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女帝蕭玥

字數:4570   加入書籤

A+A-


    禦書房內,新帝與定國公謝威進行了一場無人知曉具體內容的密談。
    無人知道新帝給出了怎樣的條件或威脅,亦或是謝威為自己和家族爭取了怎樣的底線。
    隻知道當謝威走出宮門時,這位曾經叱吒風雲,支撐著謝家門庭的國公爺,腰背似乎不再挺直,眼神中的銳氣被深深的疲憊取代,仿佛蒼老了十歲。
    幾日後,新帝蕭玥手持傳國玉璽,於太極殿正式登基,成為大昭新一任皇帝,也是繼永寧女帝後的第二位女帝。
    登基大典後不久,定國公謝威上表,以年老體衰、不堪驅策為由,懇請致仕。
    女帝蕭玥於朝堂之上溫言挽留,言辭懇切,盡顯對老臣的尊重與不舍。
    謝威再三堅辭,如此幾番來回,全了君臣最後的情麵與體麵後,女帝最終“無奈”準奏。
    又過數日,宮中傳出消息,稱失蹤的四皇子蕭瑾終於被找到,但因受宮變驚嚇,神思受損,人變得有些癡傻呆愣,再無可能繼承大統。
    女帝仁厚,特賜予富庶封地,並允準已是太後的前皇後隨行前往封地。
    離京那日,太後緊緊握著女帝的手,淚如雨下,泣不成聲,一遍遍說著“陛下一定要多多看顧你這苦命的弟弟”,女帝也眼含熱淚,連聲應下。
    一旁年幼的前四皇子,現任親王神思清明,剛想開口說什麽,被太後一把捂住了嘴。
    充分展現出一派姐弟情深、母慈子孝的感人場麵。
    一旁的史官奮筆疾書,詳細記錄下這感人至深的離別一幕。
    馬車緩緩駛離京城,載著失勢的太後和被記錄在冊的“癡傻”親王,駛向了他們遠離權力中心的,富足卻再無可能的未來。
    而嶄新的時代,則在女帝蕭玥的統治下,緩緩拉開了帷幕。
    女帝蕭玥登基,改元“昭寧”,意為昭示天下,四海安寧。
    新朝初立,萬象更新。
    首次大朝會,便是論功行賞。
    女帝於金鑾殿上,首先便欲擢升在此次宮變及以往諸多事件中立下大功的淩薇、沈青嵐、蘇靜妤等人至朝堂實權之位。
    然而,此舉立刻引來了保守勢力的反彈。
    為首跳出來的,竟是前幾屆的狀元郎,如今仍在翰林院做著清貴卻無實權的萬修撰。
    眼見比自己小的顧清硯已頗受重用,而淩薇等女子竟要一步登天,心中積壓的不滿瞬間爆發。
    “陛下!臣以為不妥!”他出列躬身,語氣看似恭敬,實則尖銳。
    “淩大人、沈將軍等雖有功於社稷,然我朝官員選拔,曆來首重科舉正途。幾位大人未曾經曆科考,驟登高位,恐難以服眾,亦恐寒了天下十年寒窗苦讀的士子之心啊!”
    此言一出,立刻有幾名老臣出聲附和,言語間皆是對女子為官能力的質疑,以及對打破慣例的擔憂。
    龍椅上,女帝神色未變,目光微垂,看不出喜怒。
    立於文臣行列中的顧清硯蹙起了眉頭,而在武將一列,謝灼卻隻是低垂著眼眸,麵容隱在陰影之中,辨不清情緒。
    站在下方的淩薇卻輕輕笑了,她身後的蘇靜妤也饒有興味地挑了挑眉,仿佛聽到了什麽極有趣的事情。
    這個萬修撰差點就沒指著鼻子罵,你丫沒經曆過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科考,憑什麽保送?
    該說不說,就等你這句話呢。
    淩薇上前一步,聲音清越,回蕩在大殿之中。
    “這位大人所言極是。為官者,的確需要才學傍身,方能公正斷事,輔佐陛下。
    既然大人認為,未經曆科舉便不堪重任,那微臣願意依大人所言,”
    淩薇目光掃過那位狀元郎變得有些僵硬的臉色,笑得像個偷腥的狐狸:“——與天下學子一同,參加陛下即將開設的恩科。以文章策論,堂堂正正證明女子並非無才無德,亦可經世濟國!
    請陛下恩準!”
    一旁記錄朝會的史官,又開始奮筆疾書:
    【昭元X年X月X日,大朝會。翰林院修撰萬弘文具本上奏,請開女子恩科,入仕朝堂。
    朝野為之側目......】
    萬修撰頓時語塞,臉漲得通紅:“不、淩大人,下官並非此意……”
    淩薇不給他機會,台子都搭好了,表演開始。
    她轉向女帝,深深一拜,語氣懇切道:“陛下!萬大人乃科舉狀元出身,他的擔憂,想必也代表了無數苦讀士子的心聲。
    臣以為,正當重視此議,以科舉之公平,堵天下悠悠之口,亦讓臣等女官,立身更穩!”
    女帝眼底閃過一絲笑意,順勢接口,聲音威嚴:“準奏。就依…萬卿所言,朕之下,無論男女,凡有才學者,皆可參與科舉,憑本事獲取功名,為國效力。
    昭寧元年恩科,即日起籌備,女子與男子同場應試,試題、規矩一概相同!”
    信息量好大,史官筆尖都快迸出火星了:【……前宮廷司正淩薇淩大人當即附議,力陳其善,言辭懇切。】
    【帝允之。】
    這一頂為女子恩科開先河的帽子,被牢牢地扣在了萬修撰的頭上,他冷汗直流。
    一旁的保守派大臣全部對他怒目而視,更有甚者衝他翻白眼後扭過頭去,一副不屑與他為伍的樣子。
    萬修撰:不......等等、這就把我開除小群體啦?!
    那幾個!昨天中午還來蹭我午飯的呢!!
    說好兩年翰林院、一生文人情的呢?!
    “陛下!女子怎能……”萬修撰情急之下,話到嘴邊脫口而出。
    講到一半,猛然驚覺龍椅上坐著的正是女子,頓時冷汗瞬間濕透了後背官服。
    “女子怎能什麽?萬大人不妨把話說完。”女帝好整以暇,一副溫和很好說話的樣子。
    不、不了吧......萬修撰心裏流下了寬麵條淚。
    眼前的這位新帝是什麽樣的人,早在登基前後他們就領教過了。
    登基之前,不是沒有過年輕的言官跳出來罵諫,說什麽“牝雞司晨,惟家之索”,女子豈可君臨天下。
    然後你猜怎麽著,傳言耽於情愛,柔弱異常的長公主,笑眯眯地讓他們人頭落地。
    “我受命於先帝,又救駕太後有功,對朕指手畫腳,是想忤逆先皇,替代朕坐在這個位置嗎?”
    鐵血手腕當即讓搖擺不定的牆頭草倒戈。
    聰明人早就在看到站在一旁的沈巍、淩薇、駙馬等人,就知道這位長公主早就對於那個位置勢在必得。
    這頭得多鐵啊,非在這個時候觸她黴頭?
    後來四皇子被找到,也不像是癡傻的樣子。
    也有察覺到不對勁的老臣,不過在看到立於一側,殺氣騰騰的代掌禁軍統領沈青嵐之後,都感覺到脖子一涼,默默閉上了嘴。
    天涼了,脖子容易灌風。
    笑話,他們好不容易做到了位極人臣,家族興旺,沒必要在這個節骨眼上想不開。
    業術有專攻,太醫說傻了,就是傻了!!
    人家太後都沒說什麽,他們算哪根老蔥?!
    你看人家顧尚書一家多識時務。
    一聲不吭,直接拜倒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了。
    更有那個讀書人心中奉為神明的顧翰林,引經據典,拉出聖祖皇帝和永寧女帝來為其辯經。
    文也辯不過,武......不夠人一刀的,還是早點洗洗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