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春深互助解新困,網絡同心護脈廣

字數:3147   加入書籤

A+A-


    兩界山的暮春,靈草區的嫩芽已長成半尺高的綠苗,守護林的花苞綻放出淡粉的花瓣,微風拂過,滿院都是花香。地脈小衛士同盟的孩子們正圍著“護脈網絡監測屏”——屏幕用靈術連接各村的測靈儀,實時顯示著8個村莊的地脈靈氣數據。突然,清塘村的靈氣數值開始下降,屏幕旁的預警燈也閃爍起來。
    王小樹立刻湊近屏幕,指著清塘村的數據皺起眉:“靈氣濃度從13.1降到12.5了,還在往下掉!清塘村是濕地地形,之前說過濕地地脈容易因水位變化出問題,咱們得趕緊聯係他們問問情況。”他身旁的隊員立刻拿出傳訊符,快速發送消息,沒過多久就收到回複:“清塘村說最近連續下雨,濕地水位暴漲,淹沒了部分地脈節點,導致靈氣無法正常流通,他們嚐試排水但效果不好,請求網絡支援。”
    銀飾女孩迅速翻開《護脈網絡分級標準手冊》,找到濕地地脈應急支援方案:“按標準,清塘村對接的幫扶村是碧水村同屬水域相關地形),咱們兩界山有靈草監測經驗,黑石村擅長岩石區排水濕地周邊多岩石),可以組成‘濕地應急支援隊’一起去!”她一邊說一邊整理“支援工具清單”:防水測靈儀、岩石縫隙疏通工具、臨時排水管道用空心竹管製作),還有碧水村之前分享的“濕地水位調控手冊”。
    “數據記錄隊”的孩子們則快速調取清塘村的地脈圖譜,在上麵標注出被淹沒的地脈節點位置:“圖譜顯示,有三個關鍵節點在濕地低窪處,現在應該已經被水淹沒了。咱們到了之後,要先疏通這些節點周邊的岩石縫隙,再搭建臨時排水管道,降低水位,讓靈氣重新流通。”
    蘇清寒看著準備就緒的孩子們,點頭說:“這次支援要注意兩點:一是優先保護地脈節點,避免長時間泡水導致靈氣流失;二是要把應急處理過程整理成‘濕地地脈抗洪案例’,補充到網絡培訓資料裏,讓其他村莊遇到類似情況有參考。”
    墨淵此時拿著一份“清塘村地脈應急分析”走來,分析指出:“連續降雨導致濕地水位超過安全線,地脈節點被淹後,靈氣無法通過岩石縫隙滲透,反而隨水流流失。建議先在節點周邊挖‘環形排水溝’,再用靈脈晶屑鋪設‘靈氣引導層’,幫助靈氣重新聚集。”他指著分析說:“你們可以讓黑石村負責挖排水溝和疏通岩石縫隙,碧水村指導水位調控,兩界山負責鋪設靈脈晶屑和監測靈氣變化,分工明確效率更高。”
    孩子們立刻用傳訊符聯係碧水村和黑石村,兩隊代表很快回複已準備好工具,隨時可以出發。出發前,兩界山的孩子們還特意從靈草區采摘了幾株耐濕靈草:“帶著這些靈草去,等水位下降後種在節點周邊,能幫助穩定地脈靈氣,還能監測後續靈氣變化。”
    飛舟抵達清塘村時,村長帶著村民早已在濕地邊緣等候,每個人臉上都滿是焦急。“小英雄們可算來了!”村長指著被淹沒的濕地,聲音急促:“你們看,那邊的地脈節點已經被淹了大半天,靈氣越來越弱,再這樣下去,濕地裏的靈草就要枯萎了!”孩子們順著村長指的方向看去,隻見大片濕地被水覆蓋,隻有幾株高大的靈草露出頂端,水麵上還漂浮著少量枯黃的靈草葉。
    濕地應急支援隊立刻行動起來。黑石村的代表率先拿出鐵鍬和特製的窄溝鏟,教村民挖“環形排水溝”:“圍繞地脈節點挖一圈半尺深、一尺寬的溝,溝底要向外側傾斜,這樣水能快速流出去,還不會傷到節點本身。”村民們跟著學,雖然泥巴沾滿了褲腿,卻沒人抱怨,很快就挖好了第一條排水溝,積水順著溝緩緩流出。
    碧水村的代表則拿著水位監測儀,在濕地不同區域測量水位:“這裏的水位比安全線高了兩尺,得再挖三條排水溝,同時用竹管搭建臨時排水管道,把水引到遠處的河流裏。”他們還教村民如何判斷水位是否降到安全線:“看到濕地裏的‘水位標記石’露出一半,就說明水位正常了,這時候要及時停止排水,避免濕地過於幹旱。”
    兩界山的孩子們則在水位稍降後,開始鋪設靈脈晶屑:銀飾女孩將晶屑均勻撒在地脈節點周邊,形成一層薄薄的“靈氣引導層”;王小樹用測靈儀實時監測:“靈氣濃度開始回升了,從12.3升到12.6了!”孩子們還教村民如何觀察靈草狀態:“靈草葉片重新變綠、挺直,就說明靈氣恢複正常了,要是葉片還是發黃,就要檢查是不是還有節點被淹。”
    當天下午,經過所有人的努力,濕地水位終於降到安全線,地脈節點露出水麵,靈氣濃度穩定在12.9,接近正常水平。村長激動地握著王小樹的手,聲音裏滿是感激:“謝謝你們!要是沒有你們幫忙,我們村的地脈就真的要出大問題了!以後你們有需要,清塘村一定全力支援!”
    支援隊還幫清塘村製定了“濕地地脈防洪預案”:雨季前提前清理排水溝,在濕地邊緣設置“水位預警樁”超過預警線就啟動排水),定期檢查地脈節點周邊的岩石縫隙,防止堵塞。“數據記錄隊”的孩子們還教村民使用“濕地靈氣監測app”,能實時查看靈氣濃度和水位變化,方便及時發現問題。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離開清塘村前,支援隊和村民們一起在濕地邊緣立了一塊“護脈網絡互助紀念石”,上麵刻著“兩界山·碧水村·黑石村·清塘村 聯合抗洪護脈成功”,還記錄了應急處理的關鍵步驟。銀飾女孩在紀念石旁種上帶來的耐濕靈草,笑著說:“讓這株靈草陪著清塘村的地脈一起生長,也見證我們網絡的互助力量!”
    返回兩界山時,夕陽正將天空染成橙紅色。孩子們坐在飛舟上,翻看著此次支援的記錄,臉上滿是自豪。王小樹說:“這次濕地應急支援太成功了!以後不管是洪水、幹旱還是地脈堵塞,咱們網絡都能快速組隊解決,守護的地脈會越來越多!”銀飾女孩點頭:“我們要把這次的案例詳細整理出來,加上現場照片和操作視頻,下次培訓營就教給其他村莊,讓大家都學會應對濕地抗洪問題!”
    當晚,護世盟的議事壇裏燈火通明。孩子們將此次支援經曆整理成“濕地地脈抗洪案例”,補充到《小衛士實戰手冊》的“網絡應急案例庫”章節。案例裏不僅有詳細的應急步驟、工具清單,還有各村莊的分工說明和後續預防措施。蘇清寒與墨淵看著案例,欣慰地說:“你們用實際行動證明,護脈網絡的同心互助能解決各種複雜的地脈問題。相信未來,會有更多村莊依靠這個網絡守護好自己的地脈,修真界的山河也會永遠安寧。”
    月光灑在兩界山,靈草區的綠苗在夜色中輕輕搖晃,守護燈的光芒與手冊上的字跡交相輝映,訴說著護脈網絡同心解困的故事。這份跨越山海的情誼與智慧,會繼續傳遞,讓更多地脈常青,直到地脈永存,盛世無疆。
    本章完。
    喜歡地脈千年:守護者的征程請大家收藏:()地脈千年:守護者的征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