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大順邸報

字數:5682   加入書籤

A+A-


    至此月餘,順義堡已經先後抽調了三十餘名壯丁。
    李煜麾下這個小小的百戶所,能戰之兵銳減至七八十人,另有家丁精騎十餘人。
    “家主,弟兄們把今旬的朝廷邸報買來了。”
    隨著聲音傳來,親衛快步向堂內走來,他手上還拿著一份朝廷官報。
    這是專門用於朝廷傳知朝政的文書,和政治情報的新聞文抄。
    每旬都會自東都洛陽傳達至各地驛站,且非大順官身者不可購閱。
    對困於邊陲一隅的李煜而言,這便是他窺探天下風雲變幻的唯一窗口。
    其實,倒是還有幽州李氏南方族人傳來的消息渠道。
    不過他一個小小的旁係百戶,那些家族裏的重要消息他也接觸不到。
    “嗯,去給跑腿的兵丁說,晚上他們的餐食各加一枚雞卵。”
    所謂的雞卵,其實就是雞蛋。
    順義堡中養了不少的雞鴨,主要是用來下蛋,偶爾也可以打打牙祭。
    這些稀少的家禽,主要是給李煜的家丁精銳補身練骨用的。
    精銳們平日裏,如果不吃些高能量的肉食或是雞卵。
    根本無法支撐他們內著棉襯、外披鐵甲,上陣鏖戰的劇烈消耗。
    “喏。”
    親兵拱手,便快步離去。
    不多時,侍女夏清、池蘭便端著兩碟點心走了進來。
    “老爺,芸香在後廚做了些點心,您看報的時候嚐嚐。”
    夏清放下手中瓷碟,柔聲向李煜說道。
    隨後她便站到了李煜身後,習以為常的開始為他揉捏肩頸。
    而侍女池蘭則為李煜沏茶,並端到了他的身前。
    “老爺,請用茶。”
    “嗯,先放下吧,我看完再喝。”
    李煜專心看著朝廷的邸報,試圖解讀出一些當下的天下形勢。
    邸報上......
    除了那些老生常談的歌頌新皇聖明之詞,餘下的還有些經過美化的隱晦消息。
    就比如說川陝一帶。
    自上年的乾裕二年以來,發生了連續多次的地龍翻身,幸得某某知縣拜祈上蒼,遂停歇。
    李煜心知,這位知縣肯定是使了不少銀子,才買來這麽個脫身的由頭。
    地龍翻身,本是地方官失德、救災不力之兆,就算處置得當,最多不過功過相抵。
    這家夥如今居然還扯上了祈天救災的虎皮,僥幸得功升遷別處,脫離了救災的苦海。
    ......
    再往下看,一條軍情讓他眉頭緊鎖。
    江浙平寇都督劉世理,督軍五萬,已然兵發江南救急。
    這位劉都督募的兵都是關中良家子,究其原因就是因為江南的衛所屯卒根本不堪用。
    塞外的百戶、千戶們就算是吃軍戶空餉,也不敢缺額壓榨的太過分,因為他們年年都要提防北虜南下劫掠。
    有外敵壓力的情況下,武官們必須善待部下,起碼也要維持自家屯堡擁有一定的自保能力。
    手裏有兵直接事關自家生死,大家不得不用心操持。
    而中原腹地久無戰事,衛所早已成了武官們撈錢的錢袋子。
    他們平日裏瘋狂壓榨軍戶,攢下銀錢賄賂上官以求升遷。
    麾下兵丁宛如奴仆,哪還有半分戰力?
    倭寇流竄江南,竟如入無人之境,多地衛所一觸即潰。
    平寇都督劉世理隻好南下救急......
    活像是個大順朝廷委派的救火隊長。
    至於他這五萬大軍,李煜更是懷疑其中摻了多少水分。
    營兵主官們吃空餉的程度,其實比起衛所武官們也是不遑多讓。
    大順朝立國兩百年,這都是積病日深,吃空餉甚至成了官場慣例。
    武官畢竟不像文官那樣,能夠每年經手朝廷的賦稅紋銀。
    可武官們想上進,又同樣需要銀子交給上官開道,想撈錢......就隻能把主意打到吃朝廷空餉的法子上。
    ......
    關於幽州邊軍東征的事情,邸報上倒是濃墨重彩,極盡吹捧之能事,字裏行間滿是對周邊邦國的炫耀與警告。
    一份邸報,售價已高達五文。
    通篇也就這麽些內容。
    在李煜看來,違製給邸報漲價的大順驛站內,驛官們的貪腐程度也是不容小覷......
    大順太祖皇帝劉裕開國初期,洛陽刊行的邸報不管是送到任何驛站中,都是統一的一文錢售價。
    到了如今,也是漲了足足五倍了。
    一些人把朝廷邸報私售民間,賣給那些整日隻想點評國事的學院文生,售價更是能翻上百倍都不止。
    李煜放下已經讀完的邸報,他嚐了一口廚娘芸香今日做的糕點。
    “嗯?”
    入口外酥內糯,咀嚼間,淡淡的花香與飴糖的甜味瞬間在口舌間彌漫開來。
    李維驚訝地看了看手中的糕點。
    李煜前日隨口和侍女們說了一句,‘甜食點心,食之可愉悅身心’。
    不想今日芸香便做出了這般巧物。
    “夏清、池蘭,你們也嚐嚐看。”
    李煜握住夏清為他揉肩的素手,示意她停下,同時也對著一旁伺候的侍女池蘭說道。
    “真甜!”
    “是呢,姐姐!老爺,芸香的手藝越發好了!”
    兩名侍女嚐了各一塊,甜甜蜜蜜的感覺讓她們紛紛眼前一亮,眉眼間都漾著喜悅。
    李煜靠在椅背上,心情也跟著放鬆了幾分,笑道。
    “去,把素秋和青黛她們都叫來。”
    “還有芸香,叫她也嚐嚐自己親手做的新花樣。”
    兩名侍女取出手絹,一左一右的為李煜擦了擦他沾上了些許碎屑的嘴角,隨後侍女夏清開口道。
    “是老爺,那我去後廚找芸香來...”
    “那我就去織房叫素秋和青黛來吧。”
    事實上,李煜府上的這些女眷,平時都會輪替去織些布帛。
    久而久之,這些布帛不僅可以在庫房裏存著,用來給李煜縫製新衣。
    也能委派值守的親兵們,去城中坊市換些銀錢回來補貼家用。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
    府中女眷們先後來到堂內,五女和李維坐成一桌,就著些茶水糕點,再擺上一副棋盤。
    大家開口為弈棋的雙方出謀劃策的同時,還會談笑著近日的新鮮事。
    ......
    “素秋姐姐,你就容小妹悔一步棋嘛~!就一步,好不好?!”
    池蘭對著陷入死局的棋盤,開始耍賴。
    試圖靠悔棋這樣的盤外招來盤活棋局。
    素秋無奈的扶額。
    “誒,怎麽又想悔棋,依你依你......”
    難怪其他人都故意避開和池蘭對弈。
    ......
    另一邊,夏清眼疾手快地拍掉了青黛探向最後一塊點心的手。
    “不行,這最後一塊點心得留給老爺吃!”
    青黛立刻轉向李煜求援。
    “老爺,你看夏清姐姐...”
    “芸香妹妹明天還會做的,是吧?!”
    “我就再吃一塊,最後一塊!”
    青黛不死心的嘟著嘴。
    “夏清,反正我也吃夠了,就給青黛吃嘛,這妮子也是長身體的年紀,能吃是福。”
    李煜經不住少女的軟磨硬泡,很快就倒戈了。
    “老爺您別管,我這也是為了她好!”
    夏清卻寸步不讓,壓低聲音打趣道。
    “哪天真吃成個胖姑娘,老爺就算想納她入房,恐怕都得掂量掂量了!”
    青黛聞言,身體一僵,臉頰瞬間紅得像要滴出血來。
    滿堂的笑聲中,李煜的目光掃過眼前幾位少女。
    她們大多是父母在世時為他備下的,名為主仆,實則......是可以作為妾室,為李家開枝散葉的人選。
    這一點大家都心知肚明。
    柴米油鹽,針頭線腦,正是這般瑣碎的溫情與喧鬧,撫慰著他身處邊陲,腦海中繁雜心事所致的那份難與人言的孤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