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泛舟之役聯晉國
字數:11023 加入書籤
一、渭水龍舟的靈脈之約
秦穆公五年的端午,渭水兩岸的楊柳抽出新綠,卻被一層薄薄的靈氣薄霧籠罩。晉國的 "泛舟節" 正值此時,河麵上百艘龍舟首尾相接,船頭雕刻的 "玄龜" 圖騰在陽光下泛著青光 —— 這是晉國與仙門 "青城派" 合作煉製的法器,能借水脈靈氣增強龍舟的穩定性。
趙鞅的使團早已在岸邊等候。三百石血靈穀種子裝在特製的 "靈脈陶罐" 中,罐身上的血絡符隨著渭水的波動微微發亮。他身後的二十名秦修士穿著改良後的靈紋甲,甲片上的狼魂符與血竅訣紋路交織,既保留了西陲的堅韌,又融入了中原的靈秀 —— 這是百裏奚特意叮囑的 "示融之策"。
"秦使遠道而來,晉侯已在 " 望仙台 " 等候。" 晉國大夫郤芮的聲音帶著不易察覺的輕視,他的目光掃過秦修士腰間的青銅劍,劍鞘上鑲嵌的煞靈晶讓他皺起眉頭,"隻是仙門貴客也在台上,秦使的法器... 最好收斂些煞氣。"
趙鞅微微一笑,示意修士們運轉 "斂氣訣"。煞靈晶的黑光迅速黯淡,血絡符的赤色卻愈發純淨:"我秦法器雖粗鄙,卻能在濁水中護靈脈。今日特帶血靈穀獻於晉侯,此穀經血竅術改良,能在靈氣稀薄處生長,或許對晉國的 " 靈脈不均 " 之症有所裨益。"
登上望仙台時,趙鞅感受到了明顯的靈氣壓製。台基由整塊 "聚靈玉" 打造,四周布著青城派的 "清心陣",這種陣法能淨化血氣,對秦修士的血竅術有天然克製。他不動聲色地捏碎掌心的 "反清符",符紙化作的赤色氣流在體內形成護罩,這是鍾離權專為應對仙門陣法煉製的法器。
晉惠公此時尚未繼位,仍是公子夷吾)坐在主位,身邊的青城派長老玄真子閉目養神,拂塵上的銀絲無風自動,顯然在暗中探查秦人的修為。當趙鞅呈上血靈穀種子時,玄真子突然睜眼:"此穀蘊含血氣,恐汙染我晉靈田。"
"長老此言差矣。" 趙鞅早有準備,將一粒種子拋入渭水。種子遇水即發,根須在水中舒展成血絡符的形狀,竟吸收了水中的濁氣,開出一朵赤色的靈花,"此穀能在濁水中生長,正是淨化靈脈的利器。晉國的 " 玄龜靈脈 " 近年不是受饕餮濁氣侵擾嗎?血靈穀或可解憂。"
晉惠公眼中閃過一絲興趣。玄龜靈脈是晉國的命脈,卻因靠近黑風淵,每年都要耗費大量仙門符籙淨化濁氣。他示意郤芮接過種子:"秦使既有心,可隨孤登龍舟觀禮。若血靈穀真如所言神奇,孤願與秦共探靈脈之術。"
龍舟行至渭水中央時,青城派的弟子突然發難。玄真子的拂塵化作青虹,斬向水中的血靈花:"蠻夷之術,也敢在仙門前獻醜!"
趙鞅早有防備,指尖血竅滲出精血,在空中畫出 "血龍符"。赤色龍影與青虹碰撞,激起的靈氣波紋讓龍舟微微震顫。血靈花不僅未被斬斷,反而吸收了碰撞的靈氣,瞬間綻放成丈許大的花海,花瓣上的紋路組成了完整的 "血絡陣"。
"這是... 能在水中運轉的血竅術?" 晉惠公失聲驚呼。晉國的修士嚐試過無數次在水中布陣,卻因靈氣分散而失敗,秦人的術法竟能借濁水之力凝聚血氣。
玄真子臉色鐵青,卻不好再發作。趙鞅趁機說道:"我秦修士在煞氣中摸索出的微末之技,雖不及仙門精妙,卻有幾分實用。若晉侯不棄,可派修士隨我回雍城,觀摩 " 靈田共生術 ";我秦也願學習晉國的 " 聚靈塔 " 之法,互補長短。"
渭水的靈脈在花海中泛起金色漣漪,仿佛在呼應這突如其來的術法交流。晉惠公望著水中綻放的血靈花,又看了看玄真子緊繃的側臉,緩緩點頭:"可先在邊境設 " 靈脈互市 ",秦以血靈穀、煞元丹交換晉的聚靈符、清靈丹。待端午過後,孤再派使者回訪。"
二、靈脈互市的初顯成效
"靈脈互市" 設在秦晉邊境的 "龍門渡",這裏是渭水與涇水的交匯處,地脈呈 "陰陽魚" 形狀,既適合秦人的血竅術,又兼容晉國的聚靈法。趙鞅親自設計了互市的布局,按奇門遁甲 "休、生、傷、杜、景、死、驚、開" 八門劃分區域:
休門:秦方展示區,陳列血靈穀、煞元丹、狼魂符等特產,由赤班的義子赤離主持,他的 "狼煞變" 能直觀展示西陲術法的威力。
生門:晉方展示區,擺放聚靈塔模型、清靈丹、仙門符籙,由晉國大夫丕鄭負責,他曾隨青城派修士修煉,熟悉仙門術法。
景門:交易區,用越國水行術打造的 "轉靈池" 居中,池水能同時容納血氣與靈氣,便於雙方驗貨時展示效果。
驚門:仲裁區,秦晉各出三名修士組成評議會,解決交易糾紛,趙鞅與郤芮輪流主持。
互市開張的首日,就出現了戲劇性的一幕。秦國的煞元丹與晉國的清靈丹在轉靈池中相遇,本該相互克製的煞氣與靈氣,竟在池水中央形成太極狀的漩渦 —— 這種奇觀引來了兩岸百姓的歡呼,連一直敵視秦人的青城派弟子都忍不住駐足觀察。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不可能!" 丕鄭的弟子驚呼。按仙門典籍,煞氣與靈氣相遇必生衝突,秦人的丹藥卻能與清靈丹形成平衡,這顛覆了他們的認知。
赤離趁機展示 "狼煞變",變身時半人半狼的形態雖可怖,卻能在漩渦中自由穿梭:"我秦修士的血竅既能儲煞氣,也能納靈氣,就像這龍門渡的地脈,陰陽相濟方能長久。"
首月的交易超出預期。秦國用五百石血靈穀換得三十張 "聚靈符",這些符籙雖不及聚靈塔精妙,卻讓雍城的靈田產量提升了一成;晉國則用百瓶清靈丹換走了二十枚煞元丹,玄真子的弟子發現,這種蘊含煞氣的丹藥竟能中和修煉清心訣時產生的 "靈氣淤塞"。
更重要的是術法交流的突破。趙鞅從晉方的 "聚靈符" 中領悟到 "靈氣壓縮術",將其融入血龍陣,使陣法的啟動時間縮短一半;丕鄭則偷偷學習秦人的 "血絡符繪製法",發現用修士精血繪製的符籙,在煞氣環境中保質期延長三倍。
"最驚人的是 " 靈脈共鳴 "。" 趙鞅在給秦穆公的密信中寫道,"晉方的聚靈塔模型與我秦的血龍陣殘圖放在一起,龍門渡的地脈竟自動生成了新的符文。鍾離權先生說,這是兩種術法體係融合的征兆。"
秦穆公接信後,立刻派百裏奚前往龍門渡。老賢者在互市停留了十日,與丕鄭共同完成了《靈脈互濟錄》的初稿,書中記載:
血靈穀與晉地的 "靈麥" 雜交,可培育出 "雙生穀",既耐煞氣又富靈氣。
聚靈符與血絡符疊合使用,能在黑風淵形成 "安全通道",便於勘探新靈脈。
秦的 "地耳術" 與晉的 "望氣術" 結合,可精準定位靈脈支流,誤差不超過三裏。
這些成果讓晉惠公此時已繼位)頗為振奮。他不顧玄真子的反對,批準向秦國出售 "聚靈塔基礎圖譜",條件是秦方分享 "煞靈晶提純術"。當第一批圖譜送到雍城時,破辱堂的修士們徹夜不眠,李默激動地說:"有此圖譜,我秦的血龍陣可升級為 " 血靈塔 ",靈氣利用率至少提升五成!"
然而,平靜的表麵下暗流湧動。玄真子多次在晉侯麵前進言:"秦人的血竅術實為邪法,長期接觸恐汙染我晉靈脈。聚靈塔是仙門賜下的秘術,豈能與蠻夷共享?" 郤芮等大夫也暗中阻撓,將最基礎的聚靈符充作 "高階法器" 賣給秦國,拖延真正的技術交流。
趙鞅將這些情況如實稟報:"晉侯雖有合作之意,卻受製於仙門與保守派。臣以為,可借秋收之機,邀請晉侯親臨雍城,親眼見證靈田共生術的成效,或許能打消其顧慮。"
秦穆公與百裏奚商議後,決定加碼 —— 以 "雙生穀" 的豐收為契機,在雍城舉辦 "靈脈會盟",邀請晉國修士參與 "共祭盤龍靈脈" 的儀式。"要用最震撼的方式讓晉人明白," 百裏奚在準備儀式時強調,"靈脈的滋養,從來不止一種方式。"
三、雍城會盟的靈脈奇觀
晉惠公的使團抵達雍城時,正值雙生穀豐收。秦穆公親自在城門迎接,雙方修士並肩而行,穿過由血靈花與靈麥組成的長廊,花瓣與麥穗上的靈氣交織成彩虹,引得晉國使者嘖嘖稱奇。
"此乃 " 雙生穀 " 的首次收獲。" 百裏奚指著田壟間的修士,他們中既有秦農,也有晉士,正按《靈脈互濟錄》的方法共同收割,"用秦法育種,晉法灌溉,三個月便成熟,產量是普通作物的兩倍。"
晉惠公俯身拾起一粒穀穗,穀粒在掌心轉動,一半泛著赤色血光,一半流轉青色靈氣:"孤在龍門渡見過雜交之法,卻沒想到成效如此之快。"
"關鍵在 " 人脈合一 "。" 秦穆公微笑著補充,"就像這穀粒,兩種特質看似矛盾,實則相輔相成。孤聽說晉地的玄龜靈脈近期濁氣加重,或許可用我秦的 " 淨煞花 " 與晉的 " 靈蜂 " 結合,一試淨化之效?"
晉惠公眼中閃過一絲動搖。玄龜靈脈的問題確實棘手,青城派的淨化術效果日漸微弱,他此次來訪,實則也有求助之意。
會盟的高潮是 "共祭盤龍靈脈" 儀式。玄石高台上,秦晉修士按八卦方位排列,秦穆公與晉惠公並肩站在陣眼。當雙方同時注入靈力,盤龍靈脈突然爆發強烈的共鳴,一道赤青交織的光柱衝天而起,《山海經》記載的 "畢方鳥" 虛影在光柱中盤旋 —— 這種神鳥象征著靈脈的和諧,上次出現還是秦成公時期。
"畢方顯形,是大吉之兆!" 百裏奚高聲道,"此乃天示,秦晉靈脈本是同源,合則兩利,分則兩傷!"
晉惠公望著畢方鳥虛影,又看了看身邊秦穆公堅定的眼神,終於點頭:"孤願與秦簽訂 " 靈脈盟約 ":秦助晉淨化玄龜靈脈,晉向秦開放聚靈塔進階圖譜;雙方修士可自由往來,共享靈脈研究成果;若遇仙門或犬戎侵擾,相互支援。"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盟約用 "雙生穀" 的汁液書寫在靈脈帛上,秦穆公與晉惠公各執一半,帛上的字跡遇靈氣則顯青色,遇血氣則顯赤色,象征著兩種術法體係的融合。儀式結束後,晉惠公主動提出:"孤願以玄龜靈脈的 " 龜甲陣 " 相贈,此陣能穩固靈脈核心,或許對盤龍靈脈的治理有幫助。"
秦穆公大喜,當即回贈 "煞靈晶防禦陣" 圖譜:"此陣能抵擋饕餮濁氣,晉地若遇黑風淵煞氣侵襲,可依圖布設。"
此時的龍門渡靈脈互市,交易額已較初設時增長十倍。秦國的 "血靈塔" 開始動工,晉國的玄龜靈脈旁種滿了淨煞花,雙方的修士在《靈脈互濟錄》上不斷添加新的發現,連玄真子的弟子都有偷偷與秦修士交流的 —— 泛舟之役帶來的和平與融合,似乎正走向光明的未來。
四、潛藏的裂痕與背叛伏筆
晉惠公返回晉國後,盟約的執行卻變得遲緩。玄龜靈脈的淨化合作雖啟動,晉方卻隻派來三名低階修士,既不懂龜甲陣的精髓,也不願學習淨煞花的培育法。聚靈塔進階圖譜遲遲未送達,郤芮的解釋是 "仙門正在審核"。
趙鞅敏銳地察覺到變化。他在龍門渡發現,晉方出售的聚靈符中,混入了 "滯氣粉"—— 這種仙門秘藥能暫時提升符籙威力,長期使用卻會堵塞修士的靈脈。更可疑的是,丕鄭私下告知:"晉侯近來與虢國、梁國的使者往來頻繁,似在商議 " 靈脈聯盟 ",排斥秦國。"
"晉侯為何突然轉變?" 秦穆公在破辱堂召開緊急會議。百裏奚展開龜甲占卜,裂紋卻呈現混亂的 "噬主" 之象:"老臣擔心,晉國內部有變故。或許是仙門施壓,或許是... 晉侯有了新的依仗。"
果然,三個月後傳來消息:晉惠公從青城派獲得了 "濁氣轉化術",宣稱無需秦人的幫助,也能淨化玄龜靈脈;同時,虢國獻來 "靈脈增幅器",據說能在短時間內提升聚靈塔的效率,晉方對秦國血靈穀的需求大幅下降。
"這是借口。" 趙鞅在密信中分析,"玄龜靈脈的濁氣非但未減,反而加重,濁氣轉化術根本無效。晉侯此舉,怕是另有圖謀。"
更令人不安的是邊境的異動。晉軍開始在龍門渡附近增兵,借口 "防範犬戎",實則封鎖了靈脈互市的西向通道。秦修士發現,晉方在玄龜靈脈旁布設的 "防禦陣",其射程竟覆蓋了秦國的靈田區。
"必須提醒晉侯履約。" 秦穆公派使者攜帶盟約帛前往晉國,"若玄龜靈脈的淨化無需我秦相助,至少應按約開放聚靈塔進階圖譜。"
晉惠公的回應卻充滿敷衍:"聚靈塔事關仙門機密,需從長計議。秦使可先回,待孤與仙門商議妥當,再行回複。"
此時的龍門渡,氣氛已降至冰點。晉方修士不再展示新的術法,秦方的血靈穀也常被故意刁難。一次,赤離在演示狼煞變時,郤芮的親信突然放箭,謊稱 "誤認妖獸",雖未造成傷亡,卻徹底激化了矛盾。
百裏奚憂心忡忡地對秦穆公說:"君上,晉侯的背信棄義恐在所難免。老臣觀天象,晉地的 " 妖星 " 與" 災星 " 相連,這是背盟之兆。我們需提前準備,加固邊境防禦,尤其是血靈塔和靈田區的防護。"
秦穆公雖不願相信,卻還是下令:
鍾離權加快破解聚靈塔基礎圖譜,盡可能完善血靈塔的防禦功能。
仲壬率銳士營進駐龍門渡西側,加固 "血龍陣" 的外層防禦,增設 "反氣刃弩"。
趙鞅在靈脈互市保留少量人員,密切監視晉方動向,其餘撤回雍城。
破辱堂緊急研究 "龜甲陣" 的弱點,防備晉方可能的突襲。
最後的希望在秋收時節破滅。晉惠公派來的 "回訪使者" 竟是郤芮,他帶來的不是聚靈塔進階圖譜,而是一封措辭傲慢的信:
"晉地靈脈充裕,無需秦之助。此前盟約,乃公子時期年幼無知所簽,不足為憑。秦若識趣,當獻上血靈穀培育法與煞靈晶提純術,孤或可允秦繼續參與靈脈互市。"
信末還附著玄真子的評語:"蠻夷之術,本就不配與仙門正統並列。晉侯仁慈,方留一線生機,秦當感恩。"
趙鞅將信擲在地上,血色的符文在帛上扭曲,仿佛在哭泣:"晉侯背信棄義之心,昭然若揭!"
消息傳回雍城,秦穆公望著窗外的盤龍靈脈,赤青交織的光柱已變得黯淡 —— 晉方顯然在玄龜靈脈旁動了手腳,影響到了兩界山的靈脈共鳴。他握緊了盟約的半塊帛,帛上的字跡因憤怒而閃爍不定。
"老臣早該想到。" 百裏奚歎息,"晉侯從未真正信任我秦,他需要的隻是暫時的助力。如今見我秦術法漸強,又有仙門撐腰,自然要過河拆橋。"
此時的龍門渡,晉軍已徹底封鎖通道,靈脈互市的秦方人員被強行驅逐。赤離在衝突中斬殺三名晉兵,自己也被聚靈符所傷,帶回的消息令人心驚:"晉軍在玄龜靈脈旁集結了萬餘修士,陣中隱約有仙門法器的光芒。"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秦穆公知道,和平的假象已被徹底撕碎。他下令:"加固邊境防禦,血靈塔加快施工,破辱堂研究晉方的龜甲陣與聚靈塔弱點。告訴晉惠公,秦雖願結盟,卻也不懼背盟 —— 他若敢動我靈脈,孤必親率銳士,踏平玄龜靈脈!"
渭水的秋波泛起寒意,曾經象征合作的血靈花在岸邊枯萎。泛舟之役種下的友誼種子,在晉惠公的背信棄義中,即將結出仇恨的果實。秦穆公站在玄石高台,望著東方的晉地,手中的盟約帛發出刺耳的撕裂聲 —— 這聲音,既是對背叛的憤怒,也是戰爭的序曲。
五、風雨欲來的邊境陰雲
晉惠公的挑釁日益加劇。他不僅拒絕履行盟約,反而派郤芮率軍騷擾秦國邊境,燒毀了三座靠近龍門渡的靈田,搶走了正在培育的雙生穀種子。更惡劣的是,晉軍使用的箭矢上塗抹了 "化血散"—— 這種仙門毒藥能溶解秦修士的血竅之力,赤班的三名族人中箭後,血竅迅速枯萎,形同廢人。
"這是仙門的 " 蝕血術 "!" 鍾離權檢查箭矢後震怒,"玄真子定然參與其中,否則晉軍不可能掌握這種禁術。"
秦穆公在破辱堂召開緊急軍事會議,傳功閣的《晉地靈脈圖》上,玄龜靈脈周圍已標注出密密麻麻的紅點 —— 這些是晉軍布設的聚靈陣節點,按奇門遁甲排列,顯然是在準備大規模進攻。
"晉軍的主力在玄龜靈脈東側,那裏的聚靈塔能量最強。" 趙鞅指著圖中最密集的區域,"他們的弱點在西側,那裏與黑風淵接壤,煞氣較重,晉軍的聚靈符威力會下降。"
百裏奚補充道:"老臣研究過晉方的龜甲陣,此陣雖穩固,卻怕我秦的 " 煞靈晶爆破術 "。可派赤砂部的地行修士潛入,炸毀其陣眼。"
秦穆公的指尖在圖上劃過,最終落在 "龍門渡":" 這裏是他們的必經之路,也是我秦的主場。傳我命令:
仲壬率銳士營進駐龍門渡西側,布設 " 血龍陣 " 與" 煞靈晶防禦陣 ",備好反氣刃弩與破清丹。
鍾離權與趙鞅負責破解晉軍的聚靈陣,重點打擊玄真子的仙門弟子。
赤班的狼騎兵潛伏在黑風淵邊緣,待晉軍進攻時,從西側突襲其側翼。
破辱堂趕製 " 血爆符 " 與" 反聚靈散 ",前者能引爆血竅之力,後者可暫時癱瘓聚靈塔。"
命令下達時,雍城的修士們群情激憤。曾經在靈脈互市與晉修士交流的秦修士,此刻磨利了青銅劍;培育雙生穀的農夫,將穀種深埋地下,拿起了符兵營的轉靈符;連啟蒙堂的孩童,都在傳功閣抄寫晉方術法的弱點 —— 整個秦國,在背叛的憤怒中凝聚成一團赤色的火焰。
晉惠公得知秦國備戰後,竟派來使者,語氣傲慢地要求:"秦若願獻上百裏奚與鍾離權,再割讓黑風淵以東的靈脈,孤可既往不咎,重啟靈脈互市。"
秦穆公將使者亂棍打出,在城牆上豎起晉方的背盟書:"讓所有秦人看看,這就是我們以誠相待的盟友!"
此時的玄龜靈脈,晉軍的聚靈塔已調試完畢。玄真子站在塔頂,看著下方排列整齊的修士,冷笑道:"蠻夷終究是蠻夷,也配與仙門正統共享靈脈?待我破了盤龍靈脈,定要將秦人的血竅術徹底淨化!"
晉惠公的禦駕親臨前線,他望著秦國方向,眼中閃過一絲猶豫,卻被玄真子的保證打消:"晉侯放心,我青城派的 " 萬靈陣 " 已準備就緒,秦人的血龍陣不堪一擊。拿下盤龍靈脈,晉地的靈氣將大增,仙門定會許您 " 靈脈主宰 " 之位。"
渭水兩岸的靈脈同時發出不安的震顫。秦國的血龍陣與晉國的萬靈陣遙遙相對,空氣中的靈氣與血氣激烈碰撞,形成肉眼可見的漩渦。曾經因泛舟之役而交融的術法體係,此刻化作最尖銳的武器,指向彼此的靈脈核心。
秦穆公最後一次望向東方,他手中的半塊盟約帛已徹底碎裂。百裏奚的聲音在身後響起:"君上,晉軍的先鋒已過龍門渡,距離我靈田區不足百裏。"
年輕的君主轉身,青銅劍在陽光下閃爍著決絕的光芒:"告訴將士們,為了盤龍靈脈,為了不被仙門奴役,今日就算流盡最後一滴血,也要讓晉惠公記住 —— 背叛秦國的代價,他付不起!"
戰鼓在雍城與玄龜靈脈同時擂響,曾經象征和平的龍舟,此刻化作載滿修士的戰船,在渭水的波濤中衝向彼此。泛舟之役種下的友誼之花,最終在晉惠公的背信棄義中,催生出一場席卷西陲的靈脈大戰 —— 而這場戰爭的起因,正是那看似完美的 "靈脈聯盟"。
喜歡金戈玄秦請大家收藏:()金戈玄秦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