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59章 族譜除名
字數:5294 加入書籤
玄甲衛領命四散搜府。
沈清瑤心一涼。
完了!
她拔下發間的蝴蝶玉蘭簪,急切地解釋,“王爺恕罪,娘親送了好多首飾給臣女,臣女屬實不知是先夫人的嫁妝!”
她雙手顫抖著呈上玉蘭簪。
跪得筆直。
似乎冰清玉潔,不染俗塵。
她偷偷抬起半張臉,怯生生地望著穆承策。
顏清濃憑什麽得到所有好東西,連男人都一個比一個好。
要是……
她的邪念還沒生出半刻,洵墨已經拉開了她,“沈二小姐自重,我們王爺最討厭無故貼上來的髒東西!上一個這麽做的女子墳頭草已經三尺高了!”
沈清瑤臉憋得通紅,手指扣著地麵,怨毒地望著蘇清。
沒一會兒玄甲衛來報,“王爺,在沈二小姐閨房搜出瓷器,屏風,首飾五十餘件。”
“沈少爺房中搜出文房四寶,書卷畫冊一百三十餘件。”
“沈老夫人院中搜出玉枕,擺台六十餘件。”
“失蹤物品三百二十餘件!”
沈老夫人險些暈過去,她哭喊著拍大腿,“可憐我這要入土的人啊,兒媳婦孝敬的東西都是偷來的啊!”
“家賊難防,天老爺要我命啊!”
蘇清踉蹌著站起身,“死老太婆,我送給你的時候你用的歡實,現在倒全是我的錯了?你明明見過顏夢筠的嫁妝單子,別說你全不知情!”
沈老夫人一聽,氣得就要抓她的頭發,她在鄉下打架就沒輸過,蘇清完全不讓,兩人扭打到一起,場麵一度混亂。
沈言沉看著這一屋子扯後腿的廢物,恨得牙癢,跪下請罪,“王爺恕罪,下官治家不嚴,一切都是這個毒婦一手所為,還望王爺明鑒!”
沈清瑤也跟著跪下,“王爺,小女也是被坑的,那些……那些東西臣女也全然不知。”
蘇清冷笑著,好一個落井下石。
沈家人,還真是蛇鼠一窩。
眼看著沈清瑤和沈清年也跟著跪下,她失去了手全身的力氣。
這渾渾噩噩的十幾年,她究竟得到了什麽?
穆承策並沒聽他們一言,“來人,將他們全都拖下去!”
玄甲衛將鬼哭狼嚎的幾人拖到院中,沒一會兒便便傳來撕心裂肺的喊叫聲。
三叔公手腳局促,“我……我這就開祠堂,請族譜。”
他身後是陸續趕來的沈氏族人,烏泱泱圍了一院子。
眾人膽戰心驚地聽著院子裏的哀嚎聲,偶有小孩嚇得大哭,下一刻直接被捂了嘴。
沈言沉高中後,族譜單開,祠堂從京郊村裏破爛的後山腳遷入尚書府,逢年過節沈氏子弟都要入府拜見。
那時是何等的榮耀。
如今又是何種光景。
三叔公站在祠堂內看著脊背挺拔的顏清濃,假裝沒看見,轉過身上了炷香。
他要是敢開口讓跪下,可能他的人頭會先一步落地,排位提前進祠堂。
沈氏族人跪了一地,全當做沒看見,頭也不敢抬。
三叔公朗聲說道,“沈氏清顏,大房一脈嫡長女,因……”
說到這他突然語塞,這自古還未有自請族譜除名的。
他硬著頭皮,閉眼信口說來,“因父不慈,姨娘不善!自請族譜除名,今日敬告祖先。”
他聽著院中哀嚎,舌頭捋直,麵不改色地說完,接著便拿起筆,手腳利落地將沈清顏的名字劃去。
“王爺,顏丫頭,您二位看這……”
清濃並未接過族譜,指了指嫁妝。
三叔公明了,連忙承諾,“言沉治家不嚴,叔公定會盯著他,三日內補齊嫁妝。”
他歎口氣,沈氏一脈的榮光怕是就要斷送了。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裏。
顏丫頭日後不可估量。
是他們這些老不死的眼拙了。
清濃霧蒙蒙的眸子沒帶任何情緒,扶著陳嬤嬤的手往府門走去。
她的腳步急促,這肮髒的院子,她一刻也不想多待。
跨出大門了的一瞬,她覺得撥雲見日,似乎瞧見了大好的天光。
盛懷公公站在門口,手中捧著聖旨已經等候多時了。
見她們出來,笑臉迎了上去,“老奴拜見郡主,王爺。”
這位公公的分量眾人皆知。
尤其是混在看熱鬧人群中世家貴族的下人們。
看來回去得好好向主人匯報,昭華郡主榮寵不斷,斷不會是一介可欺的孤女。
清濃知道聖旨來了,下意識要跪下接旨。
盛懷趕忙扶起她的手,“郡主折煞奴才了,陛下口諭,賜郡主站著接旨,日後見君福身行禮即可,往後王妃之尊,位同王爺。”
這位可是有大造化的,他不敢怠慢一絲一毫。
清濃點點頭,福身行禮,沒理會周遭議論聲。
盛懷展開聖旨,朗聲宣讀,“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顏氏獨女清濃,郎豔獨絕,世無其二,憫懷天下,為天下女子之表率。今冊為郡主,封號昭華,賜郡主府,邑千戶,欽此!”
按祖製,哪怕是冊封皇後也多用淑慎柔嘉,秉性純良等詞。
如今這讚譽,有當年元昭皇後封後時的盛狀。
周圍百姓無不豔羨,但都覺得實至名歸。
因為宮宴一結束,昭華郡主的劍舞連帶著兩句詩傳遍整個京城。
邑千戶?
清濃一愣,這是嫡公主的待遇,甚至雲妃所出的柔嘉公主也隻邑八百戶。
她一時不知該作何反應。
盛懷笑著提醒,“郡主可是太高興了?快些接旨,老奴也好念下一道聖旨,省得郡主吹風。”
他句句周到,清濃心中有疑,但也接過聖旨。
盛懷愣了一下,接著讀另一封。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承安王穆承策,文武雙全,德才兼備。守疆數十載,為大寧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朕深感欣慰。昭華郡主顏氏清濃,才情卓著,身懷大義,堪為良配,茲仰承太皇太後慈諭,特賜婚為承安王妃,擇日完婚。望你夫婦二人永結同心,綿延後嗣,欽此!”
聖旨一出,周遭嘩然。
昭華郡主一人獨挑列國使臣的風姿,承安王獻禮打臉列國使臣的事跡如風吹滿大街小巷。
更有承安王容顏俊美的佳話傳遍京城。
甚至讓人們八卦之餘忘記了二人這門離奇的婚事。
明明是八竿子打不著的兩個人就這麽生生湊成了一對兒。
跪地的老百姓久久得不到回應,好奇地抬起頭張望。
清濃駐足而立,春風拂麵卻不見半點喜色。
甚至唇瓣蒼白,一臉病態。
眾人這才想起來承安王惡名在外,嗜血殘暴,殺人如麻,最愛……生食貌美幼女。
這……陛下寫了這麽長一段聖旨,不會是給郡主送行吧?
難怪邑千戶。
不少看熱鬧的文人才子皆感歎世事無常。
盛懷捧著聖旨不知該作何反應。
郡主這是高興傻了,連領旨謝恩都忘記了?
盛懷側頭看了眼穆承策,見他微微搖頭,也隻好作罷。
就這樣僵持著沒有動。
周遭聲音漸起。
不少學子皆是雲相門生,二皇子與昭華郡主有過婚約天下皆知,如今轉嫁承安王,他們早已看不慣。
眾人漸漸開始議論紛紛。
“郡主,這可是王爺,難不成是要抗旨啊?”
“是啊,王妃之尊還不夠榮耀,難不成還想嫁入敵國做那皇後?”
“真不知好歹!陛下賜婚還敢拿喬?”
“我看昭華郡主也不過如此,徒有虛名,京中流言,不可信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