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9章 運用瑪法智慧應對
字數:4079 加入書籤
走出大廈的冷風還在耳邊呼嘯,吳一處站在街角等紅燈,手機屏幕亮著,微信群消息一條接一條往上跳。他沒點開看,隻是把手機翻過來扣在掌心,像當年在瑪法大陸收刀入鞘那樣幹脆。
他知道,這場仗不能靠嘴贏。
回到家,他脫下外套掛在門後,徑直走向書桌。電腦一開,加密空間的入口彈出,三份文件夾靜靜躺著:一份是社群用戶的行為日誌,一份是他經手項目的完整記錄,還有一份,是那封匿名郵件裏偽造聊天記錄的時間戳分析報告。
他點開最後一個。
“淩晨三點十七分發布的‘自曝’聊天記錄,卻引用了我當天下午四點才更新的朋友圈內容。”他輕笑一聲,“這boss連基本邏輯都搞不清,還想帶節奏?”
手指敲下回車,新建文件夾,命名為——【反擊boss資料庫】。
這不是複仇,是複盤。就像當年沙巴克城戰前夜,敵方公會放出十倍兵力的假情報,試圖瓦解士氣。他沒急著澄清,而是帶著兄弟們連夜繪製攻防路線圖,把每一道牆、每一處伏擊點都標得清清楚楚。最後那一戰,他們以少勝多,打得對方主號直接刪號退遊。
“輿論是副本,黑子是小怪,熱搜是刷新機製。”他一邊整理數據一邊嘀咕,“想通關?那就得按規則打。”
第二天早上,他提前半小時到公司,打開郵箱,將《真實見證計劃》的初步框架發給了幾位長期互動的核心讀者。附件裏是一份簡單的問卷模板,標題寫著:“你因為‘瑪法故事’改變了什麽?”
有人秒回:“報名!我兒子現在每天主動寫作業,說要‘攢藍條去打世界boss’。”
還有人發來截圖:一個高三學生在晚自習間隙寫下的一段話——“吳哥說過,再強的boss也有冷卻時間。我現在拚一年,未來十年都不用慫。”
吳一處看著這些回複,嘴角揚了揚,順手轉發到內部群,配文:“第一批npc已激活,任務進度開始推進。”
中午休息時,他坐在工位上啃飯團,耳機裏放著一段語音留言。是個山區小學老師錄的,聲音有點抖:“班上有兩個孩子本來天天逃課,現在不僅按時上學,還自發組織了個‘瑪法學習小組’……他們說,要像你一樣,成為能給別人希望的人。”
他咬住最後一口飯團,忽然覺得喉嚨有點緊。
晚上回家,他打開ppt,開始細化《真實見證計劃》的三大模塊。
第一塊:用戶故事征集。邀請願意分享改變經曆的讀者提交材料,全部匿名處理,隻保留行為軌跡。
第二塊:行為數據追蹤。調取小程序後台的活躍曲線、關鍵詞情緒變化、互動頻次增長圖譜,做成可視化報表。
第三塊:影響路徑圖譜。把每一個“因故事而改變”的案例串聯起來,形成一條清晰的傳播鏈——從一篇文章,到一次行動,再到一種習慣的養成。
“這不是我在吹牛,”他邊寫邊念,“這是幾十個人用生活驗證過的事實。”
正敲著,手機震了一下。
虞媚兒發來一條語音。
“今天群裏有人說你裝模作樣,是不是挺煩的?”
他笑了笑,回了條文字:“不煩。當年在毒蛇山穀被五隻精英圍剿,我還邊打邊講笑話呢。現在這點風浪,還不夠塞牙縫。”
她很快回了個表情包:一隻小熊舉著盾牌,上麵寫著“衝鴨”。
他關掉對話框,繼續往下寫。
就在快完成時,突然發現一個細節——林濤昨天在會上提到“數據驅動重構敘事”,可他引用的某組用戶調研樣本,竟然和自己三個月前提交的初版方案完全一致,連錯誤的數據單位都沒改。
“嗬。”他眯起眼,“連抄都抄不明白?”
他不動聲色地截了圖,存進【反擊boss資料庫】的子目錄:【對手破綻集】。
第三天晨會,主管照例讓各項目匯報進展。
輪到社區活動板塊時,林濤剛開口說了兩句,吳一處就舉了手。
“我有個補充建議。”
全場安靜了一瞬。
主管點頭:“你說。”
他站起身,語氣平穩:“最近關於專欄的討論很多,我認為不該回避,反而可以借勢做一次跨部門聯動。比如,把社群中高情感投入的用戶轉化為線下活動的誌願者,用他們的親身經曆做宣傳素材。”
林濤皺眉:“這種粉絲經濟風險太大,萬一後續塌房怎麽辦?”
“那就用數據說話。”吳一處打開投影,調出一張圖表,“過去七天,社群成員的日均有效學習時長提升了37,負麵情緒詞使用率下降一半以上。這不是追星,是行為模式的真實遷移。”
會議室裏有人低頭記筆記。
他接著說:“質疑聲越大,說明觸達的共鳴越深。我們不是在運營一個網紅,而是在觀察一場集體覺醒的雛形。”
說完坐下,沒人接話。
林濤幹笑了兩聲:“說得挺好,就是不知道落地效果……”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我已經聯係了幾位願意出鏡的讀者,”吳一處打斷他,“明天就能拿到首批訪談素材。如果需要,我可以單獨做個匯報。”
主管沉吟片刻:“先做個小範圍試點吧。”
散會後,李鐵柱的好友申請突然彈了出來——原來他也看到了新聞,二話不說直接發來一段語音:“一處,需要人手吱一聲,咱們五人小隊隨時待命!”
吳一處笑著回複:“老規矩,遠程支援就行。正麵剛的事,我來扛。”
夜深了,他坐在書桌前,重新看了一遍所有資料。
屏幕上,ppt的標題頁靜靜亮著:
《真實見證計劃:一場關於信念與改變的社會實驗》
他點了保存,然後打開手機相冊,翻到最底下一欄。
那裏存著一段視頻,是那個山區孩子第一次讀完故事後錄的。畫麵晃動,小男孩站在教室門口,聲音不大但很穩:“我也想成為別人口中的‘吳一處’。現在開始,我要好好讀書,以後幫更多人站起來。”
吳一處盯著看了很久。
然後他在文檔末尾加了一句備注:
“這不是小說,也不是炒作。
這是一個普通人,用曾經照亮自己的光,去點燃別人的火。”
窗外,晨光微露,樓下的早點攤已經開始支鍋燒油。
他合上電腦,起身泡了杯咖啡。
熱氣升騰中,手機又響了。
是社群運營負責人發來的消息:
“第一批見證者材料收到了,有辭職信,有成績單,還有一個媽媽錄了孩子背單詞的視頻……他們問,什麽時候發布?”
喜歡學渣的傳奇人生請大家收藏:()學渣的傳奇人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