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東北元美元雙軌主權計劃
字數:8780 加入書籤
(PS:本章比較幹!不過相信以本書讀者朋友們的智慧,小菜一碟!)
————————————
“死路已明,生路在何方?”
張漢欽重複了一遍自己的問題,語氣平靜,卻帶著千鈞的重量,
“韋博士,你們的初步構想,是什麽?”
韋慶典深吸一口氣,與身旁的幾位同僚交換了一個堅定的眼神,他走到地圖前,拿起一支紅色的記號筆。
“少帥,生路在於‘控製’與‘轉化’。”
他的聲音恢複了學者的冷靜與自信,
“我們將這個計劃命名為——‘東北元美元雙軌主權計劃’。”
“總目標:
第一,百姓富:
1930年人均實際收入25 美元,
預計到1940年超過100 美元(翻四倍);
第二,內需擴:
東北本地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250%;
第三,雙主權:
法定貨幣:東北元(DBY)獨立發行、獨立利率;
獨立匯市:東北元/美元/日元/英鎊,每日做市,遠期合約可在倫敦出售;
獨立央行:東北元銀行(DBY Bank)自收鑄幣稅,不受南京、東京利率牽製。”
“其核心,就是將您手中的3億美元巨資。依照不同功能,切割為五個既獨立運作又相互支撐的資金池。”
————————————
“五池?”
張漢欽眉頭微挑,這個提法新穎而精準,立刻吸引了他的全部注意力,
“是哪五池?金額如何分配?各自使命又是什麽?”
這時,年輕的耶魯博士趙仔龍快步上前,接口道:“少帥,請您想象一下。您手裏這張3億美元的瑞士超級存折,威力太大,不能一口氣全花掉。”
“我們的辦法是,把它分成五本小存折,就像五個分好的錢包,專款專用,互不混淆。”
他邊說邊拿起粉筆,在旁邊的黑板上快速畫了一個簡單的表格框架。
“第一個錢包,我們叫它‘貨幣錨池’,金額是5000萬美元。”
趙仔龍在第一個格子裏寫下數字,
“它的核心使命就八個字:先穩物價,穩住基本盤。具體做法,待會兒請樊博士細說。”
張漢欽微微頷首,示意繼續。
————————————
“第二個錢包,是‘主權鑄幣池’,金額3000萬。”
趙仔龍寫下第二個數字,語氣興奮起來,
“這個池子的使命是‘生自己的錢’!”
“用美元做信用底子,生出我們自己的貨幣——東北元,然後收取‘印鈔稅’,實現金融自主!”
“哦?印鈔稅?”
張漢欽顯然對這個概念極感興趣,身體不自覺地向前傾了傾。
“正是!這其中的精妙在於製度和法律設計。”
一旁的哈佛女博士唐瑩適時接話,語氣中充滿自信,
“少帥,此事關乎主權,必須法律先行,細則容後詳稟。”
張漢欽點頭,目光回到趙仔龍身上。
————————————
趙仔龍受到鼓勵,粉筆指向第三個,也是最大的一格:“第三個錢包,是重中之重,名為‘生產股池’,金額高達1億7000萬美元!”
這個數字一出,連張漢欽都忍不住深吸了一口涼氣。
1億7000萬!這幾乎是總資金的一多半!
“它的使命最簡單直接,錢帶動就業和生產,分配股權,賺取外匯!”
趙仔龍用力一揮手臂,
“沿美元→資產→股權下沉分配→就業→出口的導鏈。
讓錢像母雞下蛋一樣,將部分股權下沉到民間。
與此同時,生出更多的錢和工作崗位,這是強健東北經濟的筋骨血肉!”
“好!這才是根本!”
張漢欽忍不住讚道,眼中閃爍著期待的光芒,
“此池如何運作,我待會兒要仔細聽。”
————————————
“第四個錢包,是‘保障險池’,金額3000萬。”
趙仔龍的粉筆移到下一格,
“使命是‘買保險’。
百姓富了,但要防止因病因災返貧。”
“這個池子的錢,用於設計儲蓄產品、農業災害保險、出口訂單保險等,為百姓和企業的財富保駕護航,解除後顧之憂。”
“未富先防貧,思慮周詳。”
————————————
張漢欽表示認可,
“最後一個呢?”
“第五個,是‘戰略儲備池’,金額2000萬美元。”
趙仔龍在最後一格寫下數字,表情變得異常嚴肅,
“少帥,這是我們最後的壓艙石。除非遇到極端特殊情況,經您特許,否則絕不動用。”
“它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種信心和保障。”
說完,他在黑板最下方畫了一條線,寫下總和:30,000萬美元。
——————————————
“少帥,這就是我們的‘五池’構想。”
趙仔龍放下粉筆,恭敬地說,
“總結起來就是:
用5000萬‘貨幣錨池’穩住物價,
用3000萬‘主權鑄幣池’生出自己的錢,
用1億7000萬‘生產股池’建設實業,
用3000萬‘保障險池’防範風險,
最後2000萬留作‘戰略儲備池’應對萬一。
五池各司其職,循序漸進,方能將3億美元的雷霆之力,化為滋養東北的綿綿春雨。”
張漢欽凝視著黑板上那清晰的框架,沉默了片刻,消化著這龐大而係統的規劃。
——————————————
隨即,他目光銳利地首先投向“貨幣錨池”:
“框架甚好,但關鍵在於執行。
樊博士,你這5000萬,具體如何穩住物價?我要聽細節。”
來自芝加哥大學的樊晨博士推了推眼鏡,接口道:
“少帥,貨幣錨池的操作分兩步,如同給經濟體安裝穩壓器和滅火器。”
“第一步,發行‘美元券’作為過渡輔幣。
我們將設計印製麵額為1、5、10、50美元的‘美元券’,
但會加蓋‘東北政務委員會特許發行’
及‘限東北境內流通’的醒目字樣,
總額度嚴格對應這5000萬美元儲備。”
“關鍵一招在於:官方層麵率先賦予其剛性兌付和繳納功能。
即日起,東北全境繳納田賦、商稅、鐵路運費、礦稅,
乃至公職人員的薪餉,
隻收此種美元券或未來新生的東北元。
民間舊有銀元、銅元乃至奉票,可至指定銀行按公允比價兌換。”
“此舉一石二鳥:一方麵,我們逐步回收雜亂舊幣,統一計價尺度;
另一方麵,立刻為美元券創造了巨大需求,讓它迅速獲得信用,成為市場認可的‘硬通貨’。”
——————————
“第二步,建立實物商品平準庫。 這是最關鍵的風險對衝機製。”
樊晨的語氣加重,
“我們每發行1美元券流入市場,
同時必須在奉天、長春、哈爾濱、營口四大戰略倉庫中,儲備不少於1.2美元等值的實物商品,
主要是小麥、大豆、棉布、煤炭這四大民生基礎物資。”
“一旦監測到任何一項物資價格月度漲幅超過5%,
平準庫立即啟動,向市場競價拍賣拋售該物資,直至價格回落至合理區間。
拍賣回收的銀元或美元券,立刻兌換成美元,重新流回瑞士的‘貨幣錨池’賬戶。”
“如此循環,效果如同:市場物價之火剛有苗頭,我們就有充足的實物‘水槍’將其撲滅。
滅火用的‘水’(美元資金)還能回收再利用。
物價自然被牢牢按住,百姓基本生活不受影響,對新貨幣體係的信心也隨之建立。”
張漢欽聽完,沉吟片刻,緩緩點頭:“以實物為錨,回收流動性…此法大善!”
“如此一來,這5000萬不僅是錢,更是一道防洪堤。”
——————————————
“那麽,這‘主權鑄幣池’的3000萬,又如何‘生’出我們自己的錢?”
這時,哈佛的女博士唐瑩走上前,她邏輯清晰,言辭犀利,帶著法律人的嚴謹:
“少帥,‘主權鑄幣池’是真正實現金融自主的核心。
其運作需環環相扣,分三步走。”
“第一步,立法定序。
必須在1930年6月前頒布《東北貨幣條例》,以法律形式明確:
‘東北元(DBY)’為東北境內唯一無限法償貨幣。
所有債務、稅收、大宗交易,必須以此結算。
美元券將逐步退出大宗流通,僅作為輔助兌換工具。
法律,賦予新貨幣無可爭議的統治地位和剛性需求。”
————————————
“第二步,足額準備金。
為確保DBY幣值穩定,初期采用雙軌混合準備金製度。
每發行1 DBY,必須在‘主權鑄幣池’中存入0.5美元現匯,
同時要求對應價值的0.5 DBY實物儲備(如糧食、煤炭折價)。
這3000萬美元,就是DBY幣值的壓艙石和信用基石,應對可能發生的擠兌危機。”
——————————————
“第三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獲取‘鑄幣稅’,反哺民生。”
唐瑩眼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
“我們將設定官方匯率為:1 USD = 5 DBY。
但您看,我們的準備金成本是多少?
僅是0.5 USD + 0.5 DBY的實物(實物成本可通過國營渠道控製)。
中間的巨大差額,就是發行貨幣帶來的巨額利潤——鑄幣稅!”
“初步估算,每發行5 DBY,央行賬麵可獲淨利約2 DBY。
這筆錢,不再流入財政揮霍,而是法律規定,
必須全額劃入新成立的‘東北開發銀行’特定賬戶,專項用於:”
“一、 向墾荒農戶、小手工業者提供年息僅1%的微額低息貸款;
二、 為普通市民提供年息2%的專項儲蓄產品,鼓勵儲蓄;
三、 鑄造鋁輔幣產生的約70%溢價,直接撥付鄉鎮合作社,用於修井、修路、興辦小型水利。”
“如此,央行每印5元錢,自己賺2元,但這2元直接反饋給百姓和基層建設。
這意味著,東北政府第一次擁有了完全自主、可持續且能惠及底層的財政來源,不再完全依賴田賦和關鹽稅!”
“妙!!”
張漢欽忍不住擊節讚歎,臉上露出了前所未有的興奮神色,
“以法統信,以實固本,以稅惠民!這才是真正的點石成金之術!”
“如此一來,貨幣不再是剝削之具,而是富民之器!好!太好了!”
——————————————
張漢欽站起身,在室內踱了兩步,猛地回頭看向李銘和整個顧問小組:
“所以,總結而言:
趙博士分池定策,樊博士穩價安民,唐博士鑄幣生利。
用5000萬穩住當下,
用3000萬開創未來。
那麽接下來…
1億7000萬的生產股池,才是真正將錢變工廠、變財富、變工作、變實力的關鍵所在,對嗎?”
李銘重重點頭:“正是,少帥!生產股池規模最大,牽涉最廣,操作也最為複雜。
它要將美元資本,轉化為實實在在的鋼鐵、機床、電廠和流水線。
如何規避‘荷蘭病’,如何精準投資,如何技術引進消化,如何匹配人才…
這其中每一步,都需精密的規劃和鐵血的執行力。”
張漢欽的目光投向流程圖那塊最大的藍色區塊——“生產股池:$170,000,000”,他的眼神充滿了灼熱的期待。
未完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