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暗流湧動

字數:3634   加入書籤

A+A-


    東北最高軍事委員會成立的電文,如同在沉寂已久的華夏政壇投下一枚驚雷,其聲浪瞬間席卷大江南北。
    然而,與高層算計截然不同的是,在民間,在報界,在無數憂心國事的知識分子心中,這道電文卻宛若一道破曉的曙光。
    “民主之風首吹關外,青年統帥開東北新局!”
    ——天津《大公報》以頭版社論盛讚,稱此舉“打破父死子繼、兵隨將走的私兵舊習,首開軍事民主化、決策透明化之先河,為古老華夏帶來一絲現代政治的清新之氣”。
    “張漢欽巧設委員會,眾元老歸心,東北危局轉安!”
    ——上海《申報》詳細分析了委員會構成,認為張漢欽“以霹靂手段,行菩薩心腸”,既迅速整合了各方力量,避免了內亂,又以製度形式賦予了權力合法性,“其政治手腕之嫻熟,視野之開闊,令人驚歎其年少而老成”。
    “何以守華夏?曰民主,曰團結!觀張少帥之舉,方知答案!”
    ——北平的進步學者們在沙龍聚談中紛紛擊節叫好,將他與當下關內的混亂對比,稱“東北已現新氣象,國家統一之希望,或在於此”。
    一時間,“張漢欽”三個字不再是“少帥”這個模糊的繼承者符號,而是與“開明”、“進步”、“民主”、“智慧”等詞匯緊密相連。
    街頭巷尾,酒館茶肆,人們興奮地議論著關外的這場變革,仿佛從中看到了一個嶄新國家的模糊藍圖。
    許多南下的東北籍學生更是激動得熱淚盈眶,奔走相告:“老家有希望了!漢欽少帥是真要做事的人!”
    這滔天的聲望,如同無形的羽翼,迅速加持在張漢欽身上,讓他從一個可能被視作“僥幸繼位”的軍閥之子,一躍成為全國矚目的政治新星,承載了無數人對於結束亂世、走向清明的期望。
    而這巨大的聲望,也化作了一股強大的勢能,既為他接下來的行動提供了巨大的民意基礎,也如同一麵高聳的牆壁,將金陵方麵“糖衣炮彈”中的“糖衣”無限放大——常南京若再想明目張膽地打壓,就不得不先掂量一下這沸騰的民意。
    然而,在這片盛讚與歡呼之下,真正的暗流愈發洶湧。
    ————————————
    金陵,黃埔路官邸。
    “砰!”常南京罕見地失態,將茶杯頓在桌上,水漬浸濕了剛剛送來的電文。
    他臉上不見喜怒,但微微抽動的眼角暴露了他內心的驚濤駭浪。
    “娘希匹!這個張漢欽……他到底是誰教出來的?!”
    他聲音低沉,仿佛自言自語,“一套組合拳,打得滴水不漏!楊宇霆那個刺頭,就這麽被他裝進了籠子裏?”
    身後的陰影裏,戴雨農如同鬼魅般悄無聲息地上前一步,聲音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敬畏:“委座,我們可能都看走眼了。此子絕非紈絝。他深諳權力之道,借力打力,翻手為雲覆手為雨。這套委員會製度,看似分權,實則是他名正言順獨攬大權的利器!其政治手腕之老辣,心機之深沉,堪稱……少年梟雄。”
    “少年梟雄?”常南京冷哼一聲,手指重重敲在東北的位置上,“他這是要當東北王!一個團結的、有腦子的東北王,比十個張作霖還難纏!”
    他猛地轉身,眼中精光爆射:“不能讓他這麽順風順水!雨農,立刻去做兩件事!”
    “第一,明麵上,發動所有宣傳機器,給我捧!狠狠地捧! 盛讚張漢欽少帥‘深明大義’、‘開創民主新風’、‘實乃國家統一之楷模,青年將領之典範’!把他架到火上去烤!他不是要民主嗎?我就讓全國人民都看著他這個‘民主楷模’下一步怎麽走!”
    “第二,”他壓低了聲音,語氣變得陰冷詭譎,“暗地裏,啟動‘滲透計劃’!那個委員會不是有十一把椅子嗎?想辦法,讓他空出幾把!收買,策反,離間,甚至……清除! 目標首選那些非嫡係的元老和士官派殘餘!楊宇霆不是憋著一肚子火嗎?給他添把柴!讓他們內部繼續亂起來!”
    “明白!”戴笠眼中閃過興奮而殘忍的光芒,“我們會像水銀一樣,無孔不入。保證讓他的委員會,從頭到尾都漏風!”
    ————————————
    與此同時,旅順,關東軍司令部。氣氛更是如同爆炸前的火藥桶。
    “八嘎牙路!!”司令官村岡長太郎的咆哮聲震得屋頂灰塵簌簌落下,“那個支那浪蕩子!他怎麽會……他怎麽敢?!”
    桌子上,關於委員會細節的情報被他的拳頭攥得扭曲變形。
    他原以為張作林一死,東北會立刻陷入軍閥混戰的狂歡,帝國可以輕鬆摘取熟透的果實。
    卻萬萬沒想到,冒出來個張漢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幾乎一拳打碎了帝國所有的謀劃!
    高級參謀河本大作,這位皇姑屯事件的直接策劃者,臉色慘白,再無之前的得意:“閣下……我們失算了。他根本不是綿羊,是一頭披著羊皮的狼!一場會議,一場鴻門宴!楊宇霆和整個士官派的政治力量,幾乎被連根拔起,再無一戰之力!他的政治智慧,遠超其父!”
    “呦西……”特務機關長土肥圓賢二發出毒蛇般的歎息聲,他緩緩摘下眼鏡擦拭著,小眼睛裏閃爍著極度危險的光芒,
    “可怕的支那年輕人。他用規則殺人,比用刀槍更狠。我們期待的內亂消失了。一個被整合的、擁有現代製度雛形的東北,將是帝國征服事業上最硬的絆腳石。”
    短暫的死寂後,高級參謀河本大作猛地抬頭,語氣斬釘截鐵,充滿了不容置疑的決絕:“諸君!必須清醒了!張漢欽,其潛在危險性已全麵超越其父!張作林是守成之狐,而他是成長中的猛虎!絕不能給他時間整合內部、發展軍工、壯大軍隊!帝國百年國運,絕不能賭在一隻幼虎的仁慈上!”
    他目光掃過全場,聲音如同冰冷的軍刀:“我提議,必須不惜一切代價,在他徹底長成之前,予以肉體消滅! 張作林我們殺得,他兒子,我們更能殺!”
    “同意!”
    “附議!”
    “為了帝國!”
    短暫的爭論被迅速壓下,極端冒險主義再次占據了上風。
    村岡長太郎眼中凶光畢露,猛地拔出指揮刀,狠狠劈在桌角上:“呦西!就這麽決定!河本!土肥原!我不管你們用什麽方法!下毒!刺殺!製造意外!我要在一個月內,聽到張漢欽死亡的消息!行動等級:絕密!優先級:最高!關東軍傾盡所有資源,也要完成這個任務!”
    “哈依!!”
    一場針對張漢欽的、更加周密和瘋狂的刺殺陰謀,在這彌漫著軍國主義狂熱的密室中,迅速醞釀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