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童盟聚力護山河,薪火長明映千秋

字數:3641   加入書籤

A+A-


    兩界山的晨光剛漫過地脈全圖石碑,將碑身的金色靈紋染成暖橙色時,廣場上就傳來此起彼伏的歡快招呼聲。來自修真界各地的“地脈小衛士”代表們,背著裝滿守護成果的小竹簍——有的裝著監測日記,有的塞著自製工具,還有的捧著靈草標本——陸續匯聚到廣場中央。首屆“地脈小衛士同盟”成立儀式,正迎著朝陽緩緩拉開序幕,空氣中彌漫著靈草清香與孩童們的朝氣。
    蘇清寒站在高台旁的青石欄杆邊,看著孩子們三五成群圍在一起,興奮地互相展示自己的“寶貝”:風溪鎮的王小樹舉著自製的竹製測靈尺,尺身上用紅漆標注著刻度,驕傲地演示如何測量靈草高度;南疆苗寨的銀飾女孩捧著迷你預警鈴,輕輕晃動讓大家聽鈴鐺碰撞的清脆聲響;東海漁村的孩童則掏出貝殼製成的靈水收集器,殼內還裝著少許從家鄉帶來的海水,說能通過水質判斷地脈靈氣。每一件工具都透著童真與巧思,讓蘇清寒的眼中滿是笑意。她走到孩子們中間,聲音溫和卻清晰:“成立同盟,不是為了給大家增加約束,而是為了讓你們的守護力量更集中。以後遇到解決不了的問題,你們可以跨地域互相請教;有新的發現與方法,也能通過同盟更快分享給更多夥伴,讓守護的智慧流動起來。”
    墨淵此時捧著一疊同盟章程走來,章程用孩子們喜歡的彩色靈紙裝訂,封麵上畫著“守護樹”與地脈節點的圖案,內頁的條款也用淺顯易懂的語言寫成,還穿插著小插畫。他將章程逐一分發給每個孩子,蹲下身與他們平視:“章程裏寫的,都是大家之前在交流會上提出的想法——比如定期記錄地脈情況,每年舉辦一次同盟交流會,還有主動幫助身邊的小夥伴學習守護方法。這不是束縛,是幫大家把守護的想法變成具體的行動,讓你們的守護之路走得更穩、更遠。”一個紮著雙馬尾的小女孩指著章程裏的插畫,好奇地問:“墨尊上,這個畫裏的守護樹,是不是我們今天要種的那棵呀?”墨淵笑著點頭:“沒錯,等會兒我們一起種下它,讓它和你們的同盟一起長大。”
    成立儀式的核心環節,是孩子們共同種下一棵“守護樹”。樹苗由護世盟從靈脈穀培育而來,用千年靈木的幼苗嫁接而成,枝幹挺拔,葉片泛著淡淡的靈氣光澤。廣場中央早已挖好樹坑,坑底鋪著一層靈脈晶屑,能為樹苗提供持續的靈氣滋養。每個孩子都提前準備了一塊小木牌,上麵寫著自己的名字與守護心願,有的還畫了簡單的圖案。王小樹的木牌上用炭筆寫著“要讓風溪鎮的靈草越來越多,地脈永遠穩定”,南疆銀飾女孩的木牌上畫著靈蠱與綠油油的靈田,東海漁村的孩童則在木牌上刻著海浪與靈魚的圖案,邊緣還塗了藍色顏料。孩子們排著隊,依次將木牌掛在樹苗的枝幹上,然後共同提著裝滿靈泉水的木桶,小心翼翼地為樹苗澆水。陽光灑在孩子們專注的小臉上,他們眼中滿是期待,仿佛已經看到這棵樹苗長成參天大樹,枝葉覆蓋整片廣場的模樣。
    當日午後,同盟剛成立不久,就接到了首個“守護任務”——來自西北高原私塾的傳訊符匆匆送到護世盟。符紙上的字跡帶著焦急:“近日高原靈草長勢突然變差,葉片發黃、生長緩慢,孩子們觀察後懷疑是地脈出現異常,卻找不到具體原因,懇請同盟派夥伴前來幫忙分析解決。”蘇清寒與墨淵商議後,決定讓小衛士們自主組隊前往,護世盟隻派兩名弟子在旁協助,主要目的是鍛煉孩子們的實戰分析與協作能力。
    聽到能參與實戰任務,孩子們都格外興奮,迅速按照各自的特長分成三支小隊:王小樹對靈草特性最熟悉,主動帶領“靈草監測隊”,負責觀察靈草生長狀態、記錄異常特征;南疆銀飾女孩擅長使用預警工具,帶領“預警分析隊”,用自製的預警鈴、感應木牌等工具監測地脈波動;東海漁村的孩童心思細膩,擅長整理數據,組成“數據記錄隊”,負責匯總兩隊收集的信息,對照啟蒙讀本查找相關知識。飛舟上,孩子們圍坐在案幾旁,認真討論著初步計劃:有的翻閱啟蒙讀本中“靈草與地脈關係”的章節,有的模擬可能遇到的問題並提出應對思路,連往日裏愛打鬧的幾個男孩都變得格外專注,生怕錯過任何一個細節。
    飛舟抵達西北高原時,迎接他們的是一群穿著厚實棉襖的當地孩子與私塾先生。高原的風帶著寒意,卻絲毫沒有影響小衛士們的熱情。他們立刻按照計劃行動起來,分散到靈草種植區各處。王小樹蹲在一片發黃的靈草旁,小心翼翼地用測靈尺測量靈草的高度,又對比正常靈草的葉片顏色,在本子上認真記錄:“這片靈草的高度比正常情況矮了半指,葉片邊緣發黃,葉脈也不如往常清晰,肯定是吸收的靈氣不夠。”南疆銀飾女孩則將迷你預警鈴放在靈草旁的平整石頭上,靜靜觀察了一刻鍾,發現鈴身紋絲不動,沒有任何碰撞聲響:“目前地脈沒有出現震動或偏移的跡象,靈氣波動很平穩,可能是靈氣流動速度變慢,導致靈草吸收不足。”東海漁村的孩童們則在種植區周邊尋找靈泉,發現往常清澈湍急的靈泉,此刻流速比往常慢了許多,水質也略顯渾濁,不像以前那樣透亮。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根據三支小隊收集的信息,護世盟的協助弟子結合高原環境特點,提出了初步判斷:近期高原降雪量比往年同期少了近六成,導致土壤濕度不足,間接影響了地脈靈氣的循環速度,使得靈草無法及時吸收足夠的靈氣。小衛士們聽完分析後,立刻結合啟蒙讀本中的知識,共同提出了解決方案:采用“靈草精準灌溉法”,將靈泉水分成細小水流,用竹筒引導著緩慢澆灌靈草根部,避免水流過急衝刷土壤;同時在每株靈草根部周圍埋下少量碾碎的靈脈晶屑,利用晶屑的靈氣吸附特性,幫助靈草更好地吸收周邊靈氣。確定方案後,孩子們立刻分工合作:“靈草監測隊”負責引導水流灌溉,“預警分析隊”幫忙分發晶屑,“數據記錄隊”則在一旁記錄每片靈草的澆灌量與晶屑用量,還定時觀察靈草的狀態變化,忙得不亦樂乎,連高原的寒風都仿佛被他們的熱情驅散了。
    兩天後,高原的靈草漸漸恢複了往日的翠綠,葉片舒展,生長速度也明顯加快。私塾先生握著王小樹的手,臉上滿是感激:“多虧了你們這些小英雄,靈草才保住了!要是再這樣下去,今年的靈草收成就要受影響了,你們真是合格的地脈小衛士!”小衛士們還將此次解決問題的過程、方法與結果詳細整理成報告,配上手繪的靈草狀態對比圖,打算帶回同盟,分享給其他小夥伴,讓更多人學會應對類似情況。
    返回兩界山後,“地脈小衛士同盟”成功完成首個任務的消息很快傳開,修真界各地的孩子都紛紛傳訊,申請加入同盟。同盟的規模不斷擴大,林小滿還協助孩子們製定了“同盟成長計劃”,設立了“月度發現獎”——每月評選出最有價值的地脈發現或創新方法,獎勵一本定製的啟蒙讀本增補頁與小工具材料包,鼓勵孩子們積極探索、主動創新。同時,林小滿根據孩子們在任務中提交的報告,整理出一本《小衛士實戰手冊》,專門收錄他們解決實際問題的案例、創新工具的製作方法,以及團隊協作的經驗,手冊同樣采用圖文結合的形式,方便更多孩子學習借鑒。
    夜晚,兩界山的星空格外明亮,銀河清晰地橫跨在夜空,繁星如同碎鑽般點綴其間。蘇清寒與墨淵並肩站在議事壇的露台上,望著廣場上仍在熱烈討論的小衛士們——他們圍坐在剛種下的“守護樹”旁,有的分享此次高原之行的收獲,有的討論下一次任務的計劃,還有的在交流新的監測工具想法。“你看,”蘇清寒輕聲開口,聲音被晚風輕輕托起,帶著幾分感慨,“這些孩子已經真正成為了地脈守護的一員,他們的力量或許看似微小,卻充滿了無限的希望與可能,比我們預期的還要強大。”墨淵握緊她的手,掌心的溫度傳遞著堅定與溫柔,眼中滿是對未來的期待:“守護的薪火已經穩穩傳遞到他們手中,隻要這個同盟在,隻要孩子們心中的信念不熄滅,這份守護的力量就會永遠延續下去,修真界的山河也會永遠安寧,千秋盛世也會永遠存續。”
    月光如水,靜靜灑在兩界山的每一寸土地上,照亮了廣場中央的“守護樹”,枝葉在夜風中輕輕搖曳,仿佛在輕聲訴說著一個關於團結、成長與永恒守護的故事。這個故事,會在一代又一代小衛士的心中延續,在他們的實踐中不斷豐富,直到地脈永存,盛世無疆。
    本章完。
    喜歡地脈千年:守護者的征程請大家收藏:()地脈千年:守護者的征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