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三年規劃
字數:2044 加入書籤
十一月初,深秋的奉天,大帥府議事廳內,炭火燒得正旺。
張漢欽站在巨大的東北地圖前,手中拿著一份剛擬定的三年規劃草案,目光掃過在場每一位核心人員。
“諸位,”他聲音沉穩,“今日請各位來,就是要定下未來三年的發展大計。”
秘書長王樹翰率先起身匯報:“少帥,與美國美孚公司的首年合作款項已到賬,按您的指示,一百萬美元折合四百萬元大洋,全部存入新設立的‘東北發展基金’專用賬戶。預計三年可達一千兩百萬大洋。”
他推了推眼鏡,繼續道:“根據規劃,一半資金用於兵工廠擴建,另一半投入講武堂和東北大學。這是東北曆史上最大規模的教育和軍工投入。”
張漢欽點頭,目光轉向兵工廠督辦喜順:“說說你的方案。”
喜順立即起身,難掩激動:“少帥,若資金到位,我們完全可以在三年內實現月均產量兩千支二八式自動步槍的目標。具體方案如下...”
他詳細匯報了生產線建設、技術引進和人才培訓計劃,在場眾人聽得聚精會神。
“關鍵在於特種鋼材和精密機床,”喜順最後強調,“我已與德國克虜伯公司初步接洽,他們願意出售三條淘汰生產線,但需要我們用黃金支付。”
“準!”張漢欽毫不猶豫,“不僅要買生產線,還要請他們的工程師來奉天指導。李宜春處長,你英語流通,這事由你全權負責。”
留德歸來的李宜春立即領命:“保證完成任務!”
————————————
教育方麵的討論同樣熱烈。
王樹翰提出了一個大膽設想:“除了常規的工科擴招,我建議立即設立石油工程係和航空工程科。馮庸先生雖已赴美,但他走前推薦了兩位人選。”
他指向坐在角落的兩位年輕人:“這位是顧敬心博士,剛從美國俄克拉荷馬大學石油工程係畢業;這位是李一氓,原航空署技術顧問,曾在法國學習飛行技術。”
張漢欽眼睛一亮:“太好了!顧博士,石油係就交給你籌建。李顧問,講武堂新設航空科,由你負責。首批采購十架教練機,務必在一年內培養出我們自己的飛行員!”
於學忠插話道:“少帥,裝甲兵科也不能落後。我聯係上了在法國聖西爾軍校畢業的蔣鋤歐,他熟悉坦克戰術,可以主持裝甲兵訓練。”
“就這麽定!”張漢欽拍板,“我們要建立全亞洲最先進的軍事教育體係。”
關於留學生管理,王樹翰提出了新的人選:“我推薦由周培源先生接手留學基金管理工作。他是清華學校畢業後留美的高材生,現任東北大學物理係教授,既懂教育又熟悉美國情況。”
張漢欽對這位未來的著名科學家早有耳聞,當即同意:“準!告訴周先生,三年內選派一百五十名優秀學子赴美深造,專業要集中在航空、機械、石油和軍工領域。”
張漢欽環視全場,聲音激昂,“諸位!今日之安排,便是明日之格局!兵工廠的錘聲,就是東北自強的心跳;學堂裏的讀書聲,就是華夏未來的希望!散會之後,各自行事!我要看到的,是行動!”
“是!謹遵少帥號令!”眾人齊聲應和,聲震屋瓦,一股蓬勃的生氣彌漫在整個帥府之中。
————————————
在張漢欽的主導下,東北新建設運動正熱火朝天地展開。
財政,民生,教育,衛生甚至反腐工作,都在迅速推進。
然而,一場巨大的危機正在暗處醞釀:關東軍、黑龍會勾結了,張海鵬、於芷山等待裁軍的地方軍頭,與生存空間日益縮窄的土匪,意圖將新生的一切扼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