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邊境之森的外線

字數:4686   加入書籤

A+A-


    邊境之森。
    凱爾塔森林的外圍附屬森林。
    由西到東,其狹長的形狀,緊貼著大裂穀中段。
    西線自傘骨山脈、內遊聖海、魔法堡而起,東線至馬文帝國、卡兵特地貌、爪拉瓦盆地。
    但已經說了,邊境之森狹長,東西二線很短,接壤的地方並不多。
    那麽,除了北邊的大裂穀,就剩下了碩長的南線。
    南線接壤了一共47座國度,6大特殊地貌。
    而與邊境之森南線接壤的眾多國家中,有五大王國掌握著邊境之森的南線的開發支配權。
    自西向東,分別是普魯斯王國、與坎提絲王國、馬爾提雅王國、諾芬巴馬王國、迪麗凱利王國,他們占據著邊境之森南線最富饒的土地。
    又被並稱為“平原五國”。
    受一些大國影響,他們的政治製度、文化、曆法都有著較大的差距,更因為地廣人稀和自然環境的多變,國內各地更是“百花齊放”。
    民間有說法,這些政治文化受和平原深處那些帝國影響為主,
    貴族是傳聞,是為了與“宗主國”進行政治接軌。
    也有吟遊詩人解釋,這些其實是“精靈”“月人”“魔法堡”傳入。
    亦有自信的人,說這一切都是土生土長,是他們本國人長久曆史下發展而來。
    但這五個國家都有一個共同點,地廣人稀。
    當然,除了平原五大國,亦有三座國境線離邊境之森很近,但國力同樣雄厚的大國,巴拉克地、提米索大特、剛門教國。
    其中,屬剛門尤其出名,不僅是他們屬於邊境之森附近罕見的教國,更是他們信仰的宗教,與排泄有關。
    他們認為,排泄的越多,人越幹淨,也象征著豐收、健康。同時,也是對抗“天降垢物”的第一線國家,近十紀年成為了三身聖教國的屬國。
    不過也正因為如此,循遊商人們走商路,很少經過這裏,一般終點都在普魯斯、巴拉克地等地。
    看著這一個個名字,饒是黎木也有些麻木。
    甚至黎木作為現代人,忍不住會把一些娛樂作品中的概念帶入。
    比如動漫裏,幾天一座城、幾集一座王國...隻覺得似乎也沒什麽。
    但重新平靜思緒,仔細去品,卻又突然意識到,一切似乎都不太一樣,這些都是一座座龐大的、複雜的王國。
    若是一個個城市的去逛,那可就有的走了。
    甚至是“城市麵積”,還不如一些“村莊麵積”。
    黎木又從一個極端,墜入另一個極端。
    忽然又覺得自身的渺小,忽然又覺得,自己可能窮極一生也看不盡南大區的風景。
    ......
    但同樣的。
    這樣的王國雖然看起來風光,實際上卻是土地開發率低的表現。
    除了城市農村。
    王國境內大部分的地區,都是低開發區,乃至未開發區。
    為了收攏國土。
    國家無奈下放自治權。
    所以,這些區域名義雖然都是國家的。
    其實,大多是當地貴族、士紳、地主在管。
    但又因為開發程度太低,投入大把精力從零開發並不合算。因此,很少有上層階級願意投入大把精力,開發這些“平窮”之地。
    四不管,四不管。
    這些區域時間久了,就成了“魔獸”“難民”“土著”“罪犯”紮根的地方。
    久而久之,也成為了“探險家”們的喜愛之地,亦是“冒險者”係統誕生的搖籃。
    有了這群人的到來。
    漸漸地,這些地方也並非如過去那般一無是處。
    雖然開發難度高,開發收益短期難以見效,但隱藏的好東西不少。
    “平窮之地”也因此改稱為“難啃的白麵包”。
    而隨著這些混雜的團隊紮根荒地,難以開發的地區便開始產出利益,貴族們自然喜聞樂見。
    比起自己動手開發,他們更樂意壓榨、割草、投資,以坐享其成。
    於是,除了城市、農村,誕生了第三個聚居利益環境:冒險者公會。
    有了貴族的投資。
    冒險者公會在極短的時間內野蠻生長,遍地開花。
    隨著時間推移,其中一些大體量的冒險者公會,甚至一度飛躍成為了“跨國勢力”。
    而眾多國家內,又普遍瓜分著一片共有的獨特白麵包,這片麵包,便是邊境之森。
    其不僅僅物產豐富、地緣複雜,更是連接各國的交通交匯點。
    在各類投入、刺激下,這裏的冒險者公會,尤其發達,遠超一般地區。
    它們又間接性,帶動了周圍經濟、影響了周圍環境。
    漸漸地,各類村子、營地形成的一種新型社會結構出現。
    而楚楚,當初就是從這其中的一座村子,被傭兵團隊抓去的馬爾提雅的。
    ......
    邊境之森某處。
    一處馬爾提雅人村莊。
    村裏有人說,他們的祖先是馬爾提雅建國前,惹怒了貴族,被當作犯人流放過來的。
    但不管過去怎樣,現在的他們對此並不關心,他們有著自己現在的判斷。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他們本身就看不慣那幫人的虛偽做派。
    他們的信仰也與眾不同。
    同時,他們也傳承了許多自己獨有的,有關於叢林的傳說和來自外界探險家帶來的故事。
    近來,混季臨近霧期,隻有極少的專業冒險者深入叢林,進行著最後的探索。
    雖然每紀這時候都會有人來賺賺最後的外快,但正常情況下,人數不至於這麽少。
    前段時間“哥布林災難”“炎化生物”的消息,怕是讓不少人都收了心思。
    今年接“大單子”的團隊,來來回回也就那麽些,就這,還是看在今年開價高的份兒上。
    而且,有經驗的冒險者到了森林裏,都會找一些“村莊”協助,亦或是幾個團隊一起接任務。
    沒有哪個冒險者會頭鐵到,僅憑一個小隊,就妄想吃下整個大單。
    但為了利益,大部分老練的團隊,除非是高難度任務,否則還是會以村莊協助為第一選擇。
    村莊位置,大多在邊境之森的中部圈層,一般冒險者還夠不到,且人跡罕至。
    這些村子大多有些手段,而且十分熟悉森林環境,在做任務的上某種程度要比一般的冒險者還要作用大。
    所以,為了長久地合作下去。
    在執行任務的途中,冒險者會主動和這些村莊打好關係,簽訂一些契約。
    畢竟彼此互相信任,事情才能進行下去。
    因此,那些能夠認識林中村莊的冒險者團隊,基本都算是有一定實力的團隊了。
    那些大單,也多半是這一類團隊在做。
    隻是,如今的環境下,通常被冒險者“哄著的”村民,卻又......
    喜歡奇壤請大家收藏:()奇壤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