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秦厲公欲開岐山

字數:9457   加入書籤

A+A-


    一、玄石高台的繼位抉擇
    秦厲公嬴稷在秦悼公靈柩入葬的第三日,於玄石高台舉行繼位大典。十七歲的新君身著玄色王袍,腰間懸掛著秦悼公遺留的定脈珠碎片與半片混元鼎碎片,兩者在晨光中碰撞出清越的聲響,與他掌心的盤龍印記產生三重共鳴 —— 這是西陲靈脈對新主的認可,卻也映照著他眉宇間的凝重。
    “君上,岐山傳來急報。” 嬴芮的聲音打破大典的肅穆,老臣手中的竹簡在定脈珠青光下泛著異樣的光澤,“安置在周原舊廟的不死樹種子,昨夜突然爆發出丈許紅光,周圍三裏的枯木竟抽出新芽,這是《山海經?西山經》記載的‘靈脈複蘇’之兆!”
    高台之下,三派修士的反應截然不同。秦地修士的血絡符在紅光中躁動,他們中的老者曾聽聞周室東遷時的傳說,知曉岐山靈脈與盤龍靈脈的淵源;戎狄狼騎的煞靈紋泛起青黑色,嬴月的繼任者阿柴低聲嘶吼,顯然對周原靈脈的異動保持警惕;楚國派駐的羋啟修士羋原之侄)展開《周原靈脈圖》,圖中岐山的位置正與不死樹種子的紅光源頭重合。
    厲公的指尖在玄石上劃出 “開” 字。這個源自《奇門遁甲》的方位符號,在接觸高台靈脈的瞬間,竟在石麵上生長出細小的綠色紋路 —— 這是他繼位後的第一個靈脈示警,也是對 “是否開采岐山” 的明確回應。
    “傳我詔令。” 厲公的聲音在血靈塔廢墟的回響中格外清晰,定脈珠碎片與鼎碎片在空中組成微型雙紋陣,“羋啟修士即刻前往岐山,用清靈術記錄種子周圍的靈脈波動;阿柴首領率狼騎封鎖周原四境,禁止任何人擅自靠近;嬴芮大夫,調閱秦宮所有關於岐山的典籍,尤其是周室東遷時的‘鎖脈陣’記載。”
    大典後的密室議事中,厲公展開秦悼公臨終前封存的帛書。上麵用朱砂標注的 “岐山三險” 觸目驚心:周室布下的鎖脈陣、靈脈深處蟄伏的 “玄黿”《山海經》記載的守護獸)、以及晉軍在河西布下的 “窺靈陣”—— 趙午的清靈銳士顯然也盯上了這片沉睡的靈脈。
    “君上,開采岐山風險太大。” 嬴芮的手指點在 “鎖脈陣” 三個字上,帛書邊緣的注釋記載著破解之法需 “以真龍血祭陣”,這在秦地修士看來無異於禁忌,“不如按悼公遺策,組織第二次昆侖尋脈隊,利用趙信前輩提供的密道...”
    “我們沒有時間了。” 厲公突然起身,掌心的盤龍印記在接觸《周原靈脈圖》時發燙,“綿諸部的獸靈師已突破西戎防線,晉軍的窺靈陣距岐山隻剩百裏,若等昆侖的消息傳回,岐山靈脈早已落入他人之手。”
    他的目光掃過密室石壁上的靈脈監測圖。雍城的盤龍靈脈已出現第七處龜裂,血靈塔的防護罩範圍縮至內城三裏,靈竭病的蔓延讓外城人口銳減三成,這些數字都在訴說同一個事實 —— 秦國的靈脈儲備已不足以支撐半年。
    二、岐山異動的層層印證
    羋啟的探查隊在岐山周原舊廟傳回的消息,讓雍城的決策天平徹底傾斜。這位楚國修士在帛書中詳細記載:不死樹種子已長成尺許高的幼苗,葉片上的紋路與《周易》記載的 “乾卦” 完全吻合,其根係延伸之處,周原靈脈的死氣正以每日半尺的速度消退。
    “最奇特的是廟前的古井。” 羋啟的清靈術在竹簡上繪製出井水的靈脈圖譜,青色光紋中竟嵌套著盤龍印記的輪廓,“幹涸百年的井水開始滲出,水質與雍城靈脈井的本源完全一致,隻是更純淨,不含絲毫死氣。”
    阿柴的狼騎兵在周原四境的巡邏同樣有驚人發現。在岐山主峰的 “鳳鳴崖”,戎狄修士的煞靈紋與崖壁產生共鳴,青黑色光紋滲入岩石後,竟顯露出與月狼靈脈同源的紋路 —— 這證明岐山靈脈不僅連接著盤龍靈脈,還與西戎的月狼靈脈存在隱秘聯係,《山海經?大荒西經》中 “西王母之山,靈脈四通” 的記載並非虛言。
    最關鍵的證據來自趙信的臨終囈語。這位半瘋癲的老修士在彌留之際,突然掙脫束縛,用斷腕蘸著自己的血,在混元閣地宮的石壁上畫出完整的 “鎖脈陣” 破解圖。血紋中顯現的 “三龍匯首” 圖案,與厲公掌心的盤龍印記、岐山的靈脈走向、不死樹幼苗的紋路形成完美對應。
    “悼公陛下的預見沒錯。” 嬴芮望著石壁上的血圖,老淚縱橫,“岐山靈脈正是連接昆侖與西戎的樞紐,隻要解開鎖脈陣,不僅能滋養不死樹,還能重新激活盤龍靈脈與月狼靈脈的流通,徹底解決靈竭危機!”
    厲公卻注意到血圖角落的微小符號。這個類似饕餮骨甲紋路的標記,在定脈珠青光下泛著不祥的灰光,與趙信之前描述的 “昆侖密道反向靈脈流” 完全一致 —— 這意味著岐山靈脈的異動,很可能已被晉軍的窺靈陣察覺,甚至可能引來更可怕的存在。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三、晉軍窺靈陣的威脅
    河西的晉軍大營中,趙午正站在窺靈陣眼的聚靈塔上。這位晉軍統帥的清靈幡在夜風中獵獵作響,幡麵映出的岐山影像裏,不死樹幼苗的紅光如跳動的心髒,與周原靈脈的綠色紋路交織成網,讓他眼中閃過貪婪的光芒。
    “周室的鎖脈陣果然名不虛傳。” 趙午的指尖劃過幡麵,清靈術的青光在岐山主峰形成虛擬的 “死門”,“可惜他們沒想到,三百年的靈脈沉澱,反而讓鎖脈陣變成了最好的養脈容器,現在被秦蠻子撿了便宜。”
    他身後的七名清靈銳士同時躬身,為首的趙甲趙午之侄)呈上《破陣策》:“叔父,按窺靈陣反饋的靈脈波動,岐山的鎖脈陣核心在‘鳳鳴崖’的玄黿巢穴,隻要用‘清靈噬靈術’刺激玄黿,讓它衝撞陣眼,鎖脈陣自會崩潰。”
    聚靈塔的水晶球中,突然浮現出秦厲公的身影。這位年輕秦公掌心的盤龍印記與岐山靈脈產生的共鳴,讓水晶球劇烈震顫,趙午的清靈幡竟出現短暫的黯淡 —— 這種靈脈壓製讓他臉色驟變。
    “看來秦蠻子出了個了不得的人物。” 趙午的清靈術注入聚靈塔,水晶球中的影像立刻切換到雍城,血靈塔廢墟的防護罩範圍雖小,卻在岐山靈脈的滋養下泛著健康的紅光,“傳我命令,河西的‘七星攔截陣’前移百裏,給秦蠻子送份‘賀禮’。”
    晉軍的異動很快被秦厲公察覺。阿柴的狼騎兵在河西邊境,截獲了前往綿諸部的晉軍信使,密信中趙午與綿諸部首領的約定赫然在目:晉軍負責破解鎖脈陣,綿諸部則以獸靈術牽製秦地修士,事成後平分岐山靈脈資源。
    “他們想坐收漁翁之利。” 厲公將密信拍在案上,定脈珠碎片的青光在信紙上燒出洞孔,“窺靈陣隻能監測靈脈波動,無法直接破解鎖脈陣,趙午這是想借玄黿和綿諸部的手,削弱我們的力量。”
    羋啟突然展開一幅新繪製的《岐山防禦圖》。楚國修士用清靈術在圖上標注出七處薄弱點:“君上,我們可以將計就計。在晉軍與綿諸部的必經之路,布設‘雙紋陷阱陣’,用秦地的血爆術、戎狄的煞靈術、周原的靈脈之力,形成三重絞殺。”
    四、三派修士的意見分歧
    混元閣的爭論持續了五日五夜。圍繞 “如何開采岐山靈脈”,三派修士提出的方案截然不同,甚至爆發了激烈的術法衝突,玄石地麵的雙紋陣因能量碰撞而泛起刺目的白光。
    “必須用‘血靈祭’!” 秦地修士首領嬴拓的血爆錘在石案上砸出深坑,赤色光紋中浮現出盤龍靈脈的虛影,“周原靈脈與我秦同源,隻有用秦公的盤龍印記配合百名修士的血竅精華,才能安全解開鎖脈陣,這是《靈脈嫁接術》的古法!”
    阿柴的狼爪突然拍在血爆錘上,青黑色的煞靈紋與赤色光紋形成對峙:“你們的血靈祭隻會汙染靈脈!” 戎狄首領的半狼形態在激動中顯現,“應該用我族的‘月狼嘯’,喚醒沉睡的玄黿,讓它自願移開陣眼,這才是與靈脈共生之道!”
    羋啟展開的方案則更為折中。楚國修士的清靈術在案上形成虛擬的鎖脈陣模型:“可以分三步走,先以不死樹幼苗的紅光安撫靈脈,再用清靈術淨化鎖脈陣的戾氣,最後由君上的盤龍印記引導,讓三派修士合力破解,既不用犧牲,也能避免衝突。”
    厲公的定脈珠在此時懸浮於模型上方,青光將三種方案的優點融合,在虛擬陣眼處形成新的破解圖:“嬴拓首領提供血靈祭的核心口訣,阿柴首領負責與玄黿溝通,羋啟修士主持清靈淨化,三派各展所長,方為上策。”
    但分歧並未完全消除。秦地修士擔心月狼嘯會驚動晉軍,戎狄狼騎質疑血靈祭的安全性,楚國修士則憂慮清靈術的淨化效率 —— 這些爭論在厲公出示趙信血圖的 “三龍匯首” 圖案後,才勉強達成共識。
    “明日起,開始籌備岐山之行。” 厲公將定脈珠碎片分贈三派首領,“嬴芮大夫留守雍城,確保靈脈井的穩定;其餘人隨我前往周原,成敗在此一舉。”
    五、不死樹幼苗的靈脈指引
    岐山周原舊廟的不死樹幼苗,在厲公抵達時展現出驚人的變化。原本尺許高的植株已長至三尺,葉片上的乾卦紋路在陽光下流轉,每片葉子的尖端都凝結著一滴金色液珠,滴落在地時會形成微型的雙紋陣,滋養周圍的靈脈土壤。
    “君上請看。” 羋啟的清靈術引導著一滴金液,在石壁上繪製出岐山的深層靈脈圖,“這些液珠蘊含的靈脈信息,比任何典籍都準確,它正在告訴我們鎖脈陣的薄弱點 —— 位於鳳鳴崖西側的‘艮位’,那裏的靈脈流最緩慢。”
    厲公的手掌輕輕撫過幼苗的樹幹,盤龍印記在接觸的瞬間,整棵植株突然爆發出衝天紅光,周原的靈脈在紅光中劇烈震顫,遠處的岐山主峰傳來隱約的龍吟 —— 這是《周易》記載的 “飛龍在天” 之兆,預示著 “利見大人,事可期”。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更令人振奮的是,幼苗的根係已與古井相連。井底滲出的不再是普通井水,而是泛著雙紋的靈脈精華,秦地修士飲用後,血竅中淤塞的死氣明顯減少;戎狄狼騎用井水擦拭煞靈晶,發現礦石的純度提升了三成;楚國修士的清靈術在接觸井水時,青光中不再出現灰斑。
    “這才是真正的靈脈共生。” 厲公看著三派修士的變化,眼中閃過堅定的光芒,“不死樹幼苗不僅是希望,更是指引,它正在幫我們適應岐山靈脈,為破解鎖脈陣做準備。”
    但危機也隨之而來。當晚的月圓之夜,不死樹幼苗突然發出刺耳的嗡鳴,葉片上的紋路扭曲成 “凶” 字,古井的井水翻湧著黑色漩渦 —— 這是靈脈示警,與雍城傳來的急報不謀而合:晉軍的七星攔截陣已突破河西防線,正向岐山推進。
    六、周原舊廟的深夜密謀
    厲公在周原舊廟的深夜會議上,展開新繪製的《岐山防禦圖》。圖中用朱砂標注的晉軍動向與窺靈陣範圍,與不死樹幼苗的示警完全吻合,鳳鳴崖的鎖脈陣眼已處於晉軍的攻擊範圍邊緣。
    “趙午的目標很明確。” 厲公的手指點在陣眼位置,“他們想趁我們破解鎖脈陣的關鍵時刻發動突襲,奪走不死樹幼苗和岐山靈脈的控製權。”
    嬴拓的血爆錘在圖上劃出赤色防線:“可以在鳳鳴崖布設‘血靈陣’,用秦地修士的血絡符形成屏障,拖延晉軍的進攻,為破解鎖脈陣爭取時間。”
    阿柴的狼爪則指向岐山北側的峽穀:“狼騎兵可以埋伏在此,待晉軍進入穀中,用煞靈術引發雪崩,切斷他們的退路,讓其首尾不能相顧。”
    羋啟的清靈術在圖上形成虛擬的 “迷蹤陣”:“我們可以利用周原的地形,用清靈術製造幻象,讓晉軍誤以為鎖脈陣在別處,從而調虎離山,保護真正的陣眼。”
    厲公綜合三派的策略,在圖上形成完整的防禦體係:“血靈陣正麵迎敵,迷蹤陣混淆視聽,狼騎兵斷其後路,同時派一支精銳小隊,趁亂破解鎖脈陣,隻要靈脈複蘇,晉軍的清靈術就不足為懼。”
    會議結束時,不死樹幼苗的葉片突然指向雍城方向。厲公心中一動,立刻派快馬返回探查,結果證實了他的擔憂 —— 綿諸部的獸靈師已繞過西戎防線,正偷襲雍城的靈脈井,試圖牽製秦軍的注意力。
    “趙午果然夠狠。” 厲公的盤龍印記因憤怒而發亮,“想讓我們首尾不能相顧,沒那麽容易。” 他立刻調整部署,增派一半的戎狄狼騎回援雍城,同時加快破解鎖脈陣的進度。
    七、鳳鳴崖的玄黿之謎
    岐山鳳鳴崖的探察小隊帶回了關於玄黿的關鍵信息。這種《山海經?中山經》記載的 “靈脈守護獸”,背甲上的紋路與鎖脈陣的陣眼完全吻合,它的呼吸節奏與岐山的靈脈波動同步,顯然三百年間,玄黿已與鎖脈陣融為一體。
    “它不是在守護陣眼,它就是陣眼。” 阿柴的煞靈紋在接觸崖壁時,與玄黿的氣息產生共鳴,“我族的老人們說,玄黿是上古靈脈所化,能感知人心善惡,若強行攻擊,隻會讓它收緊陣眼,徹底鎖死靈脈。”
    厲公的定脈珠在崖頂發出青光,與玄黿的背甲紋路產生共鳴。在青光的映照下,他看到了玄黿記憶中的畫麵:周室東遷時,一位老者用自己的血竅精華喂養玄黿,讓它守護鎖脈陣,等待 “能讓靈脈重生之人”—— 那老者的掌紋,竟與厲公的盤龍印記驚人相似。
    “看來玄黿一直在等我們。” 厲公的聲音帶著釋然,“它不是敵人,是等待喚醒的夥伴。” 他決定采納阿柴的建議,用月狼族的 “靈脈溝通術”,嚐試與玄黿建立聯係,而非強行破解。
    羋啟的清靈術在此時提供了關鍵助力。楚國修士在崖壁上繪製出 “靈脈共鳴陣”,將不死樹幼苗的紅光引入玄黿巢穴,這種純淨的靈脈能量果然讓玄黿的呼吸變得平穩,背甲上的鎖脈陣紋路也泛起柔和的綠光。
    “再有三日,應該就能讓玄黿自願移開。” 羋啟擦去額頭的汗水,清靈術的消耗讓他臉色蒼白,“但晉軍的窺靈陣肯定也察覺到了,他們隨時可能發動攻擊。”
    厲公望著崖下奔騰的渭水,突然想起秦悼公的臨終遺言:“靈脈的傳承不在器物,而在人。” 他知道,與玄黿的溝通不僅是破解鎖脈陣的關鍵,更是秦國與靈脈重新建立信任的開始,這種信任,將是抵禦晉軍的最堅實屏障。
    八、雍城與岐山的雙線危機
    雍城的急報在厲公準備與玄黿深度溝通時抵達。嬴芮的竹簡上,血字記載著綿諸部的獸靈師已突破外城防禦,正用邪術汙染靈脈井,雖然暫時被秦地修士擊退,但靈脈井的死氣濃度已再次上升,情況危急。
    “是趙午的調虎離山計。” 嬴拓的血絡符因憤怒而發亮,“他們想讓我們分兵回援,削弱岐山的防禦力量,再趁機奪取鎖脈陣。”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岐山的局勢也驟然緊張。窺靈陣傳來的晉軍動向顯示,趙午的主力已離開河西大營,正向鳳鳴崖推進,前鋒的清靈銳士距周原舊廟隻剩五十裏,空氣中已能聞到清靈術特有的青白色氣息。
    “不能分兵。” 厲公的定脈珠在案上劃出雙線防禦圖,“嬴芮大夫能守住雍城,我們的重心必須放在岐山,隻要破解鎖脈陣,靈脈複蘇的力量就能反哺雍城,擊退綿諸部。”
    他的決定引發了新的爭論。秦地修士擔心家人的安危,戎狄狼騎則不願讓月狼靈脈的源頭再次陷入危機,羋啟修士雖然支持厲公,卻也憂慮雙線作戰的消耗。
    厲公最終做出的部署兼顧了兩地:
    派阿柴的弟弟阿狼率三百狼騎回援雍城,攜帶不死樹幼苗的三滴金液,用靈脈精華淨化靈脈井的死氣。
    嬴拓率秦地修士加強鳳鳴崖的防禦,用血靈陣構建第一道防線。
    羋啟繼續主持玄黿溝通,厲公親自坐鎮周原舊廟,協調兩地戰況。
    “晉軍和綿諸部想讓我們顧此失彼,我們偏要兩處兼顧。” 厲公的盤龍印記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岐山靈脈的複蘇,不僅要解決危機,更要證明我秦能同時守護雍城與周原,讓西陲看到團結的力量。”
    九、開采岐山的決心與籌備
    厲公在鳳鳴崖舉行的誓師大會上,正式宣布開采岐山靈脈的決定。三派修士、周原百姓、甚至聞訊趕來的西戎部落代表,在不死樹幼苗的紅光中肅立,聽著年輕君主的誓言在山穀中回蕩。
    “三百年前,周室東遷,留下沉睡的靈脈;三百年後,我們來到這裏,不是為了掠奪,是為了喚醒。” 厲公的定脈珠與玄黿的背甲產生共鳴,鎖脈陣的紋路在紅光中泛起漣漪,“從今日起,岐山不再是廢棄的聖地,將是西陲靈脈的新起點!”
    大會確定的開采籌備方案,為後續的行動奠定了基礎:
    靈脈勘探:由羋啟帶領的清靈術小隊,詳細繪製岐山的深層靈脈圖,標注鎖脈陣的所有節點。
    防禦布置:嬴拓的血靈陣與阿柴的月狼陣在鳳鳴崖形成交叉防禦,同時在晉軍必經之路布設陷阱。
    靈脈溝通:每日清晨,厲公親自用盤龍印記與玄黿溝通,逐步建立信任,為最終移開陣眼做準備。
    物資儲備:從雍城調運混元麥種子、煞靈晶礦石、清靈草等物資,在周原建立臨時基地,確保開采期間的供應。
    當夕陽西下,厲公站在鳳鳴崖頂,望著不死樹幼苗的紅光與岐山的靈脈綠光交織成網,心中充滿了決心。他知道,開采岐山靈脈的道路絕不會平坦,晉軍的窺靈陣、鎖脈陣的奧秘、玄黿的態度,甚至內部的潛在分歧,都是需要克服的挑戰。
    但看著身邊三派修士協同演練的場景,看著周原百姓重新燃起希望的眼神,厲公堅信,這個決定是正確的。岐山靈脈不僅是解決燃眉之急的希望,更是團結西陲、重振秦國的契機,而這場籌備,將是實現這一切的第一步。
    夜色中的岐山,不死樹幼苗的紅光與玄黿背甲的綠光交相輝映,仿佛在為即將到來的開采行動預熱。厲公的盤龍印記在掌心微微發燙,與整個岐山的靈脈產生共鳴,他知道,一場關乎秦國未來的靈脈開拓,即將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拉開序幕。
    喜歡金戈玄秦請大家收藏:()金戈玄秦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