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千萬懸紅

字數:4408   加入書籤

A+A-


    民國十九年,六月二十一日。
    關內中原戰火紛飛,屍山血海;關外奉天帥府,卻成了各方勢力競相獻媚、砸下重金以求青睞的“香餑餑”。
    常南京與閻錫山,這兩位在戰場上殺得你死我活的巨頭,此刻卻在另一條“金元戰線”上,展開了一場驚心動魄的競價廝殺!
    常南京率先通電全國,以國民政府名義,隆重任命張漢欽為中華民國陸海空軍副司令,位在諸將之上,僅次於他本人!並附上“就職賀儀”一百萬現大洋!
    消息傳來,舉國嘩然。這副司令的含金量且不說,單這一百萬現洋,就足以武裝五個齊裝滿員的乙種師!
    然而,閻錫山的反擊更為凶猛。
    他不僅通電響應,言辭懇切地表示願“退位讓賢”,共推張漢欽領導“正義之師”,鏟除獨裁,更直接將價碼翻倍——二百萬現洋!
    外加整整一列車的山西特產的汾酒、煙土和土特產,已然裝車,隻待一聲令下便可發往奉天!
    ————————————
    “娘希匹!閻老西!你這是要跟我打擂台到底啊!”徐州行轅內,常南京氣得差點又摔了杯子。退位是絕不可能退的,但錢必須加!必須把張漢欽拉過來!
    “加!給我加!三百……不,四百萬!立刻通電!”常南京幾乎是吼出來的。他絕不能在這“誠意”上被閻老西比下去。
    閻錫山在太原得知消息,冷笑一聲,對左右道:“他常某人開的是空頭支票,咱們可是實打實的真金白銀!再加!五百萬!告訴漢欽賢侄,錢已備好,隨時可驗!”
    電報往來,如同拍賣場上的叫價。
    “六百萬!”
    “七百萬!”
    “八百萬!”
    價格一路飆升,看得全國上下目瞪口呆。這已非簡單的拉攏,而是兩位巨頭傾盡財力的豪賭,賭的是東北這支舉足輕重的力量,賭的是未來的華夏江山!
    最終,常南京憑借背後江浙財團的雄厚財力,以及控製中央財政的名義,將價格推到了一個令人窒息的高度——一千萬現大洋!
    而閻錫山方麵,雖略顯吃力地喊出八百萬,但其籌碼更為狠辣實在——不是承諾,而是已經裝箱待運的八百萬現銀和等價物資! 相比於常南京方麵還需籌措的“支票”,閻老西的“現金”無疑更具衝擊力和誘惑力。
    這場驚天競價,赤裸裸地揭示了中原大戰已進入你死我活的決勝階段。
    執掌國器的誘惑,足以讓任何一方傾家蕩產也在所不惜。
    ————————————
    消息傳至奉天帥府,即便是見慣風浪的張漢欽,也忍不住深吸了一口涼氣。
    一千萬現大洋!八百萬現銀!
    要知道,養他一個精銳的甲種師,一年日常開銷也不過五百萬大洋。這筆巨款,足以讓他再武裝兩個師,或者將他龐大的工業計劃全盤提速好幾天!
    “看來…我這位常大哥,家底確實厚得很啊。”張漢欽摩挲著下巴,眼神深邃。
    江浙滬的富庶,名不虛傳。
    僅上海海關一地的關稅,就曾占去全國半壁江山。
    雖然如今東北自身貿易繁榮,關稅收入有所分流,但中央財政的盤子依然大得驚人。
    據去年統計,歲入達4.8億,今年即便戰火連天,預算竟也敢做到7.23億!
    即便去除水分和公債,實際歲入恐也超過五億。
    其中為了支持常南京打仗,光是前半年江浙滬地區貢獻了近兩億的地方捐稅…
    “也不知道,他們從中…到底貪墨了多少。”張漢欽嘴角勾起一絲冷嘲。
    若非如此,財政何至於如此捉襟見肘,卻又能在關鍵時刻掏出這般巨款?
    這筆足以讓任何勢力瘋狂的“懸紅”,確實讓他心動了。
    ————————————
    六月二十二日,奉天,帥府議事廳。
    東北最高軍事委員會緊急會議召開。
    氣氛凝重,議題隻有一個:中原大戰,我們到底幫誰?
    或者說,我們該如何利用這千載難逢的機遇,為東北謀取最大利益?
    長條桌兩側,意見截然對立,爭論異常激烈。
    以於學忠、何柱國、常蔭槐為首的“擁常派”態度鮮明。
    於學忠率先發言,聲音洪亮:“少帥!諸位同僚!我以為,當擁護南京中央!”
    “其一,法統名分!南京政府乃國際承認之合法中央政府,常公乃國府主席、軍事委員會委員長,名正言順。我等既已易幟,擁護中央即是維護國家統一,占據政治道義製高點,天下歸心!”
    “其二,實利更厚!常公出一千萬,閻老西出八百萬,且常公承諾的華北地盤更為富庶,交通便利,戰略價值極大。若能實際控製平津、河北、山東,我東北便有了穩固的西南屏障和出海口,實力將倍增!”
    “其三,風險可控!常公勢大,與之合作,勝算更高。戰後論功行賞,我東北地位將更加穩固。若助閻、馮,即便勝了,亦是群雄並立之局,難免再起紛爭,不如依附中央,穩步發展。”
    常蔭槐扶了扶眼鏡,補充道:“從經濟角度看,長江流域乃國家財賦重心。與掌握中央財政的常公合作,未來在關稅、鐵路、金融等方麵所能獲得之便利與分成,遠非山西、西北那些尚有潛力的地方可比。此乃長遠之利。”
    ————————————
    另一邊,以張作相、湯玉麟、王樹常為首的“聯閻派”則力主另一種選擇。
    張作相老成持重,語速緩慢卻分量十足:“少帥,諸位,我以為不然。唇亡齒寒啊!”
    “諸位請想,若常南京徹底擊敗閻、馮,一統關內,屆時攜絕對優勢之兵力財力,下一個目標會是誰?豈會容我東北長期割據?今日之一千萬,他日必以十倍索回!我等將永無寧日!”
    湯玉麟一拍桌子,嗓門更大:“輔帥說得對!他常某人是什麽人?翻臉不認人的主!跟他合作,與虎謀皮!不如咱們加入反常聯盟,以咱們的實力,自然該當盟主!屆時揮師南下,飲馬長江,平分天下,豈不痛快?那江南的花花世界,憑什麽他常某人獨享?”
    王樹常則從戰略角度分析:“閻、馮雖根基略遜,但在戰場上卻占據上風,西北軍驍勇,晉軍善守,桂軍已威脅兩湖,絕非短時間內可平定。我軍若加入,可迅速扭轉戰局。屆時,以我東北軍之強,主導戰局,戰後格局當由我主導。即便不取全國,劃江而治,亦能確保我東北超然地位,甚至可進一步將勢力擴展至中原。此乃進取之策,而非守成之策。”
    ————————————
    雙方各執一詞,爭得麵紅耳赤。
    “擁常派”強調正統、實利與穩定;“聯閻派”則強調生存危機、機遇與擴張。
    每一方都言之鑿鑿,每一方都似乎有理有據。
    巨大的利益、嚴峻的風險、錯綜複雜的形勢,全部交織在一起。
    所有人的目光,最終都聚焦於主位之上。
    那位年輕的統帥,自會議開始便一直沉默不語,隻是用手指無意識地輕輕敲擊著光滑的紅木桌麵,目光低垂,仿佛在凝視著桌麵上那無形卻重若千鈞的華夏版圖。
    他的一念之差,將決定關內數百萬大軍的生死,決定未來中國的格局,更決定東北自身的氣運。
    整個議事廳安靜下來,落針可聞,隻剩下窗外隱隱傳來的蟬鳴。
    所有人都在等待,等待他的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