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徹夜未眠讀,漏洞百出啊!

字數:6392   加入書籤

A+A-


    夜幕低垂,油燈再次成為木屋裏唯一的光源,將淩皓伏案的身影拉得悠長。阿土早已在角落的草鋪上沉沉睡去,發出均勻的鼾聲。而淩皓,卻毫無睡意。
    那本泛黃的《靈溪訣》攤開在桌上,旁邊堆滿了寫滿各種符號、公式、示意圖和疑問的草紙。淩皓的眼中布滿了血絲,但精神卻處於一種極度亢奮的狀態,仿佛又回到了前世在實驗室裏攻克難題的不眠之夜。
    然而,與之前的興奮不同,此刻他的眉頭越皺越緊,手指無意識地敲擊著桌麵,發出急促的嗒嗒聲。
    “漏洞百出!簡直是漏洞百出!”他終於忍不住,低聲吐槽了一句,語氣中充滿了科研工作者麵對粗糙實驗設計時的那種恨鐵不成鋼的 exasperation。
    這本被李邈視若珍寶、修煉了一輩子的《靈溪訣》,在他這個受過現代科學嚴格訓練的人看來,簡直就像一本充滿了主觀臆測和模糊描述的…“民間偏方匯編”!
    首先,是能量感應部分。
    口訣:“凝神靜氣,抱元守一,感天地之靈氣,如沐春風,如飲甘霖。”
    淩皓批注:【主觀感受描述過多,缺乏量化標準!“凝神靜氣”到什麽程度?腦波α波占比?心率 variabiity 降低多少?“感天地之靈氣”?靈氣密度多少?能量波動頻率範圍?粒子屬性?‘如沐春風’是個什麽鬼能量強度單位?!】
    其次,是引氣入體部分。
    口訣:“由鼻竅而入,沿任脈下行,過十二重樓,沉入丹田。”
    示意圖:畫了一條模糊的線從鼻子連接到下腹部。
    淩皓批注:【入口單一!鼻竅黏膜麵積、通透性、細胞特性是否最適合能量粒子交換?為何不嚐試皮膚毛孔擴散吸收?尤其在某些能量親和性高的區域)。路線固定!任脈是能量傳導最優路徑嗎?其橫截麵積、能量阻抗是多少?是否存在個體差異?‘十二重樓’指代不明!是喉部?氣管?還是有特定能量節點的部位?描述極其不精確!】
    第三,是周天運轉部分。
    口訣:“氣沉丹田,溫養一炷香後,引其出丹田,沿督脈上行,過夾脊,透玉枕,上百會,再循任脈而下,複歸丹田,是為一周天。”
    示意圖:畫了一個模糊的循環圈。
    淩皓批注:【循環時間固定!‘一炷香’?香燃燒速度受環境影響巨大!能量飽和閾值因人而異,豈能統一時間?路線固定且複雜!督脈上行阻力是否更大?‘夾脊’、‘玉枕’、‘百會’這些關鍵節點是否存在生理學結構基礎?其能量通過效率如何?循環速度恒定?能量流在運行過程中是否會衰減?是否需要分段加速或增壓?整個循環的能量效率是多少?有無冗餘路徑或能量泄漏點?】
    第四,是能量儲存與轉化部分。
    口訣:“丹田乃藏精之所,氣海之墟,納靈化炁,溫養金丹之基。”
    淩皓批注:【概念極度模糊!‘精’、‘炁’、‘金丹之基’到底是什麽物質或能量形態?‘納靈化炁’是物理過程還是化學過程?轉化效率如何?能量以何種形式儲存?勢能?化學能?還是某種未知能量形式?儲存上限是多少?與哪些生理指標相關?】
    第五,缺乏個性化方案。
    整本功法,對所有人都是一套東西,完全沒有考慮到個體差異!不同靈根屬性能量親和頻率不同)、不同體質經脈寬闊度、細胞能量代謝速率不同)、不同年齡身體機能不同)、甚至不同健康狀況的人,居然都用同一套參數修煉?這效率能高才怪!
    第六,風險提示與應對措施缺失。
    隻提到了“勿要急躁,以防走火入魔”。什麽是走火入魔?能量失控的具體表現是什麽?是能量流短路?是局部能量過載導致組織損傷?還是精神力失控?不同的“走火入魔”應該如何應對?完全沒有!就像操作手冊上隻寫“小心操作,以防爆炸”,卻不告訴你為什麽爆炸以及爆炸後怎麽辦一樣不負責任!
    淩皓越看越是頭疼,忍不住揉了揉太陽穴。
    這《靈溪訣》就像是一個黑箱操作係統:輸入“凝神靜氣+特定呼吸”,期望輸出“靈氣能量儲存”。至於內部到底發生了什麽過程,有哪些變量需要控製,哪些參數需要優化,統統不知道!全憑“感覺”和“經驗”!
    其能修煉成功,在淩皓看來,更像是一種基於龐大人口基數的“幸存者偏差”——總有一部分人的生理結構恰好比較契合這套粗糙的“算法”,或者是在長期修煉中,身體被動地適應和優化了這條路徑。而更多的人,則可能因為微小的不契合而事倍功半,甚至練出問題!
    “怪不得李老爺子蹉跎一生也隻是煉氣中期…這功法效率太低了!而且潛在風險不小!”淩皓喃喃自語。
    他拿起炭筆,在一張新的草紙上開始奮筆疾書:
    《靈溪訣》優化方向初稿):
    1. 能量感應標準化: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 嚐試量化“凝神靜氣”狀態參考腦波、心率、呼吸頻率等指標?需尋找替代測量方法)。
    · 嚐試開發簡易能量場強度頻率探測裝置基於靈能質點對特定材料的反應?),輔助定位最佳修煉地點和時間。
    · 研究不同頻率靈氣對不同個體的親和性差異,實現“個性化頻率調諧”。
    2. 能量攝入途徑優化:
    · 探索除鼻竅外其他潛在能量攝入端口如特定穴位、皮膚區域),評估其效率。
    · 研究呼吸節奏、深度與能量吸入效率的關係,建立優化模型。
    · 考慮“能量富集”或“預過濾”方案,提升吸入能量質量。
    3. 能量運行路徑優化:
    · 驗證現有經脈路線的能量傳導效率,測繪個體化“能量阻抗圖譜”。
    · 識別關鍵節點如“十二重樓”、“夾脊”、“玉枕”等),研究其生理學基礎及優化通過方法。
    · 嚐試簡化或優化運行路線,減少不必要的能量損耗。
    · 研究不同能量流速度對轉化效率的影響,探索分段加速策略。
    4. 能量儲存與轉化機製探究:
    · 明確“丹田”區域的生理學特征是否存在特化細胞群?線粒體密度?)。
    · 研究“納靈化炁”的本質能量形式轉化?物質合成?)。
    · 量化能量儲存上限及其提升策略。
    · 探索不同屬性靈氣的轉化差異。
    5. 個性化修煉方案:
    · 建立基於個體靈根屬性、體質、健康狀況的修煉參數調整體係。
    · 開發修煉效果評估指標能量積累速率、經脈拓寬程度、身體機能改善等)。
    6. 風險控製與應對:
    · 明確“走火入魔”的各種表現形式及其微觀機理。
    · 製定不同風險情況的預警指標和應急處置方案如能量疏導、穩定措施)。
    寫完這份初稿,淩皓看著那密密麻麻的優化方向,自己都忍不住吸了口涼氣。
    這簡直是要把一本傳統的修仙功法,徹底改造成一套精準、高效、可控、安全的人體能量係統優化工程手冊!
    工程量大得驚人,涉及到的研究課題多得可怕。很多方向甚至需要先搭建研究平台比如更先進的顯微鏡、能量探測設備)才能開展。
    但淩皓的眼神卻越來越亮。
    困難意味著挑戰,而挑戰,正是他這樣的研究者最興奮的源泉!
    “飯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淩皓壓下心中的激動,開始製定優先級。
    “當前最迫切的,是解決我自身‘能量利用效率低下’的問題。這需要先理解我這‘廣譜低效’能量係統的特性,然後量身定製一套‘解碼器和放大器’。”
    “第一步,嚐試修煉這原始的《靈溪訣》,親身體驗能量運行過程,收集第一手‘故障數據’!” “第二步,結合顯微鏡觀察自身細胞尤其是血細胞、唾液細胞等易於獲取的樣本),尋找能量代謝異常的直接證據!” “第三步,對比李老爺子土靈根)和其他不同屬性靈根持有者的細胞能量代謝差異如果能有樣本的話)!” “第四步,基於對比數據,設計初步的優化算法,進行小範圍安全測試!”
    思路清晰後,淩皓不再猶豫。
    他按照《靈溪訣》的法門,盤膝坐在床上,嚐試著“凝神靜氣”,“意守丹田”。
    然而,過程極其不順利。
    他的大腦習慣了高速運轉和邏輯分析,很難真正切換到那種放空一切的“靜”態。各種公式、圖紙、實驗設計在腦海裏亂竄。
    好不容易稍微靜下來,去“感天地之靈氣”,結果…他的“廣譜低效”接收器再次收到了全頻段的、微弱而嘈雜的“能量噪音”!各種屬性的靈氣似乎都能感應到一點點,但又都極其微弱,互相幹擾,根本無法形成有效的引導流!
    嚐試了無數次,累得滿頭大汗,精神力消耗巨大,但引入體內的有效能量卻微乎其微,幾乎可以忽略不計!而且這些微弱能量進入體內後,很快就散逸到全身,根本無法沉入丹田,更別提進行周天運轉了。
    “果然…故障現象明顯:信噪比極低,信號微弱,無法鎖定特定頻率,能量無法有效匯聚…”淩皓喘著氣,一邊擦汗一邊在草紙上記錄下自己的“失敗”體驗,仿佛這不是一次失敗的修煉,而是一次成功的故障診斷實驗。
    “看來,直接修煉原版方案行不通。需要先加裝一個‘前置濾波器’和‘信號放大器’…”淩皓目光閃爍,“或許…可以從藥物或外部能量場著手?”
    他看向桌上那些靈草樣本,又看了看那塊空明石。
    “或者…利用這空明石能微弱增幅神念的特性,製作一個簡單的‘精神聚焦放大器’?”
    這一夜,淩皓的木屋燈火徹夜未熄。
    他不是在傳統意義上的“修煉”,而是在進行一場瘋狂的、基於自身為實驗體的“人體能量係統故障診斷與優化方案設計”。
    窗外的月亮漸漸西沉,晨曦微露。
    淩皓終於放下炭筆,看著眼前厚厚一疊寫滿了方案、草圖、公式的草紙,眼中雖布滿血絲,卻充滿了滿足感和期待。
    《靈溪訣》原始版本,漏洞百出,效率低下,不予采納。
    但經過他這一夜的“逆向工程”和“需求分析”,一套全新的、為他量身定製的《科學練氣法1.0 apha測試版》的初步框架,已然搭建完成!
    雖然前路漫漫,但第一步,已經邁出。
    淩皓推開木窗,深吸了一口清晨清冷的空氣,感受著那無所不在卻又難以捕捉的能量場,嘴角勾起一抹挑戰的笑容。
    廢靈根?不,這隻是個尚未解鎖的高難度課題。
    而解鎖它,正是博士導師淩皓最擅長的事情。
    喜歡科學修仙:我的實驗室連通九重天請大家收藏:()科學修仙:我的實驗室連通九重天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