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符太後問郭崇:你可知趙匡胤下場嗎?郭崇:知道太後。

字數:4455   加入書籤

A+A-


    符太後問郭崇:你可知趙匡胤下場嗎?
    符祥瑞牽著柴宗訓的手,剛走出西跨院的月亮門,院外忽然吹來一陣風,卷起地上的落葉,打在朱紅廊柱上,發出細碎的聲響。她腳步微頓,側頭看了眼身後緊閉的書房門,眼底掠過一絲沉凝——郭崇的辯解看似懇切,可“拆分舊部”的由頭,終究難掩武將對兵權的執念。若今日不徹底敲醒他,日後怕是還會有更多“郭崇”冒出來。
    “娘,我們要回去了嗎?”柴宗訓仰著小臉,手指還攥著母親的袖口,剛才郭崇激動的模樣,讓他心裏還有些發緊。
    符祥瑞低頭,伸手理了理兒子被風吹亂的衣襟,聲音比剛才沉了幾分:“再等等,有些話,娘要跟郭將軍說清楚。”她說著,轉身對身後隨行的禁軍統領吩咐,“去請郭將軍到前院正廳,就說我還有事要問他。”
    禁軍統領躬身應下,快步往西跨院走去。符祥瑞牽著柴宗訓往正廳走,路過前院的海棠樹時,柴宗訓忽然停下腳步,指著樹枝上剛冒出的嫩芽說:“娘,你看,海棠要開花了。”
    符祥瑞順著他的手指看去,隻見枯瘦的枝椏間,點點嫩綠正悄悄舒展,像是在寒風裏努力撐起的生機。她心裏微動,輕聲道:“是啊,再冷的天,也擋不住春天來。可若是有人非要折了這枝芽,這樹怕是就難開花了。”
    柴宗訓似懂非懂地眨了眨眼,剛要追問,就見郭崇跟著禁軍統領從西跨院走了出來。他依舊穿著那身素色囚服,隻是頭發被簡單束了起來,臉上的頹喪少了些,卻多了幾分局促——剛才在書房裏,他雖極力辯解,可符祥瑞那句“容不得任何人覬覦江山”,還是像重錘一樣敲在他心上。
    “太後。”郭崇走到符祥瑞麵前,躬身行禮,目光不敢與她對視,隻落在地上的青石板上。
    符祥瑞沒讓他起身,而是牽著柴宗訓走到正廳的主位旁坐下,才緩緩開口:“郭將軍,方才你說自己是被人陷害,說你從未想過謀反,我姑且信你這一回。可你有沒有想過,若是真有人謀反,後周會如何待他?”
    郭崇聞言,身體微微一僵,抬起頭看向符祥瑞,眼神裏帶著幾分疑惑——他不明白,太後為何突然問起這個。
    符祥瑞沒有繞彎子,直接開門見山:“郭將軍,你可知趙匡胤嗎?”
    “趙匡胤?”郭崇愣了一下,隨即點頭,“臣知道。他早年跟著太祖皇帝郭威)起兵,後來又隨世宗皇帝征戰,在高平之戰裏立過功,還曾掌管過殿前司的部分禁軍,是個能打仗的將領。”
    說到這裏,他忽然意識到什麽,臉色微微變了:“太後,您提他……是因為臣的事,與他有關?”
    符祥瑞搖了搖頭,語氣裏多了幾分冷意:“與你無關,卻與‘謀反’二字有關。趙匡胤早年在太祖皇帝麵前嶄露頭角時,誰不說他是忠臣?世宗皇帝更是看重他,把禁軍裏的精銳交給了他。可世宗皇帝剛駕崩沒多久,他的野心就越發膨脹了。”
    她頓了頓,目光掃過郭崇,一字一句道:“顯德七年正月,趙匡胤借口北上禦遼,卻在陳橋驛發動兵變,逼著宗訓退位,自己黃袍加身,建立了所謂的‘宋’。你說,這算不算謀反?”
    柴宗訓坐在一旁,聽到“逼著宗訓退位”時,小手猛地攥緊了衣角,眼底閃過一絲恐懼。他雖然年紀小,卻還記得那年正月,宮裏亂作一團,宮女們哭著說“將軍反了”,後來還是母親帶著他躲進密室,才躲過一劫。
    郭崇聽到這裏,臉色徹底變了,嘴唇動了動,卻說不出話來。他沒想到,趙匡胤竟然真的謀反了——當年他與趙匡胤在演武場見過幾次,隻覺得此人野心不小,卻沒料到他敢做出篡奪皇位的事。
    “你以為,這樣的人,能有好下場嗎?”符祥瑞的聲音繼續傳來,帶著幾分嘲諷,“他建立宋朝後,怕舊臣不服,又怕其他武將效仿他兵變,就搞了個‘杯酒釋兵權’,把跟著他謀反的將領都削了權。可即便如此,他也沒坐穩那個皇位多久。”
    她看著郭崇震驚的模樣,繼續說道:“顯德八年下半年,趙匡胤因為削權太急,惹惱了前朝舊部,有人暗中聯絡了後周的殘餘勢力,把他謀反的證據遞到了我手裏。我派人把他抓了起來,關在大牢裏。”
    “在牢裏,他倒是會辯解,說自己是被逼的,說他不想謀反,是手下的將領逼著他黃袍加身。”符祥瑞冷笑一聲,“可這話誰信?若是他真不想反,為何不當場拒絕?為何不把逼他的將領綁起來送回朝廷?”
    說到這裏,她忽然停頓了一下,目光落在柴宗訓身上,語氣軟了幾分:“就連我兒——”她頓了頓,糾正道,“就連陛下,那年才九歲,都知道趙匡胤不是忠臣。陛下曾跟我說,‘趙將軍看我的眼神,不像郭將軍那樣溫和,倒像是在看一件東西’。”
    柴宗訓聽到母親提起自己,連忙點頭,小聲說:“是啊,郭將軍,我記得那年父皇帶你來看我,你還給我帶了一把小木劍,說等我長大了教我練武。可趙將軍每次見我,都隻是盯著我看,不說話,我有點怕他。”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郭崇看著柴宗訓認真的模樣,心裏又是愧疚又是後怕——他剛才還在為自己“被陷害”而委屈,卻忘了,後周曾經曆過一次那樣慘烈的謀反,太後和陛下對“謀反”二字,必然是格外敏感的。
    “太後……”郭崇的聲音帶著幾分顫抖,“臣……臣沒想到趙匡胤竟然如此膽大妄為,也沒想到……陛下小小年紀,竟能看出他的心思。”
    “你沒想到的事,還有很多。”符祥瑞的語氣緩和了些,卻依舊帶著威嚴,“你跟著先帝征戰多年,先帝待你如何,你心裏清楚。他給你兵權,給你爵位,讓你子孫後代都能享受榮華富貴,後周待你們這些老將,不薄吧?”
    郭崇連忙躬身:“臣不敢忘先帝的恩,也不敢忘後周的好。臣的兒子能進國子監讀書,臣的女兒能嫁給宗室子弟,都是先帝和太後的恩典。”
    “既然知道好,為何還要做出讓朝廷猜忌的事?”符祥瑞問道,“你說你是想進宮陳情,可你身為將領,未經傳召就帶著親衛靠近宮門,這難道不是僭越?你說你擔心舊部被拆分,可朝廷拆分舊部,是為了防止武將專權,是為了後周的江山穩固,難道你不明白嗎?”
    郭崇低下頭,聲音裏帶著幾分愧疚:“臣……臣明白。隻是臣一時心急,沒想那麽多,才釀成了今日的禍事。臣知錯了。”
    “知錯就好。”符祥瑞看著他,語氣終於軟了下來,“我知道,你們這些老將,對自己的部下有感情,怕他們被虧待。可你要記住,後周的江山,不是某一個人的,也不是某一群將領的,是天下百姓的。隻有江山穩固了,你們的部下才能安穩,你們的子孫才能平安。”
    她站起身,走到郭崇麵前,輕聲道:“郭將軍,我再給你一次機會。你回府後,好好想想自己這些年做的事,想想先帝的恩典,想想後周的百姓。若是你真能醒悟,等範質和韓令坤查清真相,我會恢複你的爵位,讓你繼續留在京城,輔佐宗訓。”
    郭崇聞言,猛地抬起頭,眼裏滿是感激,對著符祥瑞深深一揖:“臣謝太後恩典!臣日後定當忠心耿耿,輔佐陛下,絕不再做讓朝廷猜忌的事!若是臣再犯,甘受軍法處置!”
    符祥瑞點了點頭,轉身牽著柴宗訓往門外走。走到門口時,她停下腳步,回頭對郭崇說:“明日起,禁軍會撤掉你府外的守衛,但你暫時不能離開京城,也不能與舊部私下聯絡。等查清真相,我會給你一個滿意的答複。”
    “臣遵旨!”郭崇躬身應下,看著符祥瑞和柴宗訓的身影消失在門外,心裏百感交集——他剛才還在為自己的處境委屈,如今才明白,太後不是要治他的罪,而是要讓他明白“忠君”二字的真正含義。
    柴宗訓牽著母親的手,走出郭府大門,回頭看了眼那扇朱漆大門,小聲說:“娘,郭將軍現在知道錯了,他以後會是好人嗎?”
    符祥瑞低頭,對著兒子笑了笑,伸手摸了摸他的頭:“會的。人都會犯錯,隻要能改,就是好人。就像這春天的樹,就算枝椏歪了,隻要有人扶一把,它還是能長得筆直,還是能開花結果。”
    風裏的寒意漸漸散去,陽光透過雲層,灑在母子二人的身上,暖洋洋的。柴宗訓看著母親的側臉,忽然覺得,母親的眼睛裏,好像藏著一片春天——那裏有希望,有堅定,還有對後周江山的無限期許。
    他緊緊攥著母親的手,輕聲說:“娘,等我長大了,我也要像你一樣,保護後周的百姓,不讓壞人欺負我們。”
    符祥瑞聞言,心裏一暖,牽著兒子的手,一步步往皇宮的方向走去。她知道,郭崇的事隻是一個開始,接下來還有吳越的管控、南唐的防備、遼人的異動等著她去處理。但隻要有宗訓在,隻要有這些願意改過自新的舊臣在,隻要天下百姓還盼著安穩,她就有信心,把後周的江山守好,讓這片土地上的春天,永遠不會凋零。
    喜歡燕雲望:後周與遼的未戰之盟請大家收藏:()燕雲望:後周與遼的未戰之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