整個女輔營的肯定。她必須在大典上展現出最好的狀態,不辜負柴宗訓的信任,不辜負姐妹們的期望。
    這日,林阿夏正在營中指導將士們演練陣法,忽然有內侍來到營地,高聲道:“林將軍,陛下有旨,宣你即刻入宮,商議冊封大典的具體事宜。”
    林阿夏心中一動,連忙整理好盔甲,跟隨內侍前往洛陽宮城。
    來到禦書房,柴宗訓正和幾位禮部官員商議著什麽。看到林阿夏進來,他立刻笑著起身:“林將軍來了,快請坐。”
    林阿夏躬身行禮後,在一旁的椅子上坐下。禮部官員們繼續匯報著大典的籌備情況,從典禮的流程、儀仗的排列,到受封者的站位、禮儀的規範,一一詳細說明。
    柴宗訓認真傾聽著,時不時提出自己的意見。當聽到官員說“五虎上將受封時,應按戰功大小排列站位”時,他立刻搖頭道:“不妥。林將軍的戰功與其他四位將軍不相上下,理應並列站位,不分先後。”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禮部官員有些猶豫:“陛下,曆來冊封都是按戰功排序,這樣恐怕會引起非議。”
    “非議由朕來擔著!”柴宗訓語氣堅定,“林將軍率領女輔營屢立奇功,為後周立下汗馬功勞,她的功績足以與任何男性將領比肩。在朕心中,她與其他四位將軍一樣,都是後周的柱石,理應享受同等的榮耀。”
    林阿夏心中一暖,連忙起身道:“陛下厚愛,臣感激不盡。隻是這樣一來,恐會讓陛下為難,臣心中實在不安。”
    “林將軍不必多言,朕意已決。”柴宗訓擺了擺手,目光堅定地看著她,“這是你應得的榮耀,無人可以質疑。”
    禮部官員們見狀,也不敢再反對,隻好恭敬應道:“臣等遵旨。”
    商議完大典的事宜後,官員們陸續退下,禦書房裏隻剩下柴宗訓和林阿夏兩人。
    “林將軍,你看這樣安排,還滿意嗎?”柴宗訓看向她,眼中帶著期待。
    “陛下考慮周全,臣十分滿意。”林阿夏躬身道。
    “那就好。”柴宗訓笑了笑,忽然想起什麽,問道,“朕之前給你的那封信,你看過了嗎?”
    林阿夏的臉頰微微一紅,點了點頭:“回陛下,臣看過了。多謝陛下的牽掛與信任,臣定當銘記於心。”
    “你能明白朕的心意就好。”柴宗訓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心中的忐忑終於煙消雲散。
    他看著林阿夏,眼神中滿是憧憬:“再過幾日,就是冊封大典了。朕已經迫不及待想看到你身披榮光,接受天下人的敬仰。到那時,朕要向所有人宣告,女子亦可保家衛國,亦可成為國之棟梁!”
    林阿夏看著眼前這位意氣風發的少年帝王,心中滿是感動與敬佩。她鄭重地躬身行禮:“臣定不會辜負陛下的期望,定要在冊封大典上,展現出我後周女將的風采,為陛下爭光,為女輔營爭光!”
    禦書房內,燭火搖曳,映照著兩人的身影。一位是心懷天下的少年帝王,一位是英姿颯爽的女將軍,他們的心中都燃燒著對未來的希望,對太平盛世的向往。
    冊封大典的日子越來越近,洛陽城的氛圍也越來越熱烈。百姓們紛紛湧上街頭,想要親眼目睹這場盛大的典禮,見證後周功臣們的榮耀時刻。
    而林阿夏與柴宗訓之間,那份在亂世中悄然滋生的情愫,也隨著冊封大典的臨近,變得愈發濃厚。他們都知道,這場大典不僅是榮耀的象征,更是他們攜手共創太平盛世的新起點。
    在五代十國的末期,這片飽經戰亂的土地上,正悄然孕育著一場新的變革。而林阿夏與柴宗訓,這對跨越君臣的亂世知己,也將在曆史的舞台上,書寫出屬於他們的傳奇篇章。
    喜歡燕雲望:後周與遼的未戰之盟請大家收藏:()燕雲望:後周與遼的未戰之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