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大軍開拔

字數:5056   加入書籤

A+A-


    李煜招來負責看送一什戍卒集結沈陽的什長李順問話。
    “其餘各家大概去了多少人?”
    李煜很關心這個問題。
    ‘升米恩,鬥米仇’,人情世故,最是難纏。
    若是他順義堡送去的一什人馬顯得少了,會被人說閑話。
    可若是送得多了,又太過紮眼,平白引來不必要的關注。
    對於腦海中充斥著的各種繁雜思緒,李煜當下唯一的念頭,便是低調。
    隻有捋順了自己身上發生的變故,他才好籌備將來。
    李順回憶片刻,隨後拱手答道。
    “路上我們遇到的李氏各家百戶所來的隊伍,少則三五人,多的……”
    李順的話頭一頓,神色有些古怪,像是在斟酌什麽。
    “多的,像是永寧堡的李茂。”
    “聽說不光是兵卒,還把壓箱底的十多個家丁精銳全派出去了,他自己也請命上陣!”
    “如今鬧得人盡皆知,揚言要搏個千戶的前程,好封妻蔭子。”
    塞外武家,遣家中嫡子入軍博個功身也不是什麽稀奇事兒,這甚至稱得上是個家族傳統。
    不過武官本人,冒著被人察舉的風險,上陣一搏,還真是罕見。
    李煜嗤笑道。
    “那李茂,我早前也有耳聞。”
    “他入了人家設下的銷金局,利滾利早就還不清了。”
    “就算宗族出麵免了利錢,光那本金,就夠他兩輩子去填。”
    “除了放手一搏,他也沒別的路了。”
    另有一些李氏的千戶,也會分派部分家丁精騎,和算得上是鄉黨的屯卒們。
    護著他家的子弟去沈陽府集結助力,也算是給李毅示好。
    更有的李氏百戶,直接帶著手下僅有的十餘家丁精銳傾巢而出,就為了去東征得個幸進的機會。
    有了這些李氏的精銳甲騎助陣,李毅隻要還有點兒良心,他也不會在戰陣上把他李氏自家的子侄們推入火坑當炮灰使。
    就算是營將李毅昏了頭,他真恨得下那個心...
    來自其它李氏各家的家丁精騎,和一家老小都在李氏各家控製下的鄉黨屯卒,也不會放任自家少爺們遭禍的。
    ‘咚...咚...’
    李煜敲了敲桌子,他不是很滿意的開口,點撥道。
    “他們是他們,我們是我們。”
    意識到自己失言,李順尷尬地笑了笑,連忙掰著指頭重新估算起來。
    “回大人,若不算那人......”
    “路上我們遇到的李氏各家百戶所,少則三五人,多的約摸有二十人上下。”
    李煜聞言在心裏默默計較。
    一個百戶所的軍戶總數,平均不過八十戶到一百四五十戶人家。
    衛所裏的壯丁要負責春耕、守堡......一大堆亂七八糟的雜事。
    甚至就連轄地上修橋補路都得百戶所自己出人出力。
    本身一個區區百戶衛所,能抽調離鄉的‘閑丁’就不算多。
    而二十多人離鄉......
    對一個百戶衛所來說,幾乎是傷筋動骨。
    但凡春耕時節出點差錯,就隻能去求爺爺告奶奶,指望周邊衛所搭把手。
    這二十多人要是盡數折在戰場上,所屬的百戶所,恐怕家家戶戶都要掛上白幡。
    既然如此,派一什戍卒過去,不高不低,剛剛好。
    李煜既能在族叔李毅跟前落個好,卻也不會有多亮眼的。
    想通了關節,李煜端起茶抿了一口,淡淡道。
    “我知道了。”
    動作之中的意思再明顯不過。
    李順再行了一禮,便開口告退。
    “家主,那卑職告退,我這就繼續去堡樓上盯著,您在家中且放心的靜養傷勢。”
    ......
    據族中來信,這次東征高麗,光是幽州將門李氏出身的總兵、副總兵就有最少五六位隨軍討賊。
    其中一位暫領副總兵,督一營事務的,正是原沈陽守備李毅。
    李煜的這位族叔確實是借著李氏一族親朋給他湊得一營精兵,走了個升遷捷徑。
    大順幽州邊軍盡數匯集遼陽,先鋒營總兵已經領著麾下三千兵卒開拔東進。
    先鋒開路,大軍跟進,輔兵運糧。
    自古以來的大軍出征,其套路大抵都是如此。
    這次東征的大軍當中,幽州州牧劉安親自督軍。
    大順朝廷這麽做,是為了派個足夠分量的官吏去安撫高麗王室,以及督促他們盡快動員高麗剩餘的民力,不惜一切代價協助東征大軍作戰。
    大順朝廷從一開始就不能接受東征失敗的後果。
    萬一戰敗......可不光是失去一個區區的藩屬國高麗那麽簡單。
    而是相當於告示了四鄰邦國,衰弱的大順朝廷就連麵對東瀛小國的兵鋒都會顏麵掃地。
    ......
    與此同時,在李煜一無所知的江南地區。
    江浙一帶大順朝廷募兵重建的數萬蕩寇營,配合當地有保土之責的衛所屯卒。
    在宗室皇親......平寇都督劉世理的統帥下。
    采用‘十麵堵截、八方推進’的笨法子。
    不留死角的自北向南,自西向東。
    徹徹底底的絞殺自上一年入冬以來,便陸續跨海在江南之地登岸作亂的倭寇浪人。
    ......
    大軍開拔不久,李煜就在順義堡收到了新的軍令。
    來者是老熟人,沈陽來的傳令兵許闖。
    “張大人讓我來傳達朝廷詔令,著幽州各州縣衛所抽調屯卒,為朝廷東征大軍運送糧草輜重。”
    “順義堡衛所百戶官李煜領命。”
    兩人當著府內眾人的麵一應一和,公事就算了結。
    隨後,李煜摒退侍女和親兵,請許闖入座奉茶,這才低聲問道。
    “許伍長,這次抽丁,太守或是上官們可曾言明數量?”
    許闖捋了捋胡子,然後不是很確定的回答道。
    “這...在下這次倒是沒聽上官們說過。”
    畢竟是熟人,他說話也就敞亮些。
    “不過按照曆年慣例,每個百戶衛所分派一兩個什數量的屯卒應該就差不多了。”
    也就是差不多需要李煜抽調二十人上下。
    李煜默默思忖,春耕雖未完結,但剩下的農活,堡內各家再出些壯婦幫襯,倒也忙得過來。
    “好,那我便遣二十屯卒,明日隨你回去交差。”
    “大人痛快!”
    許闖臉上立刻堆滿了笑。
    雖然早有預料,但是李煜能爽快給出人數和出發時間,還是很讓許闖欣喜的。
    他最喜歡來順義堡傳令,就因為李家父子在公事上從不拖泥帶水,更不會折騰他們這些跑腿的。
    此前傳話的幾家百戶,直到他離開,都還在想盡辦法為春耕人手不足而叫苦不迭。
    他一介傳令兵,也就是按令行事,還得聽著他們大倒苦水。
    好似都指望著,他能把這些難處帶回去給上官們聽?
    他一個沈陽府駐軍的小小伍長,哪敢真幫著傳話!
    到了李煜這邊,剛傳達完畢便已經痛快應下,兩相對比,高下立判。
    這份人情,許闖自然記在心裏。