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雷霆燎原行動(上)

字數:4452   加入書籤

A+A-


    民國十九年,十月二十九日,晨六時(總攻前72小時)
    渤海海峽,東北海軍旗艦“海圻”號巡洋艦指揮室
    冰冷的海風裹挾著鹹腥氣息,穿透“海圻”號巡洋艦指揮室的舷窗。
    艦橋內,氤氳著咖啡與機油混合的冷冽氣味。
    東北海軍司令沈鴻烈海軍中將身披深藍色將校呢大氅,身形筆挺如鬆,佇立在巨大的海圖桌前。
    他的指尖重重劃過圖上標紅的旅順口區域,目光如鷹隼般銳利。
    窗外天色未明,墨色海浪洶湧拍打著艦體,發出沉悶如雷的轟鳴,仿佛為即將到來的決戰奏響序曲。
    “司令,各艦已抵達預定陣位,等待最終指令。”
    參謀長手持一疊電文,低聲匯報,聲音在輪機艙隱隱傳來的震動中顯得異常清晰。
    他的眼角餘光掃過海圖上密密麻麻的標記——
    代表主力艦隊的藍色箭頭已如鐵鉗般鎖死旅順外海。
    沈鴻烈微微頷首,目光掃過桌上攤開的《火力計劃時序表》。
    表格以紅藍鉛筆細致標注了未來七十二小時內,每一小時、每一艘主力艦的炮擊目標、彈藥種類與消耗量。
    他沉默片刻,突然抓起通話器,指尖因用力而微微發白,連通了全艦隊廣播頻道(無線電+艦內電話/廣播)。
    “各艦注意,我是沈鴻烈。”
    他的聲音不高,卻帶著金石相擊般的鏗鏘之力,透過電波傳遍特混艦隊每一寸鋼鐵艙室——
    “海圻”、“海琛”號巡洋艦,
    “威海”、“鎮海”號驅逐艦,
    “楚豫”、“同安”等炮艦,
    以及後方擔任後勤支援的運輸艦與拖船……
    “自甲午之殤,已三十六年!”
    他的聲音陡然拔高,穿透海浪的咆哮,
    “我華夏海軍,忍辱負重,等的就是今天!
    旅順口,曾是我北洋將士埋骨之地!
    今日,我們要用炮火告訴鬼子——
    華夏海疆,不容踐踏!”
    他深吸一口氣,指令如鋼鐵般擲地有聲:
    “現在我命令——
    ‘鎮海’號水上飛機母艦,即刻彈射偵察機,對敵黃金山、白玉山海岸炮台進行最後標記定位!
    ‘海圻’、‘海琛’主炮裝填高爆彈,目標鎖定敵軍海岸炮台基座!
    ‘威海’號前出至風險線,以120毫米副炮壓製老鐵山敵軍前沿觀測點!
    各艦射擊諸元按第三號預案執行,齊射間隔九十秒,務必形成持續火力覆蓋!”
    命令被複誦的聲音從通話器中斷續傳來,夾雜著電流的嘶鳴。
    沈鴻烈轉身對參謀長補充道,語調冷靜如手術刀:
    “發電空軍李桂丹少將:
    我艦隊將於六時三十分準時開火。
    請其戰鬥機群注意規避炮彈軌跡,並優先清除可能升空的日軍偵察機。
    海空協同,不容有失!”
    六時三十分整。
    “海圻”號前甲板兩門203毫米巨炮的炮管緩緩抬升,炮口凝聚著死亡的寂靜。
    隨即,熾烈的火焰噴湧而出,巨響震得艦體劇烈顫抖,甲板上的水兵需緊抓護欄方能站穩。
    炮彈撕裂黎明前的黑暗,帶著刺耳的尖嘯劃破長空,飛向十公裏外的旅順港。
    刹那間,地平線上騰起一團團巨大的火光與濃煙,黃金山炮台方向傳來沉悶的連環爆炸聲——
    海軍艦炮的怒吼,正式揭開了“雷霆燎原行動”的序幕!
    ————————————
    民國十九年,十月二十九日,晨六時
    旅大上空三千米,B2A轟炸機編隊領航機座艙
    劉粹剛少將穩穩握著B2A轟炸機的操縱杆,皮質飛行手套與金屬杆摩擦發出細微聲響。
    耳塞裏充斥著萊特“旋風”發動機的轟鳴與氣流呼嘯聲。
    他透過風擋玻璃向下俯瞰,雲海縫隙中,旅順口的輪廓在晨曦中若隱若現,如同蟄伏的巨獸。
    他的左側翼,李桂丹少將率領的P12戰鬥機群以“鷹之牆”陣型護航,兩百架戰機在初升陽光下反射出冰冷寒光,機翼上的青天白日徽標灼灼生輝。
    “粹剛兄,已抵達一號空域。
    鬼子高射炮陣地異常安靜,看來被海軍的炮火摁住了。”
    李桂丹的聲音透過無線電傳來,夾雜著靜電幹擾,卻掩不住戰鬥前的興奮。
    劉粹剛按下通話鍵,聲音沉穩如磐石:
    “收到。
    按預案執行:
    我率第一轟炸大隊攻擊東雞冠山堡壘群;
    第二大隊由你掩護,覆蓋203高地及鬆樹山區域。
    記住——
    我們是高空水平轟炸,追求麵積覆蓋與工事穿透效果,並非俯衝精準打擊。
    投彈高度維持三千五百米,單機間隔投彈,避免殉爆風險。
    投彈後立即右轉脫離,不給日軍高射炮火瞄準窗口!”
    他調整了一下氧氣麵罩,目光掃過儀表盤:
    空速220節,高度3000米,彈艙狀態指示燈顯示綠色——
    250公斤高爆彈與100公斤穿甲彈已就緒。
    透過舷窗,能清晰看到下方日軍陣地上不斷騰起的爆炸煙柱——
    那是“海圻”號203毫米重炮的傑作。隨著他推動操縱杆,由100架B2A轟炸機組成的龐大機群開始進入轟炸航線。
    機腹彈艙緩緩開啟,冰冷的鋼鐵彈體如死神之羽般墜落,在蒼穹中劃出致命的弧線。
    刹那間,東雞冠山陣地被連綿不斷的爆炸火光吞沒。
    重磅炸彈撞擊混凝土工事時產生的劇烈震動,甚至透過三千米高空傳遞到機艙內。
    劉粹剛緊握操縱杆,在爆炸的氣浪中保持編隊平穩。
    他的視野裏,大地仿佛被一隻無形巨手撕扯,硝煙與塵土騰起數百米高,昔日號稱“東方凡爾登”的要塞群,正被鋼鐵與烈焰編織的毀滅之毯徹底覆蓋!
    “第二大隊投彈完畢!請求脫離!”
    無線電傳來後續機組的報告。
    “準予脫離!
    全體右轉舵270度,爬升至四千米返航!”
    劉粹剛果斷下令。
    機群在P12戰鬥機的護衛下,如遷徙的候鳥般優雅而決絕地消失在雲層之上,隻留下身後一片火海地獄。
    海天之間,海軍炮火的雷鳴與空軍轟炸的爆裂聲交織成一首鋼鐵交響曲,宣告著一場跨越維度的立體化總攻,已如曆史洪流般不可阻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