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招核維新

字數:7120   加入書籤

A+A-


    昭和五年(1930年)8月27日
    日本東京 皇宮 表禦座所 菊之間
    盛夏的悶熱籠罩著這座帝國權力的核心,連蟬鳴都顯得嘶啞無力,仿佛為一場即將吞噬整個國家的風暴奏響壓抑的序曲。
    上午九時整,一輛輛黑色轎車無聲地滑入宮門,身著筆挺軍裝或傳統紋羽織袴的男子們麵色凝重,步履沉穩地步入那間決定國運的會議室。
    禦前會議。
    空氣凝重得仿佛能擰出水來。招核天皇裕仁端坐主位,他麵前那份名為《帝國總力戰綱要》的文件,厚重得像為倭國預備的墓碑。
    宮內大臣平穩而清晰的聲音宣讀著文件要點,每一個字都如同重錘,敲打在在場每一位重臣的心上:
    “……基於帝國存續與東亞永久和平之考量,特此啟動國家總力戰體製。”
    宇垣一成陸相、山本五十六海相,金穀範三總長,牧野內大臣,三井、三菱、住友、安田等財閥總裁……
    以及始終端坐如鍾、神色莫測的藤原義雄公爵——這些隱於幕後的日本真正掌權者代表,此刻都麵無表情地聆聽著。
    他們的目光偶爾短暫交錯,又迅速避開,無聲的較量在眼神流轉間已完成數輪。
    當宣讀完畢,裕仁天皇緩緩抬頭,目光掃過眾人,聲音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沉重:“諸卿,你們的想法我是讚成的。但此舉將使帝國踏上不歸之路,隻許勝,不許敗!你們可明白?”
    藤原義雄微微躬身:
    “陛下,此乃帝國唯一生路。花園口之辱,非全麵戰爭不可雪洗。張漢欽及其東北政權,必須從地圖上徹底抹去。”
    會議室內死一般寂靜。
    遠處傳來烏鴉的啼鳴,更添幾分淒厲。
    十時十七分,天皇顫抖的手終於拿起玉璽,在那份將日本徹底推向戰爭道路的文件上,重重蓋下。
    這一刻,大正民主的最後一絲餘燼徹底熄滅,倭國軍國主義的戰車開始全速推進。
    ————————————
    讓我們將時間倒回一個月前,那個注定載入史冊的淩晨。
    1930年7月20日淩晨5點22分,東京海軍軍令部值班室內,燈火通明。
    軍令部次長高橋三吉中將和艦政本部部長山本五十六少將因籌劃“天誅”計劃的後續海軍支援事宜,徹夜未眠,等待著預想中來自“古鷹”號的捷報。
    然而,通信官送來的卻是一份標記著【最高密·至急·禦字·天皇親展】、發自重巡“加古”號的電文。
    發報時間顯示為淩晨5點20分。
    高橋和山本對視一眼,心中同時升起一股強烈的不祥預感。
    捷報不應來自“加古”,更不應是這種最高密級。
    ————————————
    兩人屏退左右,親自使用絕密密碼本進行翻譯。
    隨著電文一字字譯出,他們的臉色從疑惑變為震驚,再從震驚變為慘白,最後化為死灰般的恐懼。
    電文內容簡短卻字字泣血:
    【“古鷹”號嘩變!陸軍南次郎參謀長、川島師團長強行接管艦隊指揮權,槍殺町田艦長及我海軍軍官多名!】
    【陸軍下令艦隊全體衝灘,我“加古”號抗命撤離,途中遭支那空軍猛烈追擊,損毀嚴重。】
    【登陸部隊…登陸部隊恐已全軍覆沒!重複,登陸部隊恐已全軍覆沒!】
    【請求緊急指示!—— “加古”號艦長 中村龜三郎】
    “八…八嘎……!”
    高橋三吉的手劇烈顫抖,電文紙飄落在地。
    山本五十六猛地一拳砸在桌上,牙關緊咬:
    “完了……宇垣一成、南次郎這群馬鹿!他們毀了帝國海軍!他們毀了整個計劃!”
    兩人瞬間清醒地認識到:這封電文是核彈級的災難!
    它證明了軍部高層的瘋狂決策導致了自取滅亡,更證明了海陸軍之間的血腥內訌!
    一旦呈送天皇,所有相關人等,包括知情而未極力勸阻的海軍高層,都將麵臨切腹謝罪的命運。
    ————————————
    清晨5點40分。
    “不能送上去!絕對不能讓陛下看到!”高橋三吉聲音嘶啞。
    “但隱瞞不報,同樣是滅門之罪!”山本五十六相對冷靜,但眼神中充滿了絕望的計算。
    短暫的、令人窒息的沉默後,山本猛地抬頭:
    “去找藤原公爵!現在隻有‘梧桐苑’有能力處理這種災難!隻有他們能決定……帝國該知道什麽,不該知道什麽!”
    這是唯一的生路。
    絕望的高橋和山本做出了影響全局走向的決定:如同抓住最後一根稻草的溺水者,攜帶電文原件,驅車直撲位於赤阪的藤原公爵官邸。
    ————————————
    6點15分,藤原義雄在書房接見了魂不附體的兩位海軍將領。
    讀完電文,他的臉上沒有一絲表情,但眼神冰冷得如同西伯利亞的凍土。
    他沒有絲毫猶豫,立刻對身旁如同影子般的老管家下令:
    “立刻請宇垣陸相、金穀參謀總長過來。通知德川公爵、牧野伯爵、池田男爵,立刻到我這裏召開緊急會議。啟用‘密議室’。”
    半小時內,日本真正的權力核心——“梧桐苑”的最高層,聚集在了藤原府地下那間隔音絕佳、沒有任何記錄設備的密議室內。
    宇垣一成和金穀範三在看到電文後,幾乎癱倒在地。
    德川家達(代表公卿華族)、牧野伸顯(內大臣)、池田成彬(財閥總代言人)等人麵色鐵青。
    死一般的寂靜籠罩了密室。
    “諸君,”
    藤原的聲音低沉而平穩,卻帶著不容置疑的決斷力,
    “帝國三百年來未有之恥辱與危機,就在此刻。
    電文,絕不能抵達禦前。那不是謝罪,那是將整個帝國的顏麵、秩序和未來撕碎給陛下看,是最大的不忠。
    責任,現在不是追究的時候。現在要做的,是挽救。
    危機之時,亦是‘維新’之機。張漢欽給了我們一場慘敗,我們便還他一場……徹底的‘昭和維新’。”
    他沒有給眾人消化震驚和恐懼的時間,立刻下達了清晰得令人膽寒的命令,這不再是商議,而是“梧桐苑”最高意誌的部署:
    “第一,封鎖。
    即刻起,啟用“紫宸殿”一級通訊管製。
    所有通往皇宮、內閣及軍部各關鍵部門的民用、商用電話線、電報線,由“梧桐苑”控製的通信省進行物理隔離與監聽。
    牧野君,請您以宮內省名義,即刻入宮覲見,需穩定聖心。
    高橋君,山本君,電文原件銷毀,所有副本及譯稿在此當場焚毀,此事從未發生過。
    海軍內部,由你二人負責彈壓,任何知情或猜測者,以‘叛國罪’論處。”
    “第二,塑造。
    立即統一口徑:登陸部隊遭遇敵軍絕對優勢兵力埋伏,血戰至最後一彈,全體玉碎,南次郎、川島等將領壯烈自決。
    他們是英雄,是軍神,必須是大日本帝國的軍神!
    池田君,動用一切力量,確保三井、三菱旗下報社、電台口徑一致,今日頭版基調定為‘朝鮮軍勇士深入敵後,正與數倍之敵血戰’,要悲壯,不要真相。”
    “第三,控製。
    光靠輿論遠遠不夠。帝國的根基在於武力。
    宇垣君,你親自致電近衛師團長和東京警備司令,他們是‘梧桐苑’的人,知道該怎麽做。
    金穀君,參謀本部立即擬定一份‘臨時特別戒嚴令’,範圍是東京都核心區域,重點是皇居、議會、各大臣官邸及通訊樞紐。
    理由嘛……就是‘防備敵軍間諜利用前線戰況進行破壞’。”
    “第四,宣傳。
    德川君,聯絡我們在外務省和情報係統的力量。
    對英美等國的質詢,統一回複為‘日軍正在進行一次大規模的敵後軍事演習,部分信息被敵方誇大利用’。
    同時,要開始鋪墊張漢欽是‘破壞東亞和平的元凶’這一敘事。”
    藤原義雄的部署環環相扣,幾乎涵蓋了政治、軍事、輿論、外交所有層麵。
    他最後總結道:
    “諸君,記住,從現在起,沒有‘花園口慘敗’,隻有一場尚未結束的、悲壯的血戰。
    我們的目標,不僅是掩蓋失敗,更是要借此機會,將帝國從官僚政治的桎梏中徹底解放出來,建立一個由‘梧桐苑’意誌主導的、能夠進行總力戰的新體製!
    一切行動,即刻開始!”
    眾人如同找到了主心骨,立刻領命。電文在壁爐中化為灰燼。
    一場掩蓋驚天真相、扭曲曆史的大幕,就此拉開……
    ————————————
    以下非正文,沒興趣的寶子可以不看,點點催更就好!嘻嘻?????????
    【“梧桐苑”設定:現實中這些勢力互相利用、互相滲透,這裏用藤原義雄串起來了。可以視作日本軍國主義集體意誌的載體。
    “梧桐苑”並非一個正式的組織名稱,而是對盤踞在日本政權頂峰,由皇室公卿、壟斷財閥代表、以及軍部內最頑固的軍國主義分子所結成的龐大利益共同體的統稱。
    ————————————
    其核心根基深紮於日本最古老、最尊貴的家族血脈之中。
    以藤原五攝家(近衛、九條、鷹司、二條、一條)和德川禦三家(尾張、紀伊、水戶)為塔尖,輔以實力雄厚的舊藩主家族(如島津、毛利)。
    他們通過數百年精密的內部聯姻,構築了一張任何外人都無法融入的“血緣權力網絡”,如同一道無形的基因鎖,確保了權力的絕對純潔與封閉。
    ————————————
    其經濟掌控力構成了一個國中之國,其命脈由財閥代理製維係。
    三井、三菱、住友、安田等財閥,其創始家族或曆代經營者,大多為這些華族的“家臣”或白手套。華族提供政治庇護、特許經營權(如礦產、鐵路)和來自國家的巨額訂單;財閥則為其輸送源源不斷的資金,並代其掌控國家經濟的每一個核心部門。
    ————————————
    其對官僚體係的滲透是係統且徹底的,實現了無聲的占領。
    帝國所有大學(尤其是東京帝大)的法學院和經管學院是其嫡係官僚的培養基地。
    頂尖畢業生通過“梧桐苑”的提攜,進入大藏省、商工省等核心部門,形成盤根錯節的關係網。政策製定、預算分配、項目審批,無不滲透其意誌。
    他們通過世代聯姻、師徒關係、利益輸送,編織成一張籠罩日本政、經、軍的巨網。
    ————————————
    其思想根基可追溯至北一輝、大川周明等。
    北一輝在《日本改造法案大綱》中鼓吹通過“天皇歸一”和“國家改造”建立獨裁政權;大川周明則宣揚“天皇之道”即“統治萬國天命”,這些思想成為“梧桐苑”集團推行擴張政策的理論依據。
    其操作模式極具日本特色:利用體製漏洞,尤其是“軍部大臣現役武官製”,使內閣無法脫離軍部支持而存續,從而綁架國家政權。
    同時,通過財閥提供政治獻金、右翼團體製造街頭暴力與輿論壓力、以及秘密警察進行恐怖鎮壓,多管齊下,清除異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